爬架施工方案7.5新.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548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4.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架施工方案7.5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爬架施工方案7.5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爬架施工方案7.5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爬架施工方案7.5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爬架施工方案7.5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爬架施工方案7.5新.doc

《爬架施工方案7.5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架施工方案7.5新.doc(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爬架施工方案7.5新.doc

渝中区化龙桥项目B2-1/01二区

(NB.6-10栋)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瑞安建筑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化龙桥项目部

2010年4月6日

渝中区化龙桥项目B2-1/01二区(NB.6-10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施工布置 1

3.编制依据 1

4.铧建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

4.1主框架 2

4.2支承框架 3

4.3附着支撑装置 3

4.4拉杆受力装置 5

4.5架体 7

4.6铧建牌双动葫芦 8

4.7同步升降控制柜 8

5.施工工艺技术 9

5.1铧建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参数 9

5.2附着升降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 9

5.3底部、离墙、立面封闭及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法 21

5.3.1底部封闭 21

5.3.2离墙距离封闭 23

5.3.3二次封闭 24

5.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运行施工方法 27

5.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下运行施工方法 30

5.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拆除施工方法 32

6.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检查验收 37

6.1架体搭设完毕的检查验收 37

6.2架体运行前、运行中、运行后的检查验收 42

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5

7.1组织保障 45

7.2技术措施 45

8.劳动力计划 48

9.设计计算 49

9.1架体自重及施工载荷 49

9.2钢管架体设计计算 50

9.3辅助架受力计算 57

9.4附着支撑强度、稳定校核 59

9.5穿墙丝杆强度验算 61

9.6建筑物受力梁验算 63

9.7阳台边梁抗压强度计算 66

10.附图 67

瑞安建筑有限公司建设未来、实现理想、守法守约、顾客满意

SHUIONCONSTRUCTIONCO.,LTD.绿色环保、关爱生命、尽善创新、诚信谦勤66

渝中区化龙桥项目B2-1/01二区(NB.6-10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渝中区化龙桥项目B2-1/01二区(NB.6-10栋)建设用地位于重庆渝中区化龙桥规划区中心部分,项目地块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片区西端。

结构类型为框剪结构,标准层层高3m,正负零以上6栋楼27层、7~10栋楼33层。

为满足施工防护及保障施工安全,避免发生高空物体坠落打击事故发生,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现采用铧建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对该工程进行施工防护。

2.施工布置

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沿着建筑物标准层周边布置吊点。

吊点数、吊点间距、塔吊附墙杆位置的处理、施工电梯位置的处理、服务高度等详见下页外架吊点平面布置图。

其各栋的基本布置情况如下:

6栋楼建筑物标准层高3.0m,外架服务范围为建筑物3层至27层顶,标高+6.0m至+81.0m。

外墙脚手架共布置29个吊点,分为M片(DD1-DD14)、N片(DD15-DD29)俩片提升。

见附图一1-6。

7栋楼建筑物标准层高为3m,外架服务范围为建筑物3层到33层+女儿墙(6m~100.5m)。

外墙脚手架共布置32个吊点,分为M片(DD1-DD16)、N片(DD17-DD32)两片提升。

见附图一1-7。

8栋楼建筑物标准层高为3m,外架服务范围为建筑物3层到33层+女儿墙(6m~100.5m)。

外墙脚手架共布置31个吊点,分为M片(DD1-DD17)、N片(DD18-DD31)两片提升。

见附图一1-8。

9栋楼建筑物标准层高为3m,外架服务范围为建筑物3层到33层+女儿墙(6m~100.5m)。

外墙脚手架共布置31个吊点,分为M片(DD1-DD17)、N片(DD18-DD31)两片提升。

见附图一1-9。

10栋楼建筑物标准层高3m,外架服务范围为建筑物3层至33层顶,标高+6.0m至+100.5m。

外墙脚手架共布置29个吊点,分为M片(DD1-DD14)、N片(DD15-DD29)两片提升。

见附图一1-10。

3.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菏载规范》(GB50009-2001)

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铧建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操作规程》

本工程施工图纸

4.铧建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铧建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由六大部分组成:

主框架,支承框架,附着支撑装置,架体,同步升降系统(铧建牌)——铧建牌双动葫芦和同步升降控制柜。

4.1主框架

以Ф48mm×3.5mm钢管和2[6.3槽钢作为弦杆,Ф32mm×3.0mm钢管为腹杆,焊接成强度大、刚度好的主框架标准节(分底节和标节)。

每节底节长2.9m,其底部焊接有提升横梁,以方便与支撑框架连接,另一端焊接法兰盘,也方便与标节连接;底部提升横梁上焊接有提升环,在外架运行时用来挂葫芦钓钩。

每节标节长3.6m,两端均焊接法兰盘以方便连接。

主框架示意图如下图4-1。

标准节之间通过法兰盘用螺栓连接。

槽钢的开口槽与附着支撑装置上的导向爪相配合,起导向防倾作用;槽钢的翼缘板上焊有防坠齿,它与附着支撑装置上的防坠杆相配合,起固定脚手架和防坠作用。

这样,主框架通过设在建筑物上的附着支撑装置,将荷载传给建筑物。

图4-1主框架示意图

4.2支承框架

以Ф48mm×3.5mm钢管和70mm×50mm×5mm的矩管为弦杆,Ф32mm×3.0mm钢管为腹杆焊接成强度、刚度都好的片式桁架,使用是用特制腹杆将每两片同规格桁架连接起来,直接承受相邻主框架之间架体传递的荷载,并通过U型螺栓将其传给主框架。

支承框架示意图如下图4-2:

