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14课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2503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14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14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14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14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14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14课时.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14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14课时.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 14课时.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14课时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1课时)

课题: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共2课时,第1课时)设计人:

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学会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方法,并能进行口算。

【学习重难点】掌握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课堂训练

3.口算1时=()分3时=()分9时=()分

1分=()秒4分=()秒7分=()秒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口算像这样的整十数或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怎么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五、达标检测(100分)

2.口算:

4×600=4×400=8×600=6×500=

5×700=2×500=400×9=800×5=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2×3=3×4=7×8=

7×4=8×3=4×5=

2.口答

(1)6个十是多少?

()12个十呢?

()12个百呢?

()

(2)40是几个十?

()300是几个百?

()

(3)2+2+2=6写成乘法算式是()表示()。

二、合作探究

1.学习第1页的王阿姨在购物网订购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一共有多少根?

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3箱玉米一共有多少根的问题吗?

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问题。

2.迁移类推,学习新知

每筐300个松果,4筐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计算:

30×440×850×6这三个题你会算吗?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4.计算300×4=40×8=50×6=

700×8=400×5=600×6=

5.谁能说一说口算像这样的整十数或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怎么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会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三、课堂训练

1.一辆小汽车每次可以运72箱啤酒,一共有400箱啤酒,6次能运完吗?

 

2.北京到上海特快列车的票价是每张312元,1000元可以买3张这样的车票吗?

 

四、课堂小结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达标检测(100分)

1.一辆大客车可以载客45人,4辆这样的大客车一次可以载200人吗?

 

2.苏果超市的三种商品价格如下表:

电话机

电饭煲

电压力锅

198元/个

328元/个

498元/个

张老师买3中同样的商品,付了1000元,他买的是哪一种商品?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60×4=90×3=500×3=9×700=

8×500=7×50=400×8=6×800=

2.解决问题。

①每个书包60元,王老师买4个书包一共要多少元?

②一辆小汽车每次可以运80箱啤酒,这辆小汽车6次一共可以运多少箱啤酒?

 

二、合作探究

学习第2页的例2。

西瓜每箱48元,哈密瓜每箱62元,张大叔带了2000元,买4箱西瓜够不够?

(1)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2)张大叔带了200元,买4箱西瓜够不够?

 

(3)300元买5箱哈密瓜够吗?

 

(4)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2课时)

课题:

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共2课时,第2课时)设计人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3课时)

课题:

倍的认识(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共3课时,第3课时)设计人:

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

2.学会分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课堂训练

1.停车棚里有16辆自行车,8辆电动车和4辆摩托车。

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求出自行车是电动车的多少倍?

自行车是摩托车的多少倍?

 

2.苹果有6个,桃子有42个,桔子有54个,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求出

(1)桔子是苹果的多少倍?

(2)桃子是苹果的多少倍?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五、达标检测(100分)

1.第一行摆3个红旗,第二行摆12个黄旗,第三行摆21个蓝旗。

黄旗的个数是红旗个数的()倍。

蓝旗的个数是红旗个数的()倍。

2.果园里有桃树6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4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hK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1.写出算式和得数hK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1)2个3的和是多少?

hK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2)5个7的和是多少?

2.摆一摆,说一说

第一行摆2个红圆片,第二行摆4个黄圆片,第三行摆10个蓝圆片。

黄圆片的个数比红圆片个数多()。

蓝圆片的个数比黄圆片个数多()。

红圆片个数比蓝圆片的个数少()。

二、合作探究

公园里的花坛里开满了鲜花。

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红花有8朵。

(1)你能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吗?

(2)蓝花有2朵,我们把2朵蓝花看作一份,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红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3)把2朵蓝花看做一份,黄花有这样的3个2朵,所以黄花是蓝花的()倍。

红花有4个2朵,所以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倍。

(4)求黄花是蓝花的几倍?

就是黄花有3个2朵,其实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

怎样用用除法算式计算?

(5)求红花是蓝花的几倍?

就是红花有4个2朵,其实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

怎样用用除法算式计算?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学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hK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

【学习重难点】重点:

hK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难点:

hKt徐州市城东实验小学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的和是多少

3、课堂训练

1.三年级植树9棵,四年级植树的棵树是三年级的3倍,四年级植树多少棵?

 

2.小红家有小鸭7只,小鸡是小鸭的4倍,小红家有小鸡多少只?

小鸡和小鸭一共有多少只?

 

4、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五、达标检测(100分)

1.第一行摆3个红旗,第二行摆的黄旗是红旗的7倍,第三行摆的蓝旗是红旗的3倍。

(1)第二行摆的黄旗是多少个?

(2)第三行摆的蓝旗是多少个?

(3)红旗,黄旗和蓝旗一共有多少个?

 

2.果园里有桃树20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4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1、自主学习

1.冬瓜收了18个,南瓜收了9个,冬瓜的个数是南瓜的几倍?

