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3423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docx

《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docx

曹操艺术形与历史形象之比较

浅析曹操形象

余干县古竹初中何志华

【内容提要】曹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被称为“奸绝”。

他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现,作者就通过许劭的口吻评论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1)《三国演义》通过一系列事实,即从政治、处世、用人以及军事斗争等多个层面出色地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和本质。

其实人们说的曹操只是文学作品中和戏剧台上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

而历史上曹操其人真实面目如何呢?

这就值得认真研究才能作答了。

【关键词】曹操艺术形象历史形象

纵观历史风云人物,曹操的形象是那么复杂,那么失真和具有争议的。

在很长一个时期,一提起曹操人们便会脱口而出对他的评价: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奸臣。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联想起《三国演义》从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

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实方法。

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2)由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确实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就不仅仅是一个“是”还是“非”的问题,就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人及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曹操(公元155元—220年),又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豪县)人,封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写道: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

”接着又写了许邵对他的评价: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由此可见,幼年的曹操就已表现出了不凡的才能。

公元174年(东汉熹平六年),二十岁的曹操就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始入仕途。

后又被任为汉阳北部尉。

当时的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摇摇欲坠,董卓入朝作乱,豪强拥兵割据。

曹操“散家财,合义兵”,加入了反董大军,并在收编农民起义军中壮大了自己,然后挟持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政治上的优势。

于是在徐州灭吕布,官渡败袁绍,牢牢控制了北方。

后来因用兵失当,在赤壁之战中为孙刘联军所败。

在三国鼎立的前提下,曹操积极发展自己的实力,力图统一国家。

建安十五年,曹操下令求贤,大宴铜雀台,收罗了一大批人才。

他实施了正确的农业政策,广泛开展军屯民屯,这些都有利于安定民生和发展经济。

在此基础上,向蜀汉和东吴步步紧逼。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联合孙权击败关羽。

第二年正月(公元220元),曹操还军洛阳。

当月就病死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陈寿《三国志》高度评价曹操为“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

”谭迺立称其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

”(4)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一、奸诈,虚假伪善

读过“三国”的人,一提起“奸雄”,谁都知道是指曹操。

曹操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作品开始就写他用权术。

曹操年少比较贪玩,“游荡无度”,他的叔父经常向他父亲反映,曹操很头疼。

一天,曹操在路上偶遇叔父,立刻做出面目扭曲的样子,叔父向他父亲汇报,于是曹嵩找到儿子询问病情,不料安然无恙,答道:

“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曹嵩就此起了疑心,再也不相信弟弟的小报告了,曹操从此之后就更加的放肆了。

许劭因此称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可谓一语中的。

(5)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

这是曹操“奸”的一个重大表现。

汉献帝被董卓劫持后回到洛阳。

但到洛阳后却发现“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

”汉献帝进退两难。

这时,曹操的谋士荀或出了个主意:

“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众望,不世之略也。

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6)曹操大喜,从其计,将汉献帝接入许昌,“盖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库。

”(7)这样,汉献帝算是有了安身之地。

但是,“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奏天子。

”(8)有了汉献帝这块“挡箭牌”,曹操就用“君命”大耍阴谋。

二、多疑,猜忌阴鸷

曹操的好猜忌表现在他常滥杀无辜,错杀好人。

他身边的人常遭无妄之灾,也全因他的多疑。

曹操暗杀董卓没有成功,遭董卓通缉,投奔吕伯奢庄上,吕盛情款待,欲杀猪相款。

曹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但闻人语曰:

“缚而杀之,何如?

