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双排双立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46015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双排双立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楼双排双立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楼双排双立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楼双排双立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楼双排双立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楼双排双立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

《楼双排双立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双排双立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楼双排双立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

通成华苑二标5#、6#脚手架搭拆施工方案

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2002年版)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蚌埠通成华苑二标5#、6#楼为住宅楼,含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层高均为2.900米。

建筑面积:

4610.2㎡。

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

建筑类别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抗震烈度为7度。

三、设计总体思路

1、待工程地下防水和土方回填完毕后,沿建筑物四周搭设落地式、全高全封闭的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用于结构和装修施工,同时兼作安全防护。

外双排脚手架搭设外架局部最高高度36.9m,因此下部12m采用双排双立杆。

12m以上采用双排单杆。

脚手架采有双排,外架立杆距离结构外沿或阳台外沿0.3米,横距为1.05m,立杆纵距为1.5m,立杆步距1.5m,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米,横向间距4.5米。

2、劳动力、机械设备计划

架子工:

8人、塔吊QTZ400、水准仪一台、经纬仪一台、50米钢尺、5米盒尺、小线等

四、项目组织机构图

5#、6#楼项目组织机构架子工班长

文献

项目经理

管春华

技术负责人

梅粉扣

专职质检员

范晶晶红

施工负责人郭后俊

专职安全员

张伟

材料员

陶庆德富

项目副经理

胡宗祥

施工负责人

钢筋工班长

钱纯忠

水暖班长

王三龙

土建班长

范爱军

电工班长

王三龙生

木工班长

刘士山

防水班长

刘生

材料组长

张强

装饰班长

王亮

施工作业人员

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1、地基处理

基坑回填土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夯实,压实系数0.94,分层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回填土。

土方回填完后表10㎝C15混凝土进行硬化,厚度为10cm,基础上、底座下设置通槽钢,长度不少于两跨,厚度不小于50mm,布设必须平稳,不得悬空。

(注:

东面、南面架体落在车库顶板上,用工字钢。

)并在四周距脚手架外立杆50cm处设排水沟和积水坑,排水沟用砂浆硬化。

(详见基础图)

2、立杆

架体下部12m采用双排、双立杆。

12m以上采用双排单杆。

立杆顶

端高出结构栏杆至少1.5m。

立杆接头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

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错开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立杆在顶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必须等间距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

3、大横杆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采用至少6m且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柱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大横杆在同一步架内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全长的1/300,局部高差不超过5cm。

4、小横杆

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不大于15cm。

小横杆间距与立杆纵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在两立柱之间等距离设置1根小横杆,最大间距不超过90cm。

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离结构外边缘15cm。

上下层小横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邻小横杆在立杆处相向布置。

5、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20cm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对于

双立杆脚手架,在单立杆与双立杆接点距离15mm的位置,增加一道纵、横向扫地杆。

6、剪刀撑

本工程双排落地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全部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

剪刀撑每6步4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之间。

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节点。

所有固定点距主节距离不大于15cm。

最下端的剪刀撑的底部要插到垫板处。

为保证剪刀撑的顺直,同时充分考虑剪刀撑的安全作用,剪刀撑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保证钢管和对接扣件的质量和必要日常检查)。

本工程除在每一拐角处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

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斜杆采用通长杆件,使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7、脚手竹片

立杆底采用槽钢平行于墙面放置。

作业层脚手板采用竹材,厚度不小于4cm,宽33cm,长度不小于3.0m的竹跳板。

在作业层下部加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层不超过一层。

首层满铺一层脚手板,保证操作层有竹片,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脚手竹片设置在四根横向水平杆上。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处宜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离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20cm。

靠墙一侧的脚手板距离结构墙的距离不大于15cm。

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竹片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

8、连墙件

连墙件采用钢管扣件连接的方法,随每层楼层每隔两跨设置,垂直间距为2.9m,水平间距为4.5m,连墙件用φ48×3.5的钢管,其与脚手架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连墙件通过预先在楼层上埋设φ48钢管。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尽量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得采用上斜连接;当脚手架暂时不能设置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采用通长杆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成45°夹角。

遇门窗洞口处的拉接、墙体连接件详见下图:

连墙件:

①.立杆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竖向间距为2.9m,水平间距为3.0m。

②.连墙件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均采用刚性连接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③.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呈水平设置,在两侧山墙处,墙体中留有预留洞口,连墙杆穿过预留洞口与脚手架刚性连接。

④.连墙件按照如上间距布置,遇门窗洞口时按(图5-7)

9、防护设施

脚手架满挂全封闭密目安全网,密目网采用1.8m×6.0m规格,用网绳绑扎在大横杆外立杆内侧。

作业层安全网应高于平台1.2m,并在作业层下部挂一道水平兜网,在架内高度3.0m左右设首层平网,往上每隔6步设隔层平网,施工层随层设网。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和1.2m处设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cm高的挡脚板。

10、脚手架出入口的构造

出入口大小为4.5m×4.0m(宽×高),挑空两根立杆,跨越两步

三跨。

出入口再搭设3.0m×6m×4.5m(长×宽×高)的防护棚,上铺

50mm厚的双层脚手板。

在出入口两侧的内、外排立杆处分别增设一根

立杆,并高于门洞口2步,立杆用短管斜撑相互联系,上方悬空立杆

处增加一根斜杆,斜杆与各主节点相交处用旋转扣件固定。

洞口上方

增设两道横向支撑,应伸出斜腹杆的端部,以保证立柱悬空处的整体性。

门洞两侧分别增加两根斜腹杆,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在15cm以内。

当斜腹杆在一跨内跨越两个步距时,应在相交的大横杆处增设一根小横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

斜腹杆采用通长杆件,接长采用对接扣件。

施工电梯出口处设置4.5m×3.6m×6m(长×宽×高)出入口,顶部50mm厚的双层脚手板,具体做法详见附图。

六、架体防雷构造措施

(一)、安装方案:

1、顶部四角和纵向中部设置避雷针。

2、用16mm2黄绿双色铜芯线作引下线,途中用磁瓶,导线绑扎。

3、接地装置的接地线采用三根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采用5×50角钢、长度为2.2m,接地电阻为4Ω。

4、避雷带采用φ12镀锌圆钢连接,双面焊,焊接长度为72mm,焊接处焊缝平整,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口、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沿外架四角明设。

(二)、工艺流程:

避雷针接地体→接地干线支架→引下线明敷→引下线暗敷→均压环

(三)、接地体安装工艺: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人工接地体(极)的最小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

2.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其顶部为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3.垂直接地体长度为2.5m,其相互之间间距为5m。

4.接地体理设位置距建筑物为1.5m;遇在垃圾灰渣等埋设接地体时,应换土,并分层夯实。

5.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6.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如下:

1)、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

(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

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不得过死,直线段上不应有明显弯曲,并应立放。

2)、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3)、镀锌扁钢与镀锌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直接将扁钢本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七、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

1、搭设顺序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为:

场地平整、夯实、硬化→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钢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栅格)→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搭防护栏杆→绑扎安全网→

2、施工工艺

定位定距: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距墙距离,并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白灰点出立杆标记。

垫板准确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至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双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

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再立中间部分各立杆。

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

立杆接长时,应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其余组件的搭设要求详见构造要求。

3、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

拆除作业应按确定的程序进行拆除:

安全网→挡脚板及脚手板→防护栏杆→剪刀撑→斜撑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不准分立面拆除或在上下两步同时拆除,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件。

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件。

所有连墙杆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如附墙杆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拆除各标准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