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3131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83 大小:1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1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docx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教务处

二○一五年十二月

前言

在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内涵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特别是内涵提升时期必须很好地解决的一个问题。

临沂大学作为山东省省属高校,自开展本科教育以来,就本着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创新、特色、质量、开放、效益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各主要教学环节,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过程监控,逐渐构建并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本科教学环节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环节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

专业建设涵盖了从专业增设到专业建设、专业改造、专业调整、培养方案等;课程建设涵盖了从课程本体建设到课程实施、课程评估,从课程开出前的备、听、评审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实践教学涵盖了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到实验教学、实习与基地建设,毕业论文等,以及考核考核、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各环节。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材选用与建设、备听评审、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见习实习及基地建设、毕业论文(设计)、考试考核、成果奖励、校院二级管理与运行等十五个重要环节。

由于各教学环节内容及质量标准分散于学校、教务处下发的各类文件、通知中,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不方便。

为了便于使用,教务处选取了十五个主要教学环节,汇编成册。

教务处

二○一五年十二月

第一章专业建设

一、新办专业设置

(一)设置原则

1.重视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满足地方人才需求。

在制订专业设置方案与申报新专业时从校内、校外两个层面、从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充分听取地方人事、劳动部门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2.专业设置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才需求,立足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学科结构,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3.专业设置应突出特色,符合“为沂蒙服务”的办学宗旨,有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建设原则

1.坚持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在做好新上专业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分步建设,按照课程要求,师资、图书、设备、教学文件等原则上于相关课程开出前一年内前完成建设任务。

2.坚持新上专业优先的原则。

在学校专业整体规划、改造、发展的基础上突出新上专业建设,优先保证新上专业的条件配置,保证新上专业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新上专业建设与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及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形成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专业建设基本要求

1.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及学生成才需要,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改革与完善。

2.按照大学新课程建设要求进行课程建设

(1)将新上专业课程建设纳入课程建设工程,按照课程要素进行逐项建设。

通过教学内容及载体、教师、学生、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与实验实习条件、课程管理等课程等要素建设,促进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将新上专业课程建设与地方需求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重视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2)强化新上专业课程开出前的备听评审工作。

新上专业首次开出的课程,课程开出前主讲教师原则上完成课程的全部备课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

因教师教学水平原因导致不能开出的课程,实行外聘。

3.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1)建立以实验教学、毕业论文(设计)、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课程化,突出学生能力培训和创新精神培养。

(2)做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新办专业招生前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制订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并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所有基地应于学生进入基地前的一个学期内建设完毕,确保学生实习实践需要,确保每个本科专业至少建成1-2个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以现有相关专业师资为依托,优先配备能够满足新办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师资,学校在师资引进过程中优先保证新上专业的师资需求。

(2)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制订优惠政策,有计划地组织新上专业教师“进名校,拜名师”或外出备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在短期内的迅速提升,满足新上专业教学需要。

(3)外聘课程实施中,优先满足新上专业需要,积极吸纳社会人力资源,实现校内外人才资源的共享,课程内容中的应用、技能部分,聘任地方专家讲授。

(4)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5.优先资源配置

根据新上专业建设规划及课程建设需要,国有资产与实验设备处在制订实验室建设计划、图书馆在制订图书购置计划、资产处在制订资产购置计划时向新上专业倾斜,优先满足新上专业的资源配置需求。

6.严格教材选用

新办专业原则以选用高质量的统编教材、获奖教材为主,按照《临沂大学教材选用与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新上专业教材选用论证工作,确保选用高质量的适用教材。

有条件的学院做好教材建设规划及编写教材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临沂大学专业建设与评价质量标准由10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包括:

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利用情况、专业课程群建设、教学管理、教风学风情况、专业建设效果、专业辐射面、专业特色与优势。

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包括专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改革思路与措施、社会参与本专业建设情况三个二级指标;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四个二级指标;师资队伍包括提高教师素质的机制与措施、师资结构、专业教师水平三个二级指标;教学条件及利用情况包括教学基础设施与功能、图书资料两个二级指标;专业课程群建设包括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与效果、专业选修课程建设情况、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教材及配套教材与软件、教学方法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六个二级指标;教学管理包括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管理制度及教学文件、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三个二级指标;教风学风情况教与学的积极性、学术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教师事故比例、学生违纪比例四个二级指标;专业建设效果包括学生对专业的评价、专家对专业的评价、近3年学生成绩及总体评价、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评价及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五个二级指标;专业辐射面主要指全校非本专业学生选修本专业课程人数及辅修人数;专业特色与优势包括专业特色、专业优势两个二级指标。

各指标具体标准见《临沂大学关于加强专业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临大教字[2011]61号,见附表1、2)。

三、品牌、特色、校企共建专业专业质量标准

品牌特色专业质量标准由五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包括:

专业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改革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

