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4427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docx

《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docx

说明文阅读真题分类精讲专题11生活科普二解析版

 2020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说明文阅读)

专题11生活科普

(二)

一、(2019·山东聊城)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莫让睡眠被偷走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感觉真好。

可如今,这却成了很多人的奢望。

②《2018中国睡指数》报告显示,在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普遍有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

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在晚上11点以后入睡,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在凌晨1点后入睡,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和晚睡早起的“蜂鸟型”作息占到六成以上,仅有17.5%的人能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

③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主要自工作压力和电子产品两方面。

近日,一篇名为《每天2点睡觉,37岁年轻父亲查出胃癌晚期》的文章引起人们关注,主人公刘凌峰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业务多,压力大,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点之后才睡觉,最拼的一次是连续工作了70个小时没有合过眼。

像他这样熬夜晚睡的人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普遍。

另外,睡眠质量差的人,有许多都是电子产品的重度依赖者。

互联网从业者睡眠质量普遍较差。

同时,有四分之一的人失眠是因为玩手机。

④我们的大脑中有个称为视交叉上核的地方,即中枢时钟。

这个中枢时钟每天根据地球自转周期校对一次。

它的角色就是总监工,根据视觉感受器接收到的视神经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泌激素告知体内其他细胞统一协调工作和休息。

其中,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就是帮助调节睡眠的重要信号之一,它会根据周围光线的明暗变化作出反应。

只要在黑暗环境中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身体就会分泌出褪黑素,帮助入睡。

当太阳升起,随着光照渐强,人体就会停止分泌褪黑素,并开始分泌血清素(一种刺激情绪的神经传递素),它将和褪黑素此消彼长。

⑤太阳中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提高人的灵敏度和各方面表现。

但在天黑以后,蓝光就成了一种不良光线。

目前市面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线基本上属于蓝光。

人体视觉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当细胞感受到蓝光后,就会发出信号通知中枢时钟,中枢时钟就会认为天亮了,进一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甚至导致疾病。

⑥睡眠不足会影响容颜,在睡眠不足时,体内会释放出更多的应激激素——皮质醇。

过量的皮质醇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⑦睡眠不足还会损害人的注意力。

据统计,因疲劳驾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20%左右,重特大伤亡事故中的40%是疲劳驾驶造成的。

有专家称,“睡眠不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道路安全问题”。

⑧睡眠“负债累累”,就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

研究证明,长期失眠会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免疫系统衰退、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险增加,甚至提升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的风险。

⑨对青少年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生长发育,会降低记忆的储存、重组和整合能力,容易造成学习能力降低。

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强调: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保护脑神经细胞功能,帮助体力、脑力恢复。

”可见睡眠已成为人类健康生活的试金石。

提高警惕,莫让你的睡眠被偷走!

1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工作压力和电子产品是现代人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B.根据视觉感受器接收的视神经传来的信息,中枢时钟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泌激素告知体内其他细胞统一协调工作和休息。

C.蓝光是一种不良光线,它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造成内分泌等一系列身体机能的紊乱。

D.皮质醇过量就会分解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变得粗糙且缺乏弹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意理解。

C.在天黑以后,蓝光就成了一种不良光线。

22.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影响容颜,损害注意力,危害健康,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概括信息。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范围),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题干要求概括的是“睡眠不足”的危害,可确定在答题范围,即第⑥—⑨段。

由⑥—⑨段的首句,便可提取“睡眠不足”的危害。

综上,可条目作答即可。

13.分析第④⑧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之一”表示其中一个,说明褪黑素是帮助调节睡眠的一个重要信号,但不是唯一,语言准确严密;“负债累累”表示欠债多,说明睡眠严重不足,语言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

分析时,要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之一”是表限制性的词语,表明“……表明只是其中的一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负债累累”,将睡眠严重不足,形象化地说成负债甚多,化无形为有形,增添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4.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入睡困难”的普遍性。

示例二:

打比方,用“猫头鹰”和“蜂鸟”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晩睡晚起和晚睡早起的人群的睡眠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说明方法及分析其作用。

第②段画线句中,“四分之三”“三分之一”“六成以上”“17.5%”等数字,表明此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画线句前面的总结性语句,即在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普遍有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

此外,“猫头鹰型”和“蜂鸟型”又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晩睡晚起和晚睡早起的人群分别比作成“猫头鹰”和“蜂鸟”,化抽象为形象,突出这些的特点,生动有趣。

二、(2019·湖北黄石)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共10分)

猕猴桃的奇异之旅

张慧

历经千年的野生果子

奇异果的第一站从它的发源地一—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开始。

谁是尝鲜这种果子的第一人已无从得知,然而它流传最广的名字却是“猕猴桃”:

一说是,这种果子外皮一层绒毛,状似猕猴而得名;而另一种说法则称是因为生长在山间的果实常被猕猴食用。

这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发源于夷陵山间的猕猴桃,在数千年间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向北延伸到陕西、甘肃、河南一带;向西南去往贵州、云南和四川,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尤其夷陵区雾渡河最为多见。

虽然历史记载源远流长,但我国的猕猴桃却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

野外的猕猴桃,如果生在深山中,多被猴子们摘去果腹;即使被少数人家移植到庭院里,猕猴桃也只是用来观赏而非食用。

归根结底,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

就这样,猕猴桃默默在山间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透露着一种野果的味道。

不过1904年,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另一边的船票。

这年,一位来自苏格兰教会的女教师凯特,在原产地湖北宜昌第一次与这种果子相见。

随后,在姐姐伊莎贝尔来探望她的返程行李中,加上了猕猴桃的种子,伊莎贝尔带着它们漂洋过海到达新西兰,并将其交给植物学家栽植培育。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发展的理想之地。

同时猕猴桃很难授粉的问题在新西兰的人工栽培下也得到了解决。

由此,猕猴桃在新西兰被广泛种植。

与此同时,也许是“猕猴桃”最初的中国名字给了起名者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一种几维鸟(Kiwibird,kiwi是毛利语)倒是很像。

1966年左右,Kiwi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随后新西兰奇异果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种植猕猴桃的代称,在世界果蔬市场大放异彩。

现如今,猕猴桃的商业化生产不再是新西兰的专属。

2016年全球猕猴桃产量为430万吨,除了新西兰以外,智利、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都是猕猴桃的生产大国。

2008年11月6日,在新西兰举办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参会的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

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在国际上坐实了猕猴桃的原生地。

同时基于丰富的品种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从四川湖北野生中华猕猴桃的品种中,培育出含有金色果肉的“黄金猕猴桃”与果心红色的“红心猕猴桃”,在商业猕猴桃果肉颜色里红绿黄三分天不。

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稳定产量、强劲有力的培育研发力量与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时一百多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

(选自《新华文摘》2019年第2期,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国的猕猴桃一直都未被驯化栽培,直到几十年前,猕猴桃在国内还只是一种野果。

B.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拥有适宜猕猴桃种植的有利条件。

C.猕猴桃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几维鸟很像。

D.中国猕猴桃商业在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培育研发力量和消费市场等四个方面位居世界第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

D项,“中国猕猴桃商业在种植面积、稳定产量、培育研发力量和消费市场等四个方面位居世界第一”与原文“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的稳定产量、强劲有力的培育研发力量与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意思有出入。

15.土生土长的中国特产猕猴桃,其作为知名水果的历程可谓“奇异”。

请根据你的理解,将文章第二、三部分标题填写完整。

每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

标题二

标题三

【答案】标题二:

漂洋过海人工栽培获成功、异国培植成功领军世界市场;标题三:

带着多个“世界第一”回家、百年猕猴桃载誉而归、“世界第一”猕猴桃回家了。

【解析】本题考查拟标题的能力。

给文段二、文段三拟标题,先要读懂文段,在概括意思,拟定标题。

如文段二,主要写凯特让姐姐伊莎贝尔把中国猕猴桃带到新西兰,交给植物学家栽植培育成功。

所以小标题可以拟为:

猕猴桃漂洋过海,培植成功。

16.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简要概括猕猴桃远渡新西兰后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种植。

②难以授粉的问题得以解决。

③与几维鸟相像的音译名适宜推广。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要点的能力。

猕猴桃远渡新西兰后获得成功的原因,先找到相关句子: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发展的理想之地。

同时猕猴桃很难授粉的问题在新西兰的人工栽培下也得到了解决。

由此,猕猴桃在新西兰被广泛种植。

与此同时,也许是“猕猴桃”最初的中国名字给了起名者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一种几维鸟倒是很像。

1966年左右,Kiwi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随后新西兰奇异果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种植猕猴桃的代称,在世界果蔬市场大放异彩。

这里边讲了三个原因:

温带海洋性气候、授粉的问题、鸡蛋形果实。

依次概括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种植、难以授粉的问题得以解决、与几维鸟相像的音译名适宜推广”。

17.读完全文,“猕猴桃”和“奇异果”这两种水果名,你更喜欢哪一个?

