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docx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1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关于生命告别的书,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很小心地避开了几乎所有类似和相关题材的书。
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作者身份的转互,并以独特的写作视角来完整部作品。
这是一个特例,而正是所有的特例才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研究价值。
这是一本200多页的小册子,就像书名一样,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读完,很自然,很顺畅。
甚至自然和顺畅得有一些不自然。
略感意外的是,一本有关生死的书,内容是如此平和,几乎没有任何起伏,原本还以为会有什么惊心动魄地过程和描写,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轻轻巧巧地就结束了。
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同时作为医生和病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对可预知的死亡。
作者用超乎常人想像的冷静与理智告诉读者,也许是唯一正确的面对死亡的方式。
我一直很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人可以有计划地倒数自己剩余的生命,为短暂的余生做冷静理智的安排。
作者甚至没有花什么篇幅去追问自己的内心,探讨生命的意义或者回忆过往的幸福,而只是平实地记述了自己的经历。
这是因为这,才让我觉得这本书朴素得过分。
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过这本书的人会像我一样,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失望,嗯,就是一点点。
这一点点的失望不是因为书的内容低于预期,而好像是因为一个这么厚重的话题被这么薄薄的一本书讲得平白无奇,就好比看到一个精巧的魔术,被一句话点破之后所产生的——"就这?
"
现代医学和科研几乎已经证明了人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一台机器——有时候运行正常,有时候出点故障,最终彻底失灵。
我曾经表达过一个略显消极的想法——人生就是一个认命的过程。
无论是谁,最终的结果大概是:
"不过如此"和"只能如此".我猜想,作为医生,可能比我们这些人更早地认识到人和生命究竟是什么。
于是,就像书里所写到的那样,病人和家属更关心的是如何治疗、花多少钱、还能活多久;而医生也许更想知道的是:
上帝保佑,希望我刚刚放在隔壁房间的冰淇淋还没化……
换一个视角思考问题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尤其是要换位到自己的对立面。
这种困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生存的环境,认识的高度和维度,自身的社交络等等。
这种困难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无知地过活——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事情时往往不理智。
我亲眼见到一个医生脸上略带微笑地对家属解释,病人目前已经处于脑死亡的状态,几乎无法挽救生命了,而家属一再哀求是否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甚至还有什么办法起死回生。
于是,意义在哪里?
无论一个人是伟大还是渺小,最终,最终都"不过如此"、"只能如此"——要向死亡低头,无论有没有机会,最终的结果都只是"认命".也许,我们可以站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往前看往后看。
这个时间点就是答案终将揭晓的那一刻,往前看,过去做了什么;往后看,将来要做什么。
只不过,在那一刻,往前看的意义好像已经不太大了。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2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保罗·卡拉尼什的作品,这也是他的自传。
保罗是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优秀而成功,在高强度的医生工作中,他仍不停思考生命的意义。
在似乎已经到达人生巅峰,保罗即将成为一名神经外科教授之际,年仅35岁的他患上肺癌。
而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
这种戏剧性却不是小说的情节,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人生,何其可叹。
当保罗看着他的CT扫描图,一个个熟悉的名词,他自己可以判断出来的情况,医生的身份变得格外沉重而无奈,从医生到病患,却也只能看着自己的生命流逝。
患病前保罗断断续续地写了他对医学,对人性,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回忆了自己是如何“弃文从医”,从思考文学与哲学,到拿起手术刀解剖尸体,在患病后,保罗对生与死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笔耕不辍,仍将前行。
