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病人危险.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43939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性精神病人危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重性精神病人危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重性精神病人危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重性精神病人危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重性精神病人危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性精神病人危险.ppt

《重性精神病人危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性精神病人危险.ppt(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性精神病人危险.ppt

重性精神病人危险性评估、滋事和肇事肇祸的定义、应急处置、相关法律问题十堰市精神卫生中心重性精神病人危险性评估n分为6级n0级:

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n1级:

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n2级:

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

能被劝说制止。

n3级:

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

不能接受劝说停止。

重性精神病人危险性评估n4级:

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n5级:

持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纵火、爆炸性为(任何地点)滋事的定义n滋事:

指公安机关出警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

肇事的定义n肇事:

指患者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我国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

肇祸的定义n肇祸:

指患者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应急处置1.医疗行为。

2.对象:

出现暴力、自伤、自杀等危险行为、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和眼中躯体疾病的精神病人。

3.前提:

家属、监护人或政府有关部门书面申请、医务人员人身安全。

4.结果:

对症处理,当地观察、自愿住院或非自愿住院应急处置n应对危险行为技巧:

决不要麻痹大意让患者保持讲话仔细发现发怒的迹象不要逞英雄慎重对待持有凶器的患者应急处置n应对危险行为技巧:

提供支持性反馈努力为患者提供选择设定限制可能涉及伦理和法律情况n社区精神病的管理与登记n-登记和管理司法鉴定后“解除羁押”的精神病人。

n-登记和管理曾住院的精神病人。

n协助家属强迫患者住院。

n处理无或暂无监护人的流浪精神病患者。

n应对正在出现危害行为的患者。

n普法宣教工作。

精神疾病社区服务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n伦理和法律两难l为患者保密依法报告和登记l尊重自决权强迫/强制治疗l有利于患者防止危害本人l不伤害患者和社会精神病患者主要住院方式n原则-自愿住院n补充-医疗保护性住院n特例-国家强制住院为什么自愿住院时第一原则n联合国倡导的精神疾病住院的首要原则n尊重自决权的伦理准则要求n-精神病患者同其他患者同样具有“自决权”n最大限度的避免“精神病学”的滥用n-限制一生的“医疗权”和家属的“做主权”n尊重患者自决就是保护医生自己自愿住院的程序l决定者是患者本人l两种情况l-患者亲自办理手续,家属陪同/不陪同l-由监护人或近亲属代办手续(注意决定权是病人,家属只是受委托代办手续)医疗保护住院的标准n是精神病住院的次要/补救方式n前提:

有充分理由表明不能按自愿住院精神病性障碍。

丧失现实检验能力和疾病自知力。

医疗角度必须住院治疗,否则肯定对患者不利。

患者拒绝住院。

医疗保护住院的法律依据n民法通则第30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行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的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求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

医疗保护住院的决定人n第一决定人是监护人.n如何对待监护人和近亲属的不同意见民法通则第17条规定: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依次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病人所在单位或所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强制入院的几种情况按刑法第18条有关规定需强制治疗的精神病人。

正羁押于监狱、看守所等机构的精神障碍者。

出现严重危害行为,由公安机关紧急处理而不征得监护人同意。

暂时无法找到监护人或家属的流浪精神病人,由公安机关办理强制住院手续。

强制入院的法律依据1n刑法第18条n警察法第14条:

公安机关的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强制入院的法律依据2n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第31条n精神疾病患者有危害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将其送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或近亲属单位和个人发现上述情形的,可以制止并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强制治疗的性质n对象:

具有危害社会的精神病人n依据: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n决定权:

由公安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作出决定n执行:

国家司法机关直接或委托n方式:

强制n目的:

保护社会、家庭和患者本人安全强制治疗和医疗保护治疗的区别n都属于“非自愿住院”n是否进入司法程序n危害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以及其他原因n决定人n治疗费用来源社区服务推荐原则n遵纪守法n积极作为n预防第一n有效处理社区精神病的登记与管理n依法登记和管理n严格遵守保密原则n主动进行法制宣传协助家属强迫患者住院n必须获得家属的书面申请(紧急情况下接收口头申请,时候补充书面申请)n尽可能争取家属同意由警察出面n安全第一n不伤害患者协助/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强制住院患者n明确行为的主体和自身的义务n协调关系,保证费用(最好促成当地镇府形成文件)应对正在出现危害行为的患者n安全第一n掌握一定的处置技巧n尽快让警察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