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3896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6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docx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docx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

二年级艺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哈,醒来了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小鸟在清晨醒来时的愉快情景;通过欣赏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和学生表现早晨的绘画作品,增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2.艺术目标

通过绘画教学,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通过参与音乐表演和歌词创编活动,学会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小鸟醒来了》、《健康歌》歌曲磁带,有关早晨的音像资料,如《人猿泰山》的片断,清晨森林、街道上的景象等相关绘画作品。

彩笔、水粉颜料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景激趣

播放清晨景象的音像资料,如:

清晨森林中动物们醒来的情景,电影《人猿泰山》中泰山醒来时的片段,清晨大街上忙碌的人们等等。

(提示:

本活动意在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感受早晨的美好,创设情景,为后面的想像表演做铺垫。

2.描述感受

你看到的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请大胆描述自己对早晨的印象。

(快乐、忙碌……)

3.聆听、欣赏

听,早晨,在大森林里,小鸟儿醒来了,它们在快乐地歌唱。

播放歌曲《小鸟醒来了》(本处教师可以配上森林中鸟儿鸣叫、飞翔等音像画面)。

(1)节奏练习

播放歌曲,教师引导学生随歌曲一起击掌打节奏。

(2)熟悉、哼唱

再次播放歌曲,跟录音哼唱,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4.情感体验

聆听《小鸟醒来了》,感受歌曲意境。

(根据这首歌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鸟醒来时的情景,或者讲一个小鸟醒来了的小故事。

然后用体验到的心情去唱这首歌。

5.启发、想像

清晨,人们从梦中醒来,小鸟在森林中醒来,还有谁会醒来?

他们醒来时的样子是怎样的?

醒来后他们会做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

6.模仿表演

根据想像,用动作和声音模仿表演小青蛙、小兔、大象、小鸭和小鸡醒来时的动作和声音。

7.创编歌词

尝试一下把《小鸟醒来了》的歌词改编成其它小动物,再相互唱唱听听。

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

8.评价

(1)自我评价。

(所参与的活动是否主动或有兴趣?

(2)同学评价。

(是否能和大家和谐相处,主动与人合作?

(3)教师评价。

(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反映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改进?

(4)师生相互评价。

(在艺术课中你学到了些什么?

第二课时

1.激发兴趣

播放另一首表现早晨的歌曲《健康歌》。

(早晨,人们醒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用健康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2.欣赏、分析

(1)欣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

{1}描述:

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日出、河水、晨雾、港口、船舶……尽量引导学生详细、准确地描述。

{2}比较:

教师出示一幅其他画家表现早晨的作品,例如希什金的《森林的早晨》,比较这幅画和其他的画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森林的早晨》在绘画风格上属于写实的。

《日出·印象》近看模模糊糊,远看却形象生动。

(2)分析:

莫奈创作的《日出·印象》这幅也许看上去不怎么精致的油画,却曾在一百多年前令整个世界的画坛为之震惊,因为在它诞生之前,画家们都是用十分严谨的造型笔法来表现,他追求的是神似效果,有点像我们中国画的写意韵味。

你知道为什么近看凌乱不堪,远看有条有理?

3.讨论

我们也可以像大师那样,大胆自由地表现你对早晨的感觉和印象。

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两幅学生作品进行欣赏评价,让学生建立自信。

(1)《阳光小鸟》,作者宋沛阳。

小画家用油画棒大胆地选取早晨的太阳、树、鸟三种景物,运用粗犷的线条、丰富的色彩进行表现;画面饱满,形象表达自由,富有个性。

(2)《大公鸡早早起》则主要抓住早晨富有代表性的动物———公鸡来刻画,公鸡占满整个画面,形象鲜明,主题突出。

4.表现

学生自由发挥想像进行绘画,可以运用彩色笔、油画棒等来表现画的内容。

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5.评价

(1)对名家名作有哪些了解?

(2)自己的演唱是否表达了歌曲的情感。

(3)在参与艺术活动时,能否做到积极主动,有哪些收获?