医生的笔调总是冷静而理性的。
在确诊自己的病症之后,保罗做了一个出乎人意料的决定——他决定重返手术台。
或许生命的长度,保罗已无法确定,但他却可以努力做好剩余的每一分每一秒。
当他重新拿起手术刀,强忍疾病带来的不适,努力确保着不出差错,依旧适应着高强度的工作时,人性的坚毅在保罗淡淡的笔下淌出,作为读者的我,心疼、羞愧以及钦佩,百感交集。
诊断癌症六个月后,保罗的病情稳定下来,未来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
保罗通过一份面试,条件丰厚,妥善处理好自己的未来,可是,保罗自己同样清楚,癌症是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剑,将悬未悬。
保罗力求完美地做好最后一台手术,充满了仪式感,仿佛在为自己的医生生涯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意料之内地,保罗的病情开始恶化,他再一次从医生变成了病患,无法拿起手术刀,无法出席自己的典礼。
保罗已经无力回天了。
疾病是令人无望的存在,好在上天还会这个男人留下了一丝安慰,保罗的女儿卡迪出生了。
孩子的出生为这个沉痛的带来了欢笑。
在生命弥留之际,保罗和妻子露西的感情愈显动人,他们一大家人,笑着玩着,陪着孩子,也像是在陪着保罗,家里充满了色彩与活力,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悲痛的事情。
保罗继续写着他的书,这是他献给女儿卡迪的书。
最后,“我准备好了。
”保罗在病床前的这句话很温和,很淡然,直面死亡的他一直是最伟大的战士。
作为医生的他目睹了很多死亡,保罗知道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坦然地面对。
当呼吸化为空气,当躯体腐去,灵魂仍将永存。
这是保罗的第一本书,也是最后一本书,也是他的自传。
而此刻,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本小说,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的故事。
然而,20__年3月,保罗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
书的封面写着保罗生前的一句话:
“我将死去,但仍将前行”,这句话是保罗对于死亡的智慧。
保罗的这本书在豆瓣评分8.8分,有人说,活着的人应该看看这本书。
的确,现如今我们多数人害怕死亡,畏惧黑暗,但保罗教会我们热爱与思考,热爱活着的时光,热爱爱着你的人,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死亡的意义。
蔡康永曾评价这本书:
“如果觉得活得轻飘飘的,没有什么意义,那么这本书会像一个镇纸,令我们想起生命的重量。
”生命的重量何足伟大,当呼吸化为空气,生命永存。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3
离开,是一个令人忧伤的话题。
离开,永远地离开,是一个通常情况下难以直面的话题。
但是,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经历这样或是那样的“离开”。
如果不可避免,那就让我们做好准备,坦然面对。
作者保罗·卡拉尼什生于1978年,是一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更是一位对医学痴迷的作家——他拥有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人体生物学的学士学位,取得了剑桥大学的科学医药历史与哲学的研究硕士学位。
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医学院毕业后,回到斯坦福,在那里完成神经外科的住院医生培训,并进行神经科学的博士后研究项目。
这是一个多么让常人仰慕的求学经历……
看到保罗的照片,他不是那种有着清秀面庞的帅气书生,满脸的络腮胡让他看上去更具沧桑感。
在短暂的37年的人生光景中,他用才华书写着专业的“优秀”,他用文字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
疾病,被打扰的分子顺序
作为一名专业的医生,保罗在书中讲述了他的一些从医故事——有患者,有医者;有成长,有失落。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写下的文字,保罗坦然地写到,生命的基本要求是新陈代谢,而死亡,就是新陈代谢的终止。
也许,正是这样的平铺直叙才能让我们更加直面生命的那头。
科学,无法诠释的要点
作为一名有着专业学位的作家,保罗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无法解释人类生命中最为核心的方面:
希望、恐惧、爱、恨、美、妒忌、荣誉、软弱、奋斗、痛苦和美德。
即使是身为最接近大脑的神经外科医生,保罗也指出,科学的基础是各种现象的重复出现以及人为制造的客观性。
也许从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科学,通常是没有温度的。
哀伤,过程中的缓慢释放
开篇第一段,保罗就提到了自己患病的事实:
肺部恶性肿瘤。
和大多数患者一样,他与妻子一起求医问药,一起揣摩可能的生存期限,一起经历疾病诊疗过程的波动,一起期待新生命的降临,一起体验安宁疗护的温暖……没有发现病情前,二位专注于事业发展的年轻人的感情生活出现了沟通的障碍。
但是,应对疾病又让他们并肩走到了一起,更加融合,更加和谐。
