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 手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6794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 手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 手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 手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 手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 手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 手稿.docx

《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 手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 手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 手稿.docx

玉树行程记录苑井泉手稿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暨“赴玉树灾区服务”活动

 

(苑井泉手稿)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二零一零年七月二十日

摘要: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有效开展学生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国情和省情,不断增强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根据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学联等部委下发的《关于开展2010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院团委决定,继续开展我院201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名称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主题

服务三农发展建设美好家园

活动时间

2010年7月---8月

活动目的

调动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更好的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阵地作用,使社会实践的内容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使实践锻炼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使社会调研与我院活动课程学分制结合起来。

活动对象

赴灾区实践服务团:

结合我省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实际需要和特点,进一步落实灾区重建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为群众提供文化支教、灾后重建等服务。

活动地点

组成一支有力的团队,适应青海玉树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赴玉树灾区,协助青海省有关高校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拓展“校校联建”活动领域。

第一节

一、标题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时间

2010年7月22日

三、内容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1.杨世宏副院长、马文清书记、张雪艳副书记等各位领导主持活动,各系团总支书记参加活动。

2.学院各实践队(一个国家队、三个省级队及各系实践代表队)参加仪式。

3.马文清书记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张雪艳宣读了关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张健老师宣读了全校各个实践队的数目及名称。

4.杨世宏副院长对本次活动做出了重要讲话,最后宣布“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第二节

一、标题

关于我院“赴玉树灾区服务”实践对重要会议

时间:

2010年7月23日

二、出席人员

杨世宏副院长、马文清书记、杨晓芳老师及实践队全体成员

三、相关内容

杨世宏副院长对此次活动做出重要讲话

1.对此次实践队进行了全面了解

2.对实践对全体成员进行全面了解

3.对此次活动安全方面做出重要讲话

4.并与青海省玉树州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与交流

四、相关内容

实践对成员为各领导献上特意为灾区编排的节目,并得到各领导的肯定与支持。

第三节

一、实践队前期工作重要会议及工作安排

1.时间:

2010年7月23日(早上8点、中午12点、晚上7点30分)

2.工作安排:

杨晓芳(指导老师)、求尖(队长)、何重阳(安全组组长)、马东东(生活组组长)、琬玛央金(文艺组组长)、牛强(财务组组长)、金鹏(采集组组长)、苑井泉(记录组组长)

3.出发时间:

2010年7月24日早上6点30分

第四节

一、标题: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我院“赴玉树灾区服务”实践队正式出行

时间:

2010年7月24日

二、内容:

1.全体队员于7月24日早上六点整在学院门口集合

2.杨世宏副院长及有关领导对此次出行全体人员给予了最真诚的祝福及出行前的嘱托

3.早上7点整,全体队员正式出发

4.途径临夏县、积石山、大河架、循化县。

并于下午1点30分到达青海省循化县,停车修整(吃饭、购物)。

与下午2点整正式出发

5.与当天下午3点四十分到达青海省西宁市,由杨晓芳老师带队在西宁市为灾区购买爱心物资

6.与下午5点整,由杨晓芳老师带队,到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进行了参观和调查,对灾后人员伤亡及有关情况作了认真调查

7.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与当天下午7点整坐车直达玉树

8.途径“多巴国家体育基地”、“日月山”、“文成公主像”等著名景点

9.并于晚上10点45分,到达青海省海南州,停车吃饭

10.于晚上11点整,继续出发

第五节

一、标题:

实践队抵达青海省玉树州

时间:

7月25日

二、内容:

1.于当天下午4点35分到达玉树

2.并考察当地灾情,并采集了灾区目前状况

3.购买食物(方便面、食用水),用于去目的地之后队员的伙食

4.整理完之后继续向我们的目的地(玉树县巴塘乡中心寄宿小学)出发

5.于下午5点48分抵达目的地

6.学校全体领导级老师同学们在校外迎接,并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7.于下午5点56分就直接召开了“实践对与学校交流会议”

8.学校有关领导(多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干事及跟别老师)及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了这次会议。

9.多副校长专门用汉语与我们交流了这次会议,会议主要讲述了学校基本情况(地震前和地震后)

10.学校面积为6万多平方米,地震前学校主要划分为三个区域(生活区域、学习区域、体育场),地震后没有划分区域

11.学校学生人口于460人,下设16各村小,共计1600人左右,教职员工共有76人,目前临时教室(活动板房)共9个,而初中学生,因学校无力保留,全部转入州上,前面为教室,后院为学生宿舍

12.实践队与学校相互交流:

实践队队长求尖提问:

震后灾情如何,对家人危害情况如何?

