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2186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9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完善教案

教师与学生家庭联系通讯录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大龙潭小学2009-2010学年课程表

年级班

时段

星期

上午

下午

晚自习

早自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任课

 

教师

语文

数学

品德

科学

英语

音乐

美术

体育

劳动

卫生

班会

写字

地方

教材

三生

教育

民族

常识

学生

情况

全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人;寄宿制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人;少数民族学生:

人;外籍学生:

人。

学生成绩统计表

成绩

姓名

上学期期末

本学期期中

本学期期末

学生成绩统计表

成绩

姓名

上学期期末

本学期期中

本学期期末

总分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生率

第一单元质量分析

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

第二单元质量分析

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

第三单元质量分析

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

第四单元质量分析

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

第五单元质量分析

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

第六单元质量分析

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

第七单元质量分析

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

第八单元质量分析

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

期中检查质量分析

基本情况

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

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

思想

情况

学生

纪律

情况

学生

学习

情况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的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本单元还安排了专题“从结绳记数说起”的阅读材料,以使学生了解记数方法的发展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能识别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认识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3、通过学习,让学生将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并能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认识乘法运算律。

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学习,学生经历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来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5、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的应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6、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7、学生将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8、通过学习,学生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元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9、通过本册教材的综合应用活动,鼓励学生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

 

三、教学措施和方法

 

四、教学进度

周次

备注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四年级数学教案(九月份)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教学重点

1、万以上大数的读写。

2、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1、数位中含有0的读写。

2、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情况

1、数一数;   2课时

2、人口普查;  2课时

3、国土面积;  1课时

4、森林面积;  2课时

教学措施

1、在开学初,就认真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的培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培养,提高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的效应。

2、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学重点、难点,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

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课堂上要高度重视,并尽可能地提供展示他们才华的机会,以此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上课的积极性。

同时,尽可能地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

4、重视学法指导。

对于刚进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学会善于思考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尽可能地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提高。

5、要班内可以开展“一帮一”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学的精神,在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6、课内外注重提优工作,我们的目标是“让优秀的人更优秀,并以绝对的优势拉开距离。

”平时懂得让“学有余力”学生的“跳摘桃子”,开发他们的数学潜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拓展变式练习,使得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更好地发展与提高,从而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与技巧。

课题:

《数一数》

主备教师:

穆洪伟

上课时间:

年月日

集体设计

我的补充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100元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2)提问:

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

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市森林”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提问:

这些都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教师提问: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

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探究题1

1、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

10张100元是多少元?

20张呢?

50张呢?

100张是多少元?

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

2、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

(二)探究活动1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2、互动交流,分析问题

3、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

万位满十了怎么办?

3、教师小结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三)出示探究题2

一辆轿车卖10万元,那么2辆、3辆、……10辆多少元?

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四)探究活动2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2、互动交流、分析问题。

3、思考。

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教师小结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五)试一试

1、完成课本P4页的“认一认,填一填”。

2、认识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和计数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第2题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巩固对大数的认识。

(一)提高练习

练一练第3、4、5题:

这三题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二)综合应用

练一练第6、7题:

四、全课小结

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

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数一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数位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学反思

课题:

人口普查

主备教师:

赵琳

上课时间:

年月日

集体设计

我的补充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生活中的大数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数据,并按大小进行分类。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种类型)

2、谈话,引出课题。

(板书:

人口普查——较大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一)较大数的读法

1、出示探究题

读读下面的数

全国人口总数约为1295330000人。

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

2、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3、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二)较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三)、比较数的大小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这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先出几个数让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如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103412010439001318124

2、比较更大数的大小

让学生比较书上提供的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大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澳门的人口数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少的;北京与天津的人口数都是1千多万等。

三、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1、练一练1、2、3、4

2、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265830000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3820000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教学反思

课题:

国土面积(第8-9页)

主备教师:

赵琳

上课时间:

年月日

集体设计

我的补充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

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30700000=3070万4500000000=45亿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全国土地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公里。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

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总结改写的方法

4、试探性练习

完成试一试第1、2题:

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1、练一练第1题:

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

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1、课外延伸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教学反思

课题:

近似数

主备教师:

李红兰

上课时间:

年月日

集体设计

我的补充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数的特征,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数的特征,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的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2、引出课题板书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探究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花坛里有多少棵树木吗?

老师统计了共有247384棵。

请用这个数据24738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

约____棵;

四舍五入到百位:

约____棵;

2、探究活动

(1)自主尝试,独立思考

有困难的同学自学课本,也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2)互动交流,分析问题

交流方法

(3)合作讨论,归纳方法

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同桌讨论。

(4)教师点讲,指导学法

练一练

把这个数据247384棵:

四舍五入到千位:

约____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

约____棵;

三、强化训练

1基本训练

做试一试第1题:

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2综合训练

试一试第2题: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

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

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

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3提高训练

做试一试第3题:

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四、反思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板书设计

近似数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花坛里有多少棵树木吗?

老师统计了共有247384棵。

请用这个数据247384棵:

四舍五入到十位:

约247380棵;

四舍五入到百位:

约247400棵;

四舍五入到千位:

约247000棵;

四舍五入到万位:

约250000棵;

教学反思

课题:

数学阅读

(从结绳记数说起)

主备教师:

李红兰

上课时间:

年月日

集体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

2、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教学重点

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

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教学用图

一、激趣导入

1、开门见山: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记数的演变过程“从结绳记数说起”板书。

2、看到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或想知道什么?

你知道哪些记数方法?

3、指名回答并作适当补充。

探究新知

1学生先阅读书上第13页的有关知识,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你得知什么信息?

(1)在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记数。

(2)十个手指都用完了,什么办法来表示羊的只数呢?

1个十,2个十,3个十的进行记数。

(3)如果还有更多的羊,那可怎么办呢?

五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各种符合来表示数了。

出现古埃及象形数字。

(见课本13页)

玛雅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