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4528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docx

《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docx

完整版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本科毕业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英语教学中式英语产

生的成因及对策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

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

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

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浅析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深入,中式英语随处可见,它对人们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影响力也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中式英语的干扰。

对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中式英语产生的客观性,使其在学习中尽量避免受到中式英语的干扰。

本话题通过对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以此来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者及培训者的反思,及时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和泛滥,预防或推迟语言僵化现象的出现,使英语教学有所改观。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式英语;成因;对策

ABSTRACT

Asthemeaning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depth,Chinglishcanbeseeneverywhere,itistheEnglishlanguageandculturepeople’scommunicationinfluenceisalsogrowing,moreandmoredisturbedbyChineseEnglishlearnersintheprocessofEnglishlearning.Inthisregard,theobjectivityoftheEnglishteachingshouldmakestudentsawareofChinglish,whichavoidtheinterferenceofChinglishinlearning.ThetopicthroughtheanalysisofthecausesofChinglishinEnglishteaching,soasto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promotereflectiononEnglishteachingandtraining,inatimelymannertoavoidChinglishmistakesandflood,preventordelaythelanguagefossilization,andEnglishteachinghaschanged.

[KeyWords]EnglishTeaching;Chinglish;Factor;Countermeasure

目录

一、引言1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1

1.选题的背景1

2.研究意义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2

1.国内研究现状2

2.国外研究现状3

二、中式英语现象介绍以及在教学中的表现5

(一)中式英语现象介绍5

(二)中式英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6

1搭配不当,误用拟人化6

2.词汇的误用,语法结构错误7

三、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8

(一)母语的干扰8

(二)思维方式的冲突9

1.共性与个性偏重不同9

2.主体与客体偏重的不同9

(三)文化习俗的冲突10

1.中国人的谦虚与西方人的炫耀10

2.中国人的自信不足与西方人的过分自信11

3.中国人的人情味与西方人的淡漠感11

四、避免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对策11

(一)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11

(二)大量阅读,培养语感,训练英语思维12

(三)完善师资培训,加强对课堂的观摩研究13

(四)加强教师的跨文化意识13

五、结语14

参考文献16

浅析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产生的成因及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界对中式英语作了很多研究,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式英语的成因、表现形式和危害性等进行过研究和探讨,成果斐然,应该说,这些研究和探讨对提高我国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习得纯正英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和传播思想。

在此大背景下,由于国人在英语教学中对两种语言的差异重视不够,出现了大量具有汉语特色的Chinglish,即中式英语。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的背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在当今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中国的各大院校也开始注重英语的学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些学习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语言环境,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思维方式生搬硬套,形成了不符合英语规律和习惯的中式英语(Chinglish)。

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也是大家广为探讨的问题。

长期以来,它不仅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语言习得中的障碍,而且也给与英语本族语的交流带来了许多困难,本选题将围绕这一背景简要分析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即文化生活及语言习惯差异,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如何较好地帮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扫清障碍。

2.研究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都在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和传播思想。

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然而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两种语言的差异重视不够,出现了大量具有汉语特色的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掀起了对外开放的高潮,大批外国人蜂拥而入,而国人并没有为此在语言上做出足够的准确,当外国人走进中国大门,看见听见大量不合规范的英语,一方面他们对刚刚打开大门的中国的英语水平表示理解,另一方面为处处出现的难以理解的英文广告商标口语感到无奈,于是用混成词给这种语言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中式英语(Chinglish)。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着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及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差异。

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汉民族以直觉感性为主的思维模式和英美民族分析性逻辑思维模式。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语的结构形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导致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中式英语,因此,对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以及对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会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意义。

中式英语的出现使课堂目的语输入质量大打折扣,对英语教学的危害不可忽视,通过对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进行研究,可促进英语教师及培训者反思教学,及时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和泛滥以及预防或推迟语言僵化现象的出现,使英语教学质量有所改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中式英语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式英语成了研究对象之一。