学校多副校长回复:

教室没有了,对家里人在心理上和身体及生活上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且在这次地震中,还造成了30个孩子没有了家,致使他们都成了孤儿。

求尖提问:

30个孤儿问题解决了没有?

多副校长回复:

由社会上和基金会对于很大的帮助,但没有彻底解决。

而且多副校长特别提出,在这次地震中学校一位老师因地震原因而去世

13.会议大概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学校与实践队成员做出了细致

交流

14.会议结束后,学校为实践队分配好了宿舍,因长时间赶路,队员们身心疲惫,做好了工作总结之后,全体人员在各宿舍休息。

第六节

一、标题: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工作安排

时间:

7月26日

二、内容:

1.由杨晓芳老师根据学校实际状况为实践队安排工作

2.实践队分为各小组,分别为学校进行支教。

从而了解学生,了解整个学校

3.早上7点准时和学校学生一起出操,7点半早操结束后,协助学校让学生进食堂吃饭,组织好学生后排队按班级进入食堂,学生全部进入做好拿上饭后,我们也和学生一起吃早餐

4.早上7点55分,协助学生离开食堂后,我们按照学校情况,分成的小组按学校安排为学生们代课,有汉语组、藏汉双语组数学组、美术组、音乐组,8点准时各自进入教室,为学生们代课。

5.在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采集组也采集了相关内容的图片及录像

6.12点准时下课后,老师及实践对志愿者一起组织好各自班里的学生,排好队,按班级顺序向食堂方向走去

7.志愿者和学校老师一起组织好学生吃完饭后,志愿者们自发要求帮助学校后勤,帮他们洗碗,打扫食堂。

8.帮后勤做完工作之后,志愿者有利于课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在户外互动,做游戏,唱歌,来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

9.中午1点半,实践队召开有关灾区服务的会议,各小组及成员都做了工作报告和总结

10.散会后,下午2点25各小组准时在各自班级门口等后,准备上课

11.下午6点整下课后,各小组组织好各自班级后,按班级顺序组织学生去食堂吃饭,吃完饭后,向中午一样,志愿者自发帮学校后勤整理卫生

12.晚上8点,实践队全体成员集合,总结了本天的工作及策划了明天的工作按排

第七节

一、标题:

实践队赴灾区服务工作安排(文艺演出)

时间:

7月27日

二、内容:

1.早上7点和老师及学生们一起出早操,结束后7点35分和老师一起组织学生一起去食堂吃饭,帮学校后勤打理卫生

2.早上8点半实践队全体成员集合,开会(有关服灾区服务文艺演出活动)

3.由杨晓芳老师主持,根据来灾区之后,了解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之后,把我们之前编排好的节目做了重新的策划,在以前节目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所需又新加了节目

4.由杨晓芳老师出面与学校联系演出,并邀请学校和我们一起来完成此次文艺演出

5.后来决定由学校和志愿者们一起出演节目,来共同完成此次演出,力争把此次活动做好

6.节目来源主要由学校老师代表、学生代表及班级代表,还有实践队志愿者一起出演节目

7.决定在当天晚上7点半准时演出

8.白天志愿者们各自编排自己的节目,练习,同时与学校交流更好的演出方式

9.晚上7点钟整,学校积极安排同学们进入操场,特意向乡里借来了音响等设备,志愿者们也准备就绪,等待演出的正式开始

10.7点30分整,演出开始,由志愿者琬玛央金、多杰才让、求尖为当晚演出主持人

11.先由志愿者其中的藏族著名青年歌手东志为灾区孩子献上了两首好听的歌曲之后,又由志愿者献上自己专门为灾区编排的舞蹈,结束后,由学校老师代表为我们献上了动听的藏族歌曲,得到了众人的掌声,而后是由志愿送上的大合唱《扎西得来》,也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掌声,等到歌声结束后,是两位藏族学生为我们带来的藏族特色歌曲,震撼了全场的观众,歌声结束后又由志愿者们带来了好看的藏族舞蹈,使全场掌声连连不断,舞蹈结束后,两位藏族小朋友,以出乎其料的街舞使整个演出进入了高潮,天上下起了大雨,却没有一个人要离去,最后整个演出在志愿者献上的大合唱《明天会更好》中结束,全场观众以合唱的形式结束了这次演出