2.摆一摆,说一说

第一行摆2个红圆片,第二行摆4个黄圆片,第三行摆10个蓝圆片。

黄圆片的个数是红圆片个数的()倍。

蓝圆片的个数是红圆片个数的()倍

二、合作探究

学习课本第7页例4情境图,观察:

杨树有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

柳树有多少棵?

1.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自己独立思考,可以动手画一画,或者用学具摆一摆。

然后在小组里相互检查、交流。

2.你能说一说,柳树画(或摆)了几棵?

 

3.求柳树有多少棵,就是求3个5棵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4课时)

课题: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共4课时,第4课时)设计人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5课时)

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共5课时,第5课时)设计人:

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3、课堂训练

1.竖式计算:

32×2=14×2=12×4=42×2=

 

2.竖式计算:

321×2=   121×4=132×3=234×2=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达标检测(100分)

1.竖式计算:

2×34=   23×3=    312×2=   111×4=

 

2.解决问题

 《魔法鉴证》每本12元,买4本,50元钱够吗?

 

3.鱼塘去年放养鱼苗342尾,今年放养的尾数是去年的2倍,今年和去年一共放养多少尾鱼苗?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口算

30×8=600×6=40×7=

40×5=8×70=3×400=

2、合作探究

1.学习课本第11页.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

一共有多少只?

一共有多少只?

(1)要求一共有多少只?

你会列式吗?

 

(2)12×3你想怎么计算?

先算,再算,再把。

 

(3)怎样用笔算计算这道题?

并写出笔算写法:

 

(4)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样算的?

说给同位听听。

2.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312×3=

(1)学生尝试做。

 

(2)讨论这个题是什么样的计算?

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3、课堂训练.

1.用竖式计算

6×31=   26×3=    38×2=43×3=

 

2.用竖式计算

132×4=   3×252=124×3= 832×2= 

 

3.一件上42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3倍,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怎样用乘法竖式计算?

5、达标检测(100分)

1.用竖式计算

4×31= 25×3= 216×4= 714×2= 

 

2.解决问题

 《童话故事》每本22元,买8本,要多少元?

 

3.湖里有15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5倍。

(1)白天鹅有多少只?

(2)湖里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1、自主学习

用竖式计算

32×3=211×4=412×2=

二.合作探究

(1)学习课本第13页例6。

湖里有48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2倍。

白天鹅有多少只?

(1)你会列式吗?

(2)小组内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3)用笔算怎样计算这道题?

 

(4)小组内交流用竖式计算方法先从位算起,先用2乘位上的,得16,写61,再用去乘十位上的,得8,8再加得9,在十位上写9,就是96。

(二)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4×152=

(1)用竖式怎样计算?

(2)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1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6课时)

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共6课时,第6课时)设计人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7课时)

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共7课时,第7课时)设计人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法。

三、课堂训练

1.用竖式计算

23×7=   6×34=    517×8=   8×642=

 

2.解决问题

 一节火车厢可以坐112人,9节这样的车厢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一次进位)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达标检测(100分)

1.用竖式计算

62×9=36×5=618×5=   7×142=

 

2.博物馆上午有3批学生来参观,每批69人,下午来参观的学生有213人,博物馆这天一共有多少学生来参观?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1、自主学习

用竖式计算

32×3=211×4=412×2=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课本第17页例7。

湖里有48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4倍。

(1)白天鹅有多少只?

你会列出示算式吗?

(2)小组内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3)怎样用笔算计算?

 

(4)用竖式计算时先从位算起,先用乘位上的8,得32,写进,再用4去乘位上的4,得16,16再加来的3得19,在十位上写进,百位上没有数,就直接在9前面写,就是192。

62×9=36×5=

你是怎么样算的?

说给同位听听。

(二)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7×272=

1.自己尝试做。

2.讨论怎样计算?

3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8课时)

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共8课时,第8课时)设计人:

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理解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三、课堂训练

1.小张加工105个零件,小李工作了6小时,每小时加工18个零件,他们谁加工得多,多多少个?

2.

四、课堂小结

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达标检测(100分)

1.口算

40×5=8×70=3×400=

60×9=3×9+8=6×8+9=

2.用竖式计算

39×5=75×6=284×3=9×263=

 

3.现有西红柿315千克,萝卜的质量是西红柿的4倍,西红柿比萝卜少多少千克?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30×8=600×6=40×7=

900×2=200×7=6×7+4=

2.用竖式计算

43×8=7×44=473×6=355×8=

 

二、合作探究

1.小云有5本相册,每本96张照片;小兰有4本相册,每本126张照片。

小云和小兰各有多少张照片?

(1)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交流(3)展示:

(4)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求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一共多少元?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交流(3)展示:

(4)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学习重难点】

结合估算和已有的笔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三.课堂训练

1.黄瓜有5行,每行102棵。

黄瓜有多少棵?

番茄有303行,每行102棵。

黄瓜和番茄各多少棵?

黄瓜和番茄共多少棵?