(4)讨论、交流时的语言是否流畅,具有感染力。

6.小结:

请用一句话来描述对早晨的印象,并结束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四)其他选择

1.可以补充其它表现早晨的音乐作品,如:

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和钢琴曲《晓风之舞》等。

2.在创编歌词时,针对中间的一小节节奏进行动物象声词的创编:

如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地唱着。

教学反思

本课以早晨为主题,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各种音像、绘画、摄影资料,向学生传递美好的生活信息。

采取聆听歌曲、赏析名画、用肢体即兴模仿表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我来做早操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陕西合阳的“花馍”———面花的特点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探究饮食文化的兴趣。

用简单的图文形式记录归纳早点文化的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艺术目标

学习泥塑造型中的搓、揉、压、捏等技法,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

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艰辛。

(二)教学准备

《卖汤圆》歌曲磁带。

有关早点文化的音像资料,如西餐、广东的早茶等相关早点图片。

学生课前收集的各地早点文化资料、橡皮泥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教师:

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吃了早餐吗?

(教育学生要坚持吃早餐,让他们认识到吃早餐有利于健康和学习。

)你的早餐一般是在哪里吃?

谁做的?

你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

2.创设情景

教师:

你们知道吗?

吃早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

例如:

在武汉叫过早,在广东叫喝早茶。

不同的地方吃的早餐内容也不一样。

(播放几处不同地方吃早餐的录像和图片资料,开阔学生的饮食文化视野。

欣赏:

日本的料理,西方的糕点、汉堡包、披萨等;中国南方的汤圆、汤包等。

3.欣赏

在我国陕西的合阳民间,有一种风俗礼馍———面花,它选料考究,制作精巧,用色鲜丽。

巧妙地将面粉和食用色素组合,既有能吃的实用性,又有可看的观赏性,被称作“秦艺六绝”,成为民间手工艺品,也被称为视觉盛宴。

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

(1)找找教科书中的面花上表现了什么?

(2)它主要有哪些颜色?

(3)猜猜它是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

(4)在制作工艺上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

这个面花上有龙、凤,有花、鸟,颜色以红、绿、黄、紫等对比色为主,鲜艳夺目,形象简洁、生动夸张。

这么精致的工艺是民间妇女们用剪刀、镊子、铁丝、木梳、锯条、笔套等极其普通的工具制作的,令人为之惊叹。

4.介绍

你还知道哪些好吃的早点?

小组内学生自己介绍收集的资料和信息。

5.分析

根据自己小组的信息资料,教师帮助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风俗不同:

如一些民族的食物禁忌。

(2)口味不同:

上海浙江一带的人喜欢吃甜食,四川、湖南人喜欢吃辣椒等。

(3)地域不同:

因为地域的原因,有的地方盛产什么农作物,就以什么为食。

例如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

6.归纳整理

请你根据我们的分析,小组合作,制定一个早点小吃文化一览表,内容形式如下:

各地早点小吃一览表

地点早点名称图片(或者画出早点)特点

7.聆听

完整聆听歌曲《卖汤圆》,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体会劳动的艰辛。

8.评价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我国饮食文化的了解有多少,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

鼓励学生将收集的资料拿出来交流,师生之间相互评价。

教学反思:

本课将吃早点作为切入点,教学中主要尝试通过收集和查阅资料———交流分享———体验实践等环节,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

通过欣赏反映饮食文化的歌曲和参与制作早点的活动,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品位、风俗习惯、审美意识,以及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培养对艺术课的学习兴趣,从而增添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品位。

本课教学需两课时。

 

第二课时

1.欣赏

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品,并讲述其制作方法。

2.示范技法

教师示范用彩泥搓、捏、揉、团的要领,学生学着做一做。

3.表现

学生动手用橡皮泥制作各式早点:

如小笼包、面条、荷包蛋、馒头、饺子等。

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制作。

做好早点,组织学生一起来玩个“你买我卖”的游戏,推销自己制作的早点。

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种是自由模仿见过或听过的叫卖声,并创编叫卖词,参考教材中小朋友的表演;另一种是根据《卖汤圆》的曲调填词。

比如将汤圆改成“卖包子,卖包子,小二哥的包子是大又圆,一个包子三角钱哪,买个包子尝一尝呀……”(学生自由准备,上台表演或者组内表演)

4.展示

厨艺大比拼:

将同学们的作品集中,办一个班级早点博览会。

5.评价

对学生的制作和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四)其他选择

1.让学生向妈妈学习做简单的早点,体会为家人服务的快乐。

相互交流在家学习做早点的体会。

2.为自己制作的早点巧取名称。

3.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名菜、名点心的故事和来历。

教学反思

《卖汤圆》是一首风趣幽默的台湾民歌,轻快的节奏和滑稽的叫卖音调,配以浓郁的地方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民间叫卖的情景。

