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8970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docx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docx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还行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一)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费用界限)

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属于收益性支出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计入生产成本

与产品生产无关的,计入期间费用

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属于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计入产品成本

(二)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

(三)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以上费用界限的划分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负担费用的多少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式

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一)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二)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三)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工作。

(四)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厂内计划价格要尽可能符合实际,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在年度内不变。

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二节费用的分类

费用分为:

生产费用--最终形成产品成本

     期间费用--不形成产品成本

一、生产费用的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工业企业的费用要素)P11

材料费用、燃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工资费用、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和其他生产费用。

以上按费用要素反映的费用称为"要素费用"

(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原材料、材料费用)

燃料及动力

直接人工:

(工资及福利费、直接工资)

制造费用:

(三)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

三、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营业费用:

销售过程发生的各种费用

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及应计入费用的税金(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

财务费用:

第三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账户设置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两个阶段、六个步骤)

(一)两个阶段:

1.将各种费用按成本项目反映进行归集

2.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二)六个步骤:

1.将各种要素费用分配给各种产品和使用部门

2.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给各种产品和使用部门

3.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种产品和使用部门

4.将制造费用分配给各种产品

5.将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分配给应负担的产品

6.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成本核算应设置的主要会计账户

1、生产成本(总帐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2、将两个二级科目提升为两个一级科目使用

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3、生产费用(总帐)下设三个明细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此外,还应设置以下会计账户: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第一节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材料费用: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具体解释见教材P18原材料费用核算

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主要包括:

燃料费用核算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一、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分配标准:

产品的重量比例(生铁)产品的体积比例(木材)定额消耗量比例和定额费用比例

分配原则: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均计入"原材料"成本项目。

其他按用途、部门和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如前所述。

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很多,一般情况下,若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可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和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

分配步骤:

第一步:

计算材料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

1、消耗定额:

指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数量限额。

如规定每件产品可消耗材料2公斤。

2、定额消耗量:

指在一定产量下,按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

如产量10件,每件可消耗材料2公斤,则定额消耗量为20公斤。

即:

定额消耗量==产量×消耗定额

3、费用定额:

是消耗定额的货币表现。

即:

费用定额==消耗定额×材料单位成本

4、定额费用:

是定额消耗量的货币表现。

即:

定额费用==定额消耗量×材料单位成本

第二步:

材料费用分配率==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材料数量)/全部产品定额消耗总量

第三步:

分配材料费用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例题

二、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分配标准:

产品重量、体积、所耗原材料数量或费用及燃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

分配方法:

同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账务处理:

●可以单设成本项目"燃料及动力"和"燃料"账户。

●也可以不单设成本项目"燃料及动力",并入"原材料"成本项目

例题

三、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

低值易耗品的价值转移称为低值易耗品摊销。

摊销方法:

一次摊销法

分次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

账务处理:

因为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所以不专设成本项目。

1)用于产品生产的低值易耗品摊销--→计入制造费用

2)厂部管理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1、一次摊销法:

是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价值一次计入当月成本、费用,报废时,将残料价值冲减成本、费用。

领用:

借:

制造费用报废时若有残料:

借:

原材料

管理费用贷:

制造费用

贷:

低值易耗品管理费用

若按计划成本计价,还要调整成本差异。

例:

P23--24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P24

2、分次摊销法:

是指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按使用期限分月摊入成本、费用。

●摊销期在一年以内:

待摊费用

●摊销期在一年以上:

长期待摊费用

领用时:

借:

待摊费用摊销时:

借:

制造费用

贷:

低值易耗品管理费用

贷:

待摊费用

例:

P24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P24

第二节工资费用的核算

一、工资总额的组成P25

工资总额:

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总额。

国家统计局对此有明确统一的规定。

具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是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

2、计件工资。

是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3、奖金。

是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

是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津贴主要包括:

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年功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其他津贴。

补贴包括:

各种物价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指超出工作时间的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如工伤、探亲假等。

在进行工资费用核算时,应划清工资总额与非工资总额的界限,有些款项虽与工资一起发放,但不应计入工资总额,如劳动保护费、洗理费等。

二、工资核算的原始记录

(一)考勤记录

考勤记录:

是反映职工出勤和缺勤的记录。

并作为计时工资的计算依据。

形式:

考勤簿--按车间或部门设,每月1份

考勤卡--按人设,每年一张。

出勤情况,月终由考勤员汇总统计后报财会部门,作为工资发放的依据。

(二)产量记录

产量记录:

是登记小组或工人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每件产品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

并作为计件工资的计算依据。

在不同行业,不同的生产类型和不同劳动组织的企业或车间,其产量记录的格式和登记程序也不相同,应依具体情况而定。

三、工资的计算

基本工资制度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计算工资的目的是为了按用途正确地分配工资费用。

(一)计时工资的计算(以考勤记录为依据)

按计时工资计算工资时,职工的工资都按月计算,即月薪制。

不论各月日历天数多少,都按同一标准计算。

为了扣除缺勤工资,正确计算应付工资,还应根据月标准工资计算日工资率,即日平均工资。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天(21天)21天=365-104个双休日-10天法定假日/12个月