 

2.阅览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上都放了204本书,借出386本,还剩多少本?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达标检测(100分)

1、用竖式计算(60分)

506×7=104×9=603×8=207×3=

2、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卫星绕地球一周要104分钟,绕地球5周要多少分钟?

(20分)

 

3、公园有松树105棵,柳树的棵树是松树的3倍,柳树有多少棵?

(20分)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1.三只小猫兴高采烈地来到河边,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

三心二意的)你们猜结果三只小猫一共钓到了多少条鱼呢?

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

你能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不能象小猫一样,做事三心二意的呢?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很专心。

2.想一想算一算:

0×6=0×5=8×0=0×0=

你还能说出几个类似的算式吗?

3.想一想算一算:

0×100=0×1000=0×10000=

从中你发现什么?

()

2、合作探究

1.结合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有一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去体育馆观看解放路小学、华阳小学、新华小学这三所学校参与的智力大比拼竞赛,走进体育馆。

体育馆真大,一个看台的一排有17个座位,共有6排.

(1)谁会列式,能很快口算出来吗?

(2)估计一下4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啊?

你会估算吗?

(3)你会用竖式来算一算吗?

(4)小组内讨论:

积的十位上的0是怎样得到的?

与刚才估算的结果接近吗?

(5)试一试:

104×4=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9课时)

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有0)(共9课时,第9课时)设计人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10课时)

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末尾有0)(共10课时,第10课时)设计人:

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3、课堂训练

1.智勇大冲关的游戏,看谁能坚持到最后,闯关成功,是智勇双全的小勇士。

第一关:

首先来到的是速度快车,看你能不能搭上这辆快车。

370×5 =   130×9= 450×4  =1500×3=

第二关:

进入数学王国,我们来到了数学门诊部,请你当医生哦。

(1)计算230×4时,积的末尾有一个0。

( )

(2)计算25×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

(3)150×4=60 ( )

第三关:

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 )×( )=2400

2.松树有130棵,柳树的棵树是松树的3倍,柳树有多少棵?

松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在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5、达标检测(100分)

1、列竖式计算:

(60分)

250×4=7×420=600×3=170×3=

2、假如你每月储蓄350元,6个月你一共能储蓄多少元?

(20分)

 

3、一头牛的体重是408千克,一头大象的体重比牛的8倍还多162千克,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20分)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1.口算,写出每题的得数。

20×3=         30×4=

200×3=       300×4=

2000×3 =     3000×4=

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2、合作探究

1.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同学们排成4个方队,每个方队120人。

一共有多少人?

(1)怎么求“一共有多少人?

(2)这道题怎样用笔算,尝试计算。

 

(3)展示:

(4)笔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怎样相乘?

乘完后怎样写0?

 

2.250×6的乘数中末尾只有一个0,所得的积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3.判断:

乘数末尾有只有一个0的乘法,所得的积末尾也只有一个0.()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把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形成在笔算时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1.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和掌握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算一算、比一比

221×4=5×314=836×7=

220×4=5×340=830×7=

202×4=5×304=803×7=

3.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

五.达标检测(100分)

1.口算

30×8=600×6=40×7=900×2=7×13=

2.用竖式计算

430×8=50×6=204×3=9×203=305×8=

 

3.不计算,在圆圈里填﹤、﹥或=。

六、课堂自我评价

教学设计

1、自主学习

1.开火车口算

50×6=4×12=13×7=

500×6=4×18=7×13=

2.用竖式计算

6×58=5×364=284×3=8×547=

 

二、合作探究

(1)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交流(3)展示:

 

三、课堂训练

1.计算

14×7=15×4=35×2=

5×70=12×8=7×800=

46×2=31×3=600×3=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11课时)

课题:

复习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共11课时,第11课时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课时)

上店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第12课时)

课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共12课时,第12课时)设计人:

刘乐伟审核人:

使用人:

班级:

时间

教学设计

练习题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300×6=9×40=8×30=2×40=

12×3=2×42=35×2=3×33=100×0=48÷6=10×10=10÷10=

3×7+8=9×8+7=5×6+3=4×6+5=

2.竖式计算。

116×5=242×4=8×71=93×2=

192×3=2×843=6×17=214×2=

533×3=212×8=724×2=121×9=

五、解决问题。

1小宁每分钟能打字192个,一份1000字的稿件,她5分钟能打完吗?

2.张村计划挖一条1000米的水沟,每天挖114米,挖了7天,还剩多少米没挖?

3.用一根铁丝做一个边长为212厘米的正方形框架,正好用完,这根铁丝长多少厘米?

4.有100名学生参加运动会,每人分一瓶矿泉水。

每箱有12瓶,8箱够分吗?

5.停车场上有大汽车26辆,小汽车的数量是大汽车的3倍。

(1)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2)停车场上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6.妈妈去超市买面包,每块面包3元,买了9块,还剩16元钱,妈妈一共带了多少元钱?

7.一辆客车能乘坐40名乘客,在两个车站之间往返3趟,如果每次都能坐满,一天共运送多少名乘客?

8.小燕今年6岁,爸爸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