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046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

《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doc

浅谈低应变技术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摘 要] 桩基工程是当下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施工基础设施,科学的桩基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客观准确的基桩检测数据也是今后对工程进行评价的关键数据。

本文对桩身的各种缺陷所引起的波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差异,并对具体操作步骤作以探讨。

关键词:

桩基检测  低应变动力检测

1概述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桩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在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港口、码头、海上采油平台、核电站工程以及地震区、软土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和冻土地区的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桩基工程除因受岩土工程条件、基础与结构设计、桩土体系相互作用、施工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等关联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复杂性外,桩的施工还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发现质量问题难,事故处理更难。

因此,桩基检测工作是整个桩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提高桩基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检测评定结果的可靠性,才能真正地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而桩基工程检测技术也就成为一个热门而得到广泛重视。

特别是近10年来,检测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检测技术更加趋于成熟和先进,有关桩基工程检测的标准、规范相继发布、施行,使桩基检测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在这么多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标准面前,对于实际工程中要应用哪种桩基检测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最贴近最合理的评价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总结,这对于提高桩基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检测结果评定的可靠性以及对确定整个桩基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从事桩基工程检测的单位有700家以上,从事桩基检测仪器制造的单位有10余家,动测仪器的软件、硬件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诚然,我们在先进检测技术上的创新和开拓需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2桩基动力检测

桩基动力检测技术包括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

当作用在桩顶上的能量较大,直接测得的打击力与设计极限值相当时,这便是高应变法;作用在桩上的能量较小,仅能使桩土间产生微小扰动,这类方法称为低应变法。

目前高应变法主要有动力打桩公式法、波动方程法、Case法、曲线拟合法、锤击贯入法和动静法等,通过在桩顶实施重锤敲击,使桩身产生动位移,桩周岩土阻力充分发挥。

高应变法物理意义明确,检测准确度相对较高;但目前受检测人员水平和桩-土相互作用模型等问题的影响,该方法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尚不能完全代替静载荷试验而作为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设计依据。

低应变法主要有机械阻抗法、应力波反射法、球击法、动力参数法和水电效应法等,通过在桩顶面施加低能量的瞬态或稳态激振,使桩在弹性范围内做弹性振动,并由此产生应力波纵向传播,同时利用波动和振动理论对桩身的完整性做出评价。

桩基动力检测具有费用低、快速、轻便、适于普及等优点,这大大地促进了桩基动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低应变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种低应变法在基础理论、机理、仪器研发、现场测试和信号处理技术、工程桩和模型桩验证研究、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2.1低应变发射波法

目前,低应变动力测桩是采用低能量的瞬态或稳态激振,使桩在弹性范围内作低幅振动(应变量约为1O),利用振动和波动理论判断桩身缺陷。

我国低应变动测桩法主要是应力波反射法,主要用来检查桩身完整性,检查缩径、扩径、夹泥、断桩、空洞、离析、沉渣,并核对桩长、推算砼强度。

并且可以利用定量分析软件对基桩缺陷程度的判定,虽然定量分析软件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但它分析了应力波在桩身传播的详细过程,只要桩周土的参数选择合理,它的作用远远大于我们凭肉眼对波形缺陷程度的判断。

综合分析同一工程的所有被测桩。

同一工程的地质和施工状况大致相同,通过寻找被测桩之间的共性,再来分析每一根桩的情况,往往能有效的提高分析效果

2.1.1基本原理

应力放射波法是以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反射波特征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把桩假定为连续弹性的一维截面匀质杆件,并且不考虑桩周土体对沿桩身传播应力波的影响。

当在桩顶施加一瞬态锤击振力,将在桩内激发应力波,由于桩与周土之间的波阻抗差异悬殊,应力波大部分能量将在桩内传播,当波长L大于桩径D时,桩可以看作一维杆件,应力波在桩内传播可以采用一维杆波动方程计算。

垂直入射的应力波在桩内传播过程中,当桩内存在有波阻抗差异界面时,波将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反射波将沿桩身反向传播到桩顶。

而透射波继续向下传播。

桩身的缺陷、桩底均可以根据反射波的相位、振幅、频率特性,辅以地层资料、施工记录以及实践分析经验,对其性质做出确切的判断。

当桩身波阻抗有明显变化时,就会有反射波回到桩顶引起基波振幅和相位发生变化,由记录分析仪所接收到的波形数据,就可以判断桩身的完整性,其检测如图1所示.

