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新人.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6397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新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新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新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新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新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新人.docx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新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新人.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新人.docx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新人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因素方面:

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②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因素方面:

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2.工程概况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的输气管道。

[巧学妙记]

分组和数字归纳记忆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概况

分组一: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新、甘(或陇)、宁、陕(或秦)、晋、豫、皖、苏、沪。

分组二: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穿过的东中西部的省

4、3、2——西部4个,中部3个,东部2个。

分组三: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跨越的自然障碍

一(次)跨(越)长江,两(次)穿(越)大山(吕梁山、太行山),三(次)跨(越)黄河。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之一。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另一重要原因。

(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这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1)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四大气区:

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3)油气发展战略: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意义

(1)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各省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区域协调效应: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

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

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温馨提示]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不是新能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教材P84思考]

1.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上市难,回收周期长等原因造成。

2.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煤炭的缺点逐渐明显,加之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价格比较低,因此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定提高。

3.通过比较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预测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教材P84活动]

1.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

这些地区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相对东部地区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少,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教材P86思考]

1.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

2.不应该。

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进口天然气比较,其开发利用的优势是价格低,而其他方面多为劣势,若提高价格,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就会失去比较优势,继而失去市场。

———————情景导入先思考———————

“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

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km。

我国为什么要持续地实施西气东输?

提示: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油气开发的重点在西部。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二、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我国能源分布的地区差异显著

种类

富集区

贫乏区

水能资源

西南、中南、西北

东部沿海

煤炭资源

华北、西北、东北、西南

华东、华南

石油资源

东北、华北、西北、近海

华东、华南

天然气资源

中部、西部、近海

华东、华南

太阳能资源

西北、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水资源

东部、南部

西部、北部

2.能源消费和需求的地区差异显著。

从自然资源的消费上看,我国东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自然资源的消费量较大,远远超过了当地自然资源的供应量;而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当地的消费量又小,这种分布、消费的不均衡要求我国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我国为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而建设的大型工程有很多,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这些工程建设对资源生产区和消费区之间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体验不可少———————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

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B.④→①

C.③→④D.②→③

解析:

1.C 2.D 从图中可知,①表示资源需求量小,储量小;②表示资源储量大,需求量小;③表示资源储量小,需求量大;④表示资源储量大,需求量大。

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

第2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最有可能产生资源②→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路线图,回答3~4题。

3.我国陆地上天然气集中在(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受到种种约束与限制的原因是(  )

①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②西部天然气市场需求有限 ③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 ④地域狭小,气候干旱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3.C 4.A 第3题,我国陆上天然气集中分布在西部四大气区:

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第4题,天然气的开发主要受资金、技术、市场和交通条件制约。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5年9月16日在上海召开的“中俄能源投资论坛”上,来自行业和企业的专家表示,当前全球油气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为中俄油气合作创造了有利环境。

呼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步伐,进一步深化中俄油气合作。

(1)中俄油气合作对我国有何意义?

提示:

能够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增加能源供应,并加强中国与俄罗斯两国之间的经贸联系。

(2)你认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还有哪些?

提示:

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采,增大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等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高能耗工业的发展等。

———————核心要点掌握好———————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开

发与经

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产业结

构调整

促进加快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进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

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有利

影响

促进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不利

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破坏

———————方法技巧很重要———————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而这些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

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3)安全系数高;(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4.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经济效益:

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

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

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3)生态效益:

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应用体验不可少———————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等的开发利用步入了快车道。

相继实施了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等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据此回答1~2题。

1.“疆电外送”和西气东输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是(  )

A.调整产业结构     B.加剧环境污染

C.缓解能源紧张D.促进资源开发

2.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不会改变。

在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中,新疆的主要任务有(  )

①加强煤、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②开发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③建立多个能源战略储备基地

④加强同中亚等地的能源合作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

1.C 2.D 第1题,注意关键词“直接影响”,故A错,C正确;有利于调入区环境质量改善,B错;D项是对调出区的影响。

第2题,开发核能、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基地应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任务;新疆可加强能源矿产的勘探和开发、开发太阳能、风能;邻近中亚,可加强与中亚的合作。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如图)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

读图,回答3~4题。

3.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4.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解析:

3.D 4.C 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第一级阶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并没有经过;此外,也没经过阴山和寒带地区。

第4题,二线工程是从中亚土库曼斯坦运输油气,不会加快新疆天然气的开采;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不在该工程的显著影响范围内;天然气为清洁能源,输入能源短缺的珠三角,既可以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还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珠三角污染;管道运输并不能带动人口流动,对于促进各国人民社会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微弱。

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的判读

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通常以某一资源或资源调配为背景,以区域图或资源调配示意图为载体,考查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性,跨区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调配意义等。

[图表解读]

1.结合区域图,分析资源调配的原因

资源调配原因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该区域资源的分布状况;二是明确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

