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5486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docx

《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docx

机组设备系统概述讲解

11 主机设备系统概述

11.1 锅炉设备概述

锅炉总体简介

大唐景泰发电厂一期工程2×660MW超临界燃煤机组,采用上海电气集团锅炉厂有限公司生产的SG-2210/25.4-M980型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本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锅炉布置为紧身封闭岛式。

炉后尾部布置2台转子直径为Φ14236mm的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燃用煤源由宁夏煤业集团和靖远煤业有限公司提供,景泰县地方矿补充,设计煤种为宁夏灵武矿区羊肠湾采区煤,校核煤种为宁夏灵武矿区灵新矿煤。

炉膛宽度19824mm,炉膛深度18816mm,水冷壁下集箱标高为7000mm,炉顶管中心标高为75840mm,大板梁底标高83190mm。

炉膛由膜式壁组成。

整个炉膛水冷壁由炉膛上部的垂直段管屏与炉膛下部的螺旋段管屏组成。

炉底冷灰斗角度为55º,从炉膛冷灰斗进口(标高7300mm)到标高51714mm处炉膛四周采用螺旋管圈,管子规格为Φ38.1×7.2mm,节距为54mm,倾角为18.7493°。

在此上方为垂直管圈,管子规格为Φ34.9mm,节距为56mm。

螺旋管与垂直管的过渡采用中间混合集箱。

水平烟道深度为6108mm,由后烟井延伸部分组成,其中布置有末级过热器。

后烟井深度为14784mm,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

省煤器布置于锅炉后烟井低温再热器下面,顺列排列,与烟气成逆流布置。

炉顶、包复过热器:

由炉顶进口集箱引出的管子组成前炉顶过热器、后炉顶和后烟井后包复、后烟井前包复并进入后烟井下部环形集箱。

从环形集箱分别引出两路受热面,其一为后烟井两侧包复受热面,其二为水平烟道底部及延伸侧墙。

分隔屏过热器:

炉膛上部布置有6片分隔屏过热器,不仅吸收炉膛上部的烟气辐射热,降低炉膛出口烟温。

并能分隔烟气流,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偏差。

减弱切向燃烧时炉膛出口烟气残余旋转的作用。

后屏过热器布置于炉膛鼻子的前方,共20片,沿炉膛宽度均布。

末级过热器布置于水平烟道,与烟气逆流布置,共86片,沿炉膛宽度均布。

低温再热器布置于尾部竖井中,顺列排列,与烟气成逆流布置,共116片,沿炉膛宽度均布。

末级再热器布置于炉膛鼻子的上方,与烟气成顺流布置,共34片,沿炉膛宽度均布。

分隔屏过热器和后屏过热器沿深度方向采用蒸汽冷却定位管固定,蒸汽冷却定位管(6根,Φ63.5/Φ50.8mm)从分隔屏过热器进口集箱引出,通过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再引入分隔屏过热器出口集箱,将分隔屏过热器和后屏过热器定位夹持,防止屏偏斜。

后屏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和高温过热器沿炉膛宽度方向采用流体冷却定位管固定,流体冷却定位管(4根,Φ50.8mm)由后烟井延伸侧墙进口集箱引出经末级再热器和末级过热器,再引入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横向固定受热面。

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悬吊管(共22根)由后烟井左右侧下集箱引出,沿后烟井左右侧墙内上升,在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处形成支吊结构,再引入后烟井侧墙上集箱。

锅炉本体设有2个膨胀中心,分别在水冷壁后墙前后各900mm的位置,运行时炉膛部分以第一个膨胀中心为原点进行膨胀,水平烟道及后烟井以第二个膨胀中心为原点进行膨胀。

锅炉启动系统采用带再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系统,启动系统容量与锅炉最低直流负荷匹配为30%BMCR。

包括启动循环泵、启动分离器、连接球体、疏水扩容器、集水箱、疏水泵、水位控制阀、截止阀、管道及附件等组成。

在启动系统的设计中,最低直流负荷的流量是根据炉膛水冷壁足够被冷却所需要的量来确定的。

即使当一次通过的蒸汽量小于此数值时,炉膛水冷壁的质量流速也不能低于此数值。

在启动过程中,启动循环泵提供了足够的压头来建立冷态和热态启动时循环所需的最小流量。

循环泵压头用来克服系统的流动阻力和省煤器最小流量控制阀的压降。

过热器汽温主要通过“煤水比”调节和两级喷水来微量控制。

第一级喷水布置在分隔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第二级喷水布置在后屏过热器出口管道上,过热器喷水取自省煤器进口管道。