也许,正是这样,书中的保罗才没有孤军奋战的“英勇”,更多是绵延的柔情与深深的不舍——对爱人、对女儿、对生活、对生命……
妻子的话
坦率地说,在保罗留下的文字中看不到过分的忧伤与痛楚。
或许是天性使然,或许是待到病入膏肓时保罗已无力提笔。
他的妻子,露西·卡拉尼什在“后记”中为读者记述了生命最后几个月的保罗。
从发现病情到永远地离开,不过只有22个月。
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保罗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全神贯注完成了这本书,采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迎来了女儿卡迪,他甚至还一度重回工作岗位完成复杂的神经外科手术……
生命的最后一年,保罗笔耕不辍,完成此书成为他活着的目的。
癌症的恶化给他带来痛苦万分的疲惫感。
在妻子露西看来,保罗一直都与死神面对面:
检验、对抗和接受。
他想帮助人们理解死亡,并直面自己必死的命运。
他以自己的血肉身躯,勇敢地在险境中跋山涉水。
Whenbreathbecomesair。
一切都变得“轻”起来,摇曳在空中,请记得:
他曾经来过。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4
无意间遇到了这本书,翻开是因为他的书名《当呼吸化为空气》,五岁左右,我睡梦里哭湿枕头,被奶奶叫醒后还在不停的哽咽,因为我梦到奶奶不在了,奶奶说:
“不怕啊,奶奶不会走,会变成空气陪着你。
”
在手指翻阅书的期间真的是很压抑,必须要看几页平复一下才能继续,作者对妻子说:
“我爱你,我做好准备了”,在家人的陪伴下关了呼吸机,生命终结在37岁。
眼泪决堤。
但是在书结束的时候,难得的平静,心里像有个湖水一样,反射着正好的阳光和蓝的清澈天空,活着真好。
之前看过《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内容残酷而现实,医疗,养老院,老年医护人员的缺失……讲述了大量老年人在面对衰老和疾病的无助,即使他们竭力保持优雅状态,但在医生面前功亏一篑,以及他们只能躺着病床面对冰冷仪器任由医生操控的情景让我感到了极大的恐慌,导致我在很久的一段时间里都无法释怀,包括在高中,大学时期去养老院的情景也都清晰地出现,同样也对家人产生了强烈的愧疚感,爷爷奶奶养育我近十年,工作后虽然每年买很多东西给他们,我安慰自己我很孝顺,但不敢承认他们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物质,陪伴,这是我最没法回馈的。
现在是爷爷奶奶的衰老,以后是父母,于是我在想为什么要孩子,为孩子操劳一辈子,子女有自己的生活,而父母也不愿意打扰子女,最后还是会孤单一个人,那么生养孩子的意义是什么。
感谢这本书找到了我,真的让我释然很多,或许是因为本书作者直面的是自身的凋亡,是自己那绝无可能的生还,不是他人。
也或许因为这位作者是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医12年到达人生巅峰有着精湛手法的医生也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他经历过在产房里接下新生儿欢愉,同样也目睹过生命的凋零。
他用了生命中一半的时间在挽救生命,但却无法挽救自己……生活有的时候真的很讽刺。
整本书里没有与癌症抗争的励志故事,没有浓稠的悲叹,抑或是绝望中奋力疾呼命运不公,只是平述他的这一生,文字平常但却极具力量。
还有对职业、人性、道德的感悟。
他努力避免自己成为一个冰冷的医生,但在争分夺秒的手术台前是不允许有感情上的犹豫,面对自己的变化,他质问自己,到底是技艺在提升还是道德在不断的下滑。
而我们不也总在怀疑,为什么长大后、工作后我变成了以前讨厌的那种人。
我不会写书评,我不知道该如何全面的表达出这本仅有200多页的书带给我的震撼感,但是,我还是希望能有多一个人或许会有兴趣翻开这本书,看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在为自己好好的活下去做出的努力,而在患病之后,医生一毫米的误差就会带来致命的后果。
“死亡”总是个不吉利的词,小的时候一提起总会被大人们训斥,但是无论怎么回避它终究会来;死亡,我不熟悉,也不想熟悉,仅仅是在听到一些悲欢离合和毫无征兆的事故时或感慨或遗憾。
牡丹亭中言,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死,本来就是连接在一起的词,而在疾病和意外面前,每个人也都是平等的。
那不妨带着一颗敬畏的心对这个话题做一些了解,精彩的活着,坦然的走到生命的终结。
愿我们都能获得发自内心的优雅与坚强,在哪怕站在最低的谷底的时候。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5
初看此书时,首先是被保罗精彩的人生履历所吸引,保罗·卡拉尼什PaulKalanithi,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作家。
1977年生于亚利桑那州,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后于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
在就任医生期间,保罗曾因其出色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
如此完美的人生履历,只要他完成住院医师培训,顺利毕业之后,就会有有医生和教授的身份、百万年薪、高品质的生活及优厚的科研条件在等着他,而当他生活与事业都在奔向巅峰的途中,癌症不期而至,当呼吸化为空气时,这些锦绣前程也化为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为什么选择做医生?
