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docx
《拿来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拿来主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2、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陶冶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远大的政治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三、教学难点
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四、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五、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教时
[导入]
由于改革开放,国门敞开,大量国外的东西涌入我国。
这涌入的有先进的科技,但同时也有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
其中一位记者问:
“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冯先生回答:
“不!
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
是的。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
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新课]
一、时代背景
本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主张“全盘西化”,贩卖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观点,极力摧残民族文化。
而在当时的左翼文化战线的内部,在“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同志,又把“采用旧形式”视为“机会主义”、“类乎投降”,也不能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
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
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
[布置阅读]要求学生默读全文,找出生字词,并理出文章思路
二、阅读:
1、正音、解词:
[课堂练习]学生上黑板注音,解词,教师正音,评讲
自诩(xu):
自我夸耀。
诩,说大话,夸耀。
残羹(geng)冷炙(zhi):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mian):
很体面,有气派。
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脑髓(shui):
脑筋。
孱头(can):
懦弱无能的人。
蹩(bie)进:
躲躲闪闪在走进。
2、本文思路:
[引导思考]在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思考本文的思路
[提问]下面有几种有关段落的划分法,你认为哪种最恰当?
为什么?
(1)、分为两部分:
第一段(§1-4):
破“送去主义”。
第二段(§5-10):
立“拿来主义”。
(2)、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1-5):
提出问题,主张“拿来主义”。
第二段(§6-9):
分析问题,阐明什么是“拿来主义”。
第三段(§10):
解决问题,总结“拿来主义”。
(3)、分为四部分:
第一段(§1-2):
开篇扣题(没有人说道“拿来”)
第二段(§3-5):
否定“送去主义”,主张“拿来主义”。
第三段(§6-9):
正面分析“拿来主义”(破、立)
第四段(§10):
总结“拿来主义”的作法、结果、前提和意义。
[引导归纳]这三种意见从思路上看都符合逻辑,都能理清文章的条理。
因此,三种分法都有是可以的。
但第一种意见强调了“破”,更体现了文章的针对性,且更简洁,所以一般都采用第一种分法。
[组织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并巡回指导
1、文章前半部分重在批判“送去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
2、“送去主义”的表现有哪些?
其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只把锋芒指向学艺方面的几件小事,而不去揭露出卖领土和资源的重大罪行呢?
3、第3段用了什么论述方法?
4、“抛来”与“抛给”两个概念有何不同?
为什么又可称为“送来”呢?
5、文章“破”字当头的结构有何好处?
6、有关重要词语、句子的咀嚼(即捧、挂等)
[教师讲评]根据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讲评并归纳
讲评1:
国民党的“送去主义”与清王朝的“闭关主义”有着内在的历史的联系,而且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我们不妨先看清王朝的“闭关主义”。
何为之?
见注释。
当时清政府以“国情特别”等为借口,盲目排外,与世隔绝,“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结果怎样?
使古老的中国处于腐败落后的境地,最终在别人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碰了一串钉子”。
再看“送---”,“到现在”,自然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闭关自守”的“大门”早就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由“闭关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送---”。
从历史上的“闭关主义”起笔,意在说明:
1)二者是血脉相承、衣钵想继的;2)都是腐朽、落后、反动的本质的反映。
(板书)
讲评2:
老蒋的送去主义表现在很多方面,如27年其上台后,不断出卖主权;“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投靠、讨好美英帝国主义,更是拱手相送国土,由美英操纵着中国经济命脉,控制中国的军事力量,这些都是“送—”的具体明证。
但是作者没有举这方面的事例,而是列举了学艺方面的三个事例。
这是因为本文论述的中心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所以用“单是”一词将其他尽人皆知的事实一笔推开,从而将批判的重点更集中,这样选材才更准确,与中心一致。
列举的是:
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要说明的是,送这些东西,不一定得扣上卖国的帽子,但这决不是正常的文化交流,而是媚外求荣。
这里也没有非议梅兰芳的意思,而是斥责国民党利用梅去苏联一事欺世惑众、向西方献媚取宠。
这里,我想起一副对联。
这是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本求和时与日本外相伊藤博文所对下的,上联是伊的:
“朝无相,边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怎样?
