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5006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站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泵站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泵站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泵站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泵站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站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泵站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站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泵站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一、概述

泵站硐室开门点位于BZ导线点向南2.5米处开口,方位角181°55′12″。

根据工程进度,现已具备施工条件,经研究决定,泵站硐室掘进施工,为确保开门掘进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技术参数

泵站硐室全长4m。

巷道采用光面爆破小炮掘进法爆破掘进,锚网索支护,矩形断面,荒宽为4200mm,荒高3400mm,掘进断面:

14.3㎡;净宽为4000mm,净高3200mm净断面:

12.8㎡。

三、支护设计

1、开门口支护

开门口处,使用锚索梁支护,锚索梁使用16#槽钢,锚索梁共支护四排,每排三根,锚索梁间距1.5m,排距2m。

锚索直径为:

15.24mm,长度为:

6200mm,每根锚索使用5支CK2335树脂锚固剂锚固,锚索预紧力不低于不低于200KN,间排距为:

1500×2400mm,锚索托盘规格:

300×300×10mm。

2、永久支护

泵站硐室采用锚网索支护。

锚杆采用左旋无纵筋等强度螺纹钢锚杆,规格为Φ22×2500mm,间排距为900×800mm,每根锚杆使用3支CK2335树脂锚固剂锚固,锚杆抗拔力不低于85KN;锚杆托盘规格:

150×150×10mm。

网片规格:

Φ6.5mm×2000×1000mm.网格为100×100㎜,网片搭接长度为100㎜,采用14﹟铁丝连接,间距200mm;锚索参数为:

直径为:

15.24mm,长度为:

6200mm,每根锚索使用5支CK2335树脂锚固剂锚固,锚索预紧力不低于不低于200KN,间排距为:

1500×2400mm,锚索托盘规格:

300×300×10mm。

四、施工准备

1、施工前,及时将风水管路接至工作面。

1、施工前,组织并传达批准的《泵站硐室开门安全技术措施》。

轮休或请假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学习。

并登记在《泵站硐室开门安全技术措施》学习记录表上。

2、施工前,测量部门必须提前给出施工位置,标定好中、腰线,施工单位严格按线施工。

3、开门前,必须对各种管路、风筒、电缆落地用旧皮带、板梁掩护好。

五、施工工艺

班前准备→敲帮问顶→打眼→装药→放炮→找掉→打锚杆→挂网→打锚索初喷→出矸→运输→下一循环。

六、安全技术措施

1、放炮管理

(1)开门采用短掘短进放小炮的方式掘进,打眼深度不得超过1米,每眼装药量不得超过2卷(400克)。

具体参数见炮眼布置图。

(2)每班瓦检员必须提前半小时入井,对掘进迎头、后路巷道、机电设备附近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3)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

(4)装药时必须使用炮泥封堵、水炮泥及炮泥,黄泥封口长度不得小于0.4m。

(5)严禁放“明炮”、“糊炮”,大块矸石使用大锤或风镐人工破碎,破碎时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护可靠的地点进行。

(6)炮眼打够深度后,打眼工要将钻杆在炮眼内来回拉动,将炮眼内粉尘全部排出,以防装药不到位。

(7)炮眼打完后,打眼工必须将风钻移到工作面往后放炮崩不到的地点,并用背材等物将电钻及其电缆掩护好,以防放炮崩坏。

(8)装药、联线、放炮均由放炮员按有关规定执行,严禁非放炮员擅自进行有关放炮操作。

(9)放炮员装好药、联好线后,放炮员,瓦检员和班(组)长必须是最后一起离开工作面。

同时,必须将巷道内所有人员全部撤到放炮警界线以外的安全地点,并切断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电源。

(10)放炮时通往放炮地点的通道必须派专人站岗,警戒点至放炮地点的巷道内严禁有人。

(11)放炮前、后的撤人,停电和站岗人员均由工作面的班(组)长负责,站岗人员没有得到派岗人员的允许严禁擅自离开站岗地点。

(12)放炮前,警戒线内的人员必须全部撤到警戒线以外。

(13)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14)放炮安全距离直巷不低于120m,斜巷不低于100m,执行好“放炮三保险制度”。

(15)放炮前、后应及时冲尘。

2、顶板管理

⑴加强顶板管理和使用前探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敲帮问顶由两名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观察人员站在找顶人员的侧后方。

并保证后路畅通,找顶人员应采用长把工具,佩带手套,防止矸石顺矸伤人。

坚持使用好前探梁并备用一套同规格前探梁。

⑵严禁空顶作业,及时进行临时支护,加快打锚杆速度,尽量缩短顶板暴露时间和减小暴露面积,定期、不定期对巷道支护进行检查,发现巷道沿途有不合格锚杆、锚索要及时修复或补打。

⑶要随时注意巷道顶板的变化情况,若巷道压力大、顶板松软、破碎时,要先打设超前锚杆或采取注射化学材料加固,加强顶板支护强度。

⑷掘进时形成的超宽或片帮超宽时,应及时处理,可采用补打单体锚杆的方法加强支护。

⑸当巷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需要变更支护情况时,要即时上报项目部、监理和甲方,按指示补充变更措施。

⑹要经常观察工作面后方顶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⑺锚索要紧跟工作面打设,锚索打成后要在10分钟内张拉完毕。

⑻冒顶事故的处理:

处理冒顶事故前,要找好安全退路,处理时班组长站在冒落矸石堆安全一侧,用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敲帮问顶,凿掉活煤活矸,在敲帮问顶期间,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敲帮问顶区域,确认无危险后迅速进入工作面,抓紧时间架设好临时支护,成为一个整体,然后进行打设锚杆作业。

处理过程中,动作要迅速敏捷、自始至终要有跟班队干和安全员进行专门监护顶板变化。

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技术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中的相关规定。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