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7250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

《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docx

沙窝沟墩柱施工技术交底

K17+738.85沙窝沟北支大桥墩柱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K17+738.85沙窝沟北支大桥是桥梁错孔布设,左幅桥梁中心桩号为K17+739.85,跨径采用4*40+3*30+53+3*36+3*40+3*40,全桥长659m。

右幅桥梁中心桩号为K17+741.85,跨径采用3*40+(40+40+34)+53+3*40+3*40+3*40m,全桥长655m。

第三联53m跨上部采用钢混组合简支箱梁,梁高2.3m。

其余各联上部采用装配式混凝土预应力箱梁,梁高2m。

桥梁下部为肋板台、柱式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排墩柱包含内柱、外柱,6右、7左右、8左柱子直径为1.8米,其余柱子直径为1.6米。

二、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

岗位

数量

姓名

职责

桥涵负责人

1

成晓志

协助项目经理及项目总工做好施工组织指挥与管理,全面负责墩柱的质量、进度、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

桥涵技术负责人

1

苏立超

实行现场技术管理责任制,负责向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和指导,负责组织试验、拌合站负责人对施工做好技术和混凝土供应服务工作,负责该分项工程的内业资料。

桥涵安全负责人

1

柳德强

负责墩柱施工现场安全的指挥和调配,进行日常安全检查与巡视工作,有权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奖罚,对施工现场安全负首要责任。

桥涵试验负责人

1

尤少龙

负责控制现场混凝土质量,并根据制作的试块试验检验混凝土的强度。

桥涵质检负责人

1

杨日召

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指标及设计图纸,负责墩柱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各项报验程序,协调项目部与监理工程师之间的关系。

钢筋场负责人

1

高社刚

全面负责现场监控墩柱钢筋施工的各项关键工序及施工调度工作,认真组织施工,严格落实质量控制、进度管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制度,确保墩柱施工质量及生产安全等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现场负责人

1

任方武

全面负责现场墩柱施工的各项关键工序及施工调度工作,认真组织施工,严格落实质量控制、进度管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制度,确保盖梁施工质量及生产安全等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施工员

2

负责现场钢筋、模板、混凝土浇筑、养生监督指导。

试验员

2

负责现场试验工作。

测量员

1

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电焊工

6

负责现场钢筋焊接。

钢筋工

4

负责现场钢筋加工、搬运和安装。

模板工

10

负责现场模板处理、安装、校正、拆卸。

混凝土工

10

负责现场混凝土浇筑、振捣、抹面、刷毛、养生。

起重工

2

负责起重机操作,起重挂绳,摘勾。

三、施工准备

1)原材料准备

水泥采用咏宁P.O42.5。

碎石采用10-30mm,10-20mm,5-10mm,产地:

太子井。

砂采用白马河砂场的中砂。

钢筋:

邯钢产HRB335钢筋Φ28、HPB235φ10钢筋。

C30混凝土配比=水泥:

水:

细集料:

粗集料=241:

136:

874:

1120。

各种原材料已按要求进场,试验室已自检合格,并已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复。

2)模板

①进场模板质量检查

模板进场前检查其平整度、模板的接缝情况、几何尺寸、加工精度、加固情况,合格经驻地办、总监办认可后方予进场。

②模板选型

模板工程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确保混凝土的外型尺寸、外观质量都达到要求,模板全部采用组合钢模板,柱模面板采用6mm厚新制钢板,成品柱模面板无划痕、错台等缺陷。

3)现场施工人员配备分工

高社刚负责现场钢筋、模板安装时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工作,尤少龙负责混凝土浇筑时的工作性现场检验工作;

任方武负责模板使用前的处理、安装时确定各部位尺寸、模板拼缝处的处理、密封,同时保证墩柱外观尺寸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施工技术准备

工程开始前,我项目部由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施工负责人、试验人员及施工、测量人员等,结合专业监理工程师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全面技术交底。

对各种机械操作手和技术工人,进行现场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除墩柱钢筋、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操作规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试验检测方法外,还要使全体施工人员做到“五个明确”,即岗位职责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标准明确,从而保证墩柱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4)墩台身质量检验标准

墩、台身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混凝土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断面尺寸

