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总的教学要求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
教材编排上充分体
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
易激发兴趣。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
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
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
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
新能力。
4.过程目标: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
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四、提高质量的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
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
同提高的机会。
第一课时怎样进行观察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
难点:
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观察的材料:
饼干、矿泉水
3.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语: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我请一位同学先到门外去。
(转身问)你们有谁知道他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
(指名回答)。
师小结:
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
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
(板:
怎样进行观察)
(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观察呢?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
3.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
(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
4.导语:
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
因此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
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
师小结:
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
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
当然,在观察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
(1)观察要有序;
(2)观察要有目的;
(3)观察要进行比较;
(4)观察要启发想象。
(三)作业
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
第二课时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
教学目的
1.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
2.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
3.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
4.借助网络查阅整合信息,培养相互合作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
借助网络筛选整合信息,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学习古诗《绝句》,激发学生对唐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诗歌声声,如溪水潺潺,汇入我们的心间,熏陶我们的灵魂。
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
今天物品们就来当一回唐诗历史的解说员,带领大家走进那段辉煌的历史。
二、活动激趣
师:
今天我就是博物馆的馆长来这里招聘优秀的解说员。
这里有唐诗历史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一块证书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二块就是介绍代表诗人杜甫生平事迹的资格证,第三块就是介绍《绝句》赏析评论的资格证。
最优秀的解说员可获得“唐诗小博士”的称号。
三、上网查询,合作交流资料
为了当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请同学们按照馆长发给你解说员必填表按要求填写,关于这些知识可以到网上查询,看哪一个小组配合的最有默契。
学生活动上网查询资料
(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大家合作完成同一个课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颁发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书
师:
现在我这位馆长来招聘人才了,请个位选手好好准备
第一轮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应聘。
(陆续完成介绍唐代代表诗人杜甫的解说员和《绝句》赏析解说员的招聘)
五、活动小结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和义务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我希望我们各位同学能在课余时间继续去汲取这份丰富的文化乳汁。
六、活动拓展
师:
我们班有很多小小作家,现在请你展开想像写一篇《绝句》新传。
第三课时神医大会诊
活动目的:
针对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出现的病句,换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改正,效果会更加好。
(一)揭题引趣
今天,我们这节活动课的题目是——神医大会诊。
昨天,语言王国来了几位客人,个个愁容满面,原来他们得了病,老师把他们的病介绍给了我们班的几位专家。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是如何诊治的。
(二)“专家门诊”
(场景布置:
四个诊室分别为“肥胖症”专科、“前后矛盾症”专科、“残缺不全症”专科、“搭配不当症”专科。
)
1.症状
甲:
“哎哟哎哟,肚子好难过,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医生去看病!
”
乙:
“哦,实在太累了,走了这么一点路就吃不消,我这人太肥了,得减一减才行”。
丙:
“我的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觉得全身不舒服,像身体里哪一部分不属于自己。
”
丁:
“我呢?
病得最严重,缺手缺脚成残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
2.挂号
根据各人病情,挂号处给予不同的诊卡。
3.看病
甲拿着诊卡来到“前后矛盾症”专家前,出示病句:
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专家诊断:
一整天应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这病就痊愈了。
(随着专家的话,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颜开。
)
乙拿着诊卡来到“肥胖症”专家前,出示病句:
在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沙滩上拾贝壳。
专家诊断:
前面已经有“金色的沙滩上了”,后面再写“沙滩上”就重复了,应该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专家“咔嚓”一声,使句子变为“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贝壳。
”乙欣喜而归。
)
丙来到“搭配不当症”专科专家面前,出示病句:
小红生病了,但是她没上学。
专家诊病:
关联词“但是”用得不当,应改为“所以”,丙连声道谢而归。
丁来到“残缺不全症”专科专家面前,出示病句:
我们美丽的校园。
专家诊治:
这句话只有“谁”而没有“怎么样”或“干什么”,可以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怎么样”,如“真大啊!
”“真安静!
”等等。
(出示句子“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大啊”和“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安静!
”接受了诊治,丁快乐地唱起了歌。
)
(三)出诊语言家族。
师:
“刚才,小病人们个个满意而归,临走时,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小神医们能到语言王国出诊,医治一下他们那儿的所有的病人,你们愿意当小神医去一趟吗?
