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解读.docx
《江苏如皋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如皋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解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如皋中学1112学年高二下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解读
如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选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量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的水解产物均不具有还原性B.核糖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
C.脱氧核糖是一切生物都含有的单糖D.糖类物质不都是细胞的能源物质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和效应B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在无氧环境中,乳酸菌与醋酸杆菌的物质氧化过程相同
C.核糖体和线粒体都是含有核酸的细胞器
D.转运RNA与氨基酸的结合发生在核糖体上
4.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可以产生水。
请判断下列生理过程中能产生水的是
①合成抗体②ADP与磷酸合成ATP③淀粉消化成麦芽糖④人体骨骼肌进行无氧呼吸⑤酵母菌有氧呼吸⑥限制酶切割质粒⑦DNA转录为mRNA
A.①②③⑦B.①③⑤⑦C.①②⑤⑦D.①②⑤⑥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6.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遗传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7.植物叶肉细胞中,C6H12O6的生成和不彻底的分解依次发生在
A.叶绿体、线粒体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叶绿体D.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8.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根据结果判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0min后便会失去活性
B.在60℃的环境中此种淀粉酶已失去活性
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催化速率比碱性中的快
D.物质甲对试管Ⅲ中淀粉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大于试管Ⅱ
9.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环境因子对植物代谢的影响,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低。
若其他条件适宜,光照强度小于b(大于0)时,植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B.图乙中,若光照强度相同,在t3℃时植物净光合作用量最大
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叶绿素
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
10.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
B.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
C.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11.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
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
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只有②③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②③④D.①~④全部
12.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
1.0
2.0
3.0
4.0
5.0
6.0
CO2变化量
(mg/100cm2·h)
+2.0
+0.0
-2.0
-4.0
-6.0
-6.0
A.光照强度为1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B.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均为0
C.光照强度由3klx增强到4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保持不变
D.光照强度为6klx时,叶绿体色素含量是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的内因之一
1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15.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
已知实验前叶片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
得到如下结果:
据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轮藻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6℃
B.光照时,第二、三组轮藻产生的氧气量相等
C.光照时,第二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为10mg
16.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着丝点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核膜的溶解和纺锤体的形成
18.下列有关“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9.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的活性影响小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
20.下列是关于“微生物接种以及单个菌落观察”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入培养皿备用
B.接种前接种环须经酒精灯火焰灼烧
C.接种时应用无菌刮铲在培养基表面涂匀
D.倒置培养皿,37℃恒温培养48~72小时后观察
二、多选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右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
小麦①过程旺盛
22.下图表示利用高秆抗锈病玉米(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细胞生产人工种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过程两两融合得到的细胞基因型有9种
B.②③过程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种类和比例不同
C.过程④需用秋水仙素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人工种子
D.人工种子的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丛芽的发育
A.在果酒发酵的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变小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25.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对供体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之超数排卵,对受体母牛用孕激素使之同期发情
B.受精过程和胚胎的早期培养必须都在体外进行
C.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
D.胚胎分割移植实现同卵多胎的成功率较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
三、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下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该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l中的②④⑥⑦⑨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____,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模型。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会使其失去转移能力。
若图1是已被该基因作用的癌细胞,则该基因表达的产物最终会影响___▲____(物质)的合成。
(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日最多可为____▲___条,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
若鉴定⑩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__▲____和__▲___试剂。
