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开洞要求及做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45722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doc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开洞要求及做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doc

梁开洞要求及做法:

一个工程是否有这种混凝土已经成型再来开孔的情况,体现了这个项目的管理水平!

标准的梁上空洞应该采用预留的方式,空洞周边还用采取加强措施!

楼主问空洞的位置一般应该在梁高的1/3中部,下面这个截图就是常见的设计方法:

平法03G101-1中有一个梁上留洞的加强方式,上面也可以看出空洞的位置限制要求。

孔洞还有方孔与圆孔之分,下面这个截图分别是两种不同孔洞的加强方法:

一、留洞要求:

1.对于预埋钢套管,当预埋位置设置在跨中L/3范围内时,要求:

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4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2倍的较大洞口直径。

以上四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2.当预埋位置设置在梁端L/3范围内时,要求:

①洞口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0.3倍的梁高;②洞口上边缘距梁上边必须大于或等于0.35倍的梁高;③洞口下边缘距梁下边必须大于或等于150mm;④洞边到梁边或柱边的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1.5梁高;⑤相邻两个洞口的中心间距应不小于3倍的较大洞口直径。

以上五条必须同时满足,对不满足此要求的钢套管大小、标高及位置应作相应调整。

二、具体补强做法以下都有详细说明:

参考资料:

《高规》7.2.2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5.3.29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二版)3.9

《苏G01-2003》17页

梁上开洞的计算和构造的一般规定

  

(1)框架梁或剪力墙的连梁,因机电设备管道的穿行需开孔洞时,应合理选择孔洞垃置,并应进行内力和承载力计算厦构造措施。

  

(2)孔洞位置应避开梁端塑性铰区,尽可能设置在剪力较小的跨中L/3区域内,必要

时也可设置在梁端1/3区域内。

孔洞偏心宜偏向受拉区,偏心距EO不宜大于0.05H。

小孔

洞尽可能预留套管。

当设置多个孔洞时,相邻孔洞边缘间净距不应小于2.5HJ。

孔洞尺寸

和位置应满足表5-24的规定。

孔洞长度与高度之比值`L_O`/`H_3`应满足:

跨中L/3区域内不大于6;梁端L/3区域内不大于3。

 (3)当矩形孔洞的高度小于MM,且孔洞周边配筋可按构造设置。

上、下弦杆纵向钢筋`A_A2`、`A_A3`可采用2Φ10~2Φ12,箍筋采用Φ6~Φ8,间距不应大于0.5`H_1`或0.5`H_2`及100MM,孔洞边竖向箍筋应加密.

 (4)当孔洞尽寸超过上项时,孔洞上、下弦杆的配筋应按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按构造要求设置的配筋。

     孔洞上、下弦杆的内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14    5-53

     式中  `V_H`------孔洞边梁组合剪力设计值;

     Q-----------孔洞上弦杆均布竖向荷载;

     `Λ_B`------抗震加强系数,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Λ_B`=1.5;三四级时,`Λ_B`=1.2.非抗震设计是,`Λ_B`=1.0

`M_B`-------孔洞中点处梁的弯矩设计值;

Z--------孔洞上、下弦杆之间中心距离;

孔洞上、下弦杆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无地震组合时:

               `V_I`≤0.25`Β_1F_CBH_O`      (5-58)

有地震组合时

跨高比`L_O`/`H_I`>2.5    `V_I`≤`

(1)/(Γ_RE)`(0.20 `Β_1F_CBH_O` )   (5-59)    

跨高比`L_O`/`H_I`≤2.5    `V_I`≤`

(1)/(Γ_RE)`(0.15`Β_1F_CBH_O` )   (5-59) 

式中  `V_I`------上、下弦杆剪力设计值,按公式(5-53)、(5-54)计算

     B、`H_O`----上、下弦杆截面宽度和有效高度;

     `H_I`------上、下弦杆截面宽度和有效高度

`F_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计值

`Γ_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85

`Β_1`----当≤C50,取0.8;C80,取0.4;C50~C80间,取其内插值;

斜截面承载力和下截面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承载力计算,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计算公式。

孔洞上、下弦杆的箍筋除按计算确定外,应按有无抗震设防区别构造要求。

有抗震设防的框架梁和剪力墙连梁,箍筋应按梁端部加密区要求全长(`L_O`)加密。

在孔洞边各H/2范围内梁的箍筋按梁端加密区设置。

孔洞上弦杆下部钢盘`A_A2`和下弦杆下部钢筋`A_A3`,伸过孔洞边的长度不小于40倍直径。

上弦杆上部钢筋`A_A1`和下弦杆下部钢筋`A_A4`按计算所需截面面积小于整梁的计算所需钢筋截面面积时,应按整梁要求通长,当大于整梁钢盘截面面积时,可以孔洞范围局部加筋来补定所需钢筋,加筋伸过孔洞边的长度应不小于40倍直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