”(学生欢欣雀跃)
1.词语家族
师: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词语家族,见到了许多有病的词语宝宝,同学们快动脑筋医治他们。
[出示词语:
克苦青香兴高彩烈痛若灵机一动坚难枪先舞稻](学生答教师改,完成了此项练习。
)
师:
治好了词语宝宝的病,他们真开心,他们想邀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电脑出示题目:
茂密的山水吸引水面
威武的树木守卫合作
翻滚的龙虾注视游客
2.师:
治好了句子病人的病,句子小朋友也很开心,他们兴高采烈地坐滑梯去了,可不知怎的,一个个从滑梯上掉了下来,可能是滑梯组装得不对吧!
我们小朋友帮他们去检查一下。
[出示一副由句子组成的大滑梯:
1.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
2.我关上楼道内的灯,摸着黑下了五楼。
3.写完作业,灯光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4.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
于是,我转身上了楼。
5.我快速地收拾好书包,关了教室的灯,走出了教室。
6.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内的灯没有关……]
( 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排序,句子排列正确后出示:
“谢谢小朋友!
”)
7.篇章段落家族
师:
“篇章段落家族”也有居民病了,你们想去治治他们的病吗?
(然后出示一篇病症的例文,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修改。
(四)教师总结。
今天这堂课,老师带着我们班的小神医们为“语言家族”的居民治好了各种各样的病,真是太了不起了!
大家学会了治别人的病,要是自己生了病,怎么办呢?
下面老师布置一个作业,修改自己最近写的一篇日记,好吗?
第四课时春节和圣诞节
活动背景:
圣诞节和春节即将来临,孩子们相互赠送贺卡和礼物也很多,庆祝的气氛很是浓厚,但是真正地让孩子们说说圣诞节和春节,他们又显得很陌生。
开展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对这两个节日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更好地感受那欢快的气氛。
活动过程:
一、设置疑问
你知道圣诞节和春节分别是什么时候吗?
这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你能比较吗?
二、布置任务
分四大组进行查阅资料,准备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
(重点在与比较两者的区别)
四、为圣诞节和春节设计贺卡。
五、总结活动
第五课时走进家乡的风俗习惯
一、主题的产生:
生活中许多民俗我们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人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进行家乡民俗的研究,学习和了解家乡民俗风情,增长知识,丰富阅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家乡民俗的研究,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味小吃、民间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汇报:
家乡风俗
活动准备:
搜集家乡风俗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话家乡风俗
1.小组交流家乡风俗。
2.集体交流。
(1)家乡风俗有节日风俗,如元宵节、重阳、过大年、清明、端午节、七月半等。
生产风俗:
学徒与帮工、开张剪彩等。
婚丧喜庆:
洗三朝、做生日、抓周、祝寿等。
生活风俗:
张贴门神、建房与上梁等。
(2)对某一风俗作介绍。
三、展出家乡风俗图片,并说说经历。
四、谈谈看法和建议。
(如对家乡的哪些风俗你是不满意的?
)
五、讨论:
如何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
(1.正确看待民风民俗。
2.尊重当地的礼仪。
3.对于迷信活动,应当加以抵制。
)
第二阶段汇报:
小小点心师
活动过程
1.课前调查了解家乡的点心有哪些,知道他们的名称,材料,做法,口味……
2.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做一道点心。
最好有自己的创意。
3.把自己制作点心的材料和过程,或者制作中的感受写下来。
4.把自己制作的点心带到学校里来,向同学介绍点心的做法,然后根据色香味评出最佳点心师。
最后和同学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5.整理好在这次活动中的资料:
包括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数据、表格;活动中自己记的笔记(点心的制作材料、过程),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活动中的图片资料……
六、教师总结
七、宣布活动结束。
第六课时吃的学问—饮食与保健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食物与保健”这个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
期望通过此项研究活动,使每一位学生亲自实践研究身边的科学,探索身边科学的奥秘,掌握有关保健的科学知识、技能。
二、活动具体目标:
1.引导学生对食物的关注,认识食物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功用,让食物更好地为我们健康成长服务。
2.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试拟定健康食谱。
3.培养学生观察研究、想象创新及与人协作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与人交流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三、活动的实施
整个主题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
1.食物的来源;2.食物本领大;3.我是小小营养师;4.未来的食物。
第一阶段:
食物的来源
目的:
向家长、售货员等请教食物的来源,与同学交流自己熟悉的食物及其来源,激发学生研究这一主题的兴趣。
过程:
(一)食物从哪里来
鼓励学生向家长、菜贩、菜农等调查了解食物的来源,了解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二)开个小小交流会
在班上开个交流会,让学生交流知道的食物及它的来源。
食物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东西,孩子们对食物非常了解,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种,如:
各类蔬菜、肉类、奶制品、小零食等等,孩子们热情高涨、非常感兴趣。
这为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奠定了情感基础。
第二阶段:
食物本领大
目的:
自由组成调查小组,设计调查表,通过网络、图书室及向别人请教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各色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其它价值。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过程:
(一)学生自由分组、确定调查的地点和内容,设计调查表。
上网查找,查阅书籍,向老师请教其他
(二)学生分组、分地点进行资料的收集。
活动时间为两课时,这主要是在校内,地点是电脑室和图书室。
(三)组织学生交流调查情况、整理资料,完成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
我是小小营养师
目的:
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试拟定健康食谱。
过程:
(一)你每天的饮食科学吗
(二)我是小小营养师
1.调查身边的小伙伴们,给他们提提建议
我们班上有不少小胖子,“小小营养师”们就把目标索定在他们身上,进行重点调查。
认真、细致地了解他们平时喜欢吃的食物,还要给他们提合理化意见,弄得小胖子们一个个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
孩子们在学校调查了同学的饮食习惯,我还鼓励他们回调查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营养习惯,帮他们也分析一下他们的饮食是否健康。
2.出份营养套餐小小报
这一活动是在孩子们将他们收集到的资料及调查了周围人的饮食习惯后进行,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设计既有营养又合理的健康食谱。
有的孩子说,现在吃肉太多了,很多人都得了肥胖病,肥胖又容易滋生出许多病来,我们出份素食报;有的孩子说,现在人人都在喝奶制品,但是他们不知道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所需的奶制品是不一样的,我们出份合理饮用奶制品的小报,帮助爸爸妈妈正确选择奶制品。
3.营养师大碰撞
让孩子们交流自己设计的营养食谱,营养师们互相发问、解疑。
建议营养师们将营养食谱介绍给你认为适用的人。
(同学、家长、老师等)
第四阶段:
未来的食物
目的: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设计未来的食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过程:
我们生活中的食物有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蔬菜,由于使用上了化肥,使得蔬菜上残留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各不相同,人们为了摄取各种营养,必须吃许多食物,太麻烦了等等。
四、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一)活动的结果
原来学生并不注意如何健康的饮食,爱吃什么就吃什么,现在孩子们非常关注饮食的合理与搭配,他们考虑吃什么对自己的身体有益,怎样吃才健康,并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健康饮食的习惯。
(二)活动的评价
自我评价:
同学对我的评价:
爸爸、妈妈对我的评价:
老师对我的评价:
第七课时《茶文化》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加强了学生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准备工作
1.对学生进行安全和文明礼貌教育。
2.进行调查方法、摄影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指导。
3.学生参与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
三、活动过程及方式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茶的种类、名称、中国名茶、传统制茶叶的方法、泡茶方法和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茶道艺术等。
(这一项每组可以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重点研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要根据学生研究的重点给予合理的评定);
②引导学生阅读与茶有关的文章(诗词、散文),并初步了解中国5000年茶文化的发展过程;
③引导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2.可举行一些与茶有关的诗词、散文朗诵表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人;也可检验学生对语文、口才、胆量等方面的能力。
3.用亲手制作的茶叶为最亲的人泡一杯浓茶,以表达对最亲的人的敬意。
4.用在活动期间制作的茶叶,以及所学到的茶文化知识,在校内举行一次茶艺表演。
5.在校举行成果展示活动,活动方式有:
黑板报、手抄报、电子刊物、图片展等。
四、活动成果的评价
1.重视过程评价
2.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第八课时 走进秋天
主题目标:
1.体验丰收的喜悦,让儿童在秋天的自然中体验到愉快和舒畅。
2.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劳动果实。
3.获得有关的农作物和其他动植物的知识。
4.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
主题内容:
1.丰收的果园
在家长或者朋友的带领下,让学生到农村果园里去采摘果实。
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认识果实。
了解果实的特征以及有关果实的知识,学习—些简单的劳动技能,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体验丰收和喜悦之情。
2.寻宝物
组织学生自主地去寻找植物的落叶、果实、种子或好玩的小东西,装起来收集好,为开学的展示活动做准备,通过这个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在秋天的自然中体验到愉快和舒畅,体验探索自然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秋天的创作
学生利用找到的“秋天”,例如:
果实、树叶、种子等自然物进行拍照、作画、做标本甚至有创意地玩出各种秋天的游戏,充分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丰收的果园
一、谈话引入,提出注意事项
教师:
同学们,秋天已经悄然走到我们的身边了,这时果园里的果树已经结满了果实。
抽个空我们要到果园去,大家高兴吗?
