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二模 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1278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二模 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二模 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二模 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二模 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二模 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二模 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二模 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二模 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二模 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二模云南省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

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

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

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

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

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

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

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

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徒,人户要迁移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

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

在西周封建制下,是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全民登记户口,既不必要,也不可能。

因为周天子除了保留王畿的土地,其余的大部分土地与人口,都分给无数的诸侯国。

而诸侯也是只保留一小块封邑,蒋其余土地分封给各个大夫。

也就是说,周天子能够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狭小的王畿。

虽然周朝设有“司民”之官,“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但这里“书于版”(计入户籍)的人口,显然只是生活于王畿的臣民而已。

至于各诸侯国的人口,诸侯也是管不着的。

这样,经典封建制下的人口,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贵族(周天子、诸侯与大夫),他们是各级贵族的“私民”,而不是国家的公民。

这样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塔状社会。

先秦封建制瓦解之后,社会结构变得扁平化,不再有贵族,因而也不再有“私民”,全体臣民都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

这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生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

但同时这也可能是一个历史的陷阱,因为失去了贵族这个中间阶层,国家直接统辖无数的编户齐民,极容易造成国家对国民的奴役和国民对国家的依附。

(摘自《户籍上的中国》,作者吴钩)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先建立了严格周密的户籍登记制度,要求出生的人及时注册,死亡的人及时销户。

B.秦国禁止百姓自由流动和迁徙,人民不得已外出都要带着介绍信,店家如果让没有户籍的人住店,双方都要被治罪。

C.实行户口登记制度以后,秦国获得了人口资源的优势,兵源充足,财力丰厚,最终赢得了诸侯争霸的胜利。

D.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户籍管理更加详细、规范和全面;在逐级加强户籍管理的基础上,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户籍的官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秦时代,公民和私民都是国家的人,他们必须到当地的政府登记户籍,以便向国家尽赋税和徭役的义务。

B.汉代向公民征收的赋税有财产税和人头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向15岁以上和57岁以下的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每户征收的“户赋”。

C.在两周封建制下,国家的人口和土地被天子、诸侯和大夫层层分封,国家在客观上不具备实行全民户籍登记制度的可能性。

D.实行郡县制后,先秦及以前的贵族阶层消失,塔状社会瓦解,社会结构变得单一,呈现出扁平化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刘邦的大军攻进咸阳时,萧何抢先收缴了秦国的户籍档案资料,这体现了他过人的政治远见。

B.从秦国与汉代的户口制度可以看出,国家所有赋税的征收与徭役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发达而有效的户籍制度来支持。

C.西周和汉代都是经典的封建制,都设有专门管理户籍和人口的官员,相比较而言,西周管理的人口数量比汉代少。

D.编户齐民制度一方面让许多奴隶获得了人身的自由,另方面又让国民进入了另一种新的奴役状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吉,字祐之,博野人。

正统十三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编修,充经筵官。

进修撰。

累迁礼部左侍郎。

成化十一年与刘珝同受命,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

寻进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进武荚殿大学士。

久之,进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寻加少保兼太子太傅。

孝宗即位,庶吉士邹智、御史姜洪力诋万安、尹直及吉皆小人,当斥。

吉深衔之。

安、直皆去,吉独留。

委寄愈专。

庶子张升,御史曹璘、欧阳旦,南京给事中方向,御史陈嵩等相继劾吉。

吉愤甚中升逐之数兴大狱智向囚系远贬洪亦谪官。

复与中官蒋琮比,逐南御史姜绾等,台署为空。

中外侧目,言者亦少衰。

初,吉与万安、刘珝在成化时,帝失德,无所规正,时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之谣。

至是见孝宗仁明,同列徐溥、刘健皆正人,而吉于阁臣居首,两人有论建,吉亦署名,复时时为正论,窃美名以自盖。

弘治二年二月旱,帝令儒臣撰文祷雨。

吉等言:

“迩者奸徒袭李孜省、邓常恩故术,见月宿在毕,天将阴雨,遂奏请祈祷,觊一验以希进用。

倖门一开,争言祈祷,要宠召祸,实基于此。

祝文不敢奉诏。

”帝意悟,遂已之。

五月以灾异请帝修德防微,慎终如始。

代王献海青,吉等言登极诏书已却四方贡献,乞勿受。

明年三月偕同列上言:

“凡宴乐游观,一切嗜好之事,宜悉减省。

”十二月,星变,又言:

“今两畿、河南、山西、陕西旱蝗;四川、湖广岁不登。

愿陛下节用度,罢宴游,屏谗言,斥异教,留怀经史,讲求治道。

沙河修桥,江西造瓷器,南海子缮垣墙,俱非急务,宜悉停止。

”帝嘉纳之。

帝惑近习言,颇崇祈祷事,发经牌令阁臣作赞,又令拟神将封号。

吉等极言邪说当斥。

吉多智数,善附会,自缘饰,锐于营私,时为言路所攻。

居内阁十八年,人目之为“刘棉花”,以其耐弹也。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六》,有删节)

【注】①李孜省:

明代奸臣。

学方士术,厚结中官,取悦明宪宗。

累官至礼部左侍郎。

孝宗时,下诏狱死。

邓常恩亦方士。

②海青:

海东青,传说为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称作“万鹰之神”。

③近习:

君主宠爱亲信之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阁预机务预:

参与

B.无所规正规:

法规、准则

C.要宠召祸要:

邀,求取

D.四川、湖广岁不登岁:

一年的收成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愤甚中升/逐之/数兴大狱/智/向囚系/远贬洪亦谪官。

B.吉愤甚中升/逐之/数兴大狱/智/向囚系远贬/洪亦谪官。

C.吉愤甚/中升逐之/数兴大狱/智/向囚系/远贬洪亦谪官。

D.吉愤甚/中升逐之/数兴大狱/智/向囚系远贬/洪亦谪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吉尸位素餐。

成化年间,由于皇帝失德,刘吉等内阁成员以及六部尚书均无所作为,成为摆设,所以被时人讥为“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B.刘吉排斥异己。

他遭多名官员尤其是御史相继弹劾,于是勾结宦官,大兴冤狱,排斥异己,驱逐对手,使得御史台官署都为之一空。

C.刘吉善于言辞。

他看到孝宗仁明,于是也假意时时为正论:

反对皇帝求雨;劝诫皇帝要修德防微,慎终如始;勿受四方贡献;减省开支等。

D.刘吉善于依附。

他贪恋权位,又会自我装饰,锐于营私,经常被谏官攻击,但他不为所动,在内阁任职十八年,人们讥讽他为“刘棉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吉深衔之。

安、直皆去,吉独留。

委寄愈专。

(5分)

(2)愿陛下节用度,罢宴游,屏谗言,斥异教,留怀经史,讲求治道。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绮怀(十五)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注】①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绮怀》组诗16首,即追忆此事。

②红墙:

指女子居所。

8.第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5分)

9.请联系全诗分析三、四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时江面风光的两句是“,”。

(2)苏轼《赤壁赋》中用“,”写出了客所吹洞箫的音乐感染力。

(3)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午餐

【法国】毛姆

“哎呀,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已经好多年了。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

你请我吃了午餐。

”我能不记得吗?

二十年前,我住在巴黎拉丁区的一套小公寓里。

那里是无名艺术家、穷学生、流浪汉的栖身之地。

我当时挣的钱刚够养活自己。

她曾看过我的一本书,并给我来过信。

我回信谢了她,但很快又收到她的一封信,她说要经过巴黎,想和我谈一谈;并问我愿不愿意在福伊约餐厅请她吃点午饭。

福伊约餐厅是法国议员们用餐的地方,就我来说那儿是高不可攀的。

但我想,一顿简单的午餐不会超过十五法郎,如果之后两个星期不喝咖啡,完全可以对付过去。

她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很健谈。

她那一口为数众多、超过了实际需要的牙齿,又白又大又平整,给我印象颇深。

当菜单拿上来时,我心中一惊,价格远高过预料。

但她的话使我放下心来。

“我午餐从来不吃什么东西。

”她说。

“嗨,别那么说!