图4-2支撑框架

4.3附着支撑装置

该装置用型钢焊接成强度大、刚度好的钢架,分为标准附着支撑和加长附着支撑,使用时用2根M33的螺栓通过设在建筑物上的预留孔将其固定在建筑物上,是整个脚手架的受力点。

标准附着支撑直接使用其自带的撑腿在建筑物边梁或剪力墙上受力,加长附着支撑使用拉杆在下一层边梁上受力。

该装置上还设有导向、防倾、防坠装置,与设在主框架上的导轨(即2[6.3槽钢)配合,可起导向、防倾、防坠作用。

防坠装置是利用棘轮棘爪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固定在导轨上的防坠齿相当于一直径无穷大的棘轮,固定在该装置上的防坠杆相当于棘爪,下降时防坠杆与铧建牌双动葫芦的起重链间用钢丝绳连接,正常运行时,该装置不起作用,脚手架可顺利通过;当起重链断裂或因其它原因葫芦承重消失,脚手架开始下坠时,防坠装置被激活,防坠杆顶住防坠齿,防止脚手架坠落。

附着支撑装置示意图如下图4-3~5:

图4-3标准附着支撑

图4-4加长附着支撑

图4-5主框架、防坠顶杆、导向爪固定示意图

4.4拉杆受力装置

1、上拉杆

对于不能独立承受竖直方向作用力的附着支撑,用上拉杆将附着支撑与上一层建筑物连接起来,承受竖直方向的作用力。

(见下图4-6)

图4-6上拉杆

2、穿墙螺杆

用于将附着支撑装置固定于剪力墙或边梁结构上,它是用钢Q235--A制作的双头螺纹长螺杆。

使用时还应在螺帽与建筑物之间加设不小于80×80×10的垫块。

(见下图4-7)

图4-7穿墙螺杆

3、拉板

外拉板、内外拉板用于连接M33的穿墙螺栓和螺旋扣。

承载拉杆的拉力,由16mm的钢板加工而成。

(见下图4-8)

图4-8拉板

4、螺旋扣

用于调节拉杆的长度以满足附着支撑的受力状况。

同时也承载拉杆的拉力。

(见下图4-9)

图4-9螺旋扣

4.5架体

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由Ф48mm×3.5mm的钢管和扣件组成,架体宽度700mm,每步架高1800mm,整个脚手架双排架高7步,顶部单排架高1600mm,架体总高14.2m。

架体示意图如下图4-10:

图4-10架体

在架体第1、3、5、7步架共铺设4步脚手板,可满足主体结构施工时2层同时作业、外墙装饰施工时3层同时作业。

脚手架外立面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底部用竹串片脚手板、17mm九夹板加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

底部离墙间隙用17mm的九夹板封闭,外架升降时拆除,到位以后恢复。

4.6铧建牌双动葫芦

双动葫芦的额定起重量为5吨,单台净重约41.5kg,电机功率110w。

每台环链葫芦既可手动调节,也能电动操纵。

手动主要用于升降前环链葫芦初始受力状态的调节;电动则完成升降过程的自动运行。

(见下图4-11)

图4-11双动葫芦

4.7同步升降控制柜

包括电控系统和操作台,它做成手提箱式结构,“箱子”的重量约35kg,便于人工转移。

其电控系统由单片机完成信号采集,处理和程序控制,能够对各吊点运行状态进行自动显示,对脚手架的同步升降进行自动调整。

当脚手架在升降过程中,任意两个吊点间运行不同步量达到规定值(约20mm)时,单片机就会根据装在葫芦上的位置反馈信号,使提升(下降)较快的吊点停止运行,等候提升(下降)较慢的吊点同步,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步,就继续提升(下降),否则就自动切断电动机的电源,停止整架的提升(下降),同时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

等故障排除后,再提升(下降)。

如果某一个或几个吊点的位置传感器损坏,或者驱动电动机损坏,系统都会在任何两个吊点测量不同步量达到规定值时作出反应,不会引起安全事故。

控制电路图如下图4-12:

图4-12铧建牌控制柜电路控制图

5.施工工艺技术

5.1铧建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参数

1、设计荷载:

主体结构施工时2层同时作业(每层荷载3.0KN/m2)、

2、外墙装饰施工时3层同时作业(每层荷载2.0KN/m2)

3、吊点间距:

根据需要,在2000mm~7000mm之间选择。

4、不同步最大允许误差:

20mm。

5、同步提升或下降速度:

约100mm/min。

6、防坠制动距离:

≯80mm。

7、电动机总容量:

110瓦×n(n表示每片吊点数)

8、适用层高:

可适用于层高在2800mm~5400mm之间的建筑物。

9、适用建筑物:

工业及民用(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物。

10、主框架重:

90kg/节,支承框架重:

110kg/节。

5.2附着升降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详见《铧建牌附着式升降架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书》。

1、地锚环的制作

地锚环制作如图5-1所示:

用Φ8-Φ12的圆钢或螺纹钢弯制而成,宽100mm,高为300mm。

图5-1地锚环示意图

2、地锚环的埋设

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在布置支撑框架的位置,离建筑物边梁1m,沿建筑物每隔1.5m埋设一个地锚环,此地锚环平行于外边梁埋设。

在有超过1.5m宽的剪力墙或薄壁柱的地方,埋设Φ70的PVC穿墙管于靠近板面的墙脚。

转角处相邻两边的预埋管应有50mm左右的高差。

3、搭设辅助架

如图5-2所示搭设辅助架。

辅助架作为脚手架前期的安装平台,并在脚手架无法在建筑物受力期间作为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