±20

竖直度或斜度

0.15%H且不大于20

顶面高程

±10

节段间错台

5

轴线偏位

10

预埋件位置

10

大面积平整度

5

四、墩柱施工方案

墩柱、柱间系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一)测量控制

桥墩施工测量与控制的内容包括:

墩柱模板定位测量、高程测量和垂直度测量。

测量组根据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导线点及高程点进行放线,并负责复核测量成果及放线的精度,测量人员根据墩柱情况导引测量控制点,以备校核墩柱位置。

(1)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墩柱坐标,并对各部位高程进行复核。

(2)在底系梁顶放出墩柱中心点,为保证墩柱平面位置正确,测量精度误差小于5mm。

(3)模板安装完毕后,都必须经严格校核墩柱平面位置、高程、竖直度、模板稳定情况,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4)全站仪放样完成后,采用钢尺对横纵向中心间距进行复核,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二)支架设置

采用钢管支架对墩柱进行支设。

杆件搭设顺序:

按平面布置放线→设置立杆→设置纵、横向水平横杆→设立斜支撑→设置扶梯。

(1)脚手架由立柱、纵向与横向水平管共同组成的空间框架结构。

普通脚手钢管(φ48mm×3.5mm)搭设扣件。

(2)脚手架纵向间距50㎝,横向间距50㎝。

(3)纵向水平杆设置于小横杆之上,在立杆的内侧,并采用十字扣件与立杆相

扣。

(4)纵向水平杆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米,如采用旋转扣件时,应使用3个扣件对接,接头不能在同跨内。

纵向水平杆步高1.8m,设4道纵向水平杆。

架子的外侧应设1.2m高的防护栏杆,操作层设置18cm高挡脚板。

(5)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十字扣件扣在立柱上。

(6)立柱脚手架6米以下高度设置钢管斜撑,立柱脚手架顶四个角东西方向用缆风绳固定,确保支架稳定。

缆风绳地锚采用3米长的钢管,用重锤打入原地面,外露30㎝,以满足缆风绳固定为准。

(7)浇筑混凝土前,顶部每侧设置不小于1.5m的作业平台,下铺5cm厚的木板,作业平台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并搭设牢固,平台上应设栏杆及梯步,四周搭设防护栏杆。

作业平台两侧张挂安全网。

脚手架荷载不得超过规定,施工荷载应堆放均匀,有杂物时应及时处理。

三)钢筋安装

1、测量放线及凿毛处理

在底系梁施工完毕以后,由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在底系梁上放出墩柱中心线,对墩柱范围以内的地系梁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凿毛以裸露三分之一石子为宜。

2、墩柱钢筋绑扎

钢筋制作在钢筋加工厂内进行,制作好的钢筋规格、间距、形状、接头及焊接等均要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做好原材料抽检试验和焊接试验。

然后将制作成型的钢筋运至现场,在底系梁钢筋施工时预埋墩柱钢筋,钢筋绑扎过程中重点控制钢筋的间距和预埋高度。

(1)钢筋进场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并按不同规格、等级、钢种、牌号分批验收、分别存放、设立标识牌。

按照规定抽取试件进行力学,化学和可焊性试验。

(2)钢筋加工前必须调直及除锈,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油漆污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b.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根据设计图纸,按钢筋直径、形状及下料尺寸,决定钢筋数量。

(4)墩柱钢筋安装、绑扎顺序,是先绑扎墩柱下端,立好竖筋,绑好螺旋筋,形成墩柱骨架,螺旋筋与受力筋之间连接采用绑扎,要求螺旋筋紧贴受力筋,绑扎牢固可靠。

(5)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应错开配置。

接头型式

接头面积最大百分率(%)

受拉区

受压区

主钢筋绑扎接头

25

50

主钢筋焊接接头

50

不限制

(6)在构件的侧面钢筋与模板的垫块应至少为4个/m2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墩柱钢筋净保护层为6cm。

(7)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要牢固,钢筋位置准确。

(8)主筋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接时预先将钢筋折弯,使主筋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焊缝长度为5d、焊缝宽度为0.3d、焊缝厚度为0.8d,焊缝不得有夹渣、焊瘤、沙眼、咬筋等缺陷。

焊条采用J502或506。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5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10