”下联是李的: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亦无妨。
”这可以作为“送去主义”的一个绝妙的注释了。
作者在列举这几个事例时,字里行间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无情的嘲弄和深刻的批判。
讲评3:
第3段是难点,它的论证过程比较复杂。
本段用了类比的方法。
请将类比的内容填上:
尼采:
自诩是太阳中国:
——
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他发疯而死——
结论:
自诩地大物博;掘起地下的煤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只送去,不拿来;子孙沦为乞丐(亡国灭种)。
(一、二没有现成的句子,但自己可以概括出来)“送---”的危害性不是很可怕吗?
讲评4:
几个概念的区别。
“抛来”是随意的,“抛给”是有意的,“送来”是特意的。
也可以理解为“抛来”是受动的,“抛给”是主动的,“送来”是有目的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外国有目的地送来了什么?
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小东西。
帝国主义者送来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毒害中国人民。
欺骗中国人民。
用鸦片来换取中国的银两。
(板书:
危害:
亡国、贻害子孙)因此,这种送的实质是什么?
(板书:
毒害、欺骗、侵略、掠夺。
)
[提问]全文论述的是拿来主义,却用了五分之二的篇幅批判送去主义,这种破字当头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讲评5:
破字当头的好处使论述有历史的深度,它是在总结近百年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立论的。
作者从广阔的背景上,点明了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是从一个极端到另有个极端,反动落后的本质一脉相传。
清政府,搞闭关主义,落后挨打;蒋介石,搞送去主义,丧权辱国。
出路在哪里?
只要实行拿来主义!
这种立论,站得高,看得深,有历史深度。
2)从对比中分析问题,有说服力。
3)先破后立,相得益彰。
前者破得越彻底,后者立得越有力;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得越深刻,实行拿来主义的理由越充分。
因此,从揭批入手,再转入正面论述,显得水到渠成,立论更鲜明有力。
6、重要词句的理解。
(略)幽默、讽刺,是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
“嬉笑怒骂皆文章”。
这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显示了作者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
[小结]本节课理出了文章的思路,对文章的前半部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五个问题,要求大家重点掌握其中的第五个问题。
[布置作业]希望同学们课间预习文章的后半部分。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批判了哪几种主义?
为什么?
[教师讲评](略)
[新课]
一、课文理解:
[提问]1:
8——9段论证“怎样‘拿来’”。
其中,“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种?
[教师讲评]“大宅子”比喻外国文化遗产。
⑵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
①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②昏蛋放一把火烧光③废物欣欣然接受一切④拿来主义占有,挑选
[提问]2:
联系“大宅子”这个比喻,说说前三种态度和方法究竟分别是什么意思。
[教师讲评]前三种态度和方法的意思分别是:
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
[提问]3:
第9段借助一系列生动贴切的比喻,对“拿来主义占有,挑选”的态度和方法做了形象的阐述。
用平实的语言,该怎么表达?
[教师讲评]有害无益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灯”“烟枪”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提问]4:
拿来主义究竟怎么“占有,挑选”?
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教师讲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和方法同样适合于本国的文化遗产。
[提问]5:
模仿归纳1——7段论证思路的方法,归纳8——9段的论证思路。
[教师讲评]或逃避主义,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继承
逃避主义是孱头
虚无主义是昏蛋
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所以,对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
[练习]根据对上文的理解填写下面括号里的内容
()
错误的态度()
()
拿来主义
()
正确的态度()
()
()
二、论说特点:
1、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使说理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2、先破后立,立中有破,破立结合,鲜明对比的结构方式。
3、犀利的语言风格,高超的幽默与讽刺的艺术才能。
[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内容,并说明重点
[拓展训练]针对青年人中的“哈韩”和“哈日”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章。
[布置作业]习题册p45一、三、四、五
[板书设计]
本文《《拿来主义》教学设计[于漪设计]》关键词:
教案,高中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想:
1.以本文作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重点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使学生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
2.文章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不在个别实例和语句上纠缠;
3.重要段落加强朗读背诵,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显现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1.由课外阅读引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
半学期以来,据初步统计,全班看的杂志多达六十七种。
书也读得不少,科技作品不说,中外文学作品,也有二百七十多本,平均每个同学课外书籍看五本左右。
有个同学连杂志带书籍看了四十多本。
书的种类也较多,有唐宋诗词、《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清笔记小说选译,还有同学看《西厢记》。
外国作品也看了不少,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
总之,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
古代和外国的这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
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2.解题:
请同学看课文注释①,回答《拿来主义》一文选自何书。
针对学生回答,指出:
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
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
“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师生共读:
且介亭杂文。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
什么叫“拿来主义”呢?
