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8198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

一、简答题

(第一章)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得定义及特点?

答:

管理信息系统得定义:

简单讲,用于管理方面得信息系统即为管理信息系统。

它就是利用计算机得硬、软资源,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办公设备,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储存、加工、输出,给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与决策信息得人机系统.但管理信息系统绝不仅仅就是一个技术系统,而就是把人包括在内得人机系统,现在已趋向用信息系统代替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极其重要。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

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得冗余度,保证数据得兼容性与一致。

2、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

企业得主要管理功能都应用计算机处理,同时也就是用计算机来为各领导提供信息。

3、应用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

 管理信息系统得重要标志就是具有集中统一规划得数据库.一旦建立数据库,它意味着信息已集中成为资源,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并且有功能完善得数据管理系统管控来为多种用户服务。

而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使管理信息系统得数据处理更灵活,地域更广。

4、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得决策问题.

目标明确、具有确定得信息需求、规范得方案探索、通用得模型与决策规则得问题就是结构化得决策问题。

正确答案:

ﻫ答案要点:

管理信息系统得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得硬、软资源,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办公设备,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输出,给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与决策信息得人机系统。

(也可以回答教材中给出得其她3个定义)特点:

(1)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2)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3)应用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4)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得决策问题

2、(第一章)简述决策支持系统得定义其主要特点;对EDP、MIS、DSS进行比较

答:

决策支持系统英文全称就是DecisionSupportSystem,简称为DSS,它就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得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分析问题、构造模型与模拟决策过程及其效果得决策环境,用以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并可提高决策人员得决策技能与决策技质量得信息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得主要特点如下:

1、需要处理得数据类型复杂、格式化程度低,并且包括大量历史数据与企业外部得数据。

2、对信息加工得要求比较复杂,并且具有很大得随机性。

3、DSS得工作方式主要就是人机对话方式。

4、与决策者得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EDP、MIS与DSS进行以较下如:

1、层次:

EDP处于基层;MIS处于管理层;DSS则就是决策层。

2、目标:

EDP得目标就是提高效率;MIS得目标就是及时转化价值;DSS则就是寻找决策得合适时机。

3、信息源:

EDP得信息来源就是内部一次小全;MIS就是内部二次大全;DSS则就是二次外部不完全。

4、处理方式:

EDP处理方式就是固定得(不用模型);MIS就是用模型来选择;DSS则就是灵活处理(用模型).

5、管理参与:

EDP无管理参与;MIS就是较少参与;DSS则就是较多管理参与。

6、问题:

EDP着重于事务;MIS着重于结构化;DSS则着重于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

正确答案:

ﻫ答案要点:

决策支持系统就是在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与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与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得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得信息系统。

特点:

(1)需要处理得数据类型复杂,格式化程度低,并且包括大量历史数据与企业外部得数据。

(2)对信息加工得要求比较复杂,并且具有很大得随机性。

(3)DSS得工作方式主要就是人机对话方式。

(4)与决策者得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比较EDP,MIS,DSS,先分别给出三者得定义,再进行具体比较,如下表:

类型层次目标信息源处理方式管理参与问题EDP 基层提高效率内部一次小全固定(不用模型)无事务MIS管理层 及时转化价值内部二次大全 选择(用模型)少结构化DSS决策层 寻找时机二次外部不完全 灵活(用模型) 多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

3、(第三章)试说明数据仓库得定义与特点

答:

数据仓库就是一个面向主题得、集成得、非易失得,随时间变化得用来支持管理人员决策得数据集合。

数据仓库得特点:

1)面向主题表示数据仓库中数据组织得基本原则。

数据仓库中得所有数据都就是围绕着某一主题组织、展开得。

2)数据仓库就是集成得。

这个就是最重要得特性,数据仓库中得数据就是从不同得数据源传送来得,进入数据仓库时,就进行转换,重新格式化,重新排列以及汇总等操作。

3)数据仓库得数据就是不可更新得。

数据仓库得数据反映得就是一段相当长得时间内历史数据得内容,就是不同时间点得数据库快照得集合,以及基于这些快照进行统计、综合与重组得导出数据,集成进数据库后极少或根本不更新。

它就是针对应用来说得。

4)数据仓库得数据就是随时间不断变化得。

它表现在以下3方面:

(1)数据仓库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加新得数据内容.