如图1所示,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华北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降水较少,故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终点为华北地区。

图2中云贵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广东地区能源匮乏,故将云贵地区水能资源转化为电能输往广东地区。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

线路选择一般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自然条件主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如图1中东线的选取主要考虑利用京杭运河。

经济条件主要考虑城市分布、线路长短等,如图2中中线通道的终点为华东地区而非广东地区。

技术条件决定一线路开工的早晚,如图1中东线最早开工,西线最晚开工。

3.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对于影响的分析,首先要明确三个角度:

起点、沿线和终点,然后结合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

如图3中“三西”资源开发,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京津冀地区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可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在煤炭运输过程中,也可给沿线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演练冲关]

2014年11月21日,管道局四公司成功中标西气东输三线中段最大的控制性工程——长江盾构工程。

西气东输三线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1%。

读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是(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C.改善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D.利用廉价的能源,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广东省成为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重要输入地的原因是(  )

①广东省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②广东省沿海港口众多,有利于天然气出口 ③广东省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 ④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1.A 2.B 第1题,西气东输三线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提高1%,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第2题,广东省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该地区常规能源短缺,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

C.丙和丁D.甲和丁

4.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

A.弥补西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解析:

3.A 4.C 第3题,甲位于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丰富;乙位于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都以火电为主;丙、丁两处水能资源丰富,以水电为主。

第4题,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西电东送能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同时能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减少环境污染。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

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

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1~3题。

1.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

2.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D.运营成本低

3.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1.B 2.C 3.B 第1题,该管线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

第2题,油库扩建,归根结底是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

第3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回答4~6题。

4.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

②南方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小

③华北降水变率小,径流量分布不均

④南方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5.南水北调东线中,不需人工抽水站,可实现自流供水的河段是(  )

A.长江—淮河段B.淮河—黄河段

C.淮河—海河段D.黄河—海河段

6.2013年12月8日,东线一期工程通水,淄博率先用上了长江水。

淄博(  )

A.应大幅度降低水价B.应减少抽取地下水

C.可大力发展制革业D.可减少喷滴灌设施

解析:

4.C 5.D 6.B 第4题,华北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相对不足,实施南水北调,可以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①对;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②错;华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径流量分布不均,③错;南方降水多,水资源总量大于水资源需求量,④对。

第5题,南水北调东线线路中,最高处是黄河,黄河以北河段可实现自流供水;黄河以南河段需要梯级抽水。

第6题,大幅度降低水价,不利于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A错;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等问题,地下水体的更新慢,应注意保护,有了南水北调工程,淄博应减少抽取地下水,B对;大力发展制革业,会增大耗水量,也加重水污染,加重了地区的缺水程度,C错;我国的调水原则是受水区要先节水,滴灌、喷灌设施是节水的措施,不可减少,D错。

读中缅油气管线示意图,回答7~8题。

7.中缅油气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地质构造复杂B.资金短缺

C.技术力量不足D.多年冻土的存在

8.中缅油气管线的修建(  )

A.是为了开发缅甸的石油资源

B.有利于提高中国能源安全

C.是为了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

D.主要用于中国天然气出口

解析:

7.A 8.B 第7题,中缅油气管线穿过横断山区,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工程难度大。

第8题,中缅油气管线缓解了中国进口石油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降低了海上进口石油的风险。

读Z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Z河流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河流是我国汛期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

B.河流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

C.位于我国东南部,向东流入东海

D.流域水系主要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

10.关于图中N工程的电力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电

B.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

C.以火电为主,以水电为辅

D.火电

解析:

9.D 10.B 第9题,图中Z河流为珠江,珠江水系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

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珠江未流经青藏高原;珠江注入南海。

第10题,图中N工程为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该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降水丰沛,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同时贵州、云南一带煤炭资源较丰富。

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出的电力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

一、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

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 ②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③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 ④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

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④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1.B 2.C 第1题,西南油气进口通道经过地形崎岖的云贵地区,施工难度大;西北油气进口通道沿线地处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②④叙述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第2题,石油为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

我国原油进口出现“四面八方”的格局,实现进口渠道多元化,可以有效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增强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故正确答案为C。

读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甲、乙、丁三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丁地比甲地气温日较差大

B.甲地比丁地太阳辐射强

C.甲地比丁地气温高是由于其海拔低

D.乙地比甲地降水多是受海洋的影响

4.在丁地可采取东水西调的措施保证农业生产高产和稳定,若实施调水,则乙、丙两地之间最合理的工程是(  )

A.利用地势,开渠自流B.逐级抽水

C.架设“水上桥”D.开凿输水管道

解析:

3.A 4.D 第3题,根据纬度、海陆位置和降水分布情况,可判断图示地区为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丁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比位于沿海地区的甲地少,故丁地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甲地与丁地气温的高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乙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受地形抬升,降水多于沿海的甲地。

第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