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1.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217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1.doc

《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1.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1.doc

技术交底记录表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其它编号:

工程名称

邯济扩能改造工程ZH-3标段第四施工处桥涵工程

交底类别

技术员对现场负责人和施工队负责人交底

交底内容:

K223+453.6涵洞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单位

邯济四处技术部

交底人

审核/

批准人

现场负责人

接收人

(内容附后)年月日

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邯济线K223+453.6涵洞顶进施工技术交底

一、顶进涵洞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K223+453.62-4.0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位于双线、区间,曲线R=8000m及j=-3.2‰坡道上,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之夹角θ=10.5°。

接长13.08m,涵洞下游接长时,要先拆除出口翼墙及基础,施工前对于拆除既有结构扰动的地基要先进行夯实处理。

本涵采用φ60cm高压旋喷桩,桩间距1.0m,桩长6.0m,基础外缘布置一排桩。

涵洞为立交兼排洪而设,涵洞净宽4.0m,净高4.7m,施工时基础从原地面向下挖深2.86m。

该涵洞利用汛期进行预制施工,待汛期结束后再进行既有结构拆除与顶进施工,施工时封闭既有道路。

2、既有路基防护

根据实际踏勘,既有涵洞为2-4.0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接长2-4m钢筋混凝框架箱涵,接长涵洞开挖面距既有线的间距为4m、挖基施工的开挖深度为6.12m,以及既有路堤的高度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对接长涵洞采取HW400×400型钢加固措施,桩长15m,嵌入深度8.88m。

本涵系既有涵洞接长,根据施工现场测量,基坑离既有线较近,施工时挖深较深,为确保施工安全,在涵洞接长时路基采用H型钢进行防护,两侧翼墙后各紧密布置9根15米长H型钢;垂直于线路方向各紧密布置8根12米H型钢,沿工字钢末端打设5根9米拉森钢板桩;钢板桩紧密布置。

检算见所附检算资料,防护示意图见附图。

序号

涵洞名称

加固方法

备注

1

K223+453.6

左侧布置9根,右侧9根长15m的H型钢,两侧各布置8根12米H型钢及5根长9m的拉森Ⅳ钢板桩

3、施工作业流程:

施工作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资料图纸复核

测量放护桩

施工准备

开挖工作坑

搅拌桩施工

工作坑底板及后背梁

碎石垫层施工

路基防护桩施工

混凝土垫层施工

预制箱体

安装顶进设备并试顶

顶进

制定纠偏措施

随时观测中线、标高

再次顶进

箱身就位

拆除防护,基坑回填

二、主要施工方法

1、工作坑开挖

工作坑设于线路南侧,K223+453.62-4米平面大小为15*10m,为保证拆除既有涵洞时工作坑不影响拆除作业,工作坑前端边缘距既有涵洞翼墙留有2m的空间。

工作坑开挖宽度较箱身宽每侧增加1米,施工前将施工场地作隔离措施,工作坑靠近铁路一侧土层按不小于1:

1.5放坡,两垂直与线路侧面土层按1:

1放坡,远离线路一侧的基坑采用9米拉森钢板桩防护。

C25滑床板设为一个整体,厚度15cm,在滑床板下面设置10cm碎石垫层。

滑床板施工时设置直径8mm的单层钢筋网,钢筋纵横间距均为15cm。

滑床板较箱身一边增宽0.5m,以利于排水设施和导向装置的布置。

工作坑机械开挖至基础面以上0.3m时,采用人工开挖,避免机械超挖扰动地基,锚梁采用人工开挖修整,工作坑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滑床板混凝土灌注,防止雨水灌入。