有关中式英语的论文、专著相继出现,研究内容、研究角度各式各样。

有的对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成因、克服方法或教学对策到看待中式英语的态度(李亚,2012)对中式英语进行研究,还有的从概念整合理论、认知视觉或文化视觉(欧小艳,2011)研究中式英语。

此外,由于母语的干扰,在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中式英语。

追其渊源,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扎根于社会文化土壤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相差甚远,如果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按照母语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交际,就有可能造成交际失误,从而影响传情达意,中式英语的产生无疑是中国文化与英语相结合的产物,是国人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外壳结合中国特有的本土文化,对这种语言进行重新编码的结果。

伴随着中式英语的流行,对待中式英语的态度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批判、否定;另一种态度是支持、肯定。

因此,目前对中式英语的态度应客观,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式英语。

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2008)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指出,人们应该以宽容和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式英语,而不指责和排斥。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们对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国外研究现状

马克思(1789)曾在一本书里对如何学习外语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当一个人学外语的时候,不要老是把什么都译成本族语。

他一定能做到,在使用外语的时候完全忘掉本族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外语的精神实质,也就不能运用自如。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外国老师更加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

此外,环境的影响对于显著提高英语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授英语单词的时候,教师用电脑展示图片,学生边看边听边跟读,几遍以后就能把单词与图片联系起来,直接用英语思维,而不必参合汉语思维,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平时要多翻阅英语词典而不只是英汉词典来学习英文,一个晦涩或有难度的词组或句子,可以通过用其他的同义或更简单的词组或句子来解释。

Odlin(1989)把语言迁移定义为:

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以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的语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发生母语迁移的根本原因。

中式英语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地道的英语,是由于汉语的负迁移造成的。

正如Ellis(1997)所言:

“母语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根源之一,母语的这种影响就是它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

显然,中式英语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一种现象。

此外,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1972)说过:

“没有语法而能传递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东西都不能传递。

”中式英语不同于我们所说的语法错误,它更多地体现为词汇上的“不地道”,因此它并不能通过对语法错误的纠正来减少其生成与出现,对于英语词汇不恰当的理解或许是引起写作中中式英语出现的一个原因,字典上的一个英文的词汇和与之对应的中文词并不是总是有共同的词域。

德国人瑞克花了很多时间收集整理中式英语并加以研究,经过了十多年的研究,他已经出版了两本关于中式英语的畅销书。

他还在继续研究中式英语,他认为中式英语应该被保存下来。

他还撰写了一个专门收集中式英语的博客,后来又出了一本书《中式英语:

意犹未尽》。

这本书很畅销,瑞克认为,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式英语实际上丰富了英语语言,英文应该单一而标准的观念早已经过时了。

总之,国外对于中式英语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

二、中式英语现象介绍以及在教学中的表现

(一)中式英语现象介绍

中式英语究竟是什么呢?

中式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言,是汉语及英语的混合而成的合体语言,在英语中一般叫Chinglish)。

因其半英半汉,不英不汉,被称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而国内学者一般认同的定义是:

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往往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这种不被英语国家接受的英语现象就叫做中式英语现象。

中式英语现象是中国人在自己的特定文化与思维逻辑定势的背景下,对英语进行主观地改变所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是一种不被英美人士所接受的不规范的语言形式。

语言变异或多或少冲击并妨碍了规范化,这就产生了不规范的语言,或称语言污染。

这种语言在人们的交流过程中起到了破坏作用,严重影响交际质量。

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中,中国人之间用英文表达思想,相互交流,很容易理解。

但英美国家的人在与中国人交流中往往会受到中式英语的阻碍,尤其是一些完全可以用地道的英语表达的事物,中国人却根据中文生硬地把英语单词串联起来,或自创新词来表达,结果闹了不少笑话,带来了不少尴尬,让英美人士感到难以理解、莫名其妙。

