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3447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习录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习录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习录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传习录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传习录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习录读后感.docx

《传习录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习录读后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习录读后感.docx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后感1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身的感悟。

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

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

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

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

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

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

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

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

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

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

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

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因此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

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

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2

  “持志如心痛。

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传习录》

  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

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

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

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别的事情。

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

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过去了。

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

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身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

答案是没有。

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

说明我对自身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

  说闲话,管闲事,后面就是置闲气。

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没有用的事情上,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行。

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没做到,说明我专注不够。

还是没把自身想明白,从认识自身开始。

传习录读后感3

  问:

“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

“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

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

他到看得多,解得去。

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

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

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

此是为学头脑处。

”——《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

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

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

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

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

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

看不懂的较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身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身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

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身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

因此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

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

心不在焉,不但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

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4

  问:

“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中否?

  先生曰:

“今人存心,只定得气。

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中。

  曰:

“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

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很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

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

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传习录》

  问:

“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

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

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

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

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

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

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

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

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

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

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

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升了,也只是假的。

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

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

每天生活,岂能静。

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

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传习录读后感5

  问:

“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

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

“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

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

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

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传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

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

我以前在给自身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身肯定能达到。

自身没有评估自身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习,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因此孔子没有批评他们。

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

自身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

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

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身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身框住了。

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身懂的少,因此才要“博学”。

知道自身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

知道自身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

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

做好自身,别有遗憾。

传习录读后感6

  问:

“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

‘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

”先生曰:

“心即理也。

‘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

“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

”曰:

“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

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

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

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

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

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

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

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

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

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

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

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因此不当理。

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7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

中只是天理,只是易。

随时变易,如何执得?

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

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身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

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

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

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

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身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

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

《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

易就是变化,不断的转变就是中。

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

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

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

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平衡的位置。

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因此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

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因此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

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

怎么能做到妥当?

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

天理从哪来?

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因此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

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习录读后感8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

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

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习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

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

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也会发现自身的渺小。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习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习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

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

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学习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习,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

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

因此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

因此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近。

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身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习知识当中。

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身比别人厉害一点。

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习知识的人。

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

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习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

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身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习录读后感9

  “陆澄问:

‘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

‘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

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

主首先是专主一个天理。

’”

  ——《传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

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

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

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

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

不会。

只要你把心放到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

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

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

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

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

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习染,这都是人欲。

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

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

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健全,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到自身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

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

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

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

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习录读后感10

  漆雕开曰:

“吾斯之未能信。

”夫子说之。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

“贼夫人之子!

”曾点言志,夫子许之。

圣人之意可见矣。

——《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

就是你要清楚自身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

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身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

修身首先要知道自身的半斤八两。

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身清楚自身能不能干。

能干,怎么干?

不能干,需要补什么?

一定要清楚自身的长处和短板。

不能别人一捧自身就飘飘然。

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身、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身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

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身有能力,但环境并不是自身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

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

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

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

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平和的状态。

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传习录读后感11

  崇一曰:

“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

“何言之易也!

再用功半年看如何?

又用功一年看如何?

功夫愈久,愈觉不同。

此难口说。

  ——《传习录》

  我曾经想过,修行到最高的层次就是圣人吗?

那圣人之上还有没有?

看王阳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

我也曾经向往过,修行到像王阳明那样的阶段,就已经很幸福了,再往上没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谁知道哪个是头呢?

就像我们经常问自身的一个问题,如果到达尽头,尽头之外又是什么。

我觉得最大的尽头就应该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我们只要摸清楚这个规律,就好比是王阳明将圣人比作金子一样,我们就已经到达了另外的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我现在也只是在瞎猜,王阳明并没有肯定,只是告诉他的弟子,用的功夫越久,越会感觉到不同。

  就像我经常问师父开悟是什么感觉,师父说只要你开悟了你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我们总是幻想更高的层次是什么样,却忘了自身现在处在的层级。

  修行这件事情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修到哪算哪。

但还是要给自身一个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传习录读后感12

  爱问:

“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因此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

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

”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

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

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

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

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

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

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我自身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

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

“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

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到哪,那就是物。

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

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到哪就是物。

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

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因此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习录读后感13

  侃问: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

“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

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传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身。

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

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吗?

切了吗?

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那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

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因此《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身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

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

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

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

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因此要练习收心。

初级阶段过后就练习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着变成执拗。

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