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6772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docx

《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docx

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类毕业论文

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会计职业道德是我国会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职业道德与他们在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极不相适应。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理论研究促进会计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国家财会体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首先对会计职业道德加以概述;接着介绍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并浅析其原因;最后,提出了企业会计人员的质量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

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会计行为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会计人员做假账以达到偷税漏税,非法占有、使用或转移资金,贪污腐败等非法目的的情况已经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尽管有着比较健全的信用体系和会计准则,但近年来也频频报出因人为因素导致财务报告信息失真而予以修正的大型企业就达数百家之多。

会计工作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防止经济腐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朱镕基同志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题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校训,便是对广大会计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初期,必然存在因为会计职业道德缺失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会使身为市场管理者的政府、企业管理层、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对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企业未来前景的预测和决策产生误导,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决策出现偏差,损害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还可能会为经济犯罪提供机会,滋生腐败,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会计信息失真已是会计界乃至整个经济社会中的一大公害,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经济的稳步发展,会计职业道德也陷入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

因此,国家、社会和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也必须自觉的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做一个勤勉、尽责、合格的会计人员。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1.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

1.2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1.2.1.爱岗敬业。

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戒懒、戒惰、戒拖;热爱会计工作,敬重社会职业;安心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切实对单位、对社会公众、对国家负责。

1.2.2.诚实守信。

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1.2.3.廉洁自律。

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1.2.4.客观公正。

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1.2.5.坚持准则。

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1.2.6.提高技能。

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际工作学,在学中思,在思中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1.2.7.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二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转变过程的加快,各方面的经济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各种制度还不键全,会计人员的身份、地位也相应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造成会计人员所操守的职业道德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会计人员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多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会计人员普遍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老化,会计人员对会计以外的经济、法律、高新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原有的旧的会计行为模式和职业道德规范也就逐渐失去了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力,造成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权威的失落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会计信息的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首先是会计工作中的失误。

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由于素质低,在工作中出现计量、报告等方面的错误。

同时,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还会出现无意识的错误。

典型的无意识会计错误有:

数据书写错误、账户记错、漏记凭证数据、会计估计错误等等。

其次,会计工作违规作账。

论文格式在会计核算中,企业不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而是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夸大成绩,报表数字不是记录经营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而是按领导的要求蓄意作假帐,拟虚账,任意调整成本、收,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2.2会计人员职务犯罪时有发生。

几乎每年都有多起有关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案件见诸于新闻媒体,尽管这种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贪污、盗窃、挪用公款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会计人员只是极少数,但也确实反映出会计人员队伍中的一些人个人利益膨胀、职业道德沦丧,以致于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2.3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不少会计人员观念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满足于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等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未能完成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职能的转变,造成目前会计行业低层次的会计人员供过于求,而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懂金融、外贸,会计算机、精通会计业务和外语的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严重短缺。

2.4部分会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中,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工作不细致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会计准则、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的使用,以及会计要素的确定、计量、记录上缺少应有的认真细致的工作精神和慎重稳健的工作态度,导致错用会计科目、记账不规范、随意乱摊成本、报表挤数等情况在一些单位司空见惯。

这些不但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也严重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给单位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2.5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

外部监督由于点多、面广、任务重、注册会计师制度又刚刚恢复建立不久,加之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都与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当企业的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

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出现的原因

3.1利益驱动

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是利益的驱动。

这里所讲的"利益",既包括单位利益,也包括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

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处在首位的是单位利益。

单位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各方面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其次,是个人利益。

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管理的最高领导层,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职务、加薪、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他们也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避免因违犯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按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并由此获得加薪、升迁、奖励等利益。

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如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如单位负责人通过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等。

由此可见,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关系极为复杂,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进而产生了虚假会计信息,究其根源是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缺少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3.2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及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

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处罚苍白无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颁布这一时期,对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要求,散见于各种财务会计行政规章制度中,上述这些规定中明显地体现了国家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但是都还没有将这些内容明确为职业道德,也没有明确提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9条规定:

“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

”这些虽然都表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逐步发展进程,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3.3.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

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

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业道德的要领,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

在调查中,我们询问现岗会计人员的问题是、=0国是否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如果存在是在哪里规定的?