保罗.卡拉尼什生长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医生,他的兄长也是医生,在美国医生是一个体面而受尊敬的职业。
但他并不是从小就在家庭的熏陶下树立了成为医生的理想,恰恰相反,他在高中毕业时是绝对不愿做医生,而是受其母亲的熏陶,对文学产生的浓厚兴趣。
在文学的海洋中,他不断探寻着这一问题,“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
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大脑则是显示精神生活的载体,而神经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
为了探究并真正理解“生理与精神并存的意思”,最后放弃文学,走上了医学的道路。
并立志成为神经外科医生兼神经系统科学家。
当身患癌症之后的思考?
活在当下,而活在当下究竟是要一个怎么样的活法呢,当诊断晚期肺癌之后,保罗曾抱怨自己时日无多:
“你要是告诉我,还剩下三个月,那我就全部用来陪家人;还剩一年,我可能写本书;还有十年,我就回去救死扶伤。
活在当下,这种真理对我根本没有帮助,我这当下该怎么活啊?
”。
而保罗最终用行动给了我们答案,他坚持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去做一些他认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他先重新回到手术台,这是他认为自我实现的地方,实现了一个神经外科医生价值的地方。
而当他再也无法拿起手术刀时,他拿起了医生另一种最好的工具——语言,即文学,给我们留下了这本巨作,他没有刻意去阐释生与死的意义,而是用他的所见、所闻、所想来引发我们对于生与死的思考。
“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我仍将活着,直到真正死亡的那一刻”。
我们作为医生的反思?
我非常喜欢文中的一段对医生职责的描述“医者的职责,不是延缓死亡或让病人重回过去的生活,而是在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他们庇护与看顾,直到他们可以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并想清楚今后何去何从。
”这与美国医生特鲁多所说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信这也是我们医生每日都在做的事情。
给病人多一点时间,多一点安慰。
他们有时在等的并不是我们尚未说出口的“专业知识”,而是期待着我们与之同情,给他们以切身感受的亲切感。
最后我想用文中,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与诸君共勉——“给病人签署手术的知情同意书不仅仅只是一场迅速告知手术的司法程序,而是一次机会,让我们和正在承受痛苦的同胞订立盟誓:
我们在此共聚一堂,一起走过接下来的路。
我承诺竭尽我所能,引导你走向彼岸。
”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6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优秀的著作,叫做《当呼吸化为空气》,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让我受益良多!
保罗对生命意义的探究似乎从儿时便开始了。
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求知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
而他的想法便是:
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
“意义”这个概念,很是让人捉摸不定,但也难以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价值观割裂开来。
儿时的'保罗并不认为自己会成为医生,爱好是文学,是其中的力量。
在其母亲的启蒙下,保罗的文学素养日益提高。
而一切的转变是在其看了《撒旦:
不幸的卡斯勒医生的心理疗法与治愈》后产生的假设:
思想不过就是大脑运转的产物。
尽管人类拥有自由的意志,但仍然是有机生物体,大脑是器官,也遵循一切物理定律。
文学是人类的一大笔财富和意义,而通过某种方式实现文学价值的,就是大脑这个机器。
至此,保罗开始寻找生物和神经系统科学的相关课程进行学习。
纵观所有,年轻的少年可以拥有无限的遐想。
可以梦想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
因为有梦,才敢追梦。
探索,是年轻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坚持便是使其实现的精神力量。
我想保罗所传达并不是人生只有一种可能性。
人的一生在不断成长,成长的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也可能会不断改变,再一一修正自己前进的步伐。
直至完成。
成年后的保罗,最后选择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
见证过许多死亡,也见证过许多别离。
身为一名医生,有的病人你救不了,有的却可以妙手回春。
而每有一个病人逝去内心的沉重也益发加深。
有的时候,这种沉重感非常明显。
压力与沮丧弥漫在空气中。
只能将这愁云惨雾呼吸进去。
现实生活中有些医生会麻木,会无感。
而谁又知道,在这之下的真实内心又是如何呢?