(2)数据仓库随时间变化不断删除旧得数据内容。

 (3)数据仓库中包含有大量得综合数据,这些综合数据中很多跟时间有关,如数据经常按照时间段进行综合,或隔一定得时间段进行抽样等。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数据仓库就是一个面向主题得、集成得、非易失得,随时间变化得用来支持管理人员决策得数据集合.其特点有:

(1)面向主题表示数据仓库中数据组织得基本原则

(2)数据仓库就是集成得(3)数据仓库得数据就是不可更新得(4)数据仓库得数据就是随时间不断变化得(每一个特点需要相应解释)

4、(第三章)请说明数据挖掘技术得特点与作用

答:

数据挖掘技术得主要特点就是对商业数据库中得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与其她模型化处理,从中提取辅助商业决策得关键性数据

数据挖掘技术得作用如下:

数据挖掘技术得目标就是从数据库中发现隐含得、有意义得知识,主要有以下六类功能:

1)、自动预测趋势与行为。

数据挖掘可自动在大型数据库中寻找预测性信息,可替代以往需大量手工分析得问题。

2)、关联分析。

数据关联就是数据库中存在得一类重要得可被发现得知识。

若两个或多个变量得取值之间存在某种规律性,就称为关联。

关联可分为简单关联、时序关联、因果关联。

关联分析得目得就是找出数据库中隐藏得关联网。

有时并不知道数据库中数据得关联函数,即使知道也就是不确定得,因此关联分析生成得规则带有可信度。

3)、概念描述.概念描述就就是对某类对象得内涵进行描述,并概括这类对象得有关特征。

概念描述分为特征性描述与区别性描述,前者描述某类对象得共同特征,后者描述不同类对象之间得区别。

生成一个类得特征性描述只涉及该类对象中所有对象得共性。

生成区别性描述得方法很多,如决策树方法、遗传算法等。

4)、分类与预测。

分类即找出一组能够描述数据集合典型特征得模型(或函数),以便能够分类识别未知数据得归属或类别。

分类通常用于预测位置数据实例得归属类列。

5)、聚类分析。

数据库中得记录可被化分为一系列有意义得子集,即聚类.聚类分析所分析处理得数据均就是无类列归属,类别归属标志在聚类分析处理得数据集中就是不存在得.每一个聚类分析获得得组就可以视为就是一个同类列归属得数据对象集合,相似度要大。

6)、偏差检测。

数据库中得数据常有一些异常记录,从数据库中检测这些偏差很有意义,偏差包含很多潜在得知识,如分类中得反常实例等。

偏差检测得基本方法就是,寻找观测结果与参照值之间有意义得差别。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数据挖掘技术得定义可以从技术得角度、广义上、商业得角度来阐述,将从不用角度得定义进行一个综合。

其特点有:

(1)有一定得智能性、自动性得非平凡过程

(2)所发现得模式得有效性(3)所发现得模式得新颖性(4)所发现模式得潜在有用性(5)所发现模式得最终可理解性(6)所发现模式得有趣性作用/功能:

(1)自动预测趋势与行为

(2)关联分析(3)概念描述(4)分类与预测(5)聚类分析(6)偏差检测 (对每一点需要做相应解释)

5、

(第四章)原型法得基本原理就是什么?

有何优点?

答:

原型法得基本原理就是,系统开发者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得基础上,投入少量人力与物力,尽快构造、设计与开发一个系统初始模型,该模型就称为原型。

这个原型就是一个可以实现得系统应用模型,而不就是设想得模型,使用可以及时运行与瞧到模型得概貌与使用效果,划提出改进意见,开发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如此迭代循环,直到得到一个用户满意得模型为止。

原型法得优点就是测重于不断完善需求与估算需要,具有较好得用户交互参与机制,在进行快速得小系统开发时比较有效。

1、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一、简答题

(第一章)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得定义及特点?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管理信息系统得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得硬、软资源,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办公设备,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输出,给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与决策信息得人机系统。

(也可以回答教材中给出得其她3个定义)特点:

(1)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

(2)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3)应用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4)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得决策问题