令人遗憾的是,居然有11%的会计人员认为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是在人们的信念之中。

另有20%的人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但不知道在哪里规定的。

可见有三成的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

3.4失信成本低

在调查中,有75%的人认为对不讲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处置太轻,25%的人认为根本没有处置。

职业道德的违规行为惩治不力、缺乏职业道德自律组织和对道德优劣表现赏罚不明,我国1993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制约,缺乏强制性和操作性,客观上不利于制约违法会计行为的滋生蔓延,又使会计人员抵制违法会计行为时,缺乏法律保障。

正像有的会计人员面对弄虚作假的授意、指使、强令而承认自己行为有失职业道德时所说,法律都管不了的事,我们的道德更无能为力了。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4.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

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对那些在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情况的规定。

我们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里面增加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对因有关人员造假而产生的损失,由其按照责任大小进行承担,尤其是要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这样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虚假信息损害就会依照有关条款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

民事赔偿责任并不排除刑事责任等当事人应当承担的其他责任,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遏制失信行为。

与此同时,还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想象空间,如适当增加会计报表附注,完善和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等,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空间。

4.2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在一个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味的会计职业道德。

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首先要坚持诚信的用人原则。

具有良好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是会计行业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现在一些单位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以是否"听话"作为标准,这种错误的用人导向是对会计职业的严重扭曲。

提到会计人员的品质,人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坚持原则,诚实本分,而不是俯首贴耳,弄虚作假。

各单位聘用会计人员,首先选择的应该是有诚信的人,一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很强,但是缺少诚信,我们是不应该聘用的。

其次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将会计战线上具有高尚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事迹作为教材,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增强其感染力。

大力宣传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将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提炼成职业化要求,努力引导会计人员向先进人物看齐,实践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同时还要重视舆论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

在会计领域,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才能净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也才能收到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4.3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诚信档案包含的对象是我国所会计从业人员及其领导。

具体记录的信息应包括四个方面,即基本信息、守信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

诚信档案主要记录会员的基本情况、在诚信方面的良好表现及行为、已经出现的有违行业诚信要求而需予以提示的行为,以及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及准则、受到各类处理的行为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诚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由各级财政部门逐级汇总报财政部和会计学会,各单位对所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各相关人员有义务及时向单位如实提供诚信信息和相应资料,并保证真实。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会计诚信档案相关信息的归集、录入,会计学会重点负责会计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分析、更新、网络开发和维护、政策解释和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级学会的诚信档案建设管理工作,对全行业会计诚信信息进行分析和披露。

会计诚信档案记录期限至个人不再从事会计工作止,对相关人员失信和处罚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披露,是加强会计自律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使诚信执业者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失信者受到市场的处罚。

4.4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个人道德修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处于放纵阶段,不能指望良好道德在短期内能自发形成,而应该下大力气狠抓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是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

德治必须与法治联系起来,互相促进。

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和相关领导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引导每个会计行为者自觉履行《会计法》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力和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会计从业人员合法利益的利益观。

二是要引导会计从业人员自省自律。

切实增强从业人员自省、自律、自重意识是培育、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

所谓自省、就是每天都要反复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以便发现违背常理和道德要求之处并及时纠正;所谓自律,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检点,防止违背道德的意识与行为的出现。

因此,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接受职业道德的引导、规范,自觉检查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得与失、对与错,自觉纠正言行偏差,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4.5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知情不举甚至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严重的还可追究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一是对于恶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

必须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者追究其经济责任,刑事责任,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所得到的利益,加大会计信息稽查力度和检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

同时应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以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假信息侵害时,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取得民事赔偿。

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做假帐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

如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吊销资格证书,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

4.6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推行会计委派制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

"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

"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有利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在会计机构内部形成换岗交接清查的内部检查和牵制机制,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他(她)们能掌握多种岗位技能,促使本单位会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还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接触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业务岗位,激发会计人员创造和提出业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思想。

会计做假帐的关键之一是会计人员参与做假,那么如何解决当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混乱,解决会计人员监督不力的有效办法,就是推行切实可行的会计委派制度。

一是会计委派制度可提高会计人员在委派单位中的独立性,使其不受单位负责人违规违法指挥,充分发挥其会计的监督作用。

二是会计委派制严格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善性提供了保障。

三是会计委派制中委派会计的产生及轮换制度,有利于会计人员加强诚信及品德操守,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罗宏、朱开熹,《"不做假账"与会计学素质教育》,《会计之友》,2002

(1)

2.于书林,《论会计人员道德观》,《现代会计》,2002

(1)

3.殷国滨,《浅谈新经济下的会计人员素质》,《现代会计》2002

(2)

4.李军,《从"不做假帐"谈会计监督》,《财会研究》,2003(10) 

5.王合喜、董红星,《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财会月刊》,2004

(2)

6.斯惠文,《浅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辽宁教育会计通讯》,2007(8-9)

7.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2003

(1)

8.史富莲于洪江,《改善会计环境重塑会计职业道德》,2002年3月5日

9.财政部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 

10.孟凡利,《会计职业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