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2076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docx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docx

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汇编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教育: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3、广义教育:

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4、广义教育包括: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5、狭义的教育:

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6、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7、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8、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9、教育的起源:

a、神话起源说——朱熹

b、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

c、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d、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

10、教育的构成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11、教育媒介是指构建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与,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与教育手段等。

1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13、教育功能分类:

a、对象——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b、方向——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c、呈现形式——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14、教育的发展历程

a、原始社会—原始性、局限性,简单的教育活动,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无阶级性

b、古代社会—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c、古代中国——夏代:

出现序、校,是学校的萌芽

西周:

学在官府,六艺

春秋战国:

稷下学宫

两汉:

太学

魏晋南北朝:

国子学、九品中正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隋唐:

六学、二馆

宋元明清:

四书五经、八股文

d、古代印度:

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以僧为师、

e、古代埃及:

文士学校、宫廷学校、以吏为师

f、古代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

g、中世纪西欧:

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h、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教育

i、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特点: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3、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A、孔子、《论语》有教无类

B、墨子、兼爱非攻

C、道家道法自然

D、《学记》战国末期,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4、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A、苏格拉底,问答法:

讽刺—定义—助产术

B、柏拉图《理想国》

C、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应遵循自然

D、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5、培根,首先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6、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思想是:

泛智教育,教育适应自然,提出学制系统,班级授课制

7、法国卢梭,性善说,《爱弥儿》

8、康德,1776年,开讲教育学,是第一人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探究道德的本质,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9、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提出教育学心理学化的人,全面与谐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

10、英国洛克《教育漫画》提出“白板说”

11、德国赫尔巴特现代教育之父;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化教育学的建立,是第一本现代教育著作。

12、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观点为:

教育即思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五步探究教学法,“做中学”

13、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组作

14、1930年我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5、赞科夫《教育与发展》布鲁纳《教育过程》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决定受教育权

C、决定教育目的

D、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E、决定教育体制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B、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C、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B、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C、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D、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E、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与教育质量

C、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D、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A、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C、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D、教育与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7、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A、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B、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C、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8、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A、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与保存文化的作用

B、教育具有传播与交流文化的作用

C、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D、教育具有更新与创造文化的作用

9、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人口的数量与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B、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C、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D、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10、教育对人口的再生产作用

A、提高人口的数量

B、提高人口的质量

C、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

11、校园文化就是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与行为准则

12、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A、教育与生产力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B、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

14、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A、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包括:

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A、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弗洛伊德

观点:

强调内在因素,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遗传素质起决定作用

孟子:

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有备于我

B、外烁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华生

观点: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荀子:

性恶论

洛克:

白板说

华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观点: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5、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6、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的个体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7、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部分。

8、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9、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与促进作用

10、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B、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C、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与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特殊功能)

A、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B、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与发展个性的功能

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与延时的价值

D、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2、学校教育(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促进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

1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与促进作用的实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14、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与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15、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

A、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B、个体的心理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16、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7、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布站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与动力。

18、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D、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E、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9、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0、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神内心发展的阶段性

21、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分段进行,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

22、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2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

2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25、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

26、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27、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

培养自信与努力的品质

28、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与速度的不同。

29、个体差异性的表现:

A、不同儿童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不同

B、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

C、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

D、个体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

30、个别差异性规律要求因材施教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1、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与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版,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与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2、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体要求,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即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

4、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与时代性。

5、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利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的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

6、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与基本的内容。

7、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规定。

8、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9、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与评判标准,出发点与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与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与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0、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A、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B、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C、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11、教育目的的四个层次: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2、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13、教学目标: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14、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

1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A、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B、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C、人们的教育理想

D、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6、个人本位论认为: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代表人物: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泰勒、马斯洛等

17、社会本位论认为: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

代表人物:

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孔德、巴格莱等。

18、英国、斯宾塞、生活本位论

19、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

20、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1、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1995年,《教育法》

2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坚持全面发展

C、培养独立的个性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E、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2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a、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b、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c、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4、贯彻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A、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B、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C、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25、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6、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与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人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7、素质教育的三要义:

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

28、素质教育的特点:

全面性、全体性、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未来性

29、素质教育的内涵: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C、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0、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A、改变教育观念

B、转变学生观

C、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D、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E、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F、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32、教育制度的特征:

客观性、强制性、价值性、教育性、历史性

33、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34、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与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与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35、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

36、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37、1902年,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为“壬寅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38、1903年,“葵卯学制”是实行新学制的开端,《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39、1912年,成立中央教育部,蔡元培“壬子葵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0、1922年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41、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42、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43、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A、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B、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D、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教师与学生

1、教师是传递与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1994年颁布《教师法》

3、教师劳动的特点:

A、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创造性

B、教师劳动的连续性与广延性

C、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与间接性

D、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与示范性

E、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与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4、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A、对待事业: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

C、对待集体:

团结协作

D、对待自己:

为人师表

5、教师的职业素养:

A、政治理论修养

B、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E、丰富实践知识

6、教师的能力素养

A、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管理能力

C、组织教育与教学的能力

D、自我调控与自我反思能力

7、职业心理健康

A、高尚的师德

B、愉悦的情感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健康的人格

8、学生的特点

A、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B、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C、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9、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观主要观点: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0、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与态度等

11、师生关系的内容

A、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B、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C、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12、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A、教师方面

(1)、了解与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

(9)、加强师德建设

B、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教师

C、环境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加强学风教育

13、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课程

1、课程一词,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西方最早出现在英国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918年美国博比特《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2、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与及其进程与安排

3、课程的意义:

a、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b、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c、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d、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e、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与标准。

4、课程类型:

a、按照固有属性:

学科课程、综合课程;

b、按照内容的组织方式: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c、对学生学习要求: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d、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层次: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e、课程任务:

基础型、扩展型、研究型

f、课程的表现形式:

显性课程、隐形课程

5、学科课程:

是指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代表人物:

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6、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与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代表人物:

杜威)

7、综合课程:

是指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式。

8、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9、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在中心来编制课程理论,代表人物:

美国的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基本主张:

经验论,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主动作业论,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10、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

布鲁纳;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认为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因此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最有价值。

b、巴格莱: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c、赫钦斯: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11、社会中心理论,代表人物:

布拉梅尔德。

12、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与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与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与意图

13、课程目标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14、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

a、普遍性目标取向;b、行为目标取向;c、生成性目标取向;d、表现性目标取向

15、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A、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

C、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16、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18、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9、义务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

20、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科展开。

21、完整的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个部分组成

22、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与具体化。

23、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24、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个部分的组织与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26、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27、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