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365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报告.doc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总结报告.doc

高速公路№9合同段

混凝土通病治理工作总结

一、项目概述

高速公路№9合同段由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起点为K104+700,终点桩号为:

K112+700,主线全长8km,包含久隆互通1处,混凝土结构物包含涵洞通道1653m/40道,6×20m大桥1座,中桥4座,互通匝道桥2座,梁板预制429片。

合同总造价1.573亿元。

作为广西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示范路,我项目自2010年3月开始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

经过1年多的努力,在混凝土质量管理、混凝土外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混凝土通病治理范围及主要治理内容

1、治理范围:

高速公路№9合同段内所有混凝土结构物,包括桥梁基础、墩柱、盖梁、梁板、涵洞结构物等。

2、主要治理内容:

治理重点分管理、施工工艺、实体、现场文明施工四个方面。

2.1、管理通病:

质量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对质量隐患或者问题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彻底等。

2.2、施工工艺通病:

钢筋锈蚀,钢筋加工安装不规范,钢筋间距控制不严,计量不准确,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模板制作和安装质量差,振捣和养护不规范,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规范,混凝土工艺要求不符合施工条件,保护层垫块强度不足,摆放不合理,预应力张拉龄期控制不规范等。

2.3、实体通病: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裂缝超限,钢筋布设偏差超标,保护层厚度偏差大,蜂窝麻面及露筋,预埋件偏差大,预制构件外型尺寸控制不严,外观粗糙等。

2.4、现场文明施工:

场地布置不合理,施工现场混乱,钢筋乱堆放,杂物不及时清理等。

三、治理过程简述

1、治理前质量现状

2010年3月以前我合同段混凝土主要存在混凝土外观质量差、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钢筋间距合格率低等质量通病,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美观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其可靠性。

2、治理工作的发起

为了规范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行为,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均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创建优质工程。

根据《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及《关于印发六景至钦州港公路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桂金城工[2010]43号)文件要求,从2010年3月,项目部以开展“项目建设管理年、质量年”以及“一号六岗”活动为契机,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

3、治理工作活动实施步骤和安排

3.1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时间为2010年3月10日前,主要任务是结合项目自身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宣传活动;

3.2第二阶段为组织实施阶段,时间为2010年3月至桥梁涵洞混凝土结构物完成,主要任务是根据活动方案组织实施活动,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并加以落实,摸索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方法及施工工艺。

3.3第三阶段为亮点工程的评比及推广阶段,时间贯穿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主要任务是推选出在质量管理采取了有特色的措施,或者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取的了较好效果,对全线起带动作用的亮点工程,普及推广。

3.4第四阶段为经验总结,成果汇编阶段,主要任务是及时总结,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总结成熟的工艺、工法。

4、活动开展情况综述

自从2010年3月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以来,我部根据活动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治理方案,召开了全体动员大会,制作了大量的横幅标语彩旗进行宣传,通过加强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施工质量评比,选择采用优良模板漆新材料等一系列方法及措施,提高混凝土内在及外观质量。

四、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部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廖首道

副组长:

李海波黎自安甘世强

成员:

杨希传梁文忠唐秀洋农剑华徐维钻许珍

2、强化体系,执行到位

2.1、施工管理要精细。

项目部要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

水泥拌和站、预制场要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

加强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管理。

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站和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一是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

二是推行集中拌和、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

三是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

四是要加强对原材料、模板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五是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组织劳务队伍对施工中混凝土外观问题参观分析原因

六是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拌和场地和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七是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3、精细管理,保证效果

3.1、确保原材料质量

集料:

对于进场的砂石材料经检验合格,拌合站的场地必须硬化、做好排水设施,集料堆放用1.8m的砖砌墙隔离,预防集料串仓。

  

材料堆放分仓隔离,做好材料标识

水泥:

水泥全部采大厂的产品,我部采用南宁华润水泥、钦州悦华等品牌水泥,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

外掺剂:

选用外加剂要熟悉其品种性能,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

必须准确控制掺加剂量,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筋(钢绞线);