再热器汽温采用燃烧器摆动调节,再热器进口管道上设置事故喷水,事故喷水取自给水泵中间抽头。

锅炉本体部分配有14只弹簧式安全阀,安装位置为:

分离器出口4只、过热器出口2只、再热器进口4只、再热器出口4只。

为减少过热器安全阀的起跳次数,在过热器出口还装有2只动力释放阀(EBV)。

为清除积灰,提高传热效率,炉膛部分设有96只墙式短伸缩式吹灰器,分四层布置,一层位于燃烧器的下方,其余三层位于主燃烧器与SOFA之间。

在炉膛上部辐射区域、水平烟道部分及尾部烟道的低温再热器区域布置有42只长伸缩式吹灰器,尾部烟道的省煤器区域布置有16只半伸缩式吹灰器,每台预热器的冷、热端各布置1只前进间歇式后退直动式吹灰器。

共158只每台炉。

锅炉本体和预热器吹灰蒸汽均由后屏出口集箱接出。

在炉膛出口左右侧均装有烟温探针,启动时用来控制炉膛出口烟温。

在炉膛前墙和两侧墙处还装有16个负压测点(左右侧各8点),此外,锅炉还配有炉膛火焰电视摄像装置、炉膛泄漏自动报警装置等安全保护装置。

锅炉燃烧系统按配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设计,24只直流式燃烧器分6层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煤粉和空气从四角送入,在炉膛中呈切圆方式燃烧。

最上排燃烧器喷口中心标高为35384mm,距分隔屏底部距离为22956mm。

最下排燃烧器喷口中心标高为25124mm,至冷灰斗转角距离为5278mm。

在主燃烧器和炉膛出口之间标高45821mm处布置有1组SOFA喷嘴(距上排燃烧器喷口中心10437mm)。

锅炉为负压燃烧,固态排渣,锅炉排渣方式采用干式固态连续排渣,炉底渣采用风冷式除渣系统,每台炉设1台一级干式风冷式输渣机、碎渣机及斗式提升机将渣直接输送至渣仓,2台锅炉分别使用1座渣仓。

自动控制部分装配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其主要功能是炉膛火焰检测和灭火保护,对防止炉膛爆炸和“内爆”有重要意义。

整个系统的控制调节均在由上海FOXBORO公司生产的DCS系统内实现。

给水系统流程:

每台机组配置二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和一台30%B-MCR的电动启动备用给水泵。

给水经过电动闸阀(20")和止回阀后(20")进入省煤器进口联箱,在电动闸阀旁设置了启动旁路管道和阀门。

在锅炉启动至30%B-MCR负荷左右的阶段,给水经过给水站旁路阀门后的给水管道,同时通过给水管道上的支管流经启动循环泵,然后再进入省煤器进口联箱,流经省煤器管组、省煤器中间集箱和悬吊管,然后汇合在省煤器出口集箱,再有2根外径Φ355.6mm连接管道汇合为1根Φ508mm连接管道,再有2根Φ355.6mm连接管道分别引入水冷壁左右侧墙下集箱,水冷壁下集箱为四周相连通的环形集箱外径为Φ355.6mm,水经由前后墙下集箱螺旋进入炉膛四周水冷壁,螺旋段水冷壁由336根Φ38.1mm的管子组成,节距为54mm。

螺旋段水冷壁经水冷壁过渡连接管引至水冷壁中间集箱,经中间集箱混合后再由连接管引出,经过渡段形成垂直段水冷壁,垂直段水冷壁由1356根Φ34.93mm管子组成,节距为56mm。

在锅炉启动阶段和低于最低直流运行工况30%B-MCR时,水在水冷壁内吸热形成汽水混合物,汇集至水冷壁出口集箱,通过水冷壁引出管进入汽水分离器,在汽水分离器内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后的蒸汽引至过热器,水则通过启动循环泵系统和去扩容系统,进行工质和热量的回收。

在高于最低直流运行工况30%B-MCR时,水在水冷壁内吸热形成微过热蒸汽,汇集至水冷壁出口集箱,通过水冷壁引出管进入汽水分离器后,直接由连接管道引至过热器,此时的汽水分离器仅作连接水冷壁与过热器之间的汽水通道。