”我慷慨地答道。

“我向来只吃一道菜,或许可以吃点鱼,不知有没有鲑鱼。

还没到吃鲑鱼的季节,菜单上也无这道菜,但我还是问了侍者。

“有的,刚进了一条很好的鲑鱼!

”我点了这条鱼。

侍者又问她是否再吃点什么?

“不,我向来只吃一道菜。

”她答道,“除非你们有鱼子酱。

我的心微微一沉,我告诉侍者赶快拿鱼子酱来。

之后,我为自己点了菜单上最便宜的羊排。

“我认为吃肉是很欠考虑的,”她说,“我不知道你吃了这种油腻的东西后怎么工作。

我不喜欢把胃撑得过饱。

”接下来是饮料的问题。

“你想要点什么?

”我问道,口气很客气,但不十分热情。

她对我粲然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

“我的医生只让我喝香摈。

我想我有点面色苍白了。

我要了半瓶香槟酒。

吃了鱼子酱,又吃了鲑鱼,她愉快地谈论着艺术、文学和音乐。

这时侍者又拿着菜单走过来,我便说:

“我是打算只吃一道菜。

她轻轻递了一个手势,让侍者站在一边。

“不,不,我午餐决不多吃,我吃那点东西只是借此谈谈话。

我恐怕吃不下任何东西了,除非他们有那种大芦笋。

吃不到芦笋就离开巴黎我会很遗憾的。

我的心一沉。

我在商店见到过芦笋,我知道价格贵得吓人。

“这位女士想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大芦笋。

”我问侍者。

“我一点都不饿,”我的客人叹道,“但如果你坚持的话,我不介意吃点芦笋。

我陷入了恐慌,我很清楚我身上有多少钱。

如果账单超过了这个数目,我打定主意把手伸到口袋里,然后戏剧性地大叫一声,说是钱包被偷了。

当然,如果她的钱也不够付账就更难堪了。

这样一来那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把我的表留下来……

芦笋上来了,水灵灵的,令人垂涎。

我一面看着这可恶的女人贪婪地吞咽着芦笋,一面彬彬有礼地谈论着巴尔干半岛的戏剧状况。

她终于吃完了。

“喝咖啡吗?

”我问。

“好的,就来一份冰淇淋和咖啡吧。

”她答道。

“你知道,我很信奉这样一个原则,”她边吃冰淇淋边说,“当你离开餐桌时,总有一种还能再吃一点的感觉才好。

“你还饿吗?

”我有气无力地问道。

“噢,不,我不饿了。

就在等着上咖啡的时候,那个侍者,提着一只大篮子向我们走来,篮子里装满了硕大的桃子。

我的客人,边说着话,边心不在焉地拿起一个来。

“你看,你吃了那么多肉把肚子撑饱了。

”(我那一块小得可怜的羊排!

“你再也吃不下东西了。

而我只是随便吃了一点,我还可以再品尝一只桃子。

付完账后,我的钱已不够付像样的小费。

她的目光在我留给侍者的三法郎上停了一小会儿,我知道她是觉得我很吝啬。

“学我的样子,”当我们握手道别时她说,“午餐顶多吃一道菜。

“我会做得比那更好,”我回敬道,“我今天晚餐什么都不吃了。

“幽默家!

”她高兴地叫着,跳上一辆马车,“你是真正的幽默家!

但我终于报了仇,我相信我不是一个爱报复的人,但当永恒的上帝插手管这件事时,我心满意足地看着这个结局也是可以原谅的。

现在她的体重已达二百三十四磅。

(选自《毛姆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善于运用人物言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侍者的言行为情节的展开、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B.心理刻画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我”在“她”用餐时的“一惊”“微微一沉”“心一沉”“面色苍白”“陷入恐慌”等心理描写,揭露了“我”的自私、吝啬。

C.小说写“她”吃名贵佳肴,喝香槟酒,并劝“我”不要吃羊排这种油腻的食物,是为了表现她很懂养生之道。

D.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运用调侃的对话方式,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心理,塑造了人物形象,凸显了主题,并使作品获得了讽刺幽默的艺术效果。