12.当天晚上10点15分结束了整个演出

13.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的进入宿舍,志愿者在总结完活动后也陆续进入宿舍,准备第二天的工作

第八节

一、标题:

关键词:

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

时间:

7月28日

三、内容:

1.由杨晓芳老师主持会议,会议主要安排当天调查问卷工作

2.将实践队志愿者分为四个小组,三个小组以调查为主,一个小组清查物资

3.三个小组分别以多杰才让、才让昂旦、琬玛央金为组长带队向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4.由苑井泉和金鹏带队组成第四个小组,对爱心物资进行核对清点

5.其余的人继续对学校进行支教

6.早上9点钟整,各自小组在杨老师的安排下投入了工作

7.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志愿者们仔细的询问了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还有家人的状况,以及对学校、家庭有什么愿望,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理想

8.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志愿者还组织学生们认真填写了调查问卷,为他们讲述了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着坚强、自立、吃苦等

9.下午5点半,由杨晓芳老师集合全体志愿者召开会议,个小组把学生的调查问卷整理好之后交于苑井泉进行备档,当天下午由苑井泉和金鹏也将爱心物资核对整理清楚,用于明天的爱心物资发放

10.会议结束后,各成员总结了当天的工作之后,与学校老师同学们一起进入食堂,准备吃饭

11.吃完饭后大家与同学们各自在户外做了游戏,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和平定孩子们的心理

12.天色渐渐暗下之后,志愿者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进入宿舍,熄灯休息,准备明天的工作

第九节

一、标题:

爱心物资发放仪式

时间:

7月29日

二、内容:

1.早上出完早操之后,吃过早饭,有杨老师和学校协调关于爱心物资的发放仪式

2.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之下,定于当天早上课间时间进行活动,等学生们上课以后,志愿者所有成员将爱心物资转移到了大操场上,由苑井泉负责和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联系与协调,和手续上的程序

3.学校给我们出示了学校全体学生的花名册,以便我们爱心物资的发放

4.等到早上10整的时候,各班级在老师的带领下按时到达了操场,全校的领导及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5.10点15分整,由学校校长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并向全校师生介绍了本次实践队的全体成员及所捐赠的爱心物资的分类及数目

6.由领导代表、老师代表、学生代表队此次捐赠物资进行了接收

7.而后由实践队指导老师杨晓芳老师代表实践队全体成员及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进行了讲话,希望玉树人民和孩子们能度过这个难关,建立更美的家园

8.最后,本次活动在一阵掌声中结束

9.下午,志愿者安前几日一样,依然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上课

第十节

一、标题:

关键词:

问卷调查(百姓问卷调查)

时间:

7月30日

二、内容:

1.由杨晓芳老师主持会议,会议主要安排当天调查问卷工作

2.调查问卷主要对象是学校老师、家属、当地百姓及住在当地的有关单位

3.实践队被分为五个小组,并由多杰才让、才让昂旦、琬玛央金、马冬冬、苑井泉为组长,各自带队,前往各个方向进行实地调查,杨老师进行监督

4.各小组在调查过程中仔细询问当地老百姓、老师及有关单位(乡政府、派出所等)的人员时,向他们询问地震时的情景,地震后对他们带来的灾害

5.活动一直进行到下午4点半才结束,5点钟整,各小组分别在办公室集合,整理调查问卷及相关材料

6.直到下午6点50分,经过学校老师的再三催促(因中午外出调查没来及到学校吃饭),志愿者们才放下手中的工作,进入食堂吃饭

7.吃完饭后,帮后勤打扫完卫生之后,由杨晓芳老师组织在会议室开会,讨论明天的工作,直到网上8点48分,会议结束,志愿者们才各自回到各自的宿舍休息

第十一节

一、标题:

升国旗、奏国歌、举行授旗仪式

时间:

7月31日

二、内容:

1.由杨晓芳老师代表志愿者与学校协调时间和场地

2.定于当天早上课间操的时候升国旗、奏国歌、举行授旗仪式

3.志愿者国旗班现有人员从早上看完地形之后,反复练习,以便走出最佳的效果,其它成员则帮助学校后勤干一些杂活(打扫卫生、搬运东西等)

4.等到9点50分整,志愿者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在求尖的组织下,全部就位,准备接下来的活动,而同学们也在老师的带领下陆续来到了操场,等到10点整的时候,学生及老师们全部到齐

5.随着国旗班的一声令响,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因没有音响设备,我们只能拿着手机放着过个来进行仪式,当国旗班用整齐的步伐走过同学们面前时,可爱的同学们看到这一幕,自发齐声唱起了国歌,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就像希望一样升起,此刻,在场的人都被深深的打动了