钢筋用帆布覆盖垫高对锈蚀钢筋用电磨机除锈

拌制混凝土用的水应满足规范要求;

加强水泥、钢筋(钢绞线)、集料等原材料进场检验,建立原材料进场台帐和检验台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刻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

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

规范原材料存放、保管和使用。

细集料用彩条布遮盖。

 3.2、严格控制配合比

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搅拌站的计量装置安装后即应请技术监督局予以检定,以保证计量准确。

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

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保证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拌合站具有电子精确计量的设备,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规定。

慎重选用外加剂。

选用混凝土外加剂要熟悉其产品性能,所用外加剂必须是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现场监理单位应组织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检,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同时,要做好外加剂材料的物理防护工作,应按规定在使用前复验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掺量,对于失效产品坚决不准使用。

严格控制配合比。

雨天施工应增加对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并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

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确保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3.3、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模板制作质量符合要求,安装必须牢固;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加强对模板的检查管理,模板质量要符合要求,混凝土工程必须使用大块钢模板,制作安装必须牢固,选用合适的脱模剂,制定合理的支设方案,注意模板接缝的处理;钢模首次使用前要打磨、除锈,周转使用前要将表面残渣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

对于支架支撑浇筑混凝土期间,设专人按时检查支架、模板有无变形和位移,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采用整体定制模板大梁预制棱角分明

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采用搭建钢筋加工棚,方便钢筋加工,同时钢筋不露天堆放,防止锈蚀,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垫块的材料和形状应科学合理,易于施工控制;视结构部位特点合理布置保护层垫块。

统一采购标准垫块

合理使用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

预制场预制梁板底模采用钢板,厚度应符合施工要求;采用焊接钢筋头固定钢筋骨架位置,确保保护层厚度。

严格控制地模质量,采用1cm钢板作底模

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注厚度,避免过振松顶和漏振,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防止振捣棒触及钢筋、模板;混凝土保湿养护要加强,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要加强对钢材、水泥、集料、锚夹具、连接器、外加剂、波纹管等进场检验,加强对预应力筋张拉机具、张拉、孔道压浆等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张拉机具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标定,使用超过规定次数应重新校验,应由专人管理、记录使用台帐,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使用。

穿束前应认真检查垫板和孔道,孔道内应通畅、无水分和杂物。

预应力筋张拉应坚持“双控”工艺和龄期控制,张拉及放松时应填写施工记录备查;必要时应对锚具和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对在张拉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

孔道压浆工作要及时进行,对压浆采用的水泥浆重要技术指标(强度、水灰比、泌水率、膨胀率、稠度等)应进行检验;孔道压浆应缓慢、均匀进行,不得中断,压浆后应从检查孔中抽查压浆密实情况,压浆过程应填写施工记录。

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

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

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

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

3.4、试验检测工作要规范

组织好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试验检测技术学习,全面提高试验检测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试验检测技术水平,严格工地试验室检查和考核,确保现场试验室人员数量和资质、试验环境、设备满足要求,同时相应母体试验室应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指导,确保现场试验检测工作规范有序。

积极推广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和方法。

保证检测工作及时、客观、科学、准确,通过数据动态分析,掌握混凝土质量状况,并对下一阶段的施工提供指导。

3.5、加大预制(拌和)场地的标准化建设

所有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工厂化预制,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我部在AK0+450左侧建立1000型站1套,面积约2400m2。

在K109+290-+530段设置大梁预制场1个,面积约11000m2,搅拌站所有砂石材料必须按照不同规格严格分档堆放,各材料区之间采用不低于1.8m的分隔墙隔离,场地已按要求进行了平整、硬化。

设置好横纵向排水沟。

对预制(拌和)场按照《关于实施六景至钦州港公路预制(拌和)场地标准化建设的通知》(桂金城工[2010]42号0文件要求进行场地建设。

3.6、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

要深入落实层层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把通病治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

同时加强一线参建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夯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

请总监办工程师在项目给技术人员及劳务队进行讲课

3.7、实行首件工程合格制及开展亮点工程工作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坚决实行首件工程合格制,在混凝土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物)的施工,在总监办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