钢筋骨架尺寸

±10

宽、高或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柱、梁、拱肋

±5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四)模板安装

墩柱模板采用定型大块钢模板,墩柱模板委托专业模板厂进行加工制作,完全满足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刚度、精度等要求,模板在加工厂内必须进行试拼,及时发现模板制作问题。

为了减少模板接缝,保证墩柱外观质量,模板分节制作,根据墩柱高度适当调整模板配置,墩柱模板采用两个半圆设计,模板接缝使用高密度海绵条,并打磨平整,背部采用扁钢和槽钢相结合的方法加固,在墩柱模板两半圆连接处采用螺栓紧固形成一个整体。

墩柱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用电动除锈机在不破坏钢板表面组织的前提下进行彻底的除锈。

锈除干净后,用汽油把钢板表面清洗干净,刷纯机油并用海绵抹匀,擦去多余油脂,同时采用高标号水泥浆涂抹面柱模板,待达到一定强度后,抛去水泥浆,如此反复三次,彻底清除面板锈迹、污渍等,确保混凝土成型后表面无锈迹,色泽一致。

墩柱模板在原地进行试拼装,横向和竖向接缝用磨光机磨至手感无高差感觉。

竖向接缝调试结束后,在两块模板之间夹上3mm高密度海绵条,确保墩柱模板无横缝及两块模板之间高差小于2mm。

模板拼装调试合格后,用吊车竖直将其吊装入模,同时必须保证柱模中心、钢筋笼中心与基桩中心重合。

模板安装采用75t汽车吊进行,吊装前确定拼装顺序,自下而上逐节安装,安装顺序为中系梁下部柱模中系梁模板安装中系梁上部柱模完成墩柱及中系梁浇筑。

在模板顶部四周设置45度角八字钢丝绳风缆,打设钢管固定风缆,利用风缆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并加以固定,打设风缆时,必须充分保证其固定牢固,雨天施工更要加强对风缆及地基稳定性的检查工作。

每节模板安装后都应认真检查,测量复测校核模板尺寸,并根据校核数据对模板尺寸进行调整,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下一节。

在钢筋和模板之间设置C30混凝土垫块,以保证砼表面无螺旋筋阴影和垫块印迹现象;模板安装完成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对模板安装进行验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为防止模板底部与底系梁顶接触面出现漏浆,在模板底部采取高密度海绵条密封,柱模根部采取高标号砂浆封浆,同时必须严格控制高标号砂浆厚度,不得超过5cm,以免影响混凝土外观及质量。

墩柱模板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模板高程

±10

水准仪查4处

2

几何尺寸

±20

钢尺量2处

3

轴线偏位

8

尺量2处

4

表面平整度

5

2m直尺量4处

5

相邻模板高差

2

2m直尺量2处

6

预埋件中心位置

3

尺量2处

五)墩柱混凝土施工

墩柱设计混凝土标号等级为C30混凝土。

(1)根据设计图纸以及混凝土施工美观要求,墩柱一次性浇筑到位。

(2)混凝土在白马河特大桥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由吊车吊运入模。

模板安装完成后,施工员向试验室提交混凝土浇筑申请单,申请单上注明混凝土使用部位、混凝土标号、拌合数量等信息。

试验室接到浇筑申请单后根据试验确定的理论配合比,结合当天各种原材料的含水量和每盘的生产量向拌合站提供实际生产配合比通知单。

拌合站接到试验室提供的通知单和后组织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拌合时严格计量,严格控制拌合时间,混凝土拌合完成后,拌合站试验人员负责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并按规定制作试件。

(3)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保持准确。

对骨料的含水率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4)混凝土搅拌完毕后,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个工作班或每一个单元结构物不少于两次。

每车检测坍落度同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5)浇筑前必须对墩柱混凝土与底系梁接触面进行严格的凿毛处理,重点加强对钢筋笼主筋外侧混凝土接触面的凿毛。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派专人随时观察模板变形情况,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对模板进行加固,并放慢浇筑速度。

(7)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5~30℃。

(8)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采用串筒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且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得超过1m。

(9)混凝土振捣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浇筑和振捣,混凝土分30cm一层浇筑,振捣时采用快插慢拔的方法从中心向四周扩展,并使振动棒在砼中停留30秒,带出混凝土中的气泡和水份。