同时,学习此歌也是对我国美食文化的一种了解。

歌曲为五声羽调式,其曲式为乐段体结构。

全曲除前奏和尾声以外,共有20个小节,由起、承、转、合四个较为长大的乐句组成。

第一、二乐句是起句和承句,各为四小节,属于方整性结构;旋律平稳流畅,紧紧围绕属音和主音在中音区进行,音乐具有一种平和与亲切感;第二乐句本身也是一个重复结构,而且结束音终止在下属音上,由于其不稳定性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展开。

第三乐句为转句,旋律仍围绕属音与主音,但在中低音区进行,音乐在亲切柔和的基调上明显带有较强的叙述性。

第四乐句共有八个小节,开始是两小节的衬词,接着变化重复了第三乐句的音调,最后主音在四拍的长音中结束全曲。

 

第三课催我早早起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制作欣赏小闹钟,初步了解有关钟表的历史文化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感受不同时期钟的造型美,激发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兴趣。

2.通过参与表演游戏,感受各种钟表发出的不同声响。

通过设计制作各式钟表,学习纸的平面设计制作技法。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二)教学准备

《这是什么》歌曲磁带;各种造型的钟表图片;三角铁、双响筒、碰铃等打击乐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闹钟的声音,并提问有关闹钟的知识和闹钟的作用。

2.模仿

学生自由模仿闹钟发出的声音。

3.聆听、学唱

教师的导入语:

小闹钟就像我们忠实的伙伴,每天帮我们记住时间,按时学习、休息。

每天早晨,它能准时叫我们起床。

(1)感受《小闹钟》的快慢节奏,并随“滴答、滴答、滴答,当———当”的节奏一起拍手,进行节奏模仿。

(2)用衬词“嗯”、“得”轻轻哼唱,熟悉歌曲《这是什么》的旋律。

然后用听唱法学习此歌,教师主要指导1—4小节的唱法。

4.表现

小组合作,用打击乐器模仿钟表的声音与节奏,为歌曲《这是什么》伴奏,共同享受合作的乐趣。

5.创编

根据书上的节奏,让学生自己为小闹钟设计一种闹铃声,并用这个节奏进行表演。

6.观察

教师拆开一个钟表的外壳,让学生仔细观察闹钟内机芯的工作状况,从而了解它们主要靠齿轮转动而工作。

7.启发

教师:

如果你们还想知道得更详细,可以回家找一个废弃的钟表,和爸爸一起仔细研究研究,找到更精确的答案。

8.拓展

教师用课件播放钟的简要发展历史:

钟表是近百年来,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计时器。

计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早在3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水滴漏”、“沙漏”,和利用太阳光的变化制作的计时工具———“日晷”。

后来,又出现了航海钟、落地钟、电子钟、石英钟等。

教学反思

大家一起为歌曲《这是什么》配上乐器伴奏,边打击边演唱。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师要及时渗透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的思想教育。

 

第二课时

1.激趣

课件播放各种钟表的造型,每播放一种,发出一种不同的时钟音响,让学生聆听、辨别。

2.辨音

(1)引导学生辨别不同时钟发出的声音(秒针:

滴答滴答;报时:

当———当、布谷布谷等)。

(2)提问:

你是怎么分辨出来的?

(秒针走得最快,所以是滴答滴答,而且为了不吵人,秒针的声音还很小。

报时的声音响而长,是为了提醒人们。

3.模仿

(1)分给各小组三角铁、碰铃、双响筒,随意模仿各种时钟的声音。

(2)思考:

怎样选择不同的乐器恰当表现时钟的声音?

(3)小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节奏,用乐器进行表演。

4.欣赏

小结学生的演奏情况,鼓励学生大胆模仿。

出示各式钟表,进行欣赏分析:

(1)这些闹钟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彩色卡纸、图钉等)?

(2)你喜欢这些造型各异的时钟吗?

5.探究

(1)观察后探讨:

怎样才能制作出这么精美的小闹钟?

(2)教师总结:

①画出外形,确定钟面大小和位置;

②制作钟面,可以用剪贴和绘制的方法;

③安装时钟。

6.制作

自由制作各种小闹钟,教师辅导:

(1)注意加强卫生教育。

(2)钟的外形与钟面的比例。

(3)安全使用图钉。

7.展示

在组内展示自己的小闹钟。

8.拓展

钟表除了可以计时,还有什么作用?

