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4087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第23讲 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

[最新考纲]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Ⅱ)。

考点一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5年6考)

1.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与内环境:

(2)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关系: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

(2)判断下列①~⑩物质哪些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红蛋白 ②尿素 ③CO2 ④水 ⑤胰岛素 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⑦胃蛋白酶 ⑧抗体 ⑨血浆蛋白⑩胰淀粉酶

上述物质中①⑥因其只能存在于细胞内,不能视作内环境成分;而⑦⑩存在于消化道中,因其与外界直接相通,也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故②③④⑤⑧⑨属内环境成分。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内环境的功能

(1)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

(1)

(2)内环境中pH调节的过程图解:

 

1.请对应写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细胞名称

所处内环境

组织细胞

①________________

毛细血管壁细胞

②________________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③________________

血细胞

④________________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⑤________________

提示 ①组织液 ②血浆、组织液 ③淋巴、组织液 ④血浆 ⑤淋巴、血浆

2.2004年全国各地发生了“劣质奶粉”事件,为什么食用了“劣质奶粉”的婴儿会变成“大头娃娃”呢?

提示 婴儿食用蛋白质严重缺乏的劣质奶粉后导致血浆蛋白减少,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显著下降,组织液的水量增多并且大量积聚在组织细胞间隙,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1.(2017·全国卷Ⅰ,31)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

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相对而言血浆渗透压升高,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

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 

(1)血浆 

(2)增多 下降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本题主要源自人教必修三P2~P9,考查渗透压、组织水肿、内环境等知识,强化记忆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2.(教材P5“旁栏思考题”改编)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为何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

浓度过高、过低有何后果?

提示 人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及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质量分数为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

 内环境组成及功能

(2015·全国卷Ⅰ,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C、D错误。

『答案』 A

1.巧用“箭头走向”分析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

(1)分析

单方向(箭头)

(2)结论:

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2.“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4类反应

(1)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

(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

(3)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

(4)激素与靶细胞膜外侧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即学即练』

(2018·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15)如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人体内四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判断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据图可知乙代表组织液

B.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

C.如果甲到丙的过程受阻,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D.丙中可能含有激素、尿素、抗体、缓冲物质等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淋巴、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A错误;CO2是由组织细胞产生扩散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血液循环,由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毛细血管,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而扩散由高浓度→低浓度进行,故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B正确;如果甲到丙的过程受阻,相当于淋巴循环受阻,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丙是血浆,其中可能含有激素、尿素、抗体、缓冲物质等,D正确。

『答案』 A

 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1.(2014·全国卷Ⅰ,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

『答案』 D

2.(2018·湖北襄阳调研)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中的②

『解析』 首先识别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为血浆,⑥为红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液体是组织液。

『答案』 C

内环境稳态失衡分析

(1)各指标稳态的意义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②体温、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2)理化性质失调

①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②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发生呕吐等现象;③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3)内环境化学成分失调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导致组织水肿;②血浆中含氮废物过多,可导致尿毒症;③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现象;④血糖失调,可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等。

(4)组织水肿成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Ⅰ、Ⅱ两层面中①~⑤五个成因。

   

考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5年8考)

1.体温调节

(1)产热与散热

(2)体温调节结构

(3)体温调节的机制

①寒冷环境

②炎热环境

2.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1)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2)调节过程

(3)调节图解

下图表示的是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思考:

(1)图中字母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激素?

提示 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 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

(3)体温或水盐调节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2017·全国卷Ⅲ,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解析』 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 C

本题所考内容源自人教版必修三P32,考查人体稳态中水盐平衡的调节。

2.(教材P33练习2改编)有些同学为减少去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这是否可取?

为什么?

提示 不可取。

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些应通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水盐平衡调节及其意义

(2016·全国卷Ⅲ,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解析』 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答案』 B

解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简洁记忆5项指标的变化(记两头联中间,即两头一致中间相反)

水↓

尿↓

水↑

尿↑

此外,做题时常混淆“渴觉感受器”与“渴觉形成场所”——前者在“下丘脑”,后者在“大脑皮层”。

三者关系如下图:

注意 “渴觉感受器”与“渴觉形成场所”——前者为“下丘脑”,后者为“大脑皮层”。

   

『方法体验』

(2018·湖北稳派教育质检)夏天人们经常饮用啤酒,正常人若一次饮用了1500mL啤酒后,立即测量尿流量和血液中抗利尿激素。

下列能正确表示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和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④D.③和④

『解析』 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500mL啤酒后通过消化道吸收水分,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液量增多,最后会保持稳定。

『答案』 A

 体温调节

(2017·全国卷Ⅱ,30)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

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_______,分解代谢会________。

『解析』 

(1)实验动物处于41℃的高温环境中,此时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而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皮肤的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加。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增加。

(3)室温是动物甲正常的温度环境相当于不做温度处理,室温下动物与41℃环境中动物进行对照。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分解过程,因此耗氧量会增加,分解代谢会加快。