基坑内设汇水明沟和集水井抽排明水。

涵洞施工期间占用地方道路影响百姓走行,施工前与当乡村联系,封锁道路,并在既有涵洞两端设置封路告示。

2、润滑层及后背墙制作

本涵后背由P43钢轨组成,长度6m,埋入滑床板顶面下1.5m,顺线路方向8m。

同时在钢轨与涵洞间设扣轨,保证枕木受力均匀。

为增大后背墙稳定性在后背墙后侧密布一排9米拉森钢板桩,共计15根,入土4米。

滑床板采用溜槽方式灌注。

滑床板下设横向锚梁,锚梁间隔3m,宽度0.3米,高0.25m。

滑床板灌注时采用方格网控制表面平整度,即在灌筑底板混凝土时,用直径10mm的钢筋头埋入混凝土内,分成1.5方格网,测量标注顶面标识,用1:

3水泥砂浆抹面、刮平,逐点找平并拉线检测。

表面平整度要求:

用2m直尺连续测量其凹凸差不超过3mm。

工作坑顶板面凝固、干燥后设置润滑隔离层。

用3mm镀锌铁线沿滑床板横向按间距1m紧贴滑床板面绷紧分格,然后浇融化石蜡并用直尺刮平。

逐格前进布满箱涵底部投影面积并各边加宽10cm,石蜡凝固后撒一层0.2~1mm厚的滑石粉,并对铁丝槽痕进行修补刮平后,铺设2层塑料薄膜,薄膜接缝处接茬朝向线路并搭接20cm。

润滑隔离层施工完毕后作好保护,不得堆放材料,人员作业时应铺设防护板,材料运输采用人力抬运,不得拖拉运输。

为了便于施工放线,在润滑隔离层上铺设一层厚度2cmM10砂浆,顶面抹平并加强养护。

涵洞顶进后要保证与既有涵洞在同一方向上。

为防止顶进过程中发生偏移,在制作滑床板时,预埋钢轨作为导向墩,钢轨为P43旧轨,总长80cm。

纵向间距3m,设于滑床板两侧,钢轨底面面向箱体,底面与箱体侧留13.5cm的空隙。

顶进前将箱体与导向墩间的间隙用P43钢轨填塞,并与导向墩焊接在一起,钢轨顺顶进方向布置。

顶进时注意观察填缝钢轨的状态,确保不随箱体一起移动,从而保证涵洞顶进后能与既有涵洞顺接不错缝。

3、预制箱体

3.1模板和支撑

箱身外侧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内侧采用大面积组合钢模板,梗胁转角处采用钢木组合方式,木板宽度不小于5cm,表面衬镀锌铁皮并与钢模组成大块模板。

模板表面满涂脱模剂,模板缝镶贴双面胶带以消除模板拼接缝,增进混凝土外观质量。

支撑排架及脚手架采用扣碗式脚手架,下端设可调支座,上端设可调支撑,边墙侧设立斜撑、水平撑,边墙内外模板加固采用穿墙拉杆。

为保证顶进期间,框架节底板厚度与梯形节底板厚度一致,将框架底部10cm的混凝土垫层加厚至23cm,并设置接茬钢筋,加强与主体的连接。

3.2钢筋

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其外观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同批、牌号和规模的钢筋必须按规定取样做拉伸和冷弯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加工。

钢筋的下料、弯扎严格设计大样图和规范要求进行。

下料时应根据钢筋原材长度和设计尺寸进行合理搭配,尽可能节约钢材和减少接头。

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净;加工后的钢筋,应平直,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接头的外观质量要进行全部检查,并根据同级别、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统一焊工完成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焊接接头除按规定取样试验外,每个作业班次作业前,先焊接一组焊接试件,进行班前冷弯试验,合格后再焊接。

焊接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合格的职工持证操作。

更换焊机或焊工,重新选定焊接参数并焊接试件试验合格后,再成批焊接。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在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为保证钢筋骨架在模板中的位置正确,及其保护层厚度,钢筋与模板之间用水泥砂浆垫块支垫,其强度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垫块互相交错,分散布置。