为多救病人的超负荷工作,不眠不休只为和死神赛跑。
医生的工作无疑是圣洁的。
后期的保罗,上帝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在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他,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
对比很多癌症晚期患者,保罗没有暗无天日的绝望,也没有怨天尤人愤恨上帝不公。
他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死亡,只是不知道这天具体是什么时候。
而如今,只是它来了而已。
观至此处,我很讶异会有人如此平淡地去接受死亡。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有限的生命里究竟有没有做完自己所有想做的事。
人在世上走一遭,总归有遗憾和不甘。
而保罗似乎并没有这些遗憾和不甘。
他坚持做了身为医生的工作,身为丈夫的责任,身为父亲对子女的期盼。
人活一遭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意义。
保罗,一名得了癌症的医生,他还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年里,一边跟肿瘤作斗争,一边完成了这本书。
他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死亡意义的思考。
正是当下浮躁的人们应该静心思考、学习的。
终了,内心不免有点沉重又带着点新生的期盼。
人生在世不求功名利禄,但求勿忘初心。
我们智慧的最高峰,便是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却又不仅仅是当下。
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而不是即时享乐。
且每当一件事情全力去完成之后,畅快淋漓的内心总是澎湃的。
身随意动,每日每时每刻。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7
《当呼吸化为空气》是医生卡拉尼什离世前对自己余生的纪录与反思。
他既没有用自己的死来煽情,也没用像先知或圣人一样指导大家:
活在当下,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他只是说了在自己生命的旅程即将戛然而止时,将要面对些什么。
“面对死亡,是什么让我们的生命值得一活?
”他也是个穿行于这个问题的迷雾中的人,不过比我们先行。
书有个略微惊悚的序幕,引的是艾略特的诗:
韦伯斯特被死神紧紧抓住,
他看见头皮下的头盖骨,
地底下的无胸生物,
没有嘴唇,龇牙一笑,向后退去。
大概相较于“掀起你的盖头来”这种温文尔雅,“掀起你的头盖骨”更符合本书的调性,死神不会放过一切生物,不管是金鱼,还是可爱的小孩。
更重要的是,作者身为神经科医生,用电钻钻开颅骨是其日常。
本书序幕写其即将走上人生巅峰、来到应许之地时,诊断出了癌症。
光明的未来被一纸判决书无情地宣告结束,狗血得像电视里的剧情,可是电视里说不定就来个大反转,但冰冷坚硬的现实却不会因你是谁,就温情脉脉的开一面。
与古老的世界相比,人类的行动显然有力了许多,但在超人类的力量面前依然是那么不堪一击,“这个世界比起莎士比亚的作品,显然更具希腊悲剧的色彩。
”作者讲到在自己病假期间,斯坦福那个外科兼科研的职位又找到了其他人,自己很崩溃。
让我想到秃发傉檀“作者不居,居者不作”的感叹,宣德堂不过百年,却已换了十二个主人。
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位”却一直在那里,人都希望自己不可替代,事实上是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以前高中老师训学生:
毛主席都死了,地球照样转。
“当我身强体健时”追溯了自己从少年时一路成长的经历,童年的生活、恋爱、做医学生、对生命和医学的不断思索,里面有很多动人的片段:
学监看到学生漫不经心地解剖时,脸上露出无法言喻的悲伤;看懂心电图后,露西瞬间流下的泪水;庄严宏伟的天地间、无限的辽远广阔中,一群人静静观看昼夜更替的景象……当然,里面也有很多平静又有温度的思考,就在书里,不抄了。
书的第二部是至死方休,医生病入膏肓,死之将至。
他坐在那里,盯着一张自己和妻子的合影出神。
“那是医学院时期照的,我们在跳舞,在开怀大笑。
”照片里的两个人,正一起计划着新生活。
现在似乎恍若隔世。
医生的未来没有了,活在过去吗?
格林说,人真正的生命是在头二十年。
回想自己更年轻的时候,胸怀大志,要将“人类尚未产生的道德良知锻造进自己的灵魂”,可是锻造的工具太脆弱了,锻造的火焰也隐然将熄。
面对自己即将死亡的事实,他还在努力的弄清楚是什么让这辈子值得一活。
面对生命的界限,人人都会屈服,他的未来已不再是一架天梯,金钱、地位,这一切的虚荣浮华,对他而言,不过是捕风而已。
只有他的小女儿,周身还散发着一种崭新的光明,让他的当下平和喜乐,心满意足。
在圣克鲁斯山上,一片田野的边缘,风在吹拂,鸟在啁啾,医生的墓碑上刻着几行诗:
Thenfanciesflyaway
He’llfearwhatmensay
He’lllabournightandday
Tobeapilgrim
“一切虚妄过眼,他不会在意他人所言,他会昼夜不停劳作,成为朝圣者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