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安装细则.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42979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备安装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械设备安装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械设备安装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机械设备安装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机械设备安装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备安装细则.doc

《机械设备安装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备安装细则.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设备安装细则.doc

孔雀新城·锦园工程

(机械设备安装)

廊坊市博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会签页

编制日期:

编制人:

审批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监理细则编制依据………………………1

三、监理工作目标……………………………1

四、工作流程图………………………………2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4

六、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11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廊坊市固安县城北,永和路东侧孔雀大道南侧。

建设单位:

固安京御幸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本工程锦园分为19#楼22#楼23#楼27#楼28#楼29#楼其中27#28#楼为地上21层地下1层,19#楼为地上21层地下2层其余各楼均为地上27层地下2层。

总建筑面积约96888.95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9597.66平米,地下建筑面积7291.29平方米。

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质量目标合格工程。

本工程设计防火分类为一类,地下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上耐火等级为一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

7度屋面防水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是二级。

二、监理细则编制依据

1、已批准的工程监理规划

2、合同文件、设计文件

3、现行规程、规范、标准、法规及规章制度(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通用规范)。

4、施工组织设计

三、监理工作目标

1、工程质量符合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通用规范要求。

2、施工合同约定的标准。

四、工作流程图

1、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承包单位填写

《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

方法: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场验证

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

承包单位另选

承包单位使用

2.分项、分部工程签认基本程序

承包单位达到分项工程报验条件进行自检

承包单位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及《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承包单位

进行纠正

监理工程师审查

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签认分项工程

承包单位继续施工达到分部工程

验收条件自检

承包单位填写《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承包单位

进行纠正

监理工程师审核

不合格

总监工程师签认分部工程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质量预控要点:

(1)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掌握设备安装特点,关键部位及安装技术要求。

(2)审核施工作业设计和施工方案。

重点审核选用的规范标准是否正确。

选择的施工方法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质量保证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审查焊工上岗证,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并审核证件与有效期限。

(4)审查进场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

1)出厂合格证。

2)质量证明书,其中说明:

①设备结构的零件或受压元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②受压零部件的探伤合格证。

③压力容器类设备的焊接质量检查合格证,耐压试验及气密试验的合格证。

3)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4)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5)进口设备应提供商检证明和中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6)主要设备应有安装使用说明书。

(5)设备进场后,应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必要时约定供货单位参加)共同开箱检验并做好记录,填写《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C4-3)。

主要检验内容包括:

1)设备随机文件是否齐全;

2)实际进场备件与附件数量、规格和型号等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

3)物资外观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4)按规定应提供的检测、试验报告是否齐全。

2、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和监控项目

设备安装的中心坐标、标高及水平度、地脚螺栓、垫铁、联轴节的找正、齿轮装配

3、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设备基础

(1)设备安装前应对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进行复检。

(2〕预埋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

(3〕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或边缘线及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

(4〕互相有连接、衔接或排列关系的设备,应划定共同的安装基准线。

必要时,应按设备的具体要求,埋设一般的或永久的中心标板或基准点。

(5〕设备找正、调平的定位基准面、线或点确定后,设备的找正、调平均应在给定的测量位置上进行检验;复检时亦不得改变原来测量的位置。

(6〕设备的找正、调平的测量位置,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宜在下列部位中选择:

1〕设备的主要工作面;

2〕支撑滑动部件的导向面;

3〕保持转动部件的导向面或轴线;

4〕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

5〕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廓面;

6〕连续运输设备和金属结构上,宜选在可调的部位,两侧点间距离不宜大于6m。

地脚螺栓、垫铁

(7〕埋设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应垂直,无倾斜。

2〕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a应大于15mm;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

3〕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少量油脂。

4〕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匀应紧密。

5〕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2/3。

6〕应在预留孔中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拧紧地脚螺栓,各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

(8〕找正调平设备用的垫铁应符合各类机械设备安装规范、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设备常用的斜垫铁和平垫铁可按规范(GB50231-98)附录五选择。

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2〕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3〕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4〕每一垫铁组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按下式计算:

5〕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

(9〕使用斜垫铁或平垫铁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且调平后灌浆前用定位焊焊牢,钩头成对斜垫铁能用灌浆层固定牢固的可不焊。

2〕承受重负荷或有较强连接振动的设备,宜使用平垫铁。

(10〕每一垫铁组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5块,并不宜采用薄垫铁。

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且不宜小于2mm,并应将各垫铁相互用定位焊焊牢,但铸铁垫铁可不焊。

(11〕每一垫铁组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

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并应用手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

对高速运转的设备,当采用0.05mm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面之间的间隙时,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以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度或宽度的1/3。

(12〕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

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13〕当采用座浆法放置垫铁时,座浆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宜符合本规定附录七的规定。

装配

(1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要求。

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15〕清洗后,设备零、部件的清结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采用目测法时,在室内白天或在15~20W日光灯下,肉眼观察表面应无任何残留污物。

2〕当采用擦拭法时,用清洗的白布(或黑布)擦拭清洗的检验部位,布的表面无异物污染。

(16)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应小于20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插入。

(17)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18)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压拉伸法和加热法;钢制螺栓加热温度不得超过400℃。

(19)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沉头螺钉紧固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20)有锁紧要求的,拧紧后应按其技术规定锁紧;用双螺母锁紧时,薄螺母应装在厚螺母之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用2个相同的垫圈。

(21)高强螺栓及其紧固件应配套使用。

旋紧时,应分两次拧紧,初拧扭矩值不得小于终拧扭矩值的30%;终拧扭矩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2)装配扭剪型高强螺栓应分两次拧紧,直至将尾部卡头拧掉为止,其终拧扭矩可不进行核算。

(23)两轴心径向位移、两轴线倾斜和端面间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GB50231-98)规定。

(24)轴瓦的合金层与瓦壳的结合应牢固紧密,不得有分层、脱壳现象。

合金层表面和两半轴瓦的中分面应光滑、平整及无裂纹、气孔、重皮、夹渣和碰伤等缺陷。

(25)厚壁轴瓦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上、下轴瓦瓦背与相关轴承孔应接触良好,并应按设计文件规定检验接触要求;当无规定时,其接触要求应符合表5.6.2-1的规定。

2〕上/下轴瓦的接合面应接触良好.未拧紧螺钉时,应采用0.05mm塞尺从外侧检查接合面,其塞尺入深度不得大于接合面宽度的1/3。

3〕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1/2~2/3。

4〕上、下轴瓦孔与相关轴颈的接触应符合表5.6.2-4的要求。

5〕配制的瓦口垫片应与瓦口面的形状相同,其宽度应小于瓦口面1~2mm;其长度应小于瓦口面1mm;垫片应平整无棱刺。

瓦口两侧垫片的厚度应一致;垫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与轴颈相接触。

(26)薄壁轴瓦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轴瓦与轴颈的配合间隙及接触状况应由机械加工精度保证,其接触面一般不允许刮研。

检查薄壁轴瓦顶间隙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2〕瓦背与轴承应紧密地均匀贴合,用着色法检查。

轴瓦内径小于180mm的,其接触面积不应少于70%。

3〕装配后,在中分面处采用0.02mm的塞尺检查,不得塞入。

(27)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可用塞尺检查;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5.6.4)。

铅丝直径不宜超过顶间隙的3倍。

(28)静压轴承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液体静压轴承的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