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554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调研(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B.利用煤的分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产物

C.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D.利用酒精能溶解碘单质这一物理性质配制碘酒溶液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标出氧元素的化合价B.铁离子Fe2+

C.三个氮分子3N2D.硝酸铵NH3NO3

3.铋同铅、锡、锑、铟等金属组成的低熔合金的熔点范围在47℃~262℃,可用作锅炉的安全塞。

一旦发生火灾,一些水管的活塞会“自动”熔化,喷出水来。

如图是铋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铋合金属于混合物B.铋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铋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09gD.铋原子的原子核里面中子数为126

4.戊二醛(化学式C5H8O2)被誉为化学消毒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宾馆毛巾浴巾等消毒,也在预防“新冠肺炎”杀菌消毒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戊二醛属于氧化物

B.戊二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戊二醛由5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的

D.戊二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

2:

8

5.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B.以上4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生成物丙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B.电解水能够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分子是由氢气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石墨具有导电性,则金刚石也可以导电

D.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7.“碳中和”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被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转化等途径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放。

“碳中和”的基本途径是“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

我国在尽可能“减排”的同时积极探索“增汇”的途径,例如:

利用反应,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3OH),有效实现“增汇”。

下列有关“增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二氧化碳灭火可以实现“增汇”

B.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不仅实现了“增汇”,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C.工业上将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压缩封存,用于生产尿素,也可以实现“增汇”

D.“减排”和“增汇”并举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减缓温室效应

8.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木条证明乙管内气体具有助燃性

B.探究CO2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探究木炭的还原性

A.AB.BC.CD.D

9.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干燥氨气

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B

除去CO2中混有的CO

通过足量的烧碱溶液

C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硝酸钾

降温结晶

D

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

分别取适量样品,加水观察现象

A.AB.BC.CD.D

10.有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A的溶解度比B的大

B.t2℃时,A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t1℃,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高温度至t2℃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B物质的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变为不饱和溶液

11.甲、乙、丙是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代表一步转化),下列不能够完成循环的一组

序号

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是

A

CaO、Ca(OH)2、CaCO3

B

O2、CO、CO2

C

H2、H2O、O2

D

Cu、CuO、CuCl2

A.AB.BC.CD.D

12.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的反应是

B.铝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C.氢气的质量:

C点>D点

D.D点表示化学反应刚好停止

二、实验题

1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_________;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原理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室制取CO2时,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填字母),请写出反应原理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该从_________端进气(填“a”或“b”)。

若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G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时,请写出反应原理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科学探究题

14.铁矿石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

现有一块铁矿石是红色的,同学们猜测岩石中可能含有氧化铁,为了验证猜想并测定其含铁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研究:

【查阅资料】

①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其他成分不含铁元素且不能与酸反应。

②在高温的条件下,CH4可将Fe2O3还原为单质铁,同时生成两种无污染的氧化物,但若温度控制不当,还可生成少量的Fe3O4

③单质铁和Fe3O4均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探究】

(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2)小明利用A装置进行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并通入一段时间的甲烷气体之前应先________

(3)小明将A装置中得到的固体经过水洗、过滤、干燥处理后,再通过B装置进行实验,得出了岩石中含有氧化铁的结论,你认为B装置中小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若温度控制得当,计算岩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量有_________。

A.岩石样品质量             B.消耗盐酸的质量             C.收集的气体体积(量筒中水的体积)

(5)若从A装置中取出并经过处理后的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Fe3O4,则会导致测得的岩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含量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6)利用从A装置中取出并经过处理后的固体,CuSO4溶液、磁铁等试剂及用品,结合资料所给信息,设计实验证明其中是否含有Fe3O4(Fe3O4不与CuSO4溶液反应)

实验步骤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干燥固体,把磁铁靠近固体

实验现象

磁铁能吸引固体

实验结论

_________

(7)有同学说将(6)实验中的CuSO4溶液换成H2SO4溶液,其他药品试剂及操作步骤不变,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四、流程题

15.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

A、B、C,并设计了如图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金属C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是+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请写出步骤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五、计算题

16.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的pH的变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

(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

(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

(3)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超过40g时,取出试剂少许于试管中,并滴入酚酞试剂,此时溶液将呈______色。

(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分数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故该选项正确;

B.利用煤的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产物,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该选项错误;

C.熟石灰氢氧化钙显碱性,可以与酸性物质反应,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该选项正确;

D.碘单质易溶于酒精,利用酒精能溶解碘单质这一物理性质配制碘酒溶液,该选项正确;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A、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硫酸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故表示为,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铁离子表示为,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3个氮气分子表示为3N2,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铵根显+1价,硝酸根显-1价,所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3.C

【解析】

【详解】

A、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质的混合物,铋合金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

B、铋汉字结构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可知:

铋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铋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09,说法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可知:

铋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铋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09,元素周期表左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质子数为83,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09-83=126,说法正确;

答案:

C。

4.D

【解析】

【详解】

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戊二醛(化学式C5H8O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

B、戊二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C、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戊二醛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说法错误;

D、戊二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说法正确;

答案:

D。

5.D

【解析】

【分析】

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都是2个分子,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题知,反应前后的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有氧气,属于氧化反应,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解析】

【详解】

A、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也可能是某些盐溶液,例如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法不正确;

B、水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