6.国旗升完了,早上10点25分,孩子们陆续进入了教室,志愿者和老师们一样再次踏上了讲台,为孩子们讲课

7.中午志愿者们和老师一起组织孩子们吃饭,午间做游戏,下午按时上课,吃饭,有和孩子们做游戏,让孩子们的心灵能得到更好的安慰,等到天渐渐黑了,杨晓芳老师组织志愿们有走进了会议室,总结当天的工作,查看当天的记录,此时,已是我们来这的第6天了,出行已经7天了,此时是2010年7月31日星期六

8.由于时间紧迫,杨老师决定明天做大总结,和学校办理相应手续,预定到后天下午准备离开

9.晚上10点40分整散会

第十二节

一、标题:

志愿者“赴灾区服务”实践活动总结会议

时间:

8月1日

二、内容:

1.早上做完基本工作之后,由杨晓芳老师组织会议,此时是早上8点半整,会议主题主要是这次实践活动几天来做的总结与报告

2.各个小组及各个成员都详细的对本次活动做了报告,并讲述了这些天来灾区服务的身心感受,队外界事物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3.等到会议结束后,志愿者们一起整理好材料和学生们一起吃饭

4.下午继续进行支教、吃饭及户外活动

第十三节

一、标题:

活动总结及相关手续办理

时间:

8月2日

二、内容:

1.早上上完早操之后,由杨晓芳老师组织会议,8点20分整,全体志愿者全部在会议室集合完毕,学校领导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2.会议主要是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学校对我们这次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

3.由实践队队长求尖代表实践队全体成员对我们几天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做了报告

4.由学校教务处主任代表学校发言,对我们这次活动进行了很高的评价,也鼓舞了我们的队员,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做出更好的表现

5.会议在相互交流中进行着,决定当天下午3点半整,实践队就要出发,离开学校

6.当天下午3点20分,实践队全体集合在校门口,全校师生前来相送,志愿者们和同学们依依不舍,相互拍照留念,学校领导和我们也拍照留念,等到3点30分整后,由杨晓芳老师及实践队队长求尖代表实践队为学校有关领导献上了洁白的哈达,3点35分,全体队员上车出发,学生们跟在车后跑步追赶汽车,远远不肯离去,场面十分感人

7.下午4点10分到达玉树州,与当地县教育局取得联系,了解灾区学生高考情况及教育困难

8.当地教育局局长代表玉树6万学子非常感谢我们的这次活动,还签收了回执单,并仔细填写了我们的百姓调查问卷,及说明了地震后所面临的困难及所需的帮助(主要是基层设施和基层教师)

9.教育局出来之后,我们还走访了玉树县检察院,了解了地震后他们所面临的工作困难

10.在回车站的半路上,我们还相遇了来自香港学生联合组建的志愿者,和我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之后,还拍照留念

11.下午5点30分,我们集合完毕之后,正式出发,直达青海省西宁市

第十三节

一、标题:

实践队抵达青海省西宁市(最后一站)

时间:

8月3号

二、内容:

1.当天下午3点25分抵达青海省西宁市

2.在车站修整后,因长时间坐车劳累,杨老师决定先去吃饭,于是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饭馆之后,全体志愿者吃饭休息

3.下午3点50分整吃完饭后,由杨老师和求尖商议决定团队分散,经过和全体队员的再次商议后决定,由队长求尖带一队(前往张掖、张家川、青海本地),杨晓芳老师带一队(兰州方向、合作、陇南、定西)

4.因坐车时间急,下午4点整由两队队长各自带队前往各自方向,求尖带青海一队找旅馆,杨老师带的一队立即赶往火车站,购买去往兰州方向的火车票

5.兰州方向17人,青海自愿回家2人,青海队9人

6.4点20分整,购买好了车票,坐车去了兰州,求尖带着青海的人员也找到了住的地方

7.晚上7点整,到达兰州送走3人后,其余人由杨老师安排好了住处,各自休息

第十四节

一、标题:

实践活动结束

时间:

8月4号

二、内容:

由杨晓芳老师交代好了所有事后,送走了其他不同方向的6个人之后,由杨老师带队将合作方向的8个人安全送回,2010年8月4号下午一点半坐车开往合作,7点18分抵达合作,致使“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我院“赴玉树灾区服务”实践活动”全面结束

 

二零一零年八月四日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赴玉树灾区服务”国家级实践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