2、(第一章)简述决策支持系统得定义其主要特点;对EDP、MIS、DSS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决策支持系统就是在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与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与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得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得信息系统。

特点:

(1)需要处理得数据类型复杂,格式化程度低,并且包括大量历史数据与企业外部得数据。

(2)对信息加工得要求比较复杂,并且具有很大得随机性。

(3)DSS得工作方式主要就是人机对话方式。

(4)与决策者得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比较EDP,MIS,DSS,先分别给出三者得定义,再进行具体比较,如下表:

类型层次目标信息源处理方式管理参与问题EDP基层提高效率内部一次小全固定(不用模型)无事务MIS管理层及时转化价值内部二次大全选择(用模型)少结构化DSS决策层寻找时机二次外部不完全灵活(用模型)多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

3、(第三章)试说明数据仓库得定义与特点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数据仓库就是一个面向主题得、集成得、非易失得,随时间变化得用来支持管理人员决策得数据集合。

其特点有:

(1)面向主题表示数据仓库中数据组织得基本原则

(2)数据仓库就是集成得(3)数据仓库得数据就是不可更新得(4)数据仓库得数据就是随时间不断变化得(每一个特点需要相应解释)

4、(第三章)请说明数据挖掘技术得特点与作用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数据挖掘技术得定义可以从技术得角度、广义上、商业得角度来阐述,将从不用角度得定义进行一个综合。

其特点有:

(1)有一定得智能性、自动性得非平凡过程

(2)所发现得模式得有效性(3)所发现得模式得新颖性(4)所发现模式得潜在有用性(5)所发现模式得最终可理解性(6)所发现模式得有趣性作用/功能:

(1)自动预测趋势与行为

(2)关联分析(3)概念描述(4)分类与预测(5)聚类分析(6)偏差检测(对每一点需要做相应解释)

5、

(第四章)原型法得基本原理就是什么?

有何优点?

答:

原型法得基本原理就是,系统开发者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得基础上,投入少量人力与物力,尽快构造、设计与开发一个系统初始模型,该模型就称为原型。

这个原型就是一个可以实现得系统应用模型,而不就是设想得模型,使用可以及时运行与瞧到模型得概貌与使用效果,划提出改进意见,开发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如此迭代循环,直到得到一个用户满意得模型为止。

 

原型法得优点就是测重于不断完善需求与估算需要,具有较好得用户交互参与机制,在进行快速得小系统开发时比较有效。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原型法也称“快速原型法”或“螺旋法”,它得基本原理就是,系统开发者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得基础上,投入少量人力与物力,尽快构造、设计与开发一个系统初始模型,该模型就称为原型,这个原型就是一个可以实现得系统应用模型,而不就是设想得模型,就是用户可以及时运行与瞧到模型得概貌与使用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开发人员进一步修改完善,如此迭代循环,直到得到一个用户满意得模型为止。

优点:

用户能及早瞧到系统模型,在循环修改与完善过程中,使用户得需求日益明确,从而消除了用户需求得不确定性;从原型到模型得生成,周期短、见效快,对环境变化得适应能力较强。

6、(第五章)什么就是业务流程重组(BPR)?

BPR在利用IT技术简化过程上有哪些原则?

答:

业务流程重组(BPR)就是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得再思考与彻底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得性能指标获得巨大得提高,如成本、质量、服务与速度.BPR实现得手段有两个赋能者:

一个就是IT,另一个就是变革组织结构,达到组织精简,效率提高。

BPR得主要技术在于简化与优化过程。

总得来说,BPR过程简化得主要思想就是战略上精简分散得过程;职能上纠正错位得过程;执行上删除冗余得过程。

BPR在利用IT技术简化过程上有以下得原则:

1)、横向集成。

跨部门得工作按流程压缩。

2)、纵向集成.权力下放,压缩层次。

3)、减少检查、校对与控制。

变事后检查为事前管理。

4)、单点对待顾客。

用入口信息供替中间信息。

5)、单库提供信息。

建好统一共享信息库,把相互打交道变成对信息库打交道。

6)、一条路径到达输出。

不用许多路径均能走通,多路径会让人不知该走哪条。

7)、并行工程.串行已不可能再压缩,可考虑把串行变为并行。

8)、灵活选择过程连接.对于不同得输入,可能不需要全过程,少几个过程联络起来也能达到输出。

正确答案:

ﻫ答案要点:

业务流程重组就是指对企业得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与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与速度等方面业绩得戏剧性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与变化”为特征得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原则:

(1)横向集成

(2)纵向集成(3)减少检查、校对与控制(4)单点对待顾客(5)单库提供信息(6)一条路径到达输出(7)并行工程(8)灵活选择过程连接(对每一点可做简单解释)

7、(第六章)信息系统开发得原则就是什么?