为什么对文化遗产必须采取“拿来”的态度呢?
这就是学习这篇文章要弄明白的问题。
3.讲读课文前半部分。
文章前半部分是第一节到第四节。
请同学们阅读思考:
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
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同学阅读、思考、回答,明确:
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重点在后者。
运用学生粗知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历史知识,加深对“又碰了一串钉子”的理解,懂得文章开头两句话从追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入手,非常概括地说明中国近百年来从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从“闭关主义”一变而成“送去主义”,从历史、社会根源揭示“送去主义”的本质。
(1)同学细读第一节,思考回答:
什么是“送去主义”?
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来揭露的?
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
“别的且不说罢”,“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在揭露中起什么作用?
要求学生条理清楚地口述三件事,明确:
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先送”,“捧”中寓“送”,“还要送”,虔诚恭敬之态可掬。
批判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利用这几件事大叫什么“发扬国光”、“催进‘象征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御用文人。
“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和鞭鞑。
“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
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
鲁迅明知,却说“不知”,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
反用“进步”,起同样作用,实质是堕落、无耻,字里行间充满了憎恶与鄙视。
学生齐读第一节,思考、议论、回答“别的且不说罢”的作用,明确:
这一句非常严密地把所要揭露的、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单讲文学艺术上的东西。
其实,国民党反动派搞“送去主义”,何止只是“学艺”上的问题?
何止只是文化领域的事情?
当时是一九三四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卖国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添了揭露的深刻性。
(2)第二节以朗读过渡,讲述“礼尚往来”的含义。
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媚外,只送去,送去,送去,不拿来。
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怎样呢?
(3)学生默读第三节,要求找出说明只送去不拿来的后果的关键语句,思考鲁迅先生用怎样的笔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学生默读巡视、指导,辨别“诩”、“炙”的字形、字音,讲述“自诩”、“残羹冷炙”的含义。
学生议论、回答,明确:
后果是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卖国的结果是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磕头贺喜”、“讨”等词语画出所处的地位与神态,描绘出了可悲的亡国奴景况。
“残羹冷炙”、“奖赏”等词感情色彩浓烈,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脂膏的吸血本质和恶劣伎俩,寓强烈的愤怒于幽默讽刺之中。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明确:
论述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时,作者未直说,而是先用反语讽刺;“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鞑敌人;“丰富”、“大度”不过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
接着,与尼采自诩为太阳作比较,一针见血指出“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是发了疯,吹嘘“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的“送去主义”者,势必使中国国势日弱,文化贫乏,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
最后,举开掘地下的煤矿为例引出“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既深刻论述了“送去主义”的危害,又辛辣地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奴才相。
笔法曲折,解剖入木三分。
学生朗读第三节,体会内容与写法。
(4)学生朗读第四节,思考回答:
这一节中区别了哪两个词?
为何这样区别?
对“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应怎样理解?
学生回答,要求明确:
特地区别“抛来”与“抛给”,讽刺国民党反动派不过象叭儿狗得到主人“抛给”的骨头一样。
“抛给”,贬义,用鄙视的目光。
洋大人不会发慈悲心,他们以主子自居,把中国人民身上榨取的血汗、掠夺去的财富,吃剩下来,抛一点儿给走狗,以作为进一步榨取的诱饵。
“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是因为“抛给”、“送来”的实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
这样写既对卖国政策进行含蓄锐利的批判,又抒发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4.指着板书小结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揭示了反动统治集团由“闭关主义”变为“送去主义”,由“惧外”到“媚外”的发展逻辑,着重批判了“送去主义”,把它的内容,特别是“学艺”方面的具体内容、反动实质、恶劣后果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破得彻底。
而且,把问题放到了总结近百年历史教训的广阔背景上来论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达,既深刻,又有战斗力。
学生自由朗读1至4节,认真体会其内容与语言的表现力。
5.作业:
(1)给加黑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礼尚往来 自诩 残羹冷炙 冠冕
(2)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要求仔细读两遍,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检查复习:
注音:
礼尚(shàng)往来 自诩(xǔ) 残羹(gēng)冷炙(zhì)
2.讲读课文后半部分。
(1)指名朗读第五、六、七节。
注意对“吝啬”、“为”、“髓”正音。
吝(lìn)啬(sè)为(wéi)髓(suǐ)
(2)要求学生思考回答:
作者批判了“闭关主义”,尤其是批判了“送去主义”之后,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
哪些词语饱含了讽刺的意味?
