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4597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筋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筋技术交底.doc

《植筋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筋技术交底.doc(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筋技术交底.doc

植筋施工工艺:

定位→钻孔→清孔→钢材除锈→锚固胶配制→植筋→固化、保护→检验

1.定位

1.1.按设计要求标示植筋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

2.钻孔

2.1.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

如采用水钻(取芯机)成孔,钻孔内碎屑应用洁净水冲洗干净,并晾晒至干燥。

2.2.钻孔直径d+4∽10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大直径钢筋取高值)。

2.3.当基材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对Ⅱ级(HRB335)、Ⅲ级(HRB400、RRB400)螺纹钢筋,钻孔孔深15d,锚固力即可大于钢筋屈服值;对Ⅰ级(HPB235)光圆钢筋,钻孔孔深20d,锚固力即可大于钢筋屈服值。

具体钻孔深度可参考此基准,根据实际所需锚固力大小,现场拉拔试验确定。

2.4.当基材强度等级低于C20时,应适当增加锚固深度。

2.5.当实际所需锚固力较小时(如用螺栓固定管线、支架、器具等),可按比例减少钻孔长度,但最短也不宜小于5d。

2.6.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锚栓、锚筋,为保证破坏形态为钢材延性破坏,《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偏安全的规定最小锚固长度见下表,抗震设计时请参考。

设防烈度锚筋受拉、边缘受剪、拉剪复合受力之结构构件连接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连接

非结构构件连接及锚筋受压、中心受剪、压剪复合受力之结构构件连接

C20C30≥C40C20C30≥C40

≤626d22d19d24d20d17d

7∽829d24d21d26d22d19d

2.7.所用主要器具:

电锤或风镐、水钻。

3.清孔

3.1.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棉布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将孔口临时封闭。

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

3.2.钻孔孔内应保持干燥。

3.3.所用主要器具:

空压机、毛刷。

4.钢材除锈

4.1.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新钢筋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并打磨出金属光泽,采用角磨机和钢丝轮片速度较快。

4.2.所用主要器具:

角磨机、钢丝轮片。

5.锚固胶配制

5.1.

LYJGNR植筋胶为A、B两组份,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钢筋制成。

也可用细钢筋棍人工搅拌。

5.2.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约5∽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

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5.3.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