省煤器的作用是在给水进入水冷壁以前,将给水进行预热,并回收锅炉排烟中的部分热量,提高经济性。

省煤器布置于锅炉的后烟井低温再热器下面,与烟气成逆流布置。

管子规格为Φ47.6mm,材料为SA-210C,共164片,每片受热面由4根并联蛇形套管组成,总计有656根管子。

横向节距为120mm,纵向节距为96mm。

省煤器通过悬吊管悬吊承载,悬吊管规格为Φ60×12mm,共232根,材料为SA-210C,悬吊管内的介质来自省煤器。

为确保后烟井的烟气分布均匀,在后烟井入口的后墙包覆管及省煤器进口处前后包覆管上均焊有烟气阻流板,以防止形成烟气走廊,造成局部磨损。

主汽系统流程:

过热蒸汽系统按蒸汽流向可分为四级:

顶棚和包墙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及末级过热器。

其中主受热面为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

汽水分离器引出的蒸汽进入炉顶过热器进口集箱,经前炉顶过热器至炉顶过热器出口集箱,为减少蒸汽阻力损失,部分蒸汽(在BMCR工况下约为35.6%)经旁路管直接进入炉顶出口集箱。

从炉顶过热器出口集箱引出的蒸汽分为两路,一路经过后炉顶过热器、后烟井后墙下集箱进入后烟井环形下集箱;另一路经后烟井前墙进入后烟井环形下集箱。

然后经后烟井两侧墙包复上升,汇入后烟井侧墙出口集箱。

后烟井环形下集箱前墙中央位置有一根引出管,部分蒸汽经该引出管上升至后烟井延伸侧墙进口集箱,从该集箱上引出的管束构成了水平烟道的底部和两侧包复(后烟井延伸侧墙),蒸汽通过该集箱,经水平烟道底部和两侧包复,最终汇入后烟井侧墙出口集箱。

后烟井侧墙出口集箱内的蒸汽,分四路引入分隔屏过热器进口集箱,流经分隔屏过热器后进入分隔屏过热器出口集箱,再分两路经Ⅰ级喷水减温后进入后屏过热器进口集箱,流经后屏过热器并进入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从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分两路经Ⅱ级喷水减温后并进行左右交叉进入末级过热器进口集箱,通过末级过热器到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再由两根主蒸汽管道引出,送往汽轮机高压缸。

各级过热器之间均采用大直径管道及三通连接,这使介质能充分混合,并可简化布置。

分隔屏和后屏过热器布置在炉膛的上部,主要吸收炉膛内上部烟气的辐射热量,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并能分隔烟气流,降低炉膛出口烟气偏差。

同时具有减弱切向燃烧时炉膛出口烟气残余旋转的作用。

末级过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炉膛后墙水冷壁吊挂管之后,受热面呈逆流布置,靠对流传热吸收热量。

再热系统流程:

自汽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分成两路经事故喷水减温器后引入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低温再热器后进入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再通过两根连接管道,左右交叉后,引至高温再热器进口集箱,经过高温再热器后从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上引出两根再热蒸汽管道,送往汽机中压缸。

低温再热器和末级再热器之间采用大直径管道端部连接。

低再和末再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进行左右交叉。

以减少因炉膛左右侧烟温偏差而引起的再热蒸汽温度偏差。

低温再热器布置与尾部竖井中,顺列排列,与烟气成逆流布置。

末级再热器布置于炉膛鼻子上方,与烟气成顺流布置。

锅炉启动系统流程

锅炉启动系统采用带再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系统,锅炉炉前沿宽度方向垂直布置2只外径/壁厚为Φ812.8/90mm的汽水分离器,其进出口分别与水冷壁和炉顶过热器相连接。

每个分离器筒身上方切向布置有4跟不同内径的进口管接头、2根内径为Φ231.8mm的至炉顶过热器管接头,分离器筒身下方设有一个内径为Φ231.8mm疏水管接头。

当机组启动,锅炉负荷低于最低直流负荷(30%BMCR)时,蒸发受热面出口的介质流经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蒸汽通过分离器上部蒸汽导管进入炉顶过热器,而水则通过两根外径为Φ324mm疏水管道引至一个连接球,连接球体下方通过1根外径为Φ406.4mm疏水管引至一个三通,一路疏水通过布置在炉前下部8804mm处的启动循环泵被送至省煤器进口。