”曹操顿时就杀了八口人。

后来发现杀错了,索性昧着良心将吕伯奢也杀了,还大言不惭道“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9)

许田打围后,汉献帝感觉到曹操非常狂妄,想除去曹操,于是密诏董国舅入宫,颁“衣带诏”,董国舅刚过宫门,恰巧遇见了曹操,曹操便多加盘问,当知道汉献帝把锦袍玉带送给董国舅,马上就要董将衣解下,曹操亲自把锦袍玉带拿起,对着太阳光细细详看。

他的多疑猜忌全都暴露出来了,好在汉献帝对他早有防备,衣带诏才能够有惊无险地带出宫门。

(10)

当猜测到某人有颠覆政权的行为,哪怕仅仅是一丝意念,曹操杀人总是连眼都不眨一下,不曾有过片刻犹豫,严格按照“罚不逾时”的古令,在第一时间先下手为强。

此外,为了自家性命的安全,他常常也会或事急从权,或巧生变诈,杀人于无形之中。

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紧缺,操命粮官王垕:

“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

”士兵皆言丞相欺众。

操欲借垕人头示众。

垕大惊曰:

“某实无罪!

”操曰:

“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

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垕再欲言时,操早已呼刀斧手杀之,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

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

”于是众怨始解。

(11)为了平息士兵对自己怨恨,稳定军心,曹操竟然去杀死一个没有任何过失的人,他的奸诈狠毒教人心寒。

三、诡谲,变幻无常

曹操此人性格复杂多变,这在表情、脾性的多变上得到体现。

当俘虏张辽后,张辽不但不肯投降,还破口大骂,曹操被惹火了,亲自拔剑想杀张辽,被齐备与关羽劝阻后,他立刻掷剑大笑:

“我亦知文忠义,故戏之耳。

”并亲自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

(12)感情如闪电似的转瞬即变,令人瞠目结舌而脊背发凉。

“杨修之死”更显曹操的奸诈无常。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檀修花园门,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修擅分酥吃,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曹操佯称梦中杀人,某日果杀一卫士。

临葬前修指而叹曰:

“丞相非在梦里,君乃在梦中耳!

”操闻而愈恶之。

经过几件事,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对杨修的厌恶仍露形与色,杨修一错再错,致使曹操已经起了要杀死杨修的心,但曹操仍然隐藏得很好,竟然连杨修这么聪明的人也全然没有察觉,最后终于被曹操借惑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死(13)。

可见曹操奸诈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说到曹操的“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奸诈、多疑、残暴、狂妄。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一“名言”,这句话可谓是曹操一辈子行事的指导思想,是他坚信不移的人生哲学。

四、狂妄,残暴不仁

曹操残暴,在《三国演义》第十回可见一斑。

徐州太守陶谦,为人性情温和善良。

一直想与曹操结交,当他知道操的父亲带着全家经过徐州,他盛情款待了他们。

但他手下的一个张的将领竟然将他全家杀害了。

面对血海深仇,急红了眼的曹操完全顾不上夫子“不迁怒”的遗教,竟然像后来“屠城”的蒙古军那样,对徐州人们大开杀戒。

虽然后来有人说曹操是因为痛失亲人失去理智的行为,但他那凶狠的杀人手段仍然是凶残至极,禽兽不如。

“许田打围”把曹操的狂妄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许田打围的过程中,曹操用天子的箭射死了一只鹿,群臣以为是天子射中的,都高呼万岁,曹操竟“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

”(14)

太医吉平毒杀曹操未果,曹操欲查出指使之人,对吉平严刑拷打。

问平曰:

“谁使汝来药我?

何速招出!

”平曰:

“天使我来杀逆贼!

”曹操怒打。

身上无容刑之处。

操又问:

“你原有十指,今如何只有九指?

”平曰:

“嚼以为誓,誓杀国贼!

”操取刀来,截去其九指。

后吉平撞阶而死,操令分其肢体。

曹操的凶残令人齿寒。

(15)

汉献帝的衣带诏暴露后,曹操大开杀戒,将董承等五人连同全家上下七百余人斩首,还余怒未消,带剑入宫,欲杀董妃,汉献帝曰:

“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见怜。

”操曰:

“若非天败,吾已被害。

岂得复留此女,为吾后患!

”伏后告曰:

“贬于冷宫,待分娩了,杀之未迟。

”操曰:

“欲留逆种,为母报仇乎?