3.3灌注箱体砼

箱身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完成,底板与边墙一次、顶板一次。

因地下水位影响,在标高22.27以下的主体采用C40抗渗混凝土,以上采用C35混凝土。

施工缝留于剪力最小处。

灌注砼时,两边墙的施工缝不能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在两处砼灌注的接缝处,按规范规定将已灌注混凝土表面浮浆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排除模板内的积水,灌注新混凝土前刷一层水泥素浆,再灌以按配合比拌制的除去20%粗骨料的混凝土,厚度10~15cm,然后再续灌新的混凝土。

灌注砼用的临时便道或其他脚手架独立设置,不与模板或支撑相连,更不能以模板、钢筋或支撑作为运输便道或脚手架用,以保证模板保持正确的位置和几何尺寸误差不超限。

灌注时自箱体前方向后方进行,连续灌注,避免灌注一半再从另一方进行。

底板、顶板砼一次灌完,不留施工缝。

灌注时随时检查灌注质量,填写灌注日志。

箱体外侧立面模板待强度达到2.5K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开始拆模,顶板底模待砼强度达到75%时开始拆模。

施工中,按规定留取强度试件,除了随体养护的试件外,其余均放在标养室(箱)内养护。

箱体预制施工程序:

工作底板制作→绑扎箱体底板、边墙钢筋→支立箱身底板、边墙模板→灌注混凝土→支立顶板模板→绑扎顶板钢筋→灌注混凝土→施作顶部防水层及防护层→覆膜养护。

4、箱体顶进施工

地基处理完成、箱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顶进施工。

1)、本工程根据理论计算布置200T顶镐3台,备用1台,试顶时采用2台顶稿进行顶进,由1个液压控制台控制。

2)、待箱体砼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基底处理合格后开始顶进。

3)、顶进前对顶进设备进行检查调试,运转正常后待用,顶镐于两边对称布置。

试顶时当千斤顶已经用力但箱体尚未移动,这时不回镐也不顶进,静待一段时间(约10分钟)观察一切正常后,再继续试顶。

试顶时安排专人负责观察后背的变化情况、油压情况、脱离底板情况及工作底板的变化情况等,发现问题立即停顶,查明原因,制定落实处理措施后,再继续顶进施工。

4)、加强标高控制。

顶进时每次作业循环进尺控制在0.5m以内,每顶进一镐,均要进行高程和方向测量,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纠偏措施加以纠正,应及时处理,确保顶进质量。

顶进最终允许偏差(单向):

顶进后要与既有涵洞顺接,上下及左右错缝不大于10mm。

5)、为确保顶进顺利进行,并保证行车安全,施工期间两端派防护人员,防护人员若在线路上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时,立即果断处理。

指派有经验的线路检查人员随时认真检查施工便梁、路基及线路变化,如标高、水平位移、轨面不平等,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6)、当列车通过时,必须停止顶进,所有施工人员撤离工作面。

施工期间要严格管理施工机械及工具,严防侵限。

顶进现场要备有足够的道碴、枕木、草袋、木材、钢轨等以应急抢修时用。

7)、每班交接前检查顶进设备是否良好,掌握箱体的方向和高低及线路情况,随班交接,以利顶进。

8)、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基础和涵身在同一断面设置的沉降缝必须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沉降缝的宽度为30mm,缝间填塞物按设计填塞。

8、涵后回填:

涵洞接长施工完毕后,进行台背回填施工,采用汽夯夯实,回填料采用A组土,每20cm一层夯实,为保证填筑高度不超过要求,在箱体外侧采用红油漆标注层高,每层高度间距为20cm。

涵后填筑检查标准按照相应标高的路基标准进行控制,每填筑一层,均要报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

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

填料

厚度(m

压实标准

改良土

砂类土(粉砂除外)

碎石类

砾石类

A、B组填料及改良土

1.9

地基系数K30(MPa/m)

90

100

130

120

压实系数K

0.93

相对密度Dr

0.7

孔隙率n(%)

31

31

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填料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孔隙率n

A组土(碎石土)

≥150

<28%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