(因为它制作工艺精密,成为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具有收藏价值。

9.评价

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参与表现。

对学生的新想法和有创造性的思维给以肯定。

(四)其他选择

1.可以让学生聆听一些其他有关歌曲,如:

《时间像小马车》,李玟的《滴答滴》片断,让学生感受其它不同的节奏。

2.用打击乐器自由合奏《钟表店里的钟响了》。

3.展示时,可以采取开办钟表店的方式进行。

教学反思

闹钟是学生们十分熟悉的日常用品。

它虽然普通,但在人们的生活中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如列车运行,航班的起飞降落;大人们的上下班,学生上学、放学等。

本课的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闹钟声音引入课题;通过开展相关的音乐活动,并用打击乐器模仿闹钟的声音效果,感受声音的高低与长短,明亮与沉闷。

同时,让学生观察钟表的内部构造,初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启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

 

第四课上学路上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回顾自己上学路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感受上学的乐趣。

通过看、说自己家所在地区的上学路线,学会看地图,懂得基本的生活常识。

2.艺术目标

学习运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所想、所看,有选择性地表现出来。

(二)教学准备

《上学的路上》歌曲磁带;

绘画工具:

彩笔、油画棒等;

所在地区的交通图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以学生齐唱《上学歌》导入新课。

请同学谈一谈自己每天上学时的经历。

(教师肯定:

能自己独立上学的同学真了不起)

2.创设情景

观看录像描述故事情景:

你们看,有一个叫小华的小朋友也是自己背着书包上学。

(教师播放一位小学生背着书包,唱着《上学的路上》的歌,蹦蹦跳跳上学时的情景录像。

)问:

小华上学时心情是怎样的?

你知道他唱的是什么歌吗?

教师小结:

小朋友唱着歌儿上学,多高兴啊!

想想还有好多孩子不能上学,我们今天能学习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强调学生要珍惜学习时光)

接着一起来听听小华唱的歌(播放歌曲《上学的路上》),并提出思考问题。

3.复听

了解歌曲内容之后,让学生再一次完整聆听;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4.表演

(1)继续观看录像:

小华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2)说一说,你在上学的路上也发生过有趣的事吗?

(3)演一演:

邀请几位同学和你一起,把你在上学路上发生的事表演出来。

(4)大家一起对同学们的表演进行评价。

5.探究

(1)继续观看小华上学的录像。

(2)思考回答:

小华上学走的路线是怎样的?

(3)你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上学路线吗?

(4)教师出示本地区道路交通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自己的上学路线,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

(5)谈谈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等问题。

 

第二课时

1.激趣

教师讲述自己从家到校路上发生的有趣的事,以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

2.欣赏、分析

在我们上学路上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如果我们用绘画的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存进我们的艺术档案夹,会是多么美好的回忆!

先来欣赏其他小朋友们的作品吧:

(1)《我又上学了》这幅作品从上学的心情入手,表现了农村小朋友在失学后,又背起书包上学的高兴心情,画面是一群小朋友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走在玉米地里,小鸟也高兴地跟在他们身边。

(2)《不要进游戏机室》表现的是城市小朋友在上学路上的故事。

画面反映的地点是在街道上,两位小朋友阻止另一位同学进游戏机室,告诉我们上学路上不能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提示:

欣赏时,采取看、说、评结合的方法进行)

3.回忆

让学生回忆叙说自己上学路上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筛选其中的场景,进行绘画构思。

4.表现

学生自由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视帮助选材,提炼指导。

5.评价

(1)教师点评几幅优秀作业,指出共性问题。

(2)将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观看,相互评价。

(3)发现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和表现。

(四)其他选择

1.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上学的经历,用简单的线条表述自己的上学路线,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2.研究地图时,可以尝试让学生研究几种上学路线,比如怎样走更近,更节约时间。

3.除了表现上学路上发生的事,也可以表现上学路上的景物,引导学生选取主要景物来表现,不要面面俱到。

4.进行交通规则和安全方面的教育。

5.进行交通标识的绘画设计。

 

教学反思

上学的路,学生每天要行走多次,路上每一处景物,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它的美。

本课在教学中,首先通过观看与上学有关的音像资料,以录像中主人公小华的上学故事为主线,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艺术与生活的探索和学习,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绘画创作上,主要通过欣赏、回忆、交流、表现等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本课教学需两课时。

第二单元第一课在农场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使学生乐于探寻声音的奥秘,感受声音的奇妙;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艺术目标

围绕“农场里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四分休止符;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通过体态律动、模仿、创编象声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美术语言,表达对农场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

1.有关农场的图片、音乐磁带。

2.小羊、小鸡、小狗等动物的头饰或道具,唐老伯的装扮材料(草帽、烟斗、胡子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导入

(1)教师展示几幅关于农场的图片或照片,让学生猜出这是什么地方。

(2)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讨论农场都有哪些动物、景象。

2.歌曲教学

(1)初听歌曲。

不看书本,用耳朵听出《在农场里》这首歌中都唱到了哪些动物?