另一路接至大气式扩容器,减压后产生的蒸汽通过排汽管道通向炉顶上方排入大气;凝结水则进入集水箱并经过处理后被送往冷凝器或除氧器。

大气式扩容器和集水箱布置在标高13.9m和4m处。

在启动初期水质不合格以及为了防止启动初期汽水膨胀阶段分离器水位过高,饱和水进入过热器的发生,通过在大气式扩容器进口设置的2个高水位液动调节门(V—217、V—219)将分离器中大量的疏水排入大气式扩容器。

为保持启动系统处于热备用状态,启动系统还设有暖管管路,暖管水源取自省煤器出口,经启动系统管道、阀门后进入过热器Ⅰ级减温水管道,再随喷水进入过热器Ⅰ级减温器。

在炉水循环中,由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水往下流到锅炉启动循环泵的入口,通过循环泵提高压力来克服系统的流动阻力和省煤器最小流量控制阀的压降。

水冷壁的最小流量是通过省煤器最小流量控制阀来实现控制的。

从控制阀出来的水通过省煤器,再进入炉膛水冷壁。

在启动系统设计中循环泵和给水泵是呈串联布置,这样布置具有以下优点:

a)进入循环泵的水来自下降管或锅炉给水管或同时从这两者中来,使得在各个启动过程中,总有

水流过循环泵,泵的流量恒定,无须设置任何最小流量的泵循环回路及其必须的控制设备。

b)锅炉给水的欠焓可增加循环泵的净吸压头,当分离器由湿态转向干态时,疏水流量为零,但此

时循环泵能从给水管道中得到足够的流量,可保证分离器平滑地从湿态转向干态,无须在此时进行循环泵的关停操作。

启动系统采用1台湿式鼠笼型感应电机启动泵,型式为一个吸入口一个排出口,本系统启动循环泵由英国TYLER公司提供,启动循环泵本身需要由冷却系统来保证器安全运行。

不带启动循环泵时,启动系统的使用(供参考)。

当锅炉启动系统进入不带循环泵运行时,采用简单疏水大气扩容式启动系统,当机组启动时,锅炉负荷低于最低直流负荷30%BMCR时,蒸发受热面出口的介质流经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蒸汽通过分离器上部管接头进入炉顶过热器,而水则通过疏水管道引至连接球体,进入大气式扩容器,疏水量通过在大气式扩容器的进口管道上布置的2只液动高水位调节门进行控制。

疏水进入大气式扩容器后,产生的蒸汽通过管道在炉顶上方排向大气,水则进入下部的集水箱并经过处理后被送往凝汽器或除氧器。

燃烧系统

制粉系统采用ZGM113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系统,6台磨煤机,6台称重式给煤机。

5台磨运行可满足锅炉BMCR和BRL工况,一台备用。

磨煤机标准研磨出力为58t/h,设计出力65.89t/h,煤粉细度R90=20%。

密封风机配置二台,一运一备。

每台磨的出口由4根直径Φ660×10mm煤粉管道接至炉膛四角的同一层煤粉喷嘴。

燃烧系统点火方式为二级点火,高能电火花点燃轻柴油,轻油点燃煤粉。

锅炉点火系统还采用等离子点火方式,A层煤粉火嘴布置了等离子点火装置。

锅炉共设有三层(AB、CD、EF)油燃烧器,单台炉共12只,分别布置在四角相邻两层煤粉喷嘴之间的一只直吹风喷嘴内,油枪出力按20%BMCR负荷设计。

吹扫蒸汽压力0.6~1.01MPa,蒸汽温度﹤250℃。

油枪采用机械雾化。

采用0号轻柴油做为助燃用油。

燃烧方式采用最新引进的低NOx同轴燃烧系统(LNCFS),煤粉燃烧器为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摆动式喷燃器。

24只直流式燃烧器分6层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煤粉和空气从四角送入,在炉膛中呈四角切向方式燃烧,切圆为顺时针旋转方向。

主风箱设有6层强化着火(EI)煤粉喷嘴,在煤粉喷嘴四周布置有燃料风(周界风)。

在每相邻2层煤粉燃烧器之间布置有1层辅助风喷嘴,辅助风其中包括上下2只预置水平偏角的辅助风喷嘴(CFS)和1只直吹风喷嘴。

在主风箱上部设有2层紧凑燃尽风(CCOFA)喷嘴,在主风箱下部设有1层火下风(UFA)喷嘴。

在主风箱上部设置5层可水平摆动的分离燃尽风喷嘴(SOFA)。

四角切向布置的摆动燃烧器,在热态运行中一、二次风喷嘴均可上下摆动,摆动角度应能达到设计值。

低NOx同轴燃烧系统(LNCFS)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减少挥发份氮转化成NOx,NOx排放浓度不超过350mg/Nm³(O2=6%),其主要方法是建立早期着火和使用控制氧量的燃料/空气分段燃烧技术。