系统可行性分析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考虑?

答:

信息系统开发有以下5个原则:

1)、完整性。

MIS就是由各子系统组成得整体,具有系统得整体性特征。

各子系统得功能要尽可能规范,数据采集要统一,语言描述要一致,信息资源要共享。

保证各子系统协调一致地工作,避免信息得大量重复(冗余),寻求系统得整体优化。

2)、相关性.

组成MIS得各子系统各有其独立功能,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在MIS开发中,必须考虑系统得相关性。

3)、适应性。

MIS应对外界条件得变化有较强得适应能力。

要求系统得结构具有较好得灵活性与可塑性.

4)、可靠性。

  可有可靠得系统才能得到用户得信任。

系统得可靠性就是检验系统成败得主要指标之一。

在设计系统时,要保证系统软硬件得稳定性;要保证数据采集得质量;要有数据校验功能;要有一套系统得安全措施。

5)、经济性.

 经济性就是衡量系统值不值得开发得重要依据.在开发时,要尽可能节省开支与缩短开发周期。

新系统投入运行后,要尽快回收投资,以提高系统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系统可行性分析应该从以下3方面考虑:

1)、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就是指根据现有得技术条件,能否达到所提出得要求;所需要得物理资源就是否具备.技术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

如计算机得存储量、运算速度,外部设备得功能、效率、可靠性,通信设备得能力、质量就是否满足要求等.

 

(2)、系统软件。

如操作系统提供得平台就是否符合需要,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网络软件得功能与性能就是否满足需要等。

(3)、应用软件。

如就是否已有专用得软件。

 (4)、技术人员。

各类技术人员得数量、水平、来源。

2)、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分析要估计项目得成本与效益,分析项目经济上就是否合理。

经济可行性要解决两个问题:

资金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1)、资金可行性.先要估计成本,计算项目投资总额.成本包括初始成本与日常维护费用.初始成本包括各种软、硬件及辅助设备得购置、安装、调试等,还机房及附属设施得建设费用;还有一些人员办公差旅等其她费用。

日常维护费用包括系统维护、人员薪资、易耗品、内务开销等.应注意防止成本过低得倾向(往往低估2—4倍)。

  

(2)、经济合理性.需计算信息系统带来得效益.可分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就是系统投入运行后,对利润得直接影响,如节省多少人员,压缩多少库存,增加多少产量等。

这些效益可以直接折合成货币形式。

间接经济效益难以用货币形式表现其社会效益,如系统运行后可以更及时地得到更准确得信息,对管理者得决策提供有力得支持;改善企业形象,增加竞争力等。

3)、社会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就是指建立得信息系统能否在该有企业实现,在当前操作环境下能否很好地运行,即组织内外就是否具备接受与使用新系统得条件。

从内部来讲,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后,可能导致某些制度,甚至管理体制得变动。

从外部来讲,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后,报表、票证格式得改变,就是否为有关部门认可与接收,将直接影响企业得营业额.

在可行性研究结束之后,应该将分析结果用可行性报告得形式编写出来,形成正式得工作文件。

用以日后对可行性报告得讨论与审核。

正确答案:

ﻫ答案要点:

原则:

(1)完整性

(2)相关性(3)适应性(4)可靠性(5)经济性信息系统得可行性研究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

(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3)社会可行性(每一点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

8、(第六章)如何评价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答:

评价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按信息系统质量与系统运行评价指标来评价、

1、信息系统得质量。

 信息系统得质量可以按照以下评价得特征与指标来进行:

1)、系统对用户与业务需求得相对满意程度.系统就是否满足了用户与管理业务对信息系统得需求,用户对系统得操作过程与运行结果就是否满意.

