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7583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南江县人民政府

  我县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当年全县参合农民万人,参合率达%,乡村覆盖面达到100%,共筹集新农合基金万元。

全年实现报费补助万元,其中住院报费万元,受益5516人次;门诊报费万元,受益127648人次。

全县参合率达%,截止月底实现参合农民报费补偿元,其中住院报费元,受益2099人次;门诊报费元,受益30706人次。

  一、主要做法

  我县的试点工作,得到了国家卫生部的专家和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以提高参合率为目标,加大宣传力度

  县委、县府把建立新农合制度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号工程”,列为县委、政府承诺为人民群众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实施中,我们坚持把强化宣传,引导农民自愿参合作为提高参合率的突破口。

多次召开相关部门、乡镇、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新农合工作会和30万干部群众参加或收看的电视直播会议。

整合乡镇、村组干部和医疗卫生人员两支队伍的力量,逐级召开干部会、党员会和村民会,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最浅显、最直接、最生动的事例和道理,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新农合的优越性以及缴费标准、报销范围、报费程序、报费比例等政策。

同时,深入开展“九个一”的主题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知晓度,解除他们的思想疑虑,增强参合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顺利推进新农合工作,我县将督查督办作为重要抓手,从相关部门抽调36名干部组成13个督查组,采取明察与暗访、普查与抽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巡回督查,并将新农合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形成了各级党政重视,组织到位,督查督办有力,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局面。

  以健康运行为目标,实施规范化管理

  我们坚持把便民、利民的原则体现在方案制定、制度完善等各个环节,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保障新农合制度健康运行。

  1、健全办事机构。

县设立新农合服务中心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核编8个,中心主任按正科级配备,工作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聘,并将经办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乡镇设立新农合服务站,按每乡镇核编2-3人,全县一次性核编122个,做到专人、专岗、专职、专责,实现新农合工作办公有地点、做事有人员、管理有制度、经费有保障。

  2、完善报费方案。

我县先后邀请国家卫生部张振忠、四川大学毛正中等专家亲临调研指导,组织财政、卫生、民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业务骨干深入细致开展基线调查,在充分论证、严密测算的基础上,本着“安全运行、兼顾群众受益”的原则,制订了切合实际的报费方案。

今年,根据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增加的政策,兼顾的运行情况,我县对报费方案又进行了补充修订和充分完善,适度增加了用药目录,提高了县内住院的报费比例,降低了报费起付线,并积极探索参合农民县外住院费用代理报账制和特殊病种申报制,严格报账公示制,报费方案更趋合理,各级专家一致予以肯定。

  3、实施制度配套。

为解决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参合困难,我县将民政的特困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配套实施。

,为37931名贫困农民缴纳参合资金万元,对贫困户生病住院在新农合报账补偿后进行二次补偿万元,切实缓解了农村弱势群体的“看病难题”。

  以农民满意为目标,优化服务质量

  1、着力改善就医条件。

我县通过不断增加财政投入,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先后争取中澳巴中农村卫生促进项目、秦巴卫生及英国赠款支持性项目、国债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国家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卫生扶贫项目、新农合能力建设等十多个国家农村卫生项目,争取投资2500万元,改建乡镇卫生院27所,添置了ct、彩超、碎石机、电子胃镜、麻醉机、各类检验、生化等大中型诊疗设施设备2350台件,提升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

  2、不断健全服务网络。

针对目前医疗机构相对偏少,农民“看不了病”问题较为突出的现实,近两年,我县共核准新农合门诊定点医疗机构600个,县内住院定点医疗机构29个,全县医疗卫生三级服务网络更趋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改善。

  3、切实强化医疗监管。

先后制订出台医疗卫生监管五项制度,从严控制医疗费用,优化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医疗服务承诺制度。

把优质服务纳入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县卫生系统广泛开展行风评议,医务工作者向患者实行承诺:

不具备住院指征的绝对不收入住院治疗,不该用的药绝对不用,不该计的费用绝对不计,不该开的检查绝对不开,不具备转诊转院指征的绝对不转诊转院,全县医德医风明显好转。

二是“病种费用”控制指标制度。

我县已对部分单病种实行最高限价管理,逐步探索,再适度扩大范围。

三是医疗机构处方抽查制度。

成立县级专家工作组,采取抽签的方式从专家组中抽调成员对医疗机构处方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违规情况,予以从严、从重、从快查处。

四是责任追究制度。

出台了《南江县医疗机构违规处理办法》,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做到“凡报必查、凡查必清、凡错必究”。

五是直接下达费用控制指标制度。

要求医疗机构辅检总费用为参合农民让费优惠5%,参合农民住院床铺费下调20%,药品费下降5个百分点,控制医疗费用,保障了群众真正受益。

  二、几点体会

  在新农合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

  1、增大新农合工作经费投入是实施新农合的保障。

推进新农合工作,面宽量大,运行成本高,工作经费与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这是我县目前实施新农合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

我们认为,新农合的稳定发展,工作经费仅靠县本级财政投入,是难以承担,必须有上级财政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其稳定、健康发展。

  2、增大卫生投入是实施新农合的关键。

实施新农合制度,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终必须解决卫生服务问题。

目前,基层卫生单位发展举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

卫生自身承载的功能跟不上。

一是乡镇卫生院硬件建设滞后。

一方面基础设施落后。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房屋,破烂不堪;部分乡镇卫生院无房屋,农民无地方看病。

另一方面诊疗设备落后。

较多乡镇卫生院还只能凭“老三件”和经验给农民治病。

二是医务人才溃乏。

乡镇卫生院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奇缺,后继乏人。

卫生服务质量差,价格偏高。

定点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存在诊疗项目收费不规范,药品价格高,价格不统一等现象。

加重了农民经济负担和审核监管难度,使参合患者报账受益率偏低。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加大卫生投入,改善卫生服务环境,确保卫生服务质量;切实加强卫生服务过程的监管,确保新农合基金有效运行。

  3、加强宣传是实施新农合的有效措施。

“自愿参合”是实施新农合的基本原则。

千百年来,我国农民从未享受过“生病住院可以报账”的政策,要让农民主动自愿参合,必须解决他们的意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参合问题。

  推行新农合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探索创新工程。

  尽管我县在新农合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兄弟市、县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探索完善新机制,切实解决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千方百计落实好这一惠农政策,为推进新农合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