在降低NOx排放的同时,着重考虑提高锅炉不投油低负荷稳燃能力和燃烧效率。

在防止炉内结焦、高温腐蚀和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等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效果。

低NOx同轴燃烧系统(LNCFS)的设计特点有:

a)建立煤粉早期着火。

采用强化着火(EI)煤粉喷嘴后大大提高锅炉不投油低负荷稳燃能力,根据设计和校核煤种的着火特性,选用合适的煤粉喷嘴,在煤种允许的变化范围内确保煤粉及时着火,稳燃,燃烧器状态良好,并不被烧坏。

与常规煤粉喷嘴设计比较强化着火(EI)煤粉喷嘴能使火焰稳定在喷嘴出口一定距离内,通过煤粉浓缩器的作用使挥发份在富燃料的气氛下快速着火,保持火焰稳定,从而有效降低NOx的生成,延长焦炭的燃烧时间。

b)良好的煤粉燃尽特性。

通过在炉膛的不同高度布置CCOFA和SOFA,将炉膛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初始燃烧区,NOx还原区和燃料燃尽区。

在每个区域的过量空气系数由三个因素控制:

总的SOFA风量,CCOFA和SOFA风量的分配以及总的过量空气系数。

这种改进的空气分级方法通过优化每个区域的过量空气系数,在有效降低NOx排放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燃烧效率。

采用可水平摆动的分离燃尽风(SOFA)设计,能有效调整SOFA和烟气的混合过程,降低飞灰含碳量和CO含量。

另外在每个主燃烧器最下部采用火下风(UFA)喷嘴设计,通入部分空气,以降低炉渣含碳量,而不会对NOx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c)有效防止炉内结焦和高温腐蚀。

采用预置水平偏角的辅助风喷嘴(CFS)设计,在燃烧区域及上部四周水冷壁附近形成富空气区,能有效防止炉内结焦和高温腐蚀。

采用CFS方式(与同角其它喷嘴同轴,但自身喷嘴向背火侧偏置22°角),使部分二次风气流在水平方向分级,在初始燃烧阶段推迟了空气和煤粉的混合,NOx形成量少。

由于一次风煤粉气流被偏转的二次风气流(CFS)裹在炉膛中央,形成富燃料区,而在燃烧区域及上部四周水冷壁附近形成富空气区,这样的空气动力场组成减少了灰渣在水冷壁上的沉积,并使灰渣疏松,减少了墙式吹灰器的使用频率,提高了下部炉膛的吸热量。

水冷壁附近氧量的提高也降低了燃用高硫煤时水冷壁的高温腐蚀倾向。

d)在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偏差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

在炉膛垂直出口断面处的烟气残余旋转流速对烟温偏差的影响要比烟温的影响大得多,所以烟温偏差是一个空气动力现象。

采用减小气流入射角,布置紧凑燃尽风(CCOFA)喷嘴和分离燃尽风(SOFA)喷嘴,SOFA反切一定角度(SOFA喷嘴可水平摆动角度为±15°),以及增加从燃烧器区域至炉膛出口的距离等,使进入燃烧器上部区域气流的旋转强度得到减弱乃至被消除。

燃烧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参数值

1

单只煤粉喷嘴输入热量

KJ/h

317.6×106

2

二次风速度

m/s

56.4

3

二次风温度

351

4

二次风率

%

75.9

其中SOFA

%

30.0

CCOFA

%

10.0

周界风

%

10.0

5

一次风速度

m/s

30

6

一次风温度

77.8

7

一次风率

%

19.1

8

燃烧器一次风阻力

KPa

0.5

9

燃烧器二次风阻力

KPa

1.0

10

相邻煤粉喷嘴中心距离

mm

2052

锅炉不同负荷时燃烧器的投入方式

燃烧器运行方式

锅炉负荷率(BMCR)

6台磨运行

80%—100%

5台磨运行

60%—100%

4台磨运行

45%—80%

3台磨运行

30%—60%

2台磨运行(10%-20%BMCR煤油混烧)