(10)为防止柱顶产生收缩裂缝,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及时复振且在砼初凝前必须再次用木镘刀拍平;及时用海绵将顶面水份吸干。

(11)浇筑过程中通过模板外悬垂线随时观测其垂直度,发现变化及时调整。

(12)插入式振动器应垂直或略有倾斜插入混凝土中,倾斜度不宜过大,更不能放在混凝土的面层,否则不能保证插入深度,影响振捣效果;插入时宜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插入式振动器振动时的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消除分层痕迹。

(13)混凝土浇筑后,应随即进行振捣。

振捣时间要合适,一般控制在30s。

如振捣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表明混凝土已振捣完成:

①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显著;

②振捣不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动器周围无气泡冒出;

③混凝土表面呈现平坦;

④混凝土已将模板边各部位填满充实。

(14)浇筑墩柱混凝土时,必须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柱顶预留盆式支座螺栓孔。

六)模板拆除

墩柱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会因为拆模而受损时可以拆除模板。

拆模按照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避免模板损坏,在模板和混凝土脱离以后方可拆卸模板、吊运模板。

拆模时不能猛烈敲打和强扭。

拆模时先拆除紧固螺杆,然后利用吊车拆除模板,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安全,防止拉杆、螺栓及模板坠落。

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外,还应考虑到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筑凉水养护。

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一般情况下,结构内部混凝土与表面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时不宜拆模。

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去除板面上残余的混凝土、刷油,对损坏的模板及时进行修复。

七)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采取覆膜包裹浇水进行保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

养护龄期为7天,始终保持混凝土面湿润。

(2)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3)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

(4)混凝土养护期间,试验室应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五、安全交底

一)安全事项

(1)施工作业过程中要注意高空作业安全,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劳动防护用品。

对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应预先给予充分考虑,模板支撑系统失稳或早拆,造成塌方等。

施工中必须作好监护工作,如发现模板支撑系统变形有塌方险情时,应停止作业。

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地段,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后,再决定可否进行下方作业。

因塌方造成人身事故后,应同时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立即扒挖,抢救伤员并密切注意伤员情况,停止二次受伤;另一方面对伤员上部的模板、构件采取临时支撑措施,防止因二次塌方伤及抢救者或加重事故后果,排险和抢救应由有经验的人指挥进行。

(2)触电伤害预防措施

钢筋的焊接、凿毛机,混凝土振捣器等都是用电设备,并且电线一般摆放很凌乱,有的电线接头很多,还有的已经破皮而没有进行绝缘防护,还有钢管脚手架、使用固定模板的金属支架及槽钢等金属材料在高空很容易被雷击而造成触电事故,预防措施如下:

对接头较多、老化的施工用电线要求施工负责人及时的进行更换,以防漏电,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保护器进行用电设备安装,电气设备、电线安装和拆卸时有专门的电工进行操作,电工必须经考核持证上岗,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设立安全用电警示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对搭设的脚手架,钢模及时进行可靠的防雷接地。

(3)起重伤害预防措施

检查起重工具的各个部位是否完好,防止施工过程中吊索断裂导致的物体打击。

使用的卷扬机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上班前、下班后均应有专人严格检查,保证开关灵活、准确;钢丝绳无断丝。

起吊设备应稳定牢固。

在进行吊装作业时,下方严禁站人,同时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放完,至少保留三圈,在上班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检查,严禁酒后作业。

必须按照额定的起重量工作,不能超载和违反该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要求条款。

汽车式起重机的支腿处必须坚实,铺垫道木,加大承压面积,在起吊重物前,应对支腿进行检查,查看有无陷落现象,以保证使用安全。

支腿支完,应将车身调平并锁住,才能工作;工作时还应注意风力大小,六级风时应停止工作。

(4)各工种安全技术规程

①钢筋切割机在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

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附近,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

②钢筋弯曲机作业中,严禁进行更换芯轴,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等作业,亦不得加油或清扫。

③严禁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站人。

④转盘换向时,必须停稳后进行。

⑤钢筋调直场地应设置防护挡板,作业时,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现场。

⑥焊工穿戴防护衣具,操作时戴防护面罩,站立在方木上;焊机接地,接焊导线及焊钳连接导线处,绝缘可靠,大量焊接时,焊接变压器不得超负荷,升温不超过60℃。

⑦振动器作业人员施工前先检查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缆架空,机械运转是否正常,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使用时戴好绝缘手套,正确穿戴好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5)模板、钢筋吊装、安装安全措施