图1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示意图

 2.1.2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体完整性的可行性分析

       反射波法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的基础上的。

假设桩为质地均匀、各向同性的一维线弹性体(桩的长度远大于直径,且入射波波长λ大于桩的直径),当用手锤在桩顶敲击时,产生的应力波在桩身传播满足一维波动方程,对于水泥搅拌桩的假设设定如下:

(1)水泥搅拌桩是否可视为一维杆件。

(2)水泥搅拌桩桩身材料是否可视为弹性材料。

(3)水泥搅拌桩桩身波阻抗是否可以被识别。

       从目前工程上的应用来看,水泥搅拌桩桩径多为50cm,桩长多为8m以上,长径比一般在16以上,符合桩长远大于桩径的理论条件,桩体可视为一维杆件。

       水泥搅拌桩是由水泥就地与地基土充分搅拌硬化而成,水泥土在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关系基本上符合虎克定律。

可视为弹性材料。

       与混凝土灌注桩相比,尽管水泥搅拌桩桩身波阻抗明显要小,但目前大量的工程试验资料证明,水泥搅拌桩桩身抗压强度可达1.2MPa以上(425#水泥,喷灰量50kg/m,龄期90d),其抗压强度远大于桩周土强度,基本符合-维波动方程的理论假设。

对实际工程桩的检测也表明,一维压缩波在水泥搅拌桩桩身以内的入射、透射、反射特征清晰。

基于以上分析,反射波法检测水泥搅拌桩的桩身质量是可行的。

从该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与可靠性分析来看:

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相比,反射波法检测水泥搅拌桩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

首先是检测时确定检测龄期的问题。

统计资料表明,到28d龄期时,水泥土的强度为设计强度的60%左右,到90d龄期时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从检测效果的角度出发,龄期越长,强度越高,检测效果越好。

如果过早地进行检测,水泥土尚未完全硬化,水泥土的波阻抗与桩周土的波阻抗较为接近,则不满足一维波动方程的理论假设。

或由于锺击时,因为桩身整体强度不高,形成波形的低频震荡,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判断。

因此建议水泥搅拌桩最佳的检测龄期为28d以后。

其次由于水泥土无粗骨料,弹性波在水泥土内部传递时,介质散射引起的衰减较小,而介质吸收产生的衰减较大。

为了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应尽可能破除桩顶松散层,打磨各测点,并选择合适的振源,一般尼龙锤具有较好的指向性和穿透力。

为减少弹性波的损失,应采用如黄油、凡士林一类的胶状或浆状物质作耦合剂。

最后,选择合理的波速成为一次成功检测的关键,反射波测出的实际有效桩长:

 L=tc/2

式中:

t-弹性波由桩顶传至桩底、经反射后传至桩顶的时间(由仪器测定);

       c-弹性波在桩身内传播的波速,m/s。

因此,波速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实测桩长与缺陷位置判断的准确性。

波速选择的越合理,越具代表性,实测桩长的误差就越小,反射波法检测的可靠性就越高。

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只要选择合理,处理得当,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利用反射波法检测水泥搅拌桩的桩身完整性。

2.1.3反射波法检测水泥搅拌不确定因素与局限性

    尽管反射波法检测水泥搅拌性有着快速、可靠等诸多优点,但仍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经验波速随着龄期、强度、水泥含量、土样含水量变化存在着明显的不确定性,造成经验波速范围波动过大,直接造成检测结果误差增大。