10%—30%

等离子拉弧A磨运行或油枪运行

0—20%

主燃烧器喷嘴由四组内外传动机构传动,每组分别带动一到二组煤粉喷嘴及其邻近的二次风喷嘴,这四组传动机构又由外部垂直连杆连成一个摆动系统,由一台角行程电动执行器统一操纵作同步摆动,二次风喷嘴的摆动范围可达±30°,煤粉喷嘴的摆动范围为±20°。

燃烧器每层风室均配有相应的二次风门挡板,每角主燃烧器配有26只风门挡板,相应配有20只电动执行机构,其中在每层煤粉风室上下的2只偏置辅助风(CFS)风室由1只执行机构通过连杆进行控制。

每角SOFA燃烧器配有5只风门挡板,相应配有5只执行机构。

所以每台锅炉共配有100只二次风执行机构,按照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和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的指令进行操作,一般情况下,通一层四组燃烧器的风门挡板应同步动作。

各层二次风门挡板用来调节总的二次风量在每层风室中的分配,以保证良好的燃烧工况和指标。

二次风门挡板的控制原则为:

a)A层、B层、C层、D层、E层、F层燃料风挡板的开度按运行或停运函数关系分别控制,运行时开度是本层给煤机转速的函数,以调节一次风气流着火点。

停运时开度是锅炉总空气流量的函数,另外AA层二次风挡板也是A给煤机转速的函数。

b)SOFA,CCOFA二次风挡板是锅炉总空气流量的函数,主要用于控制锅炉NOx的排放。

c)A层、B层、BC层、C层、D层、DE层、E层、F层二次风挡板是用来控制燃烧器大风箱与炉膛出口压差(△P),该压差是总空气测量流量的函数,有关燃烧器二次风挡板控制原则如下表

代号

名称

炉膛吹扫

点火及单投油

油煤混烧

单烧煤

SOFA-Ⅴ

SOFA

开度为总测量空气量的函数

SOFA-Ⅳ

SOFA

开度为总测量空气量的函数

SOFA-Ⅲ

SOFA

开度为总测量空气量的函数

SOFA-Ⅱ

SOFA

开度为总测量空气量的函数

SOFA-Ⅰ

SOFA

开度为总测量空气量的函数

CCOFA-Ⅱ

OFA

开度为总测量空气量的函数

CCOFA-Ⅰ

OFA

开度为总测量空气量的函数

F层煤

燃料风

开度是F给煤机转速的函数,F给煤机停运50秒后则关闭。

FⅠ/FⅡ

二次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时,置于△P控制。

负荷﹥30%且F磨停运则关闭,否则置于△P控制

EF层油

燃料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时,锅炉点火时关闭;火点着后固定开度。

负荷﹥30%,点火时置于△P控制;负荷﹥30%且E/F层磨均停运则关闭,否则置于△P控制。

E层煤

燃料风

开度是E给煤机转速的函数,E给煤机停运50秒后则关闭。

EⅠ/EⅡ

二次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时,置于△P控制。

负荷﹥30%且E磨停运则关闭,否则置于△P控制

DE

二次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时,置于△P控制。

负荷﹥30%且D/E磨均停运则关闭,否则置于△P控制

D层煤

燃料风

开度是D给煤机转速的函数,D给煤机停运50秒后则关闭。

DⅠ/DⅡ

二次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时,置于△P控制。

负荷﹥30%且D磨停运则关闭,否则置于△P控制

CD层油

燃料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时,锅炉点火时关闭;火点着后固定开度。

负荷﹥30%,点火时置于△P控制;负荷﹥30%且C/D层磨均停运则关闭,否则置于△P控制。

C层煤

燃料风

开度是E给煤机转速的函数,C给煤机停运50秒后则关闭。

CⅠ/CⅡ

二次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时,置于△P控制。

负荷﹥30%且C磨停运则关闭,否则置于△P控制

BC

二次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时,置于△P控制。

负荷﹥30%且B/C磨均停运则关闭,否则置于△P控制。

B层煤

燃料风

开度是B给煤机转速的函数,B给煤机停运50秒后则关闭。

BⅠ/BⅡ

二次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时,置于△P控制。

负荷﹥30%且B磨停运则关闭,否则置于△P控制

AB层油

燃料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时,锅炉点火时关闭;火点着后固定开度。

负荷﹥30%,点火时置于△P控制;负荷﹥30%且A/B层磨均停运则关闭,否则置于△P控制。

A层煤

燃料风

开度是E给煤机转速的函数,A给煤机停运50秒后则关闭。

AⅠ/AⅡ

二次风

吹扫位

当锅炉负荷﹤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