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7128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docx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docx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

这次的环境监测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更加理解测量仪器的原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篇1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切的,由于人类活动引起了环境质量的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即产生了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的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就需要了解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监测、测定、监控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而这一过程就称为环境监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环境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了解环境监测站工作的组成、步骤及环境监测必须遵守的技术规范;结合城阳区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监测点位布设的实际情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技术方法;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各常规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与方法,老师精心为我们组织、安排了这次实习。

并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合理安排下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实习内容

(一)、校园内大气、噪声实地布点,监测与环境质量分析

1、校园内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测定试验

10月30日,晴。

上午我们集中复习了有关大气中tsp测定的理论知识及测定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间:

10月30日下午

地点:

校西篮球场

监测时间:

一个半小时

tsp是指粒径在0.01~100um之间的能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是连续采样实验室必测项目之一。

用大流量采样器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称量的滤膜阻留100um以下的悬浮颗粒物称量,根据采样前后滤膜两次称量之差,除以采样体积,就可以得到大气中tsp浓度。

在布设采样点时,要注意采样点不应设在主要障碍物的避风处,也不应靠近主要污染物的下风向,一般障碍物顶点至采样点位连线与地面的夹角应小于30开始测定大气中tsp浓度,先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滤膜,记录数据,然后用镊子将滤膜"毛"面向上放在擦拭干净的网托上,放好滤膜夹,拧紧螺丝,盖好采样器盖,将采样器带至化学楼前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结束后用镊子小心地取下滤膜,称重。

最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大气中tsp的含量。

2、校园内噪声监测的实验

10月31日,晴。

上午我们先集中复习了有关有关噪声监测的理论知识及监测原理和技术方法。

时间:

10月31日上午9:

00——10:

00

地点:

校东足球场

监测时间:

一个小时

1)、实地监测:

使用az8921噪声分析仪对选定地点的噪声进行实地监测。

我们共监测五组数据,各组监测的时间间隔是五分钟,调到"slow"和计权挡,每5s记一次数,每人测100次,记数同时判断噪声来源。

对五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得出测定地点的平均噪声。

2)、通过监测对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根据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对实测噪声进行等级归类,分析校园内噪声的污染状况。

(二)、城阳环保分局监测站各功能区监测采样点见习、采样

11月1日,晴。

我们实习的第一站—城阳金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安排这一站实习的目的主要是熟悉和掌握大气污染排放要求及处理设备。

青岛金田热电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煤为原料的火力发电厂,年发电量为1亿千瓦,主要工艺流程为:

煤(锅炉燃烧)→热能(高温高压的蒸气)→气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

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周期短,受地域限制少。

但是,火力发电使用的是高消耗性能源,其发电成本高,技术要求高。

为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环境,金田热电有限公司对各个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力求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①对"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实行综合利用,既发电又供热,是城阳区的的供热处。

②燃料煤先经过"石灰石脱硫床"进行脱硫,再进入锅炉燃烧,这样就大大降低了so2排放量。

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

③在尽量减轻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科学设置烟囱高度为120m。

④公司安装了先进的静电除尘装置,主要去除烟气中的so2、nox及微尘。

该公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气等。

在该公司有关人士和监测站相关领导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热电厂的锅炉控制室、发电机和主控室,了解了整个运作流程,尤其是污染物处理设备的工作过程。

发电时先通过传输带将煤运到锅炉,然后煤在锅炉内燃烧,为发电机提供能量。

煤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废气通过静电除尘器除尘后经烟囱排入大气中,工作人员通过电脑随时监控整个工作流程。

之后我们去了今天实习的第二站—白沙河和云头崮水库。

安排这一站实习的目的主要是熟悉和掌握水环境监测的布点和取样的方法。

根据了解,城阳分局监测站在城阳区共布设了三个水样采集点,分别为:

书苑水库、虹子河水库和云头崮水库。

发源于崂山巨峰北麓,流经崂山水库,注入胶州湾,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215平方公里,是城阳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河水很浅(2-3m)而且很窄(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篇3

一、实习目的

我们在学校学习了环境监测这门课,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环境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可是课堂上学习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虽然我们也开了一些实验课,但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不能更好的掌握,通过这次的实习,更好的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实践相结合,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也更清楚地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而且还更加了解了监测站的基本工作情况,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实习时间

我于20XX年3月18号上午在太原市环境监测站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实习。

三、实习单位

太原环境监测中心站

四、实习过程

(一)实习前准备

复习环境监测理论知识,并了解监测站的基本情况。

(二)实习地点

太原环境监测中心站

(三)实习内容

1、离子色谱

(1)基本原理:

离子色谱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有3种分离方式,它们是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C)、离子排斥色谱(HPIEC)和离子对色谱(MPIC)。

用于3种分离方式的柱的填料树脂骨架基本都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但树脂的离子交换功能基和容量各不相同。

HPIC用低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HPIEC用高容量的树脂,MPIC用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多孔树脂。

3种分离方式各基于不同分离机理。

HPIC的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HPIEC主要为离子排斥,而MPIC则是主要基于吸附和离子对的形成。

又分为高效离子交换色谱,离子排斥色谱,离子排斥色谱。

(2)离子色谱的优点

①快速、方便

对7种常见阴离子(F-、Cl-、Br-、NO2-、NO3-、SO42-、PO43-)和6种常见阳离子(Li+、Na+、NH4+、K+、Mg2+、Ca2+)的平均分析时间已分别小于8min。

用高效快速分离柱对上述7种最重要的常见阴离子达基线分离只需3min。

②灵敏度高

离子色谱分析的浓度范围为低u;g/L(1~10u;g/L)至数百mg/L。

直接进样(25u;L),电导检测,对常见阴离子的检出限小于10u;g/L。

③选择性好

IC法分析无机和有机阴、阳离子的选择性可通过选择恰当的分离方式、分离柱和监测方法来达到。

与HPLC相比,IC中固定相对选择性的影响较大。

④可同时分析多种离子化合物

与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相比,IC的主要优点是可同时检测样品中的多种成分。

只需很短的时间就可得到阴、阳离子以及样品组成的全部信息。

⑤分离柱的稳定性好、容量高

与HPLC中所用的硅胶填料不同,IC柱填料的高pH值稳定性允许用强酸或强碱作淋洗液,有利于扩大应用范围。

(3)离子色谱的应用

①无机阴离子的检测

②无机阳离子的检测

③有机阴离子和阳离子分析

1)生物胺的检测

2)有机酸的检测

3)糖类分析

2、无机前处理室

此实验室主要是为液相色谱处理所涉及到的药品,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看似简单,但是十分重要。

3、气相色谱室

我们见到的是GC-14B气相色谱仪,主要是针对于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还有FID氢火焰检测器,而它主要是针对于苯系物和非甲烷总烃。

一般使用离子肼将离子打成片段,若有物质泄漏,可以通过离子片段,将物质确定出来。

色谱法的最早应用是用于分离植物色素,其方法是这样的:

在一玻璃管中放入碳酸钙,将含有植物色素(植物叶的提取液)的石油醚倒入管中。

此时,玻璃管的上端立即出现几种颜色的混合谱带。

然后用纯石油醚冲洗,随着石油醚的加入,谱带不断地向下移动,并逐渐分开成几个不同颜色的谱带,继续冲洗就可分别接得各种颜色的色素,并可分别进行鉴定。

色谱法也由此而得名。

①基本原理:

在色谱法中存在两相,一相是固定不动的,我们把它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不断流过固定相,我们把它叫做流动相。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待分离的各种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体)通过一固定于柱中或平板上、与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

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②基本流程:

样品由载气吹动——>样品经色谱柱分离——>检测器检测成分——>工作站打印分析结果一色谱法也叫层析法,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将它用于分析化学并配合适当的检测手段,就成为色谱分析法。

③色谱分类方法:

色谱分析法有很多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两相的状态分类:

色谱法中,流动相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由此可分为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

固定相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涂在固体上的液体,由此又可将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分为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液-固色谱、液-液色谱。

④色谱仪应用:

检测站、质检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医院、酒厂、化工厂、石化企业、炼油厂、液化器厂、食品厂、高等院校生物化学专业等

4、液相色谱室:

我们参观的是LC-6A液相色谱仪,主要是用于测量苯并芘的。

①基本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rime;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②主要特点:

1.高压:

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称为载液),液体流经色谱柱,受到阻力较大,为了迅速地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施加高压。

一般可达150~350×105Pa。

2.高速:

流动相在柱内的流速较经典色谱快得多,一般可达1~10ml/min。

高效液相色谱法所需的分析时间较之经典液相色谱法少得多,一般少于1h。

3.高效:

近来研究出许多新型固定相,使分离效率大大提高。

4.高灵敏度:

高效液相色谱已广泛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

如荧光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11g。

另外,用样量小,一般几个微升。

5.适应范围宽:

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较:

气相色谱法虽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

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400以上)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75%~80%)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

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

5、煤质分析室

主要采用的就是全自动工业分析仪和5E-2500A电脑量热仪。

I、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①基本原理HKGF-8000全自动工业分析仪主要由分析仪、计算机系统、打印机三部分组成。

其将远红外加热设备与电子天平结合在一起,在特定的气氛条件、规定的时间内对受热过程中的试样予以称重,以此计算出试样的水分、灰熔点测定仪分及挥发分等工业分析指标。

用分析仪I测定挥发分、分析仪II测定水分和灰分。

PC机既可同时控制分析仪I、分析仪II测定煤样的挥发分、水分、灰分,又可单独控制分析仪I或分析仪II单独测定煤样的挥发分、水分、灰分。

测挥发分的I仪和测水分、灰分的II仪要一一对应放置样品。

②操作要点:

(1)煤炭挥发分的测定其流程如下:

运行仪器的测试程序,进入工作测试菜单,输入相关的试样信息后仪器自动称量挥发份带盖空坩埚,空坩埚称量完毕,放置试样0.8~1.2g,然后系统称量试样质量并开始加热高温炉,高温炉温度到900℃恒温2min后,送样杆样坩埚送入高温炉内900℃区域灼烧7min后再开始分析下一个煤样。

(2)水分、灰分测定其流程如下:

运行仪器的测试程序,进入工作测试菜单,输入相关的试样信息后仪器自动称量水分、灰分空坩埚,空坩埚称量完,放置试样0.6~0.8g,然后系统称量试样质量并开始加热高温炉,系统自动打开氮气阀,向高温炉内通氮气,流量控制在4~5L/min,先将高温炉加热120℃恒温10min后开始称量坩埚,当坩埚质量变化不超过系统设置时水分分析结束,系统报出水分测定结果,同时关闭氮气阀,高温炉继续加热至500℃恒温30min后,然后再加热至815℃恒温45min,系统开始称量坩埚,当坩埚质量变化不超过系统设置值时灰分分析结束,系统报出灰分测定结果。

II、电脑量热仪主要应用的就是氧氮量热法,温度小数点一般保留四位。

6、测硫仪器

我们参观的监测站主要用的是国际标准,一般采用的则是5E-B5/AII全自动测硫仪,还有一种就是S-144DR型红外定硫仪,现在不怎么太常用。

7、原子吸收室

我们参观的主要有火焰原子吸收和石墨炉原子吸收。

仪器有AA-6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I、火焰原子吸收:

①基本原理:

仪器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②特点:

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精密度高、选择性好、仪器简单、操作方便。

③用途:

原子吸收光谱仪可测定多种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测到10-9g/mL数量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可测到10-13g/mL数量级。

其氢化物发生器可对8种挥发性元素汞、砷、铅、硒、锡、碲、锑、锗等进行微痕量测定。

因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准确、简便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于冶金、地质、采矿、石油、轻工、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元素分析。

II、石墨炉原子吸收

8、原子荧光吸收室

用的主要是原子荧光仪,主要是用于测量汞、砷、硒、锑元素,但是一般是测量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不能测污水,此仪器只能测微量元素,而污水中这些元素的含量会很高。

9、COD的测量

在监测站看到的仪器与我们实验室的不同,这里的更加简便,而且误差更小,一般是用标准COD消解器。

①基本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试亚铁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10、自动检测

空气质量自动检测:

可以测量大气能见度,主要是采用红外的方法.

智能降水采样器:

如下图:

沙尘暴自动检测:

这是国家新增的项目,能更好的检测到沙尘暴,可以让人们做好准备。

大气颗粒物浓度

温室气体检测

CH4,非CH4分析仪ALPH5

CO2分析仪360E

氢气发生器HG-1805

零器发生器TH-20xx

五、实习总结

通过老师对环境监测各种测量仪器的讲解指导,强化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现状分析、数据处理、报表填写等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监测的工作流程,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

而且还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了我们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来坚实的基础,这次的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更加理解测量仪器的原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篇4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监测实习是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使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加强同学们的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们的组织纪律性及对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

3.结合南京市环境功能区划分与环境点布设的实际情况,熟悉环境监测中水、大气、噪声等项目的布点、取样的原则与技术方法;通过实习观察进一步深化对各种仪器的认识。

二、实习任务要求

了解环境监测流程,整理分析所收集的各项资料;熟练掌握环境监测流程和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写格式;调查数据要真实可靠,调查资料要认真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环境监测报告内容的编制,严格按照相关的编制规程进行。