E.小说中“她”多次提到“我只吃一道菜”,这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她”对生活的要求很简单。

(2)第三段中“她那一口为数众多、超过了实际需要的牙齿,又白又大又平整,给我印象颇深”,这样写有何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刻画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我”,有人认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她”。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1)~(4)题。

(25分)

材料一:

本报宜春讯(记者胡光华)从今年开始,宜春市群众的幸福感将有一个衡量标准。

日前,该市出台了《宜春幸福指数评价体系(试行)》,从工作目标体系(客观指标)、群众满意度指标体系(主观指标)两个方面来反映幸福宜春建设的状况及动态。

该评价体系的定位与设计,经过了大量调查研究,并于去年8月通过了国内专家组的评审。

记者了解到,宜春幸福指数评价体系的客观指标属于刚性指标,主要通过年终的统计数据重点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的工作业绩。

客观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环境、公共服务4个方面,共有27个评价项目,其中生态保护、社会环境、公共服务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评价项目达到19项。

主观指标,则设置了收入、住房、公众安全、交通出行、物价水平等13项群众满意度测评。

客观指标、主观指标的总分值均为100分。

幸福指数最终由“客观指标得分×60%+主观指标得分×40%”综合得出。

幸福指数如何让人信服?

宜春市逐步建立四项保障机制促进评价体系的完善。

他们建立组织推进机制,成立了宜春市幸福指数评价工作领导机构,抽调相关单位人员组成评价工作领导机构办公室,按评价体系进行核算;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各地和各单位都建立和完善了幸福宜春建设目标管理责任机制;建立统计分析机制,每年对主客观指标进行分析,对指标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研判,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建立指数监督通报机制,对各地各单位情况,按评价体系核算,综合评分后在新闻媒体上进行通报。

(摘自2013年1月31日《江西日报》,有删节)

材料二:

【中新网11月18日电】《安吉幸福指数报告(2013)》17日在京发布。

发布仪式上,新华社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正式启动了“中国美丽乡村幸福指数”课题研究。

幸福指数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及执政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际上,自2008年以来,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纷纷构建幸福指数,联合国也于2012年发表“世界幸福报告”。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我国超过100个城市政府将“幸福”作为施政理念。

浙江省安吉县县委领导表示,作为以生态立县的长三角城市,安吉在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与民生改善等方面一直在积极探索。

安吉幸福指数通过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符合安吉实际的幸福指数评价体系,评测安吉居民幸福水平与政府转型服务水平。

安吉幸福指数的发布,有利于科学衡量安吉民生幸福工作状况,发现民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推动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安吉居民幸福水平全面提升。

(摘自“中新网”2013年11月18日,有删节)

材料三:

【新华网上海11月8日电】(记者李荣)最近,沪郊金山石化街道首次发布了社区幸福指数。

街道干部明确说,本社区幸福指数绝不设“年度目标”,幸福不是“凑数”。

这个理念很端正。

如今的生活中,“凑数”的事情很多,大家围着“数字”展开“数字化”的生活。

比如,吃的美味,变成美丽的“表格”;用了好奇心学到的一点知识,最后都变成了学习成绩的“分数表”;长大了上班做事,最后都转换成年终绩效考核的一个个“数目字”,总觉得这不完全是生活的那一股子味儿。

幸福是什么?

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这种来自心灵的“斤两”,从外面是“放不进去”的。

幸福指数的幸福指标,靠“拍脑袋”是拍不出来的,只能问群众、问百姓。

把幸福指数中家庭婚姻、身心健康、社会环境等几个大的指标一平均,很多“个性的东西”就会被平均掉。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强求一律,势必造成“强扭的瓜”不甜。

幸福指数准不准,谁说了算?

谁来“评分”?