专业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人才培养方案两个二级指标;师资队伍包括队伍结构、专业基础课程及主干课程教师情况、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情况三个二级指标;教学条件包括专业经费投入与教学设施建设两个二级指标;改革建设与管理包括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合作办学四个二级指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包括基础理论与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社会声誉、示范辐射作用四个二级指标。

校企共建专业标准主要由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改革、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外加特色六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构成。

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附表3、4。

四、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

为实现我校专业增设、淘汰、改造的良性循环和科学发展,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全面提升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了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机制。

(一)基本原则

1.坚持适应性原则,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间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

2.坚持前瞻性原则,适度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

3.坚持特色性原则,凸显学科专业建设的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

4.坚持整体性原则,努力实现学科专业的层次、数量、类别等结构上的整体优化。

(二)主要内容

1.专业设置。

根据专业设置规律和错位发展的原则,科学、严格地设置新专业,规划新专业建设。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以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办学基础为依据,对拟增设专业进行科学论证,认真规划,在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并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增设,控制重复专业设置,限制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增设。

2.专业改造。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大对传统学科专业改造。

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寻求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

3.专业调整。

适当淘汰建设办学条件不足、发展前景不理想、招生与就业形势不乐观的专业。

建立定期提出“红、黄、绿”牌专业名单。

凡本科专业连续3年、高职高专连续3年招生人数未满30人的专业,以黄牌予以公布。

除基础学科外,第一志愿报考率低于10%的专业,列入预警名单,连续3年列入预警名单的,撤销该专业点。

连续3年第一志愿率低于40%、招生完成率低于计划60%或专业就业率处于全省同类专业就业率后10%的专业,应限期整改,并减少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70%的专业点,减少招生数量;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点,实行隔年招生;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点,停止招生。

4.专业评估。

根据专业建设要素,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评估标准,对新专业与老专业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公布各专业年度建设相关数据。

以专业评估结果为依据,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专业增设、改造、重组、调整与退出机制,以专业评估结果为依据,建立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的预警机制。

具体见《临沂大学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管理办法》(临大教字[2012]43号)。

附表:

1.临沂大学新办本科专业建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2.临沂大学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3.临沂大学品牌专业、特色专业评审指标体系

4.临沂大学校企共建专业评审指标参考体系

表1:

临沂大学新办本科专业建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评定标准

分值

得分

专业建设总体规划与改革思路

目标明确,规划科学、合理;改革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成效明显

15

师资队伍

机制完善,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有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规划;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满足教学需要

15

实验室建设

设施和功能完善,能满足教学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并得到充分利用

12

图书建设情况

图书资料丰富,购置合理科学,满足本科生学习成长需要

10

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效果好

10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情况(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等)

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成效显著;开发并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12

效果(精品课程、考研情况、四六级过关率)

根据实际情况赋分

8

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

对存在问题认识到位准确,整改措施有力,切实可行

8

招生与就业

根据实际招生就业情况赋分

10

合计

表2:

临沂大学专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等级标准

分值

自评

得分

A级

C级

建设规划与改

革思路

专业建设规划

及实施方案

目标明确,规划科学、合理,措施得当

有规划、有措施

2

改革思路与措施

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成效明显

有思路,但成效不明显

2

社会参与本专业建设情况

社会参与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能够利用社会力量办专业

2

培养

目标

及培

养模

培养目标

目标明确,符合学校的定位及社会发展需要;

有目标,能考虑社会发展需要

2

培养模式

模式有特色,有实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模式基本符合培养目标

2

教学计划

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优化,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发展

基本能反映培养目标要求

2

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大纲

符合课程目标,质量高

完整

3

师资

队伍

提高教师素质的机制与措施;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与措施

机制完善,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有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

有鼓励、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与措施

3

师资结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

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80%

合理,发展趋势良好,满足教学需要

基本满足现有教学需要,50%-60%

6

专业教师水平近3年公开发表论文:

80%以上教师的学生评分≥80分;

2篇/人.年,60%教师有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1篇/人.年,并有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6

教学

条件

及利

用情

教学基础设施与功能情况

设施和功能完善,能满足教学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并得到充分利用

设施和功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利用较充分

2

图书资料

教学资料丰富,能反映最新学术动态

资料不全且陈旧

2

专业

课程

群建

专业课程建设规划与效果(含本院开出的专业基础课程)

规划合理、可行,效果明显,所有专业课程评价打分不低于75分);有2门课程全部采用外文教材

有规划和一定效果,所有专业课程评价打分在60—69分之间;有1门课程全部采用外文教材

3

专业选修课程建设情况

开出了反映本专业最新发展的选修课,且受到学生普遍好评。

能开一些

3

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

同一学科专业课程群在内容体系上,反映最新学科知识,符合学科体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能基本反映最新学科知识,基本符合学科体系,有益培养目标的实现

4

实践教学

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效果好;积极有效开展设计性综合实验教学并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80%以上,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效果好