『答案』 

(1)舒张 增多

(2)增多

(3)作为空白对照,用以分析实验组由于温度改变引起动物的变化

(4)增加 加快

强化体温调节中的“三、二、一”

   

『即学即练』

(2018·豫北豫南精英联赛,20)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

『解析』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即免疫分子,A正确;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B正确;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C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正确。

『答案』 C

易错·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混淆血液、血浆及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点拨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内环境,血细胞不属内环境。

具体比较如下:

易错点2 不能澄清O2、葡萄糖分子由外界环境到作用场所的跨膜层数

点拨 葡萄糖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分析

(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

进、出小肠上皮细胞(两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组织细胞(一层)=7层。

(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

进、出肺泡壁细胞(两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出红细胞(两层)+进组织细胞(一层)+进线粒体(两层)=11层。

注:

跨越一层细胞=跨越两层生物膜

跨越一层生物膜=跨越两层磷脂分子

易错点3 误认为“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点拨 细胞代谢主要发生于细胞内,其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为细胞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液体环境,它可将营养物质、O2等送入细胞,并接纳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

易错点4 内环境稳态应澄清的两个误区

点拨 

(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2)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代谢紊乱,但此时代谢速率并不一定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

易错点5 误认为冬季“产热>散热”或体温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时“产热>散热”,并认为炎热环境中体温只有“神经调节”

点拨 只要体温稳定,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无论体温37℃,还是甲亢病人的偏高体温(如一直维持在39℃)均应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即产热≈散热,否则产热>散热则体温升高,反之则体温降低。

此外无论寒冷还是炎热环境,体温调节均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体液调节。

[纠错小练]

1.(2018·黄冈八模)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D表示细胞外液,即人体的内环境,C表示细胞内液

B.小肠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和D,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B和D

C.红细胞内携带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发挥作用至少需要穿过4层膜

D.正常人体内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HCO

与H2CO3等缓冲物质

『解析』 由题图可知A是肠腔,其与外界环境相通,因此A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和B错误;红细胞携带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内部之后,要发挥作用还需要进入线粒体,由于线粒体是双层膜,所以,至少需要穿过6层膜,C错误。

『答案』 D

2.(2017·湖南株洲一模)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C.内环境温度和渗透压的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D.内环境稳态包括成分稳态和理化性质稳态

『解析』 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依赖各器官的参与,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B正确;下丘脑的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调节的中枢,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成分的相对稳定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D正确。

『答案』 A

3.(2018·重庆名校联盟联考)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病人体温维持在40℃的高温时产热大于散热,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B.冬季产热多,散热少,夏季则相反

C.在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失调时,均可通过口服相应激素得到一定的缓解

D.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只有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方可保持体温稳定

『解析』 “维持在40℃”时其产热与散热应相等;冬季产热多、散热多,夏季则相反;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

『答案』 D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

晨读必背

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三种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

2.三种细胞外液组成成分不同: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4.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各种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5.人体O2浓度最高的地方为肺泡,O2浓度最低的地方为线粒体基质。

随堂·真题&预测

1.(2015·海南卷,18)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C错误。

『答案』 C

2.(2014·全国卷Ⅱ,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解析』 回流的组织液为组织细胞输送氧气,生成的组织液帮助细胞排走二氧化碳,所以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低于回流的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A错误;组织液的量保持相对稳定,其生成与回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正确;血浆中的氧气和葡萄糖等,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等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D正确。

『答案』 A

3.(2019·高考预测)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内环境的三种成分。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1可能是淋巴细胞,细胞2可能是肌肉细胞

B.A、B、C所表示的三种成分合起来称为体液

C.若A的渗透压增大,则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

D.饥饿条件下,细胞1通过水解肝糖原使血糖升高

『解析』 图中A、B、C表示内环境的三种成分,据图分析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

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血浆,肌肉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A正确;体液由内环境(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B错误;血浆渗透压减小时会导致更多的水流向组织液,进而会出现组织水肿,C错误;肝糖原水解发生在肝细胞中,肝细胞生活在B(组织液)中,D错误。

『答案』 A

4.(2019·高考预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血红蛋白、激素、抗体等信号分子

B.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

C.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内部或外来酸、碱对机体pH的影响

D.葡萄糖在血浆中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解析』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A错误;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B错误;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D错误。

『答案』 C

5.(2014·全国课标Ⅰ,3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_______系统被排出体外。

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_______。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尿量_______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

(2)血浆葡萄糖大量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

(3)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

『答案』 

(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6.(2015·海南卷,27)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2)Na+可与________、_____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

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

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___。

『解析』 

(1)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为生理盐水,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同,红细胞放入其中之后,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量相等,所以细胞的形态不会改变。

(3)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是HCO

、HPO

,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人体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

(4)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外负内正,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使兴奋向前传导。

『答案』 

(1)不会

(2)HCO

 HPO

 7.35~7.45

(3)内流 电位变化

教师独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