“送来”和“拿来”区别何在?
为什么要把“送来”和“拿来”加以区别?
(3)学生讨论后,明确:
先用“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一句推开上文,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先破后立。
前半部分着力批判“送去主义”,破得彻底,然后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就立得鲜明。
“摩登”,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
用“吝啬”与上文的“大度”进行强烈的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一步讽刺。
作者用列举的方法一针见血地阐明“送来”的实质,揭露帝国主义企图亡我的罪恶野心。
从经济、军事到文化,所谓“送来”,就是贪得无厌的侵略、掠夺。
“拿来”则不然,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一“送”一“拿”,本质不同,内容全异,将二者严格区别,既可明辨是非,澄清人们“吓怕”了的模糊思想,又可使所立的论点更加鲜明突出。
(4)齐读、背诵第七节。
(5)指导阅读第八、九两节,要求弄清楚:
作者以什么作比方来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批判了哪三种错误倾向?
表现这些倾向的关键词语是哪些?
“拿来主义”者采取怎样的态度?
整个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法,起什么作用?
(6)学生回答,教师择要板书:
(7)学生讨论回答时,除明确上述破与立的内容外,还须强调,对待文化遗产,“占有”的前提,“挑选”是关键。
“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语气斩钉截铁。
“挑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标准在是否对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萝卜白菜”、“鸦片”、“烟枪烟灯”及“姨太太”等当时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方,具体、通俗、形象,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破立鲜明,取舍清楚,不仅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而且漫画式地勾勒“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语言生动,妙语横生。
(8)齐读最后一节,指出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是全文思想和语言的精华所在。
(9)要求学生逐句讲述含义,明确:
第一句重申“拿来”的主张,既紧扣题意,又收束全文。
第二句承接前一节的“挑选”,根据对我有用的原则,对文化遗产区别处理。
(在板书“吃掉”“存”“走散”后面分别写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第三句阐明“拿来”的目的是推陈出新,创造无产阶级新文化。
第四句与前文斥责的“孱头”、“昏蛋”等照应,提出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辨别真假革命者的标准,明确论说只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工作者,才能担当起破旧创新的艰巨任务。
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所在,用排比的手法,双重否定的句子强调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言简意赅,感情真切。
(10)自由朗读最后一节;教师提问,学生背诵: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背诵第一句。
怎样“拿来”?
背诵第二句。
“拿来”的目的何在?
背诵第三句。
怎样的人能真正担当起“拿来”的任务?
背诵第四句。
全文的主旨是------师生一起背诵文章的最后一句。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这篇文章至今仍放射着思想的光辉。
就其见解来说,仍有现实意义。
作者所论证的“拿来主义”的主张,跟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对待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吻合的,一致的。
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仍不能忽视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文化艺术中一切好的东西。
写作方法有什么特色?
要求学生回忆前一节课的板书,运用这节课的板书,L扼要说明先破后立、有破有立的方法,说明运用贴切的比喻、幽默的语言阐明抽象的深奥的道理的特色。
指名学生朗读全文,集体背诵第十节。
4.布置作业:
①“思考和练习三”,课后完成。
②运用“拿来主义”观点,写一篇分析课外阅读的古代或外国文学作品的短文。
附“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
练习一: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一句话强调指出了“拿来主义”的两个基本目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
把本文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有关论述(对待外国文化和中国古代文化应持的态度)作比较,可以看出本文多用形象比喻,讽刺性反语,表现出冷嘲热讽的语言风格。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则采用论证式的语言,准确、严密、平实。
虽然也用了生动的比喻,但并不改变文章的基调,它主要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手段,来进行抽象的说理。
练习四:
①“捧”,表现了奴颜婢膝,毕恭毕敬的神态。
“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