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258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doc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与施工方案.doc

澄地2016-C-1拆迁安置房项目

(融城苑二期)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O一七年七月十一日

南阳市恒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条件

第2章场内工程地质条件

第3章设计及施工依据

第4章基坑及支护设计

第5章施工部署

第6章支护施工方案

第7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8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第9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10章基坑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

第11章工程监测

第12章附图

6

第1章工程概况及周围环境条件

第1节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江阴市澄地2016-C-11拆迁安置房项目

工程地址:

江阴市璜土镇

施工单位:

江苏瑞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该工程由6幢11层住宅连体1~2层商业,9幢6层住宅及1幢物管用房组成。

总面积约为85663.75㎡,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1234.72㎡。

基坑支护周长约为1267m。

本基坑±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2m,场地整平标高为4.9m,基坑底标高为-0.8m~1.65m,基坑开挖深度为1.25m~5.7m。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重要系数为0.9,基坑坡底至承台或筏板边施工操作预留0.3m~0.5m。

基坑支护方案为放坡简易土钉+复合土钉等形式,地下及地表水采用明沟集水排除。

第2节周围环境条件

根据总平面图,本工程基坑四周环境简述如下:

本工程为新建建筑,基坑南部有已建小区,东边、北边为已建道路。

第2章场内工程地质条件

第1节场内基坑的土层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土从地表往下基坑开挖支护有关的土层资料如下:

1、地质情况如下

第1工程地质单元层:

工程地质单元层:

素填土(Q4ml)

灰褐色,局部褐黄色,稍湿,松散,以粉土为主,分布不均匀。

层厚0.3~1.9m,平均厚度1.24m。

第2工程地质单元层:

粉质粘土(Q4al)

灰黄、灰褐色,可塑—硬塑,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本层厚2.6~4.6m,层底埋深5.2~7.0m,平均厚度3.55m。

第3工程地质单元层:

粉土(Q4al)

褐黄色,湿、密实,稍有光泽,轻微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低。

本层厚1.7~2.9m,层底埋深7.8~8.9m,平均厚度2.14m。

第4工程地质单元层:

粉砂(Q4al)

黄褐色,饱和,中密,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磨圆度较好,颗粒级配较差,含粉粒较多。

本层厚1.8~2.5m,层底埋深为10.2~11.0m,平均厚度2.22m。

第5工程地质单元层:

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

粉质粘土为深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见少量灰白染,局部夹少量粉土,粉土为密实状,轻微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本层厚2.7~3.4m,层底埋深为13.1~14.2m,平均厚度3.05m。

第6工程地质单元层:

粉砂(Q4al)

黄褐色,饱和,密实,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少量暗色矿物,磨圆度较好。

本层厚2.3~3.5m,层底埋深为16.3~17.2m,平均厚度2.90m。

第7工程地质单元层:

细砂(Q4al)

黄褐色,饱和,密实,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磨圆度一般,颗粒级配一般。

本层厚7.1~8.4m,层底埋深为24.0~24.8m,平均厚度7.61m。

第8工程地质单元层:

粉质粘土(Q3al)

褐黄—灰褐色,硬塑,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钙核。

本层厚0.5~2.3m,层底埋深为25.7~26.3m,平均厚度1.45m。

第9工程地质单元层:

细砂(Q3al)

黄褐色,饱和,密实,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磨圆度一般,颗粒级配一般。

本层厚8.3~9.3m,层底埋深为34.5~35.0m,平均厚度8.84m。

第10工程地质单元层:

粉质粘土(Q3al)

褐黄色,硬塑,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钙核。

本层厚4.2~4.7m,层底埋深为39.2~39.4m,平均厚度4.45m。

第11工程地质单元层:

细砂(Q3al)

灰黄色,饱和,密实,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磨圆度一般,颗粒级配一般,本层未穿透。

第2节地下水情况(详见勘察报告)

根据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和水理特征,场地内地下水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为孔隙潜水。