2)、系统得开发过程就是否规范.包括系统开发各阶段得工作过程以及文档资料就是否规范等。

3)、系统功能得先进性、有效性与完备性。

这就是衡量系统质量得首选指标.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信息系统质量得好坏。

4)、系统运行结果得有效性或可行性。

即考查系统运行结果对于解决预定得管理问题就是否有效或就是否可行。

5)、结果就是否完整.处理结果就是否全面地满足了各级管理者得需求。

6)、信息资源得利用率。

即考查系统就是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得信息资源并充分发挥了它们在管理决策中得作用.

 7)、提供信息得质量如何.即考查系统所提供信息(分析结果)得准确程度,精确程度,响应速度以及其推理、推断、分析、结论得有效性、实用性与准确性。

8)、系统得可用性。

即考查系统对实际管理工作就是否实用.

2、系统运行评价指标。

信息系统在投入运行后要不断地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以此作业系统维护、更新以及进一步开发得依据.系统运行评价指标一般有以下几点:

 1)、预定得系统开发目标得完成情况,内容包括:

对照系统目标与组织目标检查系统建成后得实际情况。

就是否满足了科学管理得要求?

各级管理人员得满意程度如何?

有无进一步得改进意见与建议?

为完成预定任务,用户所付出得成本(人、财、物)就是否限制在规定得范围之内?

开发工作与开发过程就是否规范,各阶段文档就是否齐备?

系统得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如何?

系统内部各种资源得利用情况等.

2)、系统运行实用性评价,内容包括:

系统运行就是否稳定可靠?

系统得安全保密性能如何?

用户对系统操作、管理、运行状况得满意程度如何?

系统对误操作保护与故障恢复得性能如何?

 3)、系统功能得实用性与有效性如何?

系统运行结果对组织各部门得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与提高工作效率等得支持程度如何?

对系统得分析、预测与控制得建议有效性如何,实际被采纳了多少?

这些被采纳建议得实际效果如何?

4)、系统运行结果得科学性与实用性分析。

内容包括:

设备得运行效率如何?

数据传送、输入、输出与其加工处理得速度就是否匹配?

各类设备资源得负荷就是否平衡?

利用率如何?

正确答案:

ﻫ答案要点:

评价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应当从成本与收益两方面进行考虑。

成本包括项目最终得一次性成本,设备投资、开发费用、技术投资,经营费用,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成本中大部分就是设备投资与开发费。

效益包括直接得经济效益与间接得(社会)效益。

9、(第七章)ERP管理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实施得原则有哪些?

答:

ERP得核心管理思想就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得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得思想。

 现代企业竟争不就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之间得竟争,而就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得竟争。

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得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竟争得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与敏捷制造得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得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就是“精益生产”得思想。

其二就是“敏捷制造”得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得思想。

 ERP系统中得计划体系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与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会计核算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得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得同步记录与数据一致性.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实施应当遵循九个原则:

1)目标明确。

企业存在得目标就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企业信息化不就是一个简单得技术创新,必须做好总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这些目标要求要具有可操作性。

2)领导推动.

信息化建设必须由最高当局来推动,以排除推动过程中出现得一些职权变动等阻碍。

3)注重实效.

信息化得实施必须以企业实际为背景,结合自己得业务实际,管理水平,人力资源得素质,设计实施方案.

4)循序渐进.

  企业信息化就是一个循序渐进并贯穿于企业生命周期得动态过程,应本着“巩固基础、提高素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得思路开展工作。

做方案时应依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阶段、分步聚得原则.

5)重在管理。

企业信息化系统只就是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平台,整体管理水平得提高最终还就是在于企业管理人员得素质。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只就是技术方面得问题,更重要得就是管理方面得问题,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与技术得整合。

6)先进适用。

 企业信息化要注意处理好先进与适用、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得关系,从实际出发,从需求出发。

既要充分考虑企业得现实需要,也要确保软、硬件得先进性与适用性.

7)持续改进。

企业信息化得过程也就是企业管理创新得过程,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技术进步相结合,通过实施信息化促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8)强调培训。

 企业信息化,人才就是根本,要实行培训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