实习期间,应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相关室内培训,机构观摩,实地调研等工作,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通过老师对环境监测实际案例的讲解指导,强化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现状分析、数据处理、报表填写等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监测的工作流程。

(2)了解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发展动态,了解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

(3)在实习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环境监测的细节和要领。

每天写好实习笔记,记录实习情况、心得体会、工作计划等。

对有关实地调研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三、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

(一)实习动员

1.实习内容

上午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实习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安全纪律要求和实习考核办法等。

动员大家做好实习准备。

实习准备包括:

人员分组,任务分配,相关资料查阅打印等。

下午指导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工作流程。

同时向学生展示环境监测的实际案例,分析具体监测项目。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思考解决问题。

2.地点

学校教室实验楼A208

3.时间安排

10月11号。

8:

30——11:

00,14:

00——16:

30

(二)实习培训

1.实习内容

学生根据11号安排自行查阅收集相关资料,以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小组根据选题设计调研信息表,制定实习工作方案,并提交讨论结果,教师予以点评。

2.地点

学校教室

3.时间安排

10月12号8:

30——11:

00

(三)秦淮河现场监测实习

1.实习内容

上午(9:

00——11:

30)实习指导老师讲授地表水采样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讲解:

介绍水环境监测项目、布点要求、采样方法、样品保存等。

①水环境监测的意义;②河流的自净作用;③采样断面的布设原则;④河流监测断面(包括背景断面、对照断面、入境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出境断面)的设置方法;⑤河流断面采样垂线的确定;⑥采样垂线上采样点的确定;⑦监测频次和监测项目的确定;⑧水样采集(采样容器的选择、采样方法、样品采集量、水样的保存方法、采集样管理)

(2)现场监测指导:

①布设监测点;

②采集水样;

③水样保存。

下午:

(1)完成采样工作;

(2)讲解水样性质检验的具体指标和方法;

(3)老师和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2.地点

秦淮新河

3.时间安排

10月13号,7:

30乘车前往实习地点;9:

00开始进行实地采点调研;11:

30——13:

30午餐及休息;13:

30调研讨论;17:

00回校。

(四)江宁开发区调研

1.实习内容

首先到江宁工业园区参观,请负责人介绍工业园区环境监测的概况,讲解现环境监测体系和监测水平。

与相关负责人商议后确定参观调研的典型工业企业。

其次前往当地典型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主要包括参观了解企业的监测设备和流程;向企业相关人员了解企业的主要监测项目及企业采取的相关监测措施等。

指导教师配合负责人,结合环境监测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做好实习记录,填写调研信息表。

结束回校后进行分析总结。

2.地点

江宁开发区

3.时间安排

10月14号,7:

30乘车前往实习地点;

9:

00-10:

00南京禄口水务公司污水处理厂

10:

30-11:

00南京光明乳业有限公司

11:

30-13:

30南京协鑫生活污泥发电有限公司

(五)溧水基地现场监测实习

1.实习内容

15:

00——17:

00请相关负责人带领参观介绍有关科研基地的概况,及科研基地研究成果及未来规划。

2.地点

溧水基地

3.时间安排

10月14号。

13:

30乘车前往实习地点;15:

00进行调研参观;17:

00回校。

(六)报告编制

1.实习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对文字材料进行归纳整理。

学生按照编制要求,编写环境监测报告。

教师在16号组织学生集中进行辅导,学生向教师汇报文本编制情况;其它时间供学生自由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进行报告的编制与修改。

2.地点

学校

3.时间安排

10月17号,8:

30——11:

00,14:

00——17:

00;其余时间学生自行安排报告的写作。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

此次实习我们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环境监测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中有很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

如何充分灵活运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实习给我们一个充分锻炼自己的机会,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环境监测的应用实例。

促使我们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要运用所学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合理实践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个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同时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如今,经济的增长势必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着我们的河道,湖泊。

因此对城市水源的监测工作也势必成了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监测对水样各指标加以分析实验,为水处理工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环境专业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了解到该专业广阔的就业前景,意识到我们目前所学的课程在将来工作中的重要性。

五、致谢

首先感谢学院为我们专业增加这次实习的机会,其次要感谢赵老师以及学姐学长为我们这次环境监测实习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及对我们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各实习单位给我们提供此次的实习机会以及对我们的实习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圆满地完成此次的监测实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