有人把错误的表达方式说成是“中国英语”,其实应该是“中式英语”,即用母语的词法和句法套用外语词汇,这说明人们对国际交流语言的不熟悉或不精通。

(二)中式英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

在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口语、写作和翻译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搭配不当,误用拟人化

记忆单词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首要任务,很多学生认为多背单词就能更好地学习英语。

诚然,单词的积累对学生的考试有所帮助,但在实际的运用当中,如果只套单词的字面意思,则会犯搭配不当的错误。

(1)动宾搭配不当;一个动词常和多个名词或代词组成不同的动宾结构,但如果不了解动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随意搭配,则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

如:

“学习”的对象有很多,“学习英语”、“学习我文化”、“学习技术”等。

有学生看到“学习知识”就毫不犹豫地译成“leanknowledge”,实际上,knowledge只能与acquire,obtain,accumulate,develop,gain,advance,broaden

enlarge,deepen等搭配,lean后面则可跟language,swim,fly等。

又如“参加考试”一词,不少学生将其译为“takepartintheexam”。

“takepartin”意为参加某项活动,如sports,meetings,construction等,“参加考试”应译为“taketheexam”。

(2)关联词搭配不当;汉语里关联词可以连用,英语里的关联却不能这样用。

中国学生受母语影响,在英语里也常将关联词连用,在口语中表现尤其突出。

例如:

AlthoughLilywasill,butshestillwenttoschool.(3)形容词搭配不当;中英文形容词的使用有一定差异,选择形容词时应慎重。

例如:

水果价格很贵。

误译:

Thepriceofthefruitsisexpensive.

正译:

Thepriceofthefruitsishigh.

拟人法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但若将汉语中的拟人法生搬到英文中,就容易产生中式英语。

例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误译:

Innovationisthesoulofanation’sprogress.正译:

Innovationsustainstheprogressofanation.以上这个例子中“soul”是有生命的,而innovation则没有,两者不能搭配使用。

2.词汇的误用,语法结构错误

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容易引起词汇误用,英汉两种语言用不同的喻体表示同一概念,英语教师由于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运用比喻不当从而导致词汇。

此外在英语语法方面,由于中英语法结构的不同,很多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按照汉语的思维去构建句子,从而造成了语言的不地道。

首先,英语对动词的使用非常多,简单、清楚、明了。

当学生注

意不到这一点的时候,往往在英语中按照汉语的习惯使用过多的名词。

例如汉语中我们说“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英语中则往往使用“tomodernize”就可以了。

其次,汉语的句子语法比较散,对连接词的使用较少,但英语复合句中对连接词的使用很多时候是必须的。

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写作中对英句子进行简单罗列造成接排句(run-onsenlence)。

例如:

Ourinterestsarequitedifferent,helikesreading,ipreferallkindsofsports.这句话既没有用分号、句号等标点符号隔开,也没有用连词,是典型的汉语句子的写作模式。

再次,英汉句子语序也不尽相同,英语中很多修饰成分的位置和汉语不同。

例如:

IlikeEnglishverymuch.

三、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

语言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载体。

汉语和英语都有悠久的历史,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中式英语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的干扰

母语干扰又称语言的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指在一种情景中学的东西,干扰在其他一种情景中进行的学习。

母语干扰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

汉语是意合型语言,依赖语序和语义表示各种句法关系,讲求文采,好用华丽辞藻。

英语属于形合型语言,追求简洁的文风,大量使用过渡词、介词、关系词等,以此来表现语句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逻辑关系。

中国学生在中文环境中学习英语,中文水平远远高于英语水平,容易将汉语的思维习惯和语法规则生搬到英语中,产生中式英语。

思维,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

思维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思维离不开语言,如果没有语言,思维则无以定其形。

另一方面,思维同时又支配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认识的组织者,如果没有思维,语言也就不具备其多功能性和丰富性。

东西方迥异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语言的差异。

中国人在谈论一个问题时,不是采取直线式或直接切题的做法,总有一个由次要到主要、由背景到任务的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

