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337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doc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检测大纲.doc

混凝土拌合楼

生产质量检验及控制

2015年3月15日

目录

一、范围 1

二、引用文件 1

三、进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

3.1水泥 2

3.2粗骨料 2

3.3细骨料 2

3.4矿物掺合料 2

3.5外加剂 3

3.6原材料的检测频率 4

四、混凝土拌合楼质量控制程序 5

4.1混凝土拌合楼质量控制程序 5

4.2混凝土拌合楼控制程序 7

4.3应急处理措施 11

五、混凝土质量评定 13

5.1统计方法评定 13

5.2非统计方法评定 16

5.3混凝土强度的和个性评定 16

六、混凝土拌合楼质量控制常见问题 17

6.1聚羧酸减水剂对用水量敏感问题 17

6.2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较差引起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17

6.3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超标 17

6.4骨料混仓问题 17

6.5混凝土堵管现象 17

6.6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18

6.7冬季施工 18

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及控制

一、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混凝土工序质量检验、技术要求、质量管理、混凝土拌和物的废料标准与应急处置措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拌和楼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及检验。

二、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

《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2000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2001

《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范》JGJ/T1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074-2008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GB1345-200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2011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

《水泥取样方法》GB/T12959-2008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2014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12

《建筑用砂》GB/T14684-2011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水工混凝土砂石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2006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2-2000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433-2009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2005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三、进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3.1水泥

水泥的主要控制项目:

凝结时间、安定性、标准稠度、胶砂强度、氧化镁及氯离子含量,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水泥应按不同厂家、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分批存储,并应采取防潮措施;出现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混凝土工程;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硫铝酸盐水泥超过45d),应进行复检合格者方可使用。

3.2粗骨料

粗骨料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性。

粗骨料料应有遮雨设施,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粗骨料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进杂物。

3.3细骨料

细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除应包括上述指标外尚应包括石粉含量和压碎值指标,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可不包括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

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人工砂中石粉含量控制表(%)表1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C55~C30

≤C25

石粉含量

MB<1.4

≤5.0

≤7.0

≤10.0

MB≥1.4

≤2.0

≤3.0

≤5.0

细骨料应有遮雨设施,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细骨料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人杂物。

3.4矿物掺合料

混凝土掺和料控制指标表2

序号

掺和料分类

检验项目

备注

1

粉煤灰

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三氧化硫

C类粉煤灰还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安定性

2

粒化高炉矿渣粉

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

3

钢渣粉

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游离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含量、安定性

有特殊要求检测放射性

4

磷渣粉

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五氧化二磷含量、安定性

5

硅灰

比表面积、二氧化硅含量

矿物掺合料存储时,应有明显标记,不同矿物掺合料以及水泥不得混杂堆放,应防潮防雨,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矿物掺合料存储期超过3个月时,应进行复检,质量合格方可使用。

3.5外加剂

外加剂质量控制表3

序号

分类

检验项目

引气剂:

含气量

1

外加剂混凝土性能

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

防冻剂:

含气量和冻融强度损失率比

2

外加剂均质性

PH值、氯离子含量、碱含量

膨胀剂:

凝结时间、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

外加剂的送检样品应与工程大批量进货一致,并应按不同的供货单位、品种和牌号进行标识,单独存放;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如有结块,应进行复验,合格者应经粉碎至全部通过600um筛孔后方可使用;液态外加剂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防晒和防冻,如有沉淀等异常现象,应经复验合格后方使用。

3.6原材料的检测频率

原材料检验频率表表4

材料名称

检验项目

取样频率

混凝土

水泥

细度、安定性、标准稠度、

凝结时间、强度、

比表面积

散装每批或400t取样一次

袋装每批或200t取样一次

水化热

必要时检

粉煤灰

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

每批或200t

取样一次

SO3含量

每季度一次或必要时检

细骨料

含水量、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

每批或1200t

一次

坚固性、有机物含量、碱含量等

每季度一次或必要时检

SO3含量(国标和公路)、氯离子(公路桥涵)