教师:
到果园去要注意什么?
(学生已有了多次外出活动的经验,他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许多注意事项。
)
活动二:
寻宝物
一、导入活动,提出要求
老师:
我们还要利用这个机会去寻找秋天的“宝物”。
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认真寻找,将自己寻到的“宝物”收集起来装好,看谁寻找到的“宝物”多。
活动时注意外出的安全。
活动三:
秋天的创作
一、引导学生以自己或者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在“寻宝物”活动中的收获
教师:
同学们,你们在假期中寻找到了许多秋天的“宝物”,你们都带来了吗?
请大家向同学介绍自己找到的“宝物”。
二、展示创作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启发学生互相观赏,看一看,议一议谁创作的作品最美、最有特点?
你最喜欢哪样作品?
第九课长方形面积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六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习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
请同学们举起收集的树叶,说说它们的名称。
生:
桑树叶、梧桐树叶、银杏树叶……
师:
看到这些树叶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
树叶真是千姿百态。
是五颜六色的。
我想知道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好吗?
[评:
让学生了解课前所收集的树叶的名称,激发学习的兴趣,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
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
二、探究发现
1.计算长方形面积。
师:
出示一个没有数据的长方形,能说出它的面积吗?
能想办法吗?
生:
量出长、宽。
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积。
师:
(屏幕显示),把长方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长方形中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评:
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有效激活学生用数方格方法求图形面积的经验,促使学生把这一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
2.计算三角形面积。
师:
屏幕显示一个三角形,你能说出它的面积吗?
学生互相讨论,汇报。
生:
像长方形一样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
把三角形分开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
你想得真好!
把图形分开来,再移动变成正方形。
数一数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生:
9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先数整格的,再数半格的,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
师:
同样是在方格纸上数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数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生:
长方形都是整格的,三角形有半格的。
三角形中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
[评:
求三角形的面积,学生不仅提出了数方格的办法,而且在方格的启发下,大胆想像,指出了先分割,再拼合的方法。
这样做便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
3.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
师:
(屏幕出示地图、树叶、钥匙等实物图,再抽象出平面图形。
)
与三角形和长方形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
都是由弯弯曲曲的线围成的。
它们都是不规则图形。
师:
你们认为像这样的不规则图形应该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呢?
请同学们以树叶为例,小组讨论。
4.汇报:
生:
把它看作一个长方形来计算面积。
师:
怎么看?
生:
把弯弯曲曲的线看成是直的,和长方形很像。
生:
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
师:
如果把树叶放在方格纸中,这个不规则图形和刚才看到的三角形比,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
三角形中的半格正好是整格的一半,而树叶有的占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
师:
那么怎样用数方格的办法来算出它的面积呢?
生:
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的算半格。
生:
我不同意,应该把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师:
这时,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是准确的吗?
到底哪种方法更接近呢?
为什么?
生:
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算半格,计算出的面积就会比实际面积大得多,还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比较好。
[评:
从"全是整格一有的正好半格一有的比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教学时抓住不同图形的特征,精心为学生创设了矛盾不断激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猜想、争论,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了非常可贵的估算意识。
]
5.请学生上台汇报计算方法,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计算树叶的面积。
生:
先把整格的框出来,然后把半格的编号并标出来。
生:
不满半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弯曲的部分都画成半格,再数。
生:
整格的分别标上数据,在两个半格中间标上一个数据。
[评:
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获取成功的快乐。
学生在计算时创造了分类计数等有效的方法,展示的过程给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提供了条件。
]
三、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