说说你的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猕猴桃或奇异果均可。

理由要点:

猕猴桃体现中国本土特色,家国情怀。

奇异果体现外国地域文化、世界交融性。

【解析】本题考查谈对两种名称的喜爱的理由。

从原文看,“猕猴桃”得名的原因是“一说是,这种果子外皮一层绒毛,状似猕猴而得名;而另一种说法则称是因为生长在山间的果实常被猕猴食用”,从外形或食用对象命名,这体现了中国特色。

“奇异果”得名的原因是“也许是“猕猴桃”最初的中国名字给了起名者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一种几维鸟(Kiwibird,kiwi是毛利语)倒是很像……Kiwi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新西兰人借助中国人的方法,也从外形的角度命名这种果子,借鉴,学习,体现了西域特色和世界融合的特点。

三、(2018·吉林)(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

(9分)

“四海为家”的微塑料

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

科学家们认为:

“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塑料在生活中很常见,“微塑料”又是什么?

它为何引发科学家频频关注,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

“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

“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

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

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

(《光明日报》,有删改)

20.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②“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的塑料颗粒。

③“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形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以上三处,写出一处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下定义是以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

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作者抓住了微塑料“微”的特点,进行说明。

“原生”微塑料即“在生产时”“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

“次生”微塑料进行说明时,抓住了“层层分解破碎而形成”的本质。

21.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围绕“难降解;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所摄入;高疏水性”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事物的特征。

文章首先介绍什么是微塑料,然后介绍了微塑料的种类,在此基础上,第⑤段说明了微塑料的特性。

文章第⑤段首先说明微塑料的首要特征是“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接着说明“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

把这些语句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即可简要回答问题。

22.“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这句话中“可能”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来具体回答即可。

示例:

“可能”一词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可能”是一种推测与估量,不是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因为微塑料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缺少具体的数据或证据,所以,微塑料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只能是一种推测或估计,这样说更符合事实情况,能体现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

四、(2017·山东滨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

(12分)

          药品环境污染

①过去3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

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②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

《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新近发布了一份德国iww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环境中的药品——全球现状与视角》。

该报告中提到,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搜集的1016篇药品环境污染原始研究文献和150篇综述文章进行分析,在覆盖联合国五大区域的71个国家的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发现了631种药品及其转化物。

其中16种药品残留在上述所有区域的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止痛药和激素。

在收集的检测数据中,关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的药品含量的数据分到占了总数的47%和40%,地下水和饮用水占了8%。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系。

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后,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在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

一般来说,口服用药剂量中30%-90%的活性成分最终会被排出体外。

人类用药的增长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使用的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也使得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的药物量急剧增大。

④另外,不仅仅是这一途径,在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

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进入饮水系统,在蔬菜和水产品中蓄积,最终影响坏境和人类健康。

⑤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

对于公共卫生来说,尤其需要关注日益严重的抗药性病原体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估计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

⑥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1999~2007年间,印度的秃鹫数量严重下降,减少95%以上。

人们调查后发现,导致秃鹫死亡的原因是秃鹫食用的家畜尸体中含有止痛药双氯芬酸。

在印度政府对这种兽药下了禁令后,秃鹫数量有所回升。

⑦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药品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展开全球行动。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方式是加强药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管理,减少药品向环境中的排放,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方参与,包括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经营注册和许可制度,合理适当开处方,改善药品包装设计和减少畜牧业用药等。

此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合理用药意识,及时回收废弃药品,也可以有效控制药品环境污染渠道,比如在社区卫生机构设置回收设施,收集来自居民的过期及多余药品,在居民购买药品时想起发放废弃药品污染环境等宣传单等都是有效措施。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第2期,有删改)

16.本文围绕“药品环境污染”,药品的环境污染的现状,、和解决方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途径危害(或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文本信息的筛选能力。

文章第①—②段主要写药品的环境污染的现状,从第④段中,从“另外,不仅仅是这一途径”一句中,可见第③④段重点介绍环境污染的途径,第⑤⑥段则围绕环境污染的危害来写的。

17.根据上下文,在第四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经由体内排出(或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归纳与衔接能力。

结合上下文,对“另外,不仅仅是这一途径”一句进行分析,这句紧密衔接第③段所介绍的“xx途径”,然后从“人类用药的增长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使用的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也使得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的药物量急剧增大”入手,抓住表述“xx途径”的词语进行分析,如,句中的“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是关键词语。

结合下文讲述“xx途径”——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两者相比较,得出要填写的内容是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

18.文章第六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999~2007年间,印度的秃鹫数量严重下降,减少95%以上。

人们调查后发现,导致秃鹫死亡的原因是秃鹫食用的家畜尸体中含有止痛药双氯芬酸。

在印度政府对这种兽药下了禁令后,秃鹫数量有所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