应付工资的计算方法按缺勤日数计算扣发工资(扣发数=日工资*缺勤数)

按出勤日数计算应发工资(应发工资=日工资*出勤日数)

按21天计算的日工资率,更能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应付工资=月标准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病、事假工资

事假工资=日工资×事假天数

病假工资=日工资×病假天数×应扣工资%

病假工资的扣除按比例计算(根据工龄和病假时间)

应扣%(短期病假)应扣%(6个月以上长期病假)

工龄应扣%工龄应扣%

不满2年40不满1年60

2~4年301~3年50

4~6年203年以上40

6~8年10

8年以上0

病假应扣工资=日工资×病假天数×应扣%

(二)计件工资的计算(以产量记录为依据)

四、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工资费用的分配

●直接工资:

直接计入"直接人工"或"工资及福利费"(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

●间接工资:

分配计入"直接人工"或"工资及福利费"(从事几种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

间接工资分配率=间接工资/工时总数(定额工时或实用工时)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工资=该种产品的工时×分配率

帐务处理原则:

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车间人员工资--制造费用

辅助车间人员工资--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行政部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

销售机构人员工资--营业费用

企业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应付福利费

例题

 

第三节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一、外购动力费支出的核算

外购动力包括:

电力

蒸气等

月初支付时:

借:

应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月末分配时:

借:

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

应付账款

二、外购动力费分配的核算

外购动力费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间接用于产品生产。

因此在分配时应分别情况处理:

对于有仪表记录的可直接计入,对于没有仪表记录的,可按工时或定额消耗量比例等分配计入。

外购动力费的分配可编制动力费用分配表

例:

某厂生产工艺用电28820元,未按产品安装电表,要求按生产工时比例在A、B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A产品生产工时为7660工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5440工时)

电费分配率=28820/7660+5440=2.2

A产品应分配电费=7660×2.2=16852元

B产品应分配电费=5440×2.2=11968元

借:

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6852

--B产品11968

贷:

应付账款28820(若款项直接支付,则贷记银行存款)

第四节折旧费用的核算

一、折旧的计提范围

1、月内增加的固定资产下月提

2、月内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提,下月不提

3、以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4、已提足折旧,超期使用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二、折旧的计提方法

1、使用年限法

2、工作量法

3、快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应主要掌握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三、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

设置"累计折旧"帐户(固定资产的调整帐户)

累计折旧

减少的折旧数提取折旧

累计折旧数

分配时,应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按使用部门归集。

折旧费在成本计算单中也不单设成本项目。

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制造费用

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费用

其他销售机构使用的固定资产--营业费用

第五节利息、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

一、利息的核算

数额大时先按月预提;数额不大,在季末支付时,全部计入当月"财务费用"。

二、税金的核算

1、数额较小,直接支付。

2、数额较大,分月摊销如购买的印花税。

3、预提的税金计入"应交税金"账户。

如房产税等。

三、其他费用的核算

发生时按部门归集,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账户。

第一节待摊费用的核算

一、待摊费用的特点

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摊配在后。

二、待摊费用的核算待摊费用该账户下应按费用种类设明细账。

举例:

预付保险费的核算

第二节预提费用的核算

一、预提费用的特点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预提在前,支付在后。

二、预提费用的核算预提费用借方余额应视同待摊费用,所以该账户是一个具有资产和负债双重性质的账户。

举例:

预提短期借款利息的核算

 第一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一、账户设置

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按车间,车间下按产品或劳务种类设置明细账,账页中按成本项目或费用种类设立专栏。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l直接费用--基本生产成本

l间接费用--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分配后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l直接费用--辅助生产成本

l间接费用--制造费用(辅助车间)→分配后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再由制造费用(基本车间)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只是用于辅助生产和劳务的费用--辅助生产成本

劳务费用要在各受益单位之间按受益比例分摊。

辅助生产车间若生产产品,则该账户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在产品成本;若提供劳务,该账户分配后无余额。

二、归集的程序

(一)辅助生产车间设置"制造费用"账户。

先将辅助生产车间的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然后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设置如教材P47图5-1和5-2所示。

(二)如果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且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因而不需要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情况下,为简化核算,可不设"制造费用"账户,将发生的费用直接全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设置如教材P48图5-3所示。

第二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本节重点掌握计算、核算和分配表的编制,各种分配方法要掌握概念、计算公式、计算举例、编制分配表及会计分录。

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除对外分配外,还要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这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重要特点。

分配方法(名称要全部把握):

1.直接分配法

2.交互分配法

3.计划成本分配法

4.代数分配法

必须明确的问题:

1.待分配费用

2.受益对象

3.分配标准

4.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

5.分配程序

各种分配方法的计算和分配:

一、直接分配法:

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各受益产品和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直接分配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二、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分两步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

第一步:

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在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相互分配。

(交互分配)亦称为对内分配或初次分配。

第二步:

由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加上分来的费用减去分出的费用后再分配给其它的受益部门。

