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5711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docx

《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docx

关于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

汉川市人民医院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疾病,常并发于其他疾病,为有效降低VTE的风险,对VTE做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以促进我院VTE防治工作的发展。

特制定我院院内VTE防治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一、成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组

(一)组成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工作职责:

1、参与制定有效的医院内VTE预防与处置方案并推进实施。

2、负责院内VTE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工作,并指导治疗。

3、动态监测全院VTE发生病例及多发科室,帮助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对策。

4、负责全院VTE病例资料收集及整理工作,对VTE预防与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效果评估,并提出改进方案。

二、制定院内VTE预防方案

1、对每位入院患者应进行VTE风险评估。

具体流程参照住院患者VTE预防流程(见附件1);具体评估参照CapriniVTE风险评估表(见附件2)。

2、对不同VTE危险级别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预防方式,具体包括非药物和药物预防措施。

非药物包括:

(1)活动。

(2)腔静脉滤器(IVCF)。

(3)机械性预防方法:

梯度压力弹力袜(GCS)、间断气囊压迫(IPC)装置、下肢静脉泵(VFP)。

药物预防包括:

低剂量普通肝素(LDUH)、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维生素K拮抗剂(VKA)。

3、鉴于抗凝预防治疗本身存在潜在的出血风险,采取药物预防性抗凝治疗前必须进行个体化评估,权衡抗凝与出血的利弊。

如出现使用禁忌症或其他特殊情况,请及时邀请专业科室医生会诊。

4、预防性抗凝药物使用后,一旦发生出血,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院内VTE预防性抗凝后严重出血的处理流程》(见附件3)。

三、制定院内VTE患者的临床处置预案

根据患者有无VTE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评估。

1、对DVT临床低度或中度可疑者,可进行血浆D-二聚体、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检查;如果下肢静脉加压超声等检查发现DVT阳性,则DVT诊断成立,立刻进行DVT治疗。

2、对临床疑诊PTE的患者的诊断按照院内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策略进行(见附件4)。

对急性高危(大面积)PTE(休克或低血压)及疑难PTE患者应及时组织全院VTE多科诊疗协作组会诊,制定诊治方案。

3、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参照溶栓、抗凝流程(见附件5)进行。

4、对临床高度疑诊VTE的患者,如果没有抗凝禁忌证,即可立刻抗凝治疗。

5、溶栓及抗凝药物使用后,一旦发生出血,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院内VTE预防性抗凝后严重出血的处理流程》(见附件3)。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的准备和时间表

1、筹备阶段(8月)

全院学术预防属多学科协作模式,医护一体化、诊断、预防、治疗联合。

由医疗部牵头,分管院长主导,医疗部、护理部、介入及其他临床科室负责人等职能科室组成。

1.1医院组成多学科专家参与的医院内VTE预防管理组。

1.2根据各医院情况,制定综合有效的医院内VTE预防与处理方案并推进实施。

1.3医院应定期或根据需要对VTE预防与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督导,评估实施效果并作出改进。

1.4定期对医院内各科各级医务人员举办VTE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VTE的防治意识与能力。

1.5全院VTE防治管理小组组成。

(见方案)

2、第一阶段:

首批启动科室(神经外科、骨科I、普外科I、麻醉科、重症、妇科、产科)(9月-11月)

2.1负责人:

医疗部、护理部、相关科室科主任、护士长

2.2内容:

2.2.1科室启动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全体人员参加)

2.2.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专科护士、医师培训)

2.2.3相关临床流程培训

2.2.4无栓病房的床位数确定(根据科室血栓发生率)

2.2.520个工作日内完成VTE关爱病房的建设

2.2.6定期月度汇总回顾。

3、第二阶段:

全院范围内推广VTE预防(其他科室)

3.1负责人:

医疗部、护理部、相关科室科主任、护士长

3.2内容

3.2.1推出针对全院所有科室的VTE预防及临床实施路径指导,确定需要开展VTE预防的剩余高风险科室,并在相关的科室开始推广前批次VTE防治科室的防治经验和内容

3.2.2定期分批培养专业人员(专业护士)

3.2.3定期进行评估以及临床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保证VTE全院预防的质量

3.2.4针对全院已有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本院特色科室进行相关科研奖项的申报工作。

3.2.5组织半年或季度性区域或者全国性VTE预防培训课程,将本院VTE防治优秀经验做区域性推广,提高本院影响力。

 

附件1

住院患者VTE预防流程

 

记录/家属签字

出血风险

通知医生(药物预防/非药物预防)

健康教育

高危(≥3分)

中危(2分)

低危(0-1分)

危险因素评分(caprini模型)

病人入院/转科/病情变化

 

附件2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表

科别:

床号:

病案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入院时间:

临床诊断:

评估人员签名及时间:

VTE高危评分(基于Caprini模型)

高危评分

病史

实验室检查

手术

1分/项

□年龄41-60岁

□肥胖(BMI≥25)