(说明:

如果看书本,学生很容易受视觉注意刺激,而忽略了听觉注意。

因此,让学生不看书本认真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集中听觉注意力,听辨各动物的叫声,养成聚精会神听音乐的习惯。

(2)复听歌曲。

(说明: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总是急于知道对与错,在这种热切情绪的支配下,他们总是能对照书本非常认真仔细地寻找答案,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应予以鼓励。

(3)听唱学歌。

采用听唱法学习《在农场里》这首歌曲。

(4)认识四分休止符。

初步认识“0”在歌曲中代表休止、停顿一拍,感受它在表现歌曲内容上起的作用。

(说明:

将四分休止符知识的学习游离于音乐作品之外,肯定枯燥乏味,学生难以接受。

因此,在已经会唱整首歌曲的基础上,插入对四分休止符的学习,是为了借助他们对歌曲的新鲜感,将乐理的学习渗透在歌曲的演唱和表现活动当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3.表演拓展

让学生边唱边跟着音乐做歌词中唱到的小动物的动作。

(说明: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儿童最喜欢模仿各种小动物,边唱边动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中。

4.自评互评

在本课结束前,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作出评价。

如:

(1)自评:

“我觉得我的表演……”

(2)互评:

“×××,我认为你的表演……”

建议:

当学生进行互评时,“请你们在讲述你们对某同学表演的感受时用‘你’字,不要用‘他’字”。

(说明:

学生的表达、社交等能力需要不断地得到培养,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学会审视他人,对同学的学习负责,对同学的评价负责;同时要体现互评的真诚性———即是一次心与心的互动,而非凡事都要下意识地观察师长的眼光,由老师拿主意。

(提醒:

由于学生知识面窄、缺乏经验,他们的评价常常片面或不准确。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以评促教。

第二课时

1.为《在农场里》的旋律创编歌词。

(1)准备阶段

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根据歌曲内容,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学生:

农场里又来了几个新朋友,你们看看都有谁?

出示小羊、小狗、公鸡的教具,让学生讨论:

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词应该如何改?

(说明:

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做准备。

(2)模仿阶段

启发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和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跟随音乐编唱出新的歌词。

(3)练习阶段

请几个学生戴上新编歌词中动物的头饰到前面分别领唱。

领唱的小朋友只唱每个乐句的前两小节,后两小节全班同学唱。

2.欣赏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1)“同学们,唐老伯也有个小农场,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你能从歌曲中听出农场里都有哪些动物吗?

(说明:

以此歌为载体,认识更多的动物,感受更多的声音。

(2)欣赏学生作品三幅,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

介绍农场的有关知识。

教师将自己装扮成“唐老伯”,向学生介绍农场里的各种动物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3.在歌声中进行体态律动表演。

4.画一幅农场的画。

(1)欣赏课本中的相关美术作品。

(2)用水彩笔画出你心目中最美丽的农场。

(将歌曲《在农场里》、《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做绘画背景音乐播放)

5.比一比,谁画的农场最美丽。

可将学生完成的画贴在展示板上,让他们自己评议:

谁的画你最喜欢?

鼓励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

(四)其他选择

教师头戴象征“四分休止符”的头饰,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四分休止符”,感受歌曲中“四分休止符”的停顿作用。

可进行情景表演:

将整个教室作为一个农场,让学生分别扮演唐老伯和唐老伯饲养的各种动物,学生在音乐中表演唐老伯与各种动物的快乐生活:

如模仿动物吃食、睡觉、下蛋等动作;惟妙惟肖地模仿动物的叫声;扮演农场中的花、草、树木等。

通过表演,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各种生物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绘画时,可让学生为自己画的农场命名,并当众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生除用水彩笔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地用蜡笔、铅笔等简单工具作画。

如果时间紧,对画的要求可以简单一些,抓住农场或动物的大致特征即可。

教学反思

农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

将歌唱、体态律动、绘画、创编歌词等学生喜爱的活动融入《在农场里》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旨在通过学生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使学生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同时,还能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人不只是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而且还创造了美妙的声音艺术。

应通过关注声音来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第二课时

1.欣赏

欣赏书中的图片。

思考:

(1)你能从作品里找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