幸福感只能是居民百姓的真实感受。

幸福指数与幸福感受接近了、一致了,指数的指向性才有价值;反之,难免有“被幸福”之嫌。

“被幸福”,只会给“幸福”社会减分。

(摘自“新华网”2013年11月8日,有删节)

材料四:

物质财富仍是决定幸福程度的关键因素。

报告显示,收入或资产越高,幸福指数也越高。

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最高10%的人群,幸福指数高达142.3;而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最低10%的人群,幸福指数仅为122.0,相差近20个点。

数据也显示,收入最高10%的人群,若身体不健康,其幸福指数仅为123.0;收入最低10%的人群,若身体健康,其幸福指数为126.7。

那挣够多少钱才可以幸福呢?

报告发现,每小时工资为20-30元时幸福指数达到峰值,超过30元后幸福指数便开始回落。

有趣的是,小时收入30元以上的白富美与高富帅与小时收入在7-12元之间的屌丝人群幸福指数相当!

同时,从每天的工作时间来看,工作时间越长越不幸福,每天工作8小时之内的人群幸福指数在134左右,而超过11小时的人群幸福指数则降至126.8。

因此,通过加班熬夜换来的血汗钱并不能增加幸福感。

(摘自“中国经济法制报道网”2015年2月15日,有删节)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都对幸福指数的相关内容作了报道,请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

(5分)

(2)请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江西日报》和“中新网”对“幸福指数”的报道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6分)

(3)根据材料三,作者认为“数字化”的生活有哪些表现?

幸福指数被“数字化”有哪些危害?

(6分)

(4)材料四中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结合材料三、四的内容,谈谈你对幸福指数的认识。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则,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

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的保守思想。

⑤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该。

A.举棋不定畏首畏尾犹豫不决B.畏首畏尾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C.犹豫不决畏首畏尾举棋不定D.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畏首畏尾

1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以及两岸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B.毋庸置疑,网络民意表达较之传统媒体上的民意表达更为直率、本真,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由于网络这面“镜子”的存在增加了透明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C.近年来,为了打造清新亮丽的街市容貌,昆明市交警将严查车辆乱停乱放的违规行为。

D.“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生物进化已使地球上只居住着一种人类,,。

,,,若要在新居中安身立命,就必须改变工作和相互交往的习惯方式。

①然而,从干燥的沙漠到湿润的森林

②正因为如此

③人类无休止的迁徙

④从酷热的热带地区到寒冷的北极冻土地带

⑤世界人口的遗传基因过去是、现在也是大致相同的

⑥已迫使这些远徙的人群

A.②⑥③⑤①④B.②⑤①④③⑥C.⑥③④⑤②①D.⑥③④②⑤①

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等要素构成的系统,①。

它们不但受外界影响,②。

气候模式可以说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它首先编写由众多方程组成的复杂程序,再通过巨型计算机进行运算,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③,往往达到几十个TB(万亿字节),时间长的要用高速计算机算好几个月。

17.请从下列四副对联中任意选出两副,分别指出它们最适宜在哪种场所悬挂,并简要说明理由。

(6分)

A.上联:

天地无私,贵贱皆是角色下联:

古今如梦,往来只换衣冠

B.上联:

文辞真比丰年玉下联:

气味还同幽壑兰

C.上联:

人受冻寒非我愿下联:

世皆温暖是吾心

D.上联:

玉管香浓花研雨露下联:

金壶汁洒纸泼云烟

(1)选择()适宜场所理由

(2)选择()适宜场所理由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近年来,哄抢事件在各地屡屡发生。

如:

2013年,湖南境内,一辆运载菠萝的大货车侧翻,20吨菠萝散落一地,上百名村民涌入高速公路哄抢。

民警现场制止,告之违法,但仍然挡不住拿桶、拿麻袋,源源不断赶来的村民。

最后,20吨的菠萝几乎被哄抢一空,损失价值近20万元。

同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一辆发生事故的油罐车侧翻在地,几十名居住在周围的村民和路过的人不顾危险使用矿泉水瓶、油桶以及汽车等工具从事故车辆上哄抢柴油……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至今,各地媒体报道的各类哄抢事件多达26起,哄抢的物资有食品、生活用品、汽油……乃至于销毁现场的假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