①现场安排吊车随车人员统一指挥,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

②不得超负荷使用,遇有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时,停止作业。

③作业现场坚实平整,吊车支脚支垫牢靠,回转半径内无障碍物。

④起升或降下钢模板、钢筋笼时,速度均匀、平稳,保持机身的稳定,防止重心倾斜;严禁起吊的重物自由下落。

⑤模板、钢筋起吊前,专人用风绳拴住模板,防止起吊后模板在空中旋转或碰撞钢筋。

⑥模板、钢筋就位后,立即用撑木等固定其位置,以防倾倒砸人。

⑦起吊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

模板、钢筋下放,距地面或安装模板位置lm时,作业人员再靠近操作。

(6)脚手架安装及拆除安全措施

①脚手架杆件直径、型钢规格及材质应符合要求,采用碗扣脚手架或Φ48钢管脚手架。

②脚手架基础应坚固平实,设有方木垫板。

每隔5米应设置45度斜向剪力撑,底部纵横联结,脚手板铺满,无探头板。

③脚手架高度在7米以上,架体与结构物拉结。

④钢管脚手架连接材料应使用扣件,接头应错开,螺栓要紧固。

立杆底端需使用立杆底座。

铅丝和白麻绳不得连接钢脚手架。

⑤脚手架要设置栏杆。

敷设的安全设施应经常检查,确保操作人员和小型机械安全通行。

⑥悬空脚手架应用栏杆或撑木固定稳妥、牢靠,防止摆动摇晃。

⑦搭设钢管井架相邻的两立杆的接并没有应错开,横杆和剪刀撑要同时安装。

滑轨必须保持垂直,两轨间距误差不得超过10mm。

⑧拆除脚手架时,周围应设置护栏或警戒标志,并应从上而下地拆除,不得上下双重工业作业。

拆除的脚手杆、板应用人工传递或吊机吊送,严禁随意抛掷。

 

附: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表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表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1.混凝土表面缺浆、粗糙、凸凹不平

1.模板表面在混凝土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2.未全部使用钢模板,夹杂其他类型模板;

3.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造成混凝土拆模时发生粘模;

4.模板拼缝处不够严密,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缝处砂浆流走;

5.混凝土振捣不够,混凝土中空气未排除干净。

1.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全部使用钢模板;

3.混凝土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振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手在振捣时掌握好止振的标准:

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

2.混凝土局部酥松,石子间几乎没有砂浆,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1.混凝土配比不准,原材料计量错误;

2.混凝土未能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无法振捣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发生石子与砂浆分离造成离析;

4.漏振造成蜂窝;

5.模板上有大孔洞,混凝土浇筑时发生严重漏浆造成蜂窝。

1.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拌合站拌料,每盘出料均检查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拌合时间应满足其拌合时间的最小规定;

2.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两米以上应使用串筒或滑槽;

3.混凝土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厘米之内;振捣时振捣器移动半径不大于规定范围;振捣手进行搭接式分段,避免漏振;

4.仔细检查模板,并在混凝土浇筑时加强现场检查。

3.混凝土结构直边处、棱角处局部掉落,有缺陷

1.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边角处水分散失严重,造成局部强度低,在拆模时造成前述现象;

2.拆模时野蛮施工,边角处受外力撞击;

3.成品保护不当,被车或机械刮伤。

1.加强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强度均匀增长;

2.拆模时精心操作,保护好结构物;

3.按成品防护措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表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1.钢筋锈蚀

保管不善

1.对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必须清除;

2.钢筋除锈后仍留有麻点者,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3.进场后加强保管,堆放处要下垫上盖。

2.钢筋接头的连接方法和接头数量及布置不符合要求

技术交底不细、工艺控制有误、标准不清、把关不严

1.严格技术交底及工艺控制;

2.合理配料,防止接头集中;

3.正确理解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3.钢筋网中主副筋放反

1.认真看清图纸,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

2.加强质量检查,做好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4.钢筋位置不对及产生变形

1.认真按要求施工,加强检验;

2.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成型方法。

5.接头尺寸偏差过大

1.绑条长度符合施工规范,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