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C卷.docx
《新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C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C卷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A.FA>FB
B.FA<FB
C.FA=FB
D.无法判断
2.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将它切去一半,剩下的一半对地面的压强()
A.一定是原来的
B.一定和原来的一样
C.一定是原来的2倍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木块A立在小车上,小车与木块间无摩擦,小车与木块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将向前倾倒
B.木块A将向后倾倒
C.木块A将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
D.木块A立即静止
4.如图所示,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D.水对运动员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提袋子时垫上厚纸片
B.
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C.
书包背带做的很宽
D.
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
6.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C.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
D.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7.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
B.当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
C.当水从O℃上升到4℃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
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
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
8.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
C.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D.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9.林红用手推小车,使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别是
A.地球和小车
B.地面和小车
C.林红和小车
D.小车和林红
10.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
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
A.接触面压力大小
B.接触面积大小
C.物体的运动速度
D.接触面粗糙程度
二、填空题
11.公路桥上常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这座桥所允许通过的汽车的最大重力为_____N,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_____.
12.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甲液体的密度_____乙液体的密度;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_____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如图所示,某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液体的深度分别为h1、h2。
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
14.自行车的轮胎在充气时,轮胎内气体的密度_____,质量_____.
15.热气球能飘在空中,说明它在空气中受到__的作用.直升飞机能停留在空中,是因为旋转的机翼对空气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根据__,空气对机翼也施加一个向上的力.
16.2015年10月,我国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如图)首飞成功.飞艇依靠浮力可升到20km高的平流层,其推进系统有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与气流对飞艇的水平作用力平衡,可使飞艇长时间悬停.
(1)飞艇悬停时,推进器将空气推向后方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________.
(2)当飞艇从近地面升到平流层高空时,其内外气压差将如何变化?
________.
(3)若飞艇的气囊体积为3×104m3,则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N.(平流层空气密度取0.06kg/m3,g取10N/kg)
17.___________实验准确地测量出了大气压的值,这个测得的大气压强相当于_______米水柱产生的压强。
18.在一水平桌面上,用10N的水平向右拉力拉着重为15N的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若用15N的力拉小车加速运动,则小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19.小华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变化/不变化).实际操作时,小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忽大忽小,除了可能没有匀速拉动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
20.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4:
5,在地球上同一地点它们所受的重力之比为_____,若乙物体重600N,则甲物体质量为_____kg.(g取10N/kg)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
当_____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当_____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2.如图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慧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小慧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___.
(2)小慧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相同.
(3)小慧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4)小慧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到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
(5)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__.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C.盐水(ρ盐水=1.1×103kg/m3)
(6)若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_____Pa.(ρ红墨水≈1.0×103kg/m3)
23.根据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2)如图,缓慢向两侧移动铁架,保持物块A与B位置不动,整个装置静止后,木块A所受摩擦力fA的方向向_________(填“左”或“右”),大小应该等于弹簧测力计________的示数(填“C”或“D”).
(3)如图,在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若此时电压表示数低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接下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选填“a”或“b”)移动.
四、计算题
24.小雨受到的重力为640N,他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
(1)小雨的质量为多少kg?
(2)小雨一只鞋子的底面积约为多少
?
(3)当他用如图所示的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某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求动滑轮的质量为多少?
25.如图所示,一平底热水壶,其质量为0.5kg,内底面积为180cm2.有一次小军同学用该热水壶装了1.5L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壶中水深15cm,初温20℃.请你通过计算回答:
(1)此时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多少?
(2)加热前水对壶底的压强多大?
(3)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水至沸腾,水至少要吸收多少热量?
[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g=10N/kg]
五、作图题
26.如图所示,一物体沿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支持力F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______)
27.如图所示,一个用细线悬挂的铁球在一只磁铁的吸引下偏向一边。
请你画出铁球的所受磁铁吸引力和绳子拉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是一木块沿粗糙斜面向上滑行,画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实验题
1、
2、
3、
四、计算题
1、
2、
五、作图题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