有措施,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40%-60%

4

教材及配套教材与软件

全部选用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省级及以上统编教材或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配套教材完整

基本选用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省级及以上统编教材或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有一定数量的配套教材

2

教学方法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特别是考试方法),成效显著;开发并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80%课程有CAI软件

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50%左右课程有CAI软件

4

教学

管理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严肃执行

不随意更改

3

管理制度及教学文件

制度严明,执行严格,文件齐全,

有制度,执行情况一般

3

教学质量监控管理

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质量标准及监控体系科学完整,执行情况好

有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执行情况一般

4

教风

学风

情况

教与学的积极性(教师任课门数及数量:

研究生录取率:

3门/人,≥40%

1.5门/人左右;

20%

3

学术、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近3年参加国内外学术、教学会议情况:

举办学术、教研活动情况:

3次/年,有交流论文;1次/年

2--3次/年

1次/2年左右

4

教师事故比例(近3年)

2--5%

2

学生违纪比例(近3年)

基本无

3--5%,

3

专业

建设

效果

学生对专业评价

平均≥85

平均在[65,74]区间内

2

专家对专业评价

平均≥85

平均在[65,74]区间内

4

近3年学生成绩及总体评价(省级以上统考合格率、学位获取率)

≥90%;

≥90%

60--70%;

70--80%

3

毕业论文或设计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及综合训练能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质量好

能结合实际,基本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质量一般

2

社会评价及毕业生的主要流向

总体评价好;

流向合理,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的服务面向

总体评价一般;流向基本合理

3

专业辐射面

学生受益面(全校非本专业选课人数排名;辅修人数排名)

前5名

前5名

前10--15名

前10--15名

3

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特色

特色明显

有特色

3

专业优势

优势明显

有优势

4

表3:

临沂大学品牌专业、特色专业评审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标准

分值

1.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

1.1建设目标与思路

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达到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

5

1.2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特色;培养方案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方案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好。

10

2.师资队伍

2.1队伍结构

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知名度。

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

教授、副教授≥50%,3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70%,其中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0%

6

2.2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教师情况

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由教授讲授,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

7

2.3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情况

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学研究项目≥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项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近5年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2项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7

3.教学条件

3.1专项经费投入

用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的建设经费充足,近5年持续增长。

7

3.2教学设施建设

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8

4.改革、建设与管理

4.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能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近5年建成教育部或省级精品课程≥1项。

8

4.2教材建设

主编国家或部省规划教材,近5年获省级以上教材奖≥1项。

使用近3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50%,使用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授课率达到或超过教育部“4号文件”要求。

5

4.3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手段先进,执行严格;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大、效果好;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

7

4.4合作办学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内外合作办学有较好成效。

5

5.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

5.1基础理论与综合素质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较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等级考试成绩优良。

6

5.2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奖;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等制度健全、成效显著;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取专利等。

7

5.3社会声誉

社会声誉高。

第一志愿报录比和录取分数线历年居全省同类专业前列;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较高;应届生中考研录取率较高;培养出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7

5.4示范辐射作用

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5

说明:

对艺术、体育专业师资学历要求可适当降低,加粗的指标为重点指标。

表4:

临沂大学校企共建专业评审指标参考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建设标准

分值

得分

1.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

1.1建设目标与思路

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体现企校共建,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15

1.2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学校、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良好。

2.师资队伍

2.1队伍结构

队伍结构科学合理,带头人具有较高知名度,双师型师资比例高。

20

2.2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教师情况

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主要由双师型师资讲授,学校和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实现共享。

2.3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

企校、校地等合作项目层次高、数量多,效果好。

3.教学条件

3.1专项经费投入

用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专项的建设经费充足,企业有专项投入,近3年持续增长。

10

3.2教学设施建设

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有高层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

4.改革、建设与管理

4.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新世纪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能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30

4.2教材建设

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50%,多数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有高质量的企校双方参与的合编教材或者讲义。

4.3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有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人员能实质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够经常性地对社会需求和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

 

第二章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组织和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贯彻学校办学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培养方案的管理主要从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培养方案的执行、培养方案的变更、调整等方面对培养方案落实的整个过程作了规范要求。

一、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

1.教务处提出制订(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启动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工作;

2.学院在院长的组织领导下,成立培养方案制订(修订)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根据原则意见,充分调研、深入论证,制订(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并进行校外专家评审(校外专家不少于2名);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修改,经学院教授委员会讨论通过,院长签字加盖公章后报教务处;

3.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等专家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审核,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外审,审核通过后报学校分管校长签批后执行。

4.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后,各学院组织教师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

1.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为了保证培养方案实施的连续性、稳定性,学院培养方案一经学校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

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由教务处组织、协调和监督,各学院负责具体实施。

2.为了严格培养方案的管理、审查工作,各教学单位应认真填写教学计划执行表,并于每学期结束前一周内将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执行表通过教务管理平台输出打印,院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教务处,学校分管校长批准后执行,并将相关材料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