□异常妊娠

□妊娠期或产后(1月)

□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

□卧床的内科患者

□炎症性肠病史

□下肢水肿

□静脉曲张

□严重的肺部疾病,含肺炎(1月内)

□肺功能异常,COPD

□急性心肌梗塞

□充血性心力衰竭(1月内)

□败血症(1月内)

□大手术(1月内)

□其他高危因素

计划小手术

2分/项

□年龄61-74(岁)

□石膏固定(1月内)

□患者需要卧床大于72小时

□恶性肿瘤(既往或现患)

3分/项

□年龄≥75(岁)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历史

□血栓家族史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HIT)

□未列出的先天或后天血栓形成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

□抗血酶原20210A阳性

□因子Vleiden阳性

□狼疮抗凝物阳性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酶升高

□中心静脉置管

□腹腔镜手术(>45分钟)

□大手术(>45分钟)

□关节镜手术

5分/项

□脑卒中(1月内)

□急性脊髓损伤(瘫痪)(1月内)

□选择性下肢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骨盆或下肢骨折多反性创伤(1月内)

总分

合计评分

备注:

权衡抗凝与出血风险后采取个体化预防。

对中危伴出血患者,当选物理预防,待出血风险降低后加用药物预防。

对有争议、疑难、特殊案例或未尽事宜请VTE管理委员会会诊。

0-1分:

低危。

尽早活动、物理预防。

2分:

中危。

通知医生与家属沟通;抗凝治疗加物理预防。

3-4分:

高危。

通知医生与家属沟通;抗凝治疗加物理预防。

5-7分:

极高危。

措施同高危;但不能单用物理预防。

0分:

很低危,尽早活动,宣传教育;1分以上:

宣传教育、通知医生,悬挂预警标志。

附件3

院内VTE预防性抗凝后严重出血的处理流程

 

1、立即停用抗凝药物;

2、向上级医生及患者家属告病危;

3、监测生命体征;

4、急查血色素、血小板、DIC全套、输血前全套、血型;

5、合血备用;

6、酌情输血或者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或IV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

7、给予抗凝药物的相应拮抗药物:

VitK、鱼精蛋白等(建议病房抢救车常备两药);

8、急请血液科、呼吸科、心血管科会诊协助诊治,必要时考虑手术止血;

9、向科室领导和医疗部报告备案。

 

附件4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策略

 

附件5

急性肺栓塞溶栓、抗凝流程

附件6

DVT可能性评分(Wells评分)

姓名:

年龄

肿瘤活跃期

1

瘫痪或近期下肢石膏固定

1

近期卧床>3天,或大手术后12周内

1

沿深静脉走行的局部压痛

1

整个下肢水肿

1

与健侧相比,小腿肿胀>3cm(胫骨粗隆下10cm出测量)

1

既往有DVT病史

1

凹陷性水肿(有症状腿部更严重)

1

有浅静脉的侧支循环(非静脉曲张性)

1

其他诊断(baker囊肿破裂,浅表静脉炎,蜂窝织炎,腓肠肌损伤)

-2

附件7

深静脉血栓(DVT)Autar评分表

年龄相关(周岁)评分

1.10-300

2.31-401

3.41-502

4.51-603

5.61-704

6.>705

体型/肥胖指数(BMI)Wt(kg/Ht(m)2)

体型BMI评分

1)体重不足16-180

2)体重适中20-251

3)超重26-302

4)肥胖31-403

5)过度肥胖>404

运动能力评分

●能走动0

●运动受限(需要辅助工具)1

●运动严重受限(需他人协助)2

●轮椅3

●完全卧床4

特殊风险种类

口服避孕药:

评分

●20-35岁1

●>35岁2

●激素替代治疗2

●怀孕及产褥期3

●易血栓4

创伤风险种类

评分项目(仅限术前)评分

●头部损伤1

●胸部损伤1

●脊柱损伤2

●盆腔损伤3

●下肢损伤4

外科干预;仅对一项适合的外科干预评分

1.小手术<30分钟1

2.择期大型手术2

3.急诊大手术3

4.胸部手术3

5.妇科手术3

6.腹部手术3

7.泌尿外科手术3

8.神经外科手术3

9.骨科手术(腰部以下)4

现有的高风险疾病:

选择相应项目评分评分

1)溃疡性结肠炎1

2)血红球增多症2

3)静脉曲张3

4)慢性心脏疾病3

5)急性心肌梗死4

6)恶性肿瘤(活性)5

7)脑血管意外6

8)DVT病史7

评估说明

入院24小时内进行。

评分:

从每个表格中选择相应的选项,评分并计算总分数:

总分:

评估人:

日期:

评估方案

评分风险分类

=<10低危

11-14中危

=>15高危

预防策略

低危:

走动+梯度弹力袜

中危:

梯度弹力袜+肝素+间歇式压力系统

高危:

梯度弹力袜+肝素+间歇式压力系统

InternationalConsensusGrouprecommendation,2001

RAutar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