每季度一次或必要时检

粗骨料

超逊径、针片状、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压碎值

每批或2000t

一次

坚固性、有机物、碱含量

每季度一次或必要时检

减水剂

PH值、混凝土减水率、

含气量、凝结时间差、

抗压强度比

每批或50t

取一次样(粉剂)

含固量(水剂)、含水率(粉剂)

引气剂

PH值、含固量、减水率、

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

每批或2t

取样一次

含固量(水剂)、含水率(粉剂)

拌和用水

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

硫酸盐含量

每半年一次

或必要时检

原材料进场取样方法表5

序号

材料名称

取样方法

取样数量

1

水泥

袋装:

20包等量取样

12kg

散装:

3个罐车中等量取样

2

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均匀分9点取样

100kg

3

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均匀分9点取样

50kg

4

粉煤灰

袋装:

在10袋中等量取样

10kg

散装:

从3个罐车中等量取样

5

减水剂

5包或5桶中等量取样

400kg水泥配制量

6

引气剂

5包或5桶中等量取样

400kg水泥配制量

四、混凝土拌合楼质量控制程序

4.1混凝土拌合楼质量控制程序

4.1.1混凝土拌合楼原材料及拌合物的检测频率

混凝土拌和及拌和物质控内容和要求表6

工序

序号

名称

检验内容

检测频率

备注

材料质量控制

1

细骨料

含水量

每班2~4次

拌合站料堆

级配(细度模数)

每班1次

含泥量或石粉含量

每天1次

2

粗骨料

含水量

每班1~2次

拌合站料堆

超逊径

每天1次

含泥量

3

外加剂

溶液浓度

每班1次

拌合站

砼拌和及拌和物

1

配料称量检查

水泥、水、粉煤灰、各级骨料、外加剂检查应配量、实配量

每班2~3次

要求自动计量记录

2

拌合时间

净拌和时间

每班1~2次

记录净拌时间

3

坍落度

评价砼工作性,控制工作度变化

每班2次

机口检测

4

VC值

评价砼可碾性,控制工作度变化

每2h一次

机口检测

5

测温

气温、出机口砼温度

每班2~4次

机口检测

6

含气量

有抗冻要求混凝土,调整引气剂掺量

每班2~4次

机口检测

7

外观

检测拌合物的均匀性

2~4h一次

机口检测

8

水胶比

检测拌合物质量

必要时

机口检测

4.2.2拌合楼质量控制时的注意事项

(1)定期对拌合楼原材料进行抽检。

(2)混凝土拌和楼(站)的计量器具应定期(每月不少于一次)校验校正,在必要时随时抽验。

每班称量前,应对称量设备进行零点校验。

(3)在混凝土拌和生产中,应定期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拌和时间和称量衡器的精度进行检验,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4)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的允许误差按表7控制。

混凝土材料称量的允许误差表7

材料名称

称量允许误差%

材料名称

称量允许误差%

水泥、掺合料、水、冰、外加剂溶液

±1

骨料

±2

(5)混凝土坍落度每4h应检测1~2次。

其允许误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误差(cm)表8

坍落度

允许偏差

坍落度

允许偏差

坍落度

允许偏差

坍落度

允许偏差

≤4

±1

4~10

±2

10~16

±2

大于16

±3

(6)混凝土拌和物温度、气温和原材料温度,每4h应检测1次。

最低入仓温度5℃,最高混凝土温度不宜超过28℃。

(7)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不合格料处理:

1)错用配料单已无法补救,不能满足质量要求;

2)混凝土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不符合质量要求;

3)拌和不均匀或夹带生料;

4)出机口混凝土坍落度不能超过最大允许值。

(8)碾压混凝土的细骨料含水量不能大于6%,石粉含量在12%~22%。

当碾压混凝土的骨料与普通混凝土所用的骨料是一样的时候,要注意含水量及石粉含量。

(9)混凝土取样频率

混凝土取样频率

混凝土试件成型频率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