”即令武士拖出,勒死于宫门外。

(16)至此,曹操的狂妄、残暴、心狠手辣表露无遗。

曹操为人狂妄,对待身边的人冷漠无情,他的残暴不仁除了这几个例子外,还有很多,比如:

杀华佗、杀孔融、杀帐前侍卫等。

与他有仇的,他杀;无辜的,他杀;害他的,他也杀,使人不由心寒。

历史上曹操的形象

一、曹操在历史政治上的二重性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宦官和外戚控制朝政,到处是一派“铠甲生饥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的惨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十份尖锐的地步,因而暴发了黄巾起义,出于阶级本性曹操必然害怕和仇视农民起义,他曾多次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并助战功卓越,仅初平三年(即192年)在兖州就“破黄巾三十万众”致使其在当时人民心目中留下农民起义军镇压者的恶劣形象。

然而,又由于曹操代表的不是大地主、大贵族、大官僚集团的利益,而是代表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又能够实行“摧抑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无疑从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在这点上,他必然受到大地主、大贵族、大官僚集团的仇视。

当然曹操毕竟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者,当他的统治地位巩固之后,又日益向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集团妥协,并逐步向其转化。

很显然曹操在政治上是具有二重性的人物。

从人民方面看,镇压黄巾起义军,受到人民的唾骂,而实行“摧抑豪强”、减轻人民负担方面又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从大地主、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方面看,他“打击豪强抑制兼并”以及“屯田”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而从维护封建政治统治方面又符合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需要。

由于曹操在历史政治上的二重性,他的社会对立面不仅来自被他镇压的、与黄巾起义军有联系的广大农民,而且还来自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的损害者。

因而奠定了对曹操褒贬不一的强大社会基础。

据文学史等有关资料显示,早在五代以前就有“尊汉贬曹”的社会基础。

二、曹操对中国文化发展上的杰出贡献

在建安时代,虽然三国鼎立而中国的文化中心却集中于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文人集团,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讲坛打破了四百多年汉代诗歌的沉寂和辞赋独盛的局面,不仅五言诗方面,而且在四言诗方面亦有重大突破。

从曹操现存的二十多首诗歌来看,大多以乐府歌辞,风格苍劲雄厚,以其四言诗歌《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和五言诗《蒿里行》、《对酒》、《苦寒行》与汉代许多文人作品相比较,虽然比汉代那些内容猥琐,词藻浮艳追求骈偶的恶劣文风有较大的突破。

他的诗歌既吸收了汉乐府民歌的浑厚刚健和朴素的特色,又具有激昂慷慨的悲壮情调。

由于他的历史政治地位,其作品对当时的建安文学的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

所以鲁迅先生曾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其散文亦有“清峻”“通脱”的特色。

所以他在对中国文化方面是革新文体的倡导者,可以说没有魏晋曹氏父子对文风的改造和革新,我国唐代的文化发展是没有可能的,所以说曹操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是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

其中《龟虽寿》、《短歌行》等由于具有较强的哲理和影响力,而被历代有志之士用于座右铭或是引用,可见曹操对中国文化之影响的深度是罕见的。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围绕在曹操身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文学天赋的儿子。

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

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

在“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生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美妙诗句。

(17)就凭曹操能诗能文这一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比的。

曹操一生酷爱文学,他凭借政治上的优势,广罗天下知名文士,当时有名的建安七子多是曹操僚属。

当时诗坛上还有一位才女就是蔡文姬,是文学家蔡邕之女,在战乱中为胡人掳去,流落北方匈奴,曹操将他迎回,叫她整理其父亲的作品,这对父子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建安时期的一些文人,多受曹操的影响,有一颗热情的心,想干出一番事业。

这些文人都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国家危亡,更加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诗中多有雄心壮志,想建功立业,开辟一个文学新时代。

三、时运不济的军事家

曹操其人在军事才能上应该说是相当有造诣的,但是由于时运不济,正如周瑜之叹一样,“既生瑜而何生亮”,若没有熟读兵书,通天文懂地利善于权变的诸葛亮,曹操一定会很快取得霸业。