(3)图2中D细胞在分裂完成之后进一步变形形成精子,精子获能后可与处于__▲_____时期的卵子发生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27.(8分)某科研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作了如下研究。
请据图回答:
容器
植物
部位
光质
温度(℃)
O2增加量(mL/8小时)
1
天竺葵
叶
红
22
120
2
天竺葵
叶
黄
22
15
3
天竺葵
根
红
22
-10
(1)上表为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所做的实验。
据图表可知,探究的影响因素有___▲。
要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的容器标号是_____▲_____。
(2)如下图中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请据图回答:
(3)根据甲图,在答题纸的乙图的坐标上画出植物在15~60℃范围内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28.(8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
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
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
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
。
29.(7分)图一、二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
请分析并回答:
(1)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Ⅰ至Ⅳ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2)图二中丙细胞对应于图一中的▲(填数字)期,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3)图二中甲、乙、丙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4)请绘出该雌性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模式图▲。
30.(7分)白色链霉菌是一种放线菌,产生的链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内的转录过程,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高产营养缺陷型白色链霉菌(A种)不能在缺乏赖氨酸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但能耐受高渗透压的环境;低产白色链霉菌(B种)可以在缺乏赖氨酸的培养因中正常生长繁殖,但不能耐受高渗透压的环境。
有人将A、B两种白色链霉菌进行细胞杂交,获得了链霉素产量比野生菌株大5~6倍的新型菌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白色链霉菌进行细胞融合时,首先应使用____▲__去除菌体的细胞壁。
将获取的__▲____保存在等渗溶液中待用。
(2)实验室中,可以采用 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等多种方法诱导甲,乙两种白色链霉菌的原生质体融合。
(3)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可将融合杂交后的细胞置于__▲____,培养基中培养,就可筛选出符合人们要求的细胞,该细胞为___▲___(用字母表示)。
(4)在选育出合适的菌种之后,要将其接种到发酵罐内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应及时检测菌数与产物浓度,同时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
该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的原因,除了可提高溶O2外,还具有___▲___等作用。
31.(8分)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
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
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
操作流程如图。
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
(2)在筛选出含重组DNA的土壤农杆菌时通常依据质粒上的▲的表达。
(3)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叫做▲。
(4)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阻碍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合成时的▲过程,最终使番茄获得抗软化的性状。
(5)为促使图中培养②、③过程的顺利完成,通常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的调节物质是▲。
要快速繁殖转基因抗软化番茄植株,目前常用的科技方法是▲。
(6)为防止转基因番茄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可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到番茄植物细胞的▲(结构)中。
(7)除了图示培育方法外,还可通过▲技术,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进行定向改造,从而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特定的改变以获得抗软化的番茄品种。
32.(9分)1984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由中国兽医博士旭日干与日本人筑波共同培育成功,旭日干于1989年培育出了中国首胎“试管绵羊”及“试管牛”,如今胚胎工程已经成功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
请回答有关胚胎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
(1)哺乳动物成熟的精子外形似蝌蚪,分头、颈、尾三大部分,是由精子细胞变形得到的,其中的▲结构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发育为头部的顶体。
(2)卵子与精子在发生上最大的不同是卵泡形成和储备是在▲时期,而精子是在初情期开始的;雌性刚排出的卵并非成熟的卵子,要在精卵结合的过程完成减数分裂,所以用于体外受精采集的卵母细胞必须培养到减数分裂的▲期才能与精子进行受精。
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可以观察到▲,在受精阶段,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和第二道屏障依次为▲和▲。
(3)受精卵形成后,要在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才能移入母体子宫内,一般需要胚胎发育至
▲期,将其移植到▲的其它雌性动物体内。
33.(10分)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致畸、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能够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I.实验材料:
小白鼠胚胎。
Ⅱ.药品用具:
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细胞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光学显微镜、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高倍显微镜照片。
Ⅲ.实验原理:
,根据这些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
Ⅳ.实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液:
把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人胰蛋白酶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
(2)进行细胞培养:
①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
②▲。
③▲。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繁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从细胞培养箱中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培养的细胞从瓶壁上脱落,再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将细胞固定在不同的分裂时期。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液。
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中央,加1—2滴一定浓度的▲染色,3—5min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4)镜检和统计:
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寻找处于▲期的细胞,并与▲对比以确认发生上述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该期变异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
V.实验结果:
培养瓶
A
B
C
Q值
1.3%
12.5%
0.1%
Ⅵ.实验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