(对外分配)亦称为二次分配。

三、计划成本分配法(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同时进行)

计划成本分配法就是按照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实际耗用数量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受益对象包括各个辅助生产车间在内的所有受益单位。

分配率是事先确定好的计划单位成本。

具体操作:

将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按计划成本分配给各受益单位,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就是该车间的节约额或超支额,这个差额不再向外分配,直接调整计入管理费用。

条件:

计划成本比较准确,比较接近于实际。

要求掌握:

1.计算

2.编制费用分配表

3.会计分录

4.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第一节制造费用的归集

一、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

制造费用:

是指企业内部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又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具体分为三类:

间接材料费用。

如车间消耗的材料

间接人工费用。

如车间人员的工资

其他制造费用。

如车间计提的折旧费等

二、账户设置

在"制造费用"总账下,按车间设置明细账。

格式见教材P57

例题:

教材P58~59

(1)~(9)题

第二节制造费用的分配

一、制造费用的分配程序先分辅助生产车间的,后分基本生产车间的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一)生产工时比例法

(二)生产工人的工资比例法

(三)机器工时比例法

(上三种适用于连续生产的企业,按当月的发生数分配--发生多少,分配多少,分配后无余额)

(四)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分配后有余额)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分配标准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分配率

四、编制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

借:

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B产品

 贷:

制造费用

第一节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损失的概念

废品:

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后才能使用的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和零部件等。

废品的种类

废品损失: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在扣除回收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后的损失。

以下不列入废品损失:

1)降价销售的废品;

2)由于保管不善而发生的质变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

3)三包企业在产品已售出后发生的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

废品产生的原因:

工废:

由于操作原因造成的废品;

料废:

由于加工材料不合格造成的废品。

二、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的核算有两种情况:

1)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2)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和分配废品损失(实际成本法):

接近实际,但计算麻烦

例:

2、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分配废品损失(定额成本法):

适于定额与实际接近,管理比较好的企业。

例:

某车间生产乙产品,产生不可修复废品50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210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36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工资及福利费2.8元,制造费用元,回收残料计价1200元,要求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二)可修复废品损失核算

第二节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一、停工损失:

指企业生产车间在停工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

二、处理原则:

1)由于非常灾害造成的非正常停工损失按规定由营业外支出列支。

2)其它停工损失计处产品成本。

 第一节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一、在产品的概念及费用划分的原则

在产品:

是指处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产品。

二、在产品费用划分的原则

若产品全部完工则没有在产品;

若产品全部未完工也不需要划分生产费用;

若在产品数量少,则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若在产品数量多,但数量固定且各月较均,可在年终计算一次,平时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若在产品的数量多而且变动大,就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三、在产品与完工产品计算的联系(有两个计算公式):

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发生费用=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

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

第二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一、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适用于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适用于在产品数量小或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

一般适用于冶炼、化工企业。

例:

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资料:

某企业甲产品每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但各月数量变化不大,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

原材料3600元,燃料和动力2400元,工资及福利费1400元,制造费用1200元,5月份生产费用如下:

原材料7600元,燃料和动力6400元,工资及福利费3800元,制造费用2020元。

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

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适用于月在末产品数量较大且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但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必须按月计算在产品成本。

其它的都不计而计原材料的成本和比重。

适用于造纸等行业。

例:

某企业甲产品月末在产品计算原材料费用。

期初在产品原材料为4890元。

本月发生原材料费用9830元,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共计1230元。

本月完工760件,在产品39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890+9830)/(760+390)=12.8(元)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760*12.8=9728(元)

月末在产品材料费用=390*12.8=4992(元)

完工产品成本=9728+1230=10598(元)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

(一)约当产量法的一般原理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率

分配率计算要分成本项目计算一个一个计算;

看原材料投入情况(如果原材料是陆续投入,各项费用均用约当产量分配;如果在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原材料用实际数量分配,其它费用用约当产量分配)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数量*费用分配率

适用范围P111-112

完工程度:

一般可以根据月末在产品实际耗用工时与该产品的生产周期比例确定。

(二)在产品完工率的测算和应用

当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加工数量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确定。

否则按工序测定完工程度。

五、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

该种方法将在产品视同产成品分配费用,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只是尚未包装或验收入库的产品。

六、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定额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额比例法:

原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比较分配;

其他费用(工资、制造费用等)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第三节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一、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企业的生产:

1.按工艺过程的特点不同分为:

1)单步骤生产:

工艺过程不可间断或者不能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生产

特点:

重复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在组织方式上是大量生产

2)多步骤生产:

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可以由许多在工艺上间断的加工骤组成,故而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地点进行

A.连续式多步骤生产

特点:

重复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在组织方式上是大量生产

B.装配式多步骤生产:

平行加工,同时进行,加工后组装

特点: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2.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1)单件生产

2)成批生产

3)大量生产

二、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一)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

1.成本计算对象:

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为归集费用而确定的计算产品成本的承担物,即费用的承受者。

(二)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在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三)生产组织对成本计算期的影响: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1.分类法

2.定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