而大不列颠民族谈话或写文章习惯开门

见山,把话题放在最前面,以引起听话人或读者的重视。

他们习惯“果”在前、“因”在后,与中国文化的“因”在前、“果”在后形成鲜明对照。

翻译从表面上看是将一种语言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但就其实质来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是两种思想倾向的转换。

而中国大学生在翻译或写作时所进行的语言转换,实际上受到了汉式思维的限制,因为思维是语言转换的基础,思维的差异势必会影响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根深蒂固的母语思维方式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时不在。

不少人没有意识到或忽视了不同民族思维上的差异,没有做出相应调整,用汉式思维方式对英语语言进行操作,中式英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二)思维方式的冲突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是导致中式英语产生的重要原因。

1.共性与个性偏重不同

中国人看重共性,总是从他人角度看问题;西方人则强调个性,侧重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观点。

如人名的顺序,中国人名姓在前,名在后,强调家族观念。

西方人名的排序则恰恰相反,规则为“先名后姓,先小后大”,如在JohnSmith中,John是代表个性的名(firstname),Smith才是代表共性的姓(familyname)。

地址的写法也是如此,中国人的写法是从大到小,由国家到省到市再具体到街道及门牌号。

英语地址的顺序则完全倒过来,如“中国上海南京路27号”应译为“No.27,NanjingRoad,Shanghai,China”。

中英文地址的写法不同使得一个简单的地址写法也成为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再如,“你先请”常被译为“Youfirst”,而更地道的译法应为“Iamafteryou”,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人重“个性”。

2.主体与客体偏重的不同

中式思维关注的往往是事件的主体,即事件中的人;西方人的思维则一事件的客体,即事件本身为研究对象。

反义疑问句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关键就在于学生搞不清这一点。

例如:

Youwon’tgotothecinema,willyou?

(你不会去看电影,对吗?

答句1:

No,Iwon’t.(是的,我不会)

答句2:

Yes,Iwill.(不,我会)

答句1中,汉语前半部分肯定的是对方的观点(即:

是的,你说得对),针对的问话的主体,后半部分否定的则是“看电影”这事件本身。

答句2的构成也是同理,前后两部分相脖。

而英语整体肯定或否定的是“看电影”这件事,针对的是这句话的客体,语法要求句中前后两部分或肯定,或否定,必须完全一致。

(三)文化习俗的冲突

文化习俗是人们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呈现出来的诸多单元事件的统一体,是各名族针对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编码。

学生只有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习俗,才不会陷入中式英语的尴尬处境。

1.中国人的谦虚与西方人的炫耀

中国人从小受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思想教育,传统的儒教思想使得中国人在表达思想和接受赞扬时谦虚、克己。

西方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则处处肯定自己,尽量表现自己,话语中总是显出炫耀和骄傲。

这一区别常使中国人在和西方人交流时闹出笑话。

例如:

外国人:

Yourwifeisverybeautiful.

中国人:

No,no,sheisverycommon.

中国人而言,在受到赞扬时应表现的谦虚才得体。

但对西方人而言,这样的回答会使他们觉得难堪和尴尬。

西方人脑海中的“我”绝不愿意“普通”,更不愿意“差”,他们喜欢的是“好”,“特别”。

在介绍家人时,他们也会毫不掩饰地说:

“Mywifeisverybeautiful”。

2.中国人的自信不足与西方人的过分自信

中国人保守、含蓄、顾及面子,凡事都先考虑后果,以免碰到不测之时过分狼狈,有时显得自信不足。

中国学生在和外国人交流时常说:

“MyEnglishisverypoor,Ihopeyoucangivemesomeadvice.”似乎只有这样说了才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

西方人则不然,即使只会一点中文,他们也会说:

“MyChineseisprettygood.Ihaveleaneditforseveralyears.”

3.中国人的人情味与西方人的淡漠感

在中国学生的口语和写作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

I’ms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