而为取得有代表性的经验波速,在工程桩同期打试桩,既不太可能也不太实际。

所以这还得通过今后不断的积累和完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经验波速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库,才能真正使反射波法检测水泥搅拌桩走向应用。

其次,反射波法应用的对象应是一弹性的均匀体,而目前落后的施工工艺造成的桩身不均匀性,也制约着反射波法检测水泥搅拌桩的应用。

有时因搅拌不充分造成的水泥层状、片状分布将会令反射波法很难甚至无法分析。

2.1.4反射波法检测水泥搅拌的检测步骤

在检测中使用PIT-V型基桩动测仪,该仪器采用的加速度型传感器,横向灵敏度低,只有锤击到一个有效脉冲时,传感器才会记录一个信号,数据传输到现场接收计算机进行储存。

锤击力量太大或太小都不产生能被记录的脉冲。

激振产生的波动模式单一,只含纵波,可以得到清晰的底部反射。

具体的检测步骤如下:

(1)清理整平桩头;

(2)调试仪器,选择适当参数;

(3)将加速度传感器垂直安放在桩头的平整部位;

(4)用小棰在桩头选择适当的能量激振;

(5)选取较为理想的波形曲线并存储;

(6)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记录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并评价桩身质量。

2.2测桩前的准备工作

(1)进场测试前首先应获得第一手资料:

该工程的成桩工艺、桩长、桩径、成桩日期、砼强度等。

(2)进入现场,观察,敲击桩头,了解其实际施工质量,如桩头是否潮湿、夹泥、桩头疏松、含有泥浆等现象。

(3)桩头须达到设计标高后,清理干净,应保证桩头平整、完好无破损、并用砂轮打磨出3~4个直径8~10cm的光面,作为激振点并利于安装传感器,出露的钢筋应倒向两侧,且不应有较大的晃动,对于大直径桩,须多测几个位置,以得到真实完整的桩身反射信号。

(4)由于砼强度与其龄期有密切关系。

不同龄期尤其早期测试结果差异较大,这些差异表现在判别离析性质缺陷的程度上,有很大的关系。

砼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用力棒敲击桩头,产生的应力波才能有效地沿桩身向下传播。

依据规范要求,低应变检测应在桩身达到龄期后进行,尤其是长桩以及地质条件较差的桩。

2.3野外数据采集

(1)振源和传感器的选择及其对信号的影响。

反射波法的应用前提必须有一个振源,振源对测试效果的影响很大,不同的锤击方式会产生相差很大的曲线。

一般地说,小桩选择小锤,大桩选择大锤,较长的桩宜用脉冲宽的击振源,才容易获得桩底反射信号。

在检测现场,针对不同情况,尤其是疑点较大的桩,应选择多种击振方式,或更换传感器的位置进行对比,以便作出合理的结论。

(2)传感器安装及力棒的使用。

传感器是接受桩身反射信号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波形的采集质量,传感器及电缆应选用轻型的,以便于跟踪响应,必须保证传感器与桩体紧密接触,同时,避免用手按着传感器,实践证明,采用黄油安装传感器可获得较理想的桩身完整性实测曲线。

使用力棒时,由于力棒较重,易造成二次冲击,导致信号失真。

应排除二次冲击的干扰,同时,力棒敲击桩顶面不应损坏桩顶,防止信号畸变。

现场击锤人员应相对固定,尽可能进行相应训练,熟练掌握敲击的轻重、垂直度等。

(3)信号的选择。

在检测过程中,对前几根桩的检测至关重要,可以对整个桩身质量有个总体概念,建立初步印象,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检测速度。

桩身质量不理想的情况下,可就地重复测试,用不同文件名存储两次以上,以便室内对比分析。

3桩身不同缺陷理论与实测波形分析

根据反射波法的原理,当桩身波阻抗发生变化时,会产生反射波和透射波,其中反射波传回桩顶,被传感器接收.根据接收到的波形信号,可以分析桩身的完整性.现场检测时,常见的桩身缺陷类型主要有:

扩径、缩径、断裂、离析、夹泥、胶结不良以及桩底浮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