1、下水类型和赋存状态

场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砂层,该土层为强透水层。

2、水动态、补给排汇条件

场区内上部潜水水位主要受季节性降水和灌溉的影响较大。

排泄途径主要是人工取水,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开采量的影响。

第3章设计及施工依据

1、本工程的基坑围护与土建结构设计图纸(后附);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阶段)》;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0-1-1990)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的有关条文要求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9、《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1998)

10、《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96-1997)

11、《基坑降水手册》

12、《理正基坑支护与降水软件》6.1

13、国家及江苏省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第4章基坑及支护设计

第1节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

综合分析场地地理位置、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在确保基础和地下室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在“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方便施工”的原则下,经多方案分析比较,最后确定采用土钉墙支护的施工方案。

1、护坡形式

本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较大,基坑较深,基坑深约5.7米,为确保边坡绝对安全,采用噴锚网+土钉支护。

2、工程地质条件

据该场地勘察报告,楼基地开挖深度为-6.6米,计算时选出土层厚度及参数详见下表:

序号

土层名称

层厚(m)

粘聚力C(KPa)

内摩擦角φ(0)

重度γ(KN/m3)

IL

备注

1

杂填土

1.75

12

10

18.5

2

粘土

3.55

25.7

18.2

17.5

3

粉土

2.14

25.2

25.1

18

3、结构内力计算

在进行计算时考虑施工期间的荷载及周边环境影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1:

0.3放坡,基坑边部荷载取值如表(见下页)。

根据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各侧面荷载条件设定如表所示:

(见下页)

根据确定的支护方案,按照规范要求利用里正软件对支护结构内部、稳定,外部稳定进行验算,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时,各剖面参数如下:

基坑侧壁及土钉参数情况表

剖面号

土层

Fak(KPa)

Γ(kn/m)³

C(kpa)

Φ

钢筋直径(mm)

土钉分布(mm)

长度(mm)

放坡系数

a-a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Φ18

@1200x1200

1500

1:

0.6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粉土夹粉砂

155

19.3

8

25.6

b-b

淤泥质素填土

60

18.1

6

10.6

Φ18

@1200x1200

1500

1:

1.2~1:

0.8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c-c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Φ18

@1200x1200

1500

1:

0.6

(1:

0.8)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d-d

淤泥质素填土

60

18.1

6

10.6

Φ18

@1200x1200

1500

1:

1.2~1:

0.8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e-e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Φ18

@1200x1200

1500

1:

0.6

(1:

0.8)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剖面号

土层

Fak(KPa)

Γ(kn/m)³

C(kpa)

Φ

钢筋直径(mm)

土钉分布(mm)

长度(mm)

放坡系数

f-f

淤泥质素填土

60

18.1

6

10.6

Φ18

@1500x1200

1500

1:

1.2~1:

0.8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g-g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Φ10

@1500x1200

1500

1:

0.4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h-h

淤泥质素填土

60

18.1

6

10.6

Φ18

@1500x1200

1500

1:

1.2~1:

0.8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i-i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Φ18

@1500x1200

1500

1:

0.8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j-j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Φ18

@1500x1200

3000

1:

0.5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粉土夹粉砂

155

19.3

8

25.6

k-k

淤泥质素填土

60

18.1

6

10.6

Φ18

@1500x1200

1500

1:

1.2~1:

0.8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i-i

淤泥质素填土

60

18.1

6

10.6

Φ18

@1500x1200

3000

1:

0.5

(1:

0.4)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m-m

淤泥质素填土

60

18.1

6

10.6

Φ18

@1500x1200

3000

1:

0.2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n-n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Φ18

@1500x1200

1500

1:

0.8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0-0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Φ18

@1500x1200

3000

1:

0.3

(1:

0.4)

粉质黏土

145

18.9

12

12.6

A-A

3、6、9、12

淤泥质素填土

60

18.1

6

10.6

Φ18

@1500x1200

1500

1:

1.2

粉质黏土

210

19.7

40

16

粉质黏土

145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