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名词.docx
《教育心理学名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名词.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名词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
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
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
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
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
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
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
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
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见43)
14、技能: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
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
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
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
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0、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学科的基本结构:
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2、意义学习:
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接受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4、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5、动机:
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有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26、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7、学习需要:
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28、认知内驱力:
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附属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学习期待:
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32、诱因:
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3、成就动机:
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4、自我效能感: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5、替代性强化: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36、自我强化: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37、问题情境:
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38、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9、正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0、负迁移:
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1、水平迁移:
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2、垂直迁移:
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3、一般迁移:
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44、具体迁移:
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5、同化性迁移:
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46、顺应性迁移:
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47、重组性迁移:
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8、心向与定势:
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49、知识:
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50、感性知识:
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51、理性知识:
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感知:
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表象:
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54、概念:
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55、命题:
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56、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57、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8、心智技能: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见74)
59、认知策略: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见83)
60、符号学习:
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61、概念学习: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命题学习:
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3、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4、上位学习:
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5、并列结合学习:
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66、直观:
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67、概括:
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68、变式:
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69、前摄抑制:
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0、倒摄抑制:
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1、过度学习:
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72、技能:
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73、操作技能:
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74、心智技能:
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75、操作定向:
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76、操作模仿:
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77、操作整合:
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78、操作熟练:
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79、原型定向:
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80、原型操作:
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81、原型内化:
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82、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83、认知策略: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84、元认知策略:
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85、资源管理策略:
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86、复述策略:
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87、精细加工策略:
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88、组织策略:
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89、元认知:
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
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90、问题:
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91、问题解决:
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92、理解问题:
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93、创造性:
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94、发散思维:
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95、聚合思维:
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96、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97、态度: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98、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99、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00、道德行为:
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01、从众:
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102、服从:
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03、认同:
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04、内化:
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05、观察学习:
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106、心理健康:
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07、心理评估:
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108、心理辅导:
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109、系统脱敏:
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110、教学目标:
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111、教学方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112、教学策略:
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113、发现教学:
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114、情境教学:
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15、合作学习:
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16、个别化教学:
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17、程序教学:
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118、计算机辅助教学:
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119、课堂管理:
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20、群体:
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121、群体动力:
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称为群体动力,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122、群体凝聚力:
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23、群体规范:
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124、课堂气氛:
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125、课堂纪律: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课堂目标而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26、教师的领导方式:
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
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等三种类型。
127、人际交往:
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128、人际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29、合作:
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130、竞争:
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131、课堂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
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132、课堂常规: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133、问题行为:
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134、教学评价:
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135、测量:
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136、测验:
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137、形成性评价: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评价。
138、总结性评价:
也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的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测定。
139、常模参照评价:
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140、标准参照评价:
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等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141、配置性评价:
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42、诊断性评价:
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143、正式评价:
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
144、非正式评价:
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145、标准化成就测验:
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146、教师自编测验:
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147、信度:
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148、效度:
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149、区分度:
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150、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日期:
2009-08-10]
来源:
作者:
粟建林推荐
[字体:
大中小]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5、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
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
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
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
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
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