从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十分重视曹操军事才能的。

文中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18)并指出“不可与之争锋”可见曹操军事才能是很些功力的。

曹操统一北方后,为了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在北方分兵屯田,兴修水利,对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他用人唯贤,重视人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的观念,网罗了许多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

他还对那些称霸一方的地方豪强加以抑制,不致使他们尾大不掉,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主和军阀权力。

这些举措,不但巩固了摇摇欲坠的汉末中央政权,而且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北方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处于和平环境之中,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不断加强,为曹操死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和最终三国归晋天下一统奠定了基础。

曹操在历史上,他的军事思想确实有些辩证思想,他曾指出: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临敌变化,不可先传,故曰,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

”也就是说力量的强弱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了解敌情掌握时机,就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他取吕布,败袁绍,平张鲁,征乌恒一系列的成功就足以说明他的指挥才能、军事战略思想和善于使用谋士的智囊进行决策。

每当军机大事便会召集文武百官议事,听取不同的意见,善于纳谏,并且十分重视谋士、智囊人物的作用。

如官渡之战就是重用了原袁绍部下荀或、郭嘉等谋士的结果。

艺术形象掩盖了历史形象

曹操形象复杂性格的出现,是罗贯中有意识的艺术追求。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有“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观察一切事物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才能”。

罗贯中正是这样一位作家。

他在保持曹操形象的“定性”同时,写出了其情感丰富性和性格内在的复杂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从而使该形象获得了真实性,审美性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巨大成功,使得曹操的形象从历史人物变以艺术典型,由于艺术典型塑造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和倾向,因而造成艺术形象与历史人物本来面目的不统一。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具有普遍性,充分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是一个贪欲和权欲的穷凶极恶的冷酷无情而又欺君罔上的典型的封建主义权势人物的奸臣形象。

罗贯中是叙事写人的高手,仅用寥寥数语便将人物性格刻画出来,如: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句便揭示了这类人物的内心世界。

用屠杀徐州无辜平民,向仓官借头、以德报怨冤杀吕伯奢全家等细节来刻画曹操的形象,引起人们对曹操的愤恨。

然而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所谓风流人物哪一个没有说过狠毒的话,哪一个没有做过残暴凶恶的事呢?

他们杀人可止千万,而世人为何独骂曹操呢?

很显然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曹操这一艺术形象的巨大成功,掩盖了曹操本来面目。

加之在历代戏剧发展中“阴险奸黠”的白面奸臣的曹操形象便在世人心中扎下了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清人魏裔介在《三国问答序》中指出:

“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

”所以人们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的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具有片面性。

这就有意无意影响人们对历史上曹操其人的正确评价。

当然罗贯中之所以要把曹操塑造成这样一个形象也是与曹操的政治上的二重性等因素分不开的。

历史资料表明,三国故事在五代之前便有流传,“拥刘反曹”已成定势,而特别是由于诸葛亮其人超人的智慧和军事才干,亦不允许人们和作者反对“拥刘反曹”的倾向,而特别是曹操的许多思想和作为有违儒家思想和以汉为正宗的文化思想倾向,更由于《三国演义》是以“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而创作的,所以和曹操历史形象有相吻合的地主,也有不相吻合的地方。

由于罗贯中把握了历史人物本质性的特征,所以很容易使人把艺术形象与历史形象混淆起来,这样就使得曹操的艺术形象盖过了其历史形象。

 

注释:

(1)《三国演义》第一回

(2)鲁迅著《魏晋风度以及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

(3)《三国演义》第一回

(4)谭迺立主编《中国历史人物丛书·曹操》

(5)《三国演义》第一回

(6)《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7)《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8)《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9)《三国演义》第四回

(10)《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11)《三国演义》第一十七回

(12)《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13)《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14)《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15)《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16)《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

(15)《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

(15)陈寿著《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参考书目: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

《魏晋风度以及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鲁迅著

《三国志》晋·陈寿著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

《中国历史人物丛书·曹操》谭迺立主编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等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