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精品.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1186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精品.docx

《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精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精品.docx

最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精品

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

  作者王杰,顾建军

  【摘要】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政治学说以先秦政治思想为源头继续沿着天命神权与内圣外王这两条主要线索发展。

  在封建社会前期,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抬高天的权威,制造了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等神学理论,以神权论证君权,以天道论证人道,将儒学神学化。

  同时,董仲舒又延续了苟子的外王路径,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使儒学能够满足封建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等现实政治的需要,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赏识,最终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理想。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副天数;天谴;新王改制;任德不任刑

  中图分类号234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0-7660201903-0120-09

  中国的政治思想发展到秦汉时代,由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逐渐趋向统一。

  法家、黄老思想曾在秦和汉初先后短暂地登上了中国政治的历史舞台,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指导思想。

  但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思想冲突,中国历史最终还是选择了儒家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这是因为儒学有很强的现实政治性,其学说在本质上是维护君权、强化封建制度、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

  特别是汉代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一方面吸收了道家与法家的思想,并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制造了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等神学理论,以神权论证君权,以天道论证人道,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①,回答了汉武帝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②、垂问乎天人之应③等问题,使儒学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从而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在具体政治实践中,董仲舒一改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④的缺点,继承了苟子的外王路径,改造儒学,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使儒学能够满足封建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等现实政治的需要。

  这样经过董仲舒神学化了的儒学,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讲,都比其他学派的思想,更加具有方法的灵活性和政治的目的性,更加接近于现实政治,更加能够满足统治者的现实需要。

  天人合一的儒学神学化体系

  董仲舒是两汉经学的代表人物,为群儒首⑤。

  他一方面根据汉初的现实政治需要,继承了荀子外王的政治路线,使儒学更加关注现实政治,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努力,从而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学说,以论证封建中央集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另一方面却又为适应大一统的理论需要,否定了荀子的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思想,延续了殷商以来的天命神权思想。

  他以先秦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通过对天人关系的重新诠释,论证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集中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宗天神学思想,这是先秦神权政治思想的脱胎换骨,也使先秦逐渐衰落的神权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重新确立。

  徐复观认为他的这一意图,与大一统专制政治的趋于成熟,有密切关系。

  他一方面是在思想上、观念上,肯定此一体制的合理性。

  同时,又想给此一体制以新的内容,新的理想。

  这便构成他的天的哲学大系统的现实意义。

  ①特别是在汉武帝即位之初,特意举贤良文学之士,以对策方式垂问乎天人之应,便有了董仲舒殚思竭虑,奉上天人三策,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回答了汉武帝关于政权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问题。

  一人副天数的性未善论思想

  人性问题是国家政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石,讨论人性论的目的就是要为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策略寻找合理性理论依据。

  董仲舒的人性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比较接近,他不赞成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未善论。

  即性可以为善,有善质,但性未善。

  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故日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

  ②董仲舒认为人性虽然有善质,但他更强调的是性未能为善,以此作为他的政治理论的基本依据。

  他自己也说他的性未善论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论,性有善端,动之爱父母,善于禽兽,则谓之善。

  此孟子之善③。

  他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的是人之为人的善端,就是说人性在源头上是善的,既爱父母,又善于禽兽。

  质于禽兽之性,则万民之性善矣;质于人道之善,则民性弗及也。

  万民之性善于禽兽者许之,圣人之所谓善者弗许。

  吾质之命性者异孟子。

  孟子下质于禽兽之所为,故日性已善;吾上质于圣人之所为,故谓性未善。

  ④董仲舒认为孟子的性善是低层次的,本质上同禽兽之性没有区别,而他所说的乃是民性弗及的圣人之善,是具有较高层次和要求的。

  从圣人之所为这个层次来讲,民性都是不善的,都是恶的。

  可见,董仲舒的‘性未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颇为相似。

  都承认性是天生可以成善的材质,认为性可以为善,而不能称之为‘性已善’⑤。

  但他的性未善论在理论形态上与其天人合一的神秘神学体系是一以贯之的。

  人性之所以未善,是由于人本于天、上类天的结果。

  董仲舒儒学神学化的另一特点就是其人副天数的天人感应论。

  他说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

  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

  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

  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

  天之副在乎人。

  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

  故日受,由天之号也。

  为人主也,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

  ⑥天为人主,人的喜怒哀乐体现了天的喜怒哀乐,人是上类天的,因此,人性即体现了天性。

  天有春夏秋冬,有寒热暖清,人也就相应地有喜怒哀乐,这就是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也。

  人之情性有由天者,而天不仅有春夏秋冬的变化,还有阴阳的变化,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⑦。

  有阳就有阴,有阴就有阳,同样,有善就有恶。

  所以不能说人性就是善的,而要说人性未善,可以为善也可以不为善。

  不仅人性如此,就连人的形体也是副天的。

  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

  皆当同而副天,一也。

  ①他甚至把人的骨节、五脏、四肢与日月数、五行、四季相比附,通过副数、副类,把人身的自然构造与性情都看作是与天地之数相副的,是天人感应的结果。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

  四者天人同有之。

  ②不仅人上类于天,天亦与人相副,所以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人性源于上天,但由于人性未善,易于为恶,这就需要圣人王者的教化。

  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

  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③人的本性是质朴的,倘若不经过教化,则不能成性;同时,人又是天生就有饮食、好色等各种欲望,倘若没有制度节制,也就不能化性。

  这就需要王者上承天意,明教化民,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化性起伪。

  董仲舒把这看做是维护封建秩序的根本举措。

  在董仲舒看来,教化的内容就是以三纲五常为标志的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只有严格遵守儒家倡导的三纲五常,才能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乃可为善,而这时的善已不仅仅是孟子所说的善端,而是董仲舒所说的较高层次的圣人之善了。

  董仲舒人性教化成善的主张,为他接下来的君权神授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民未能受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今案其真质,而谓民性已善者,是失天意而去王任也。

  万民之性苟已善,则王者受命尚何任也?

④王者的教化,是天意使然。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

  ⑤所以说,性未善论是董仲舒神权政治思想的理论根基之一。

  这就使他的人性论不仅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而且成为辅翼政治统治和封建秩序的理论工具。

  二君权神授的天命观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一条不成文的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几乎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

  台湾学者徐复观曾说过一切民族的文化,都从宗教开始,都从天道天命开始。

  ⑥原始宗教观念是人类思想史上出现最早也是影响很深的一种思想意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要经历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这种社会意识在政治上的体现就是神权政治。

  神权政治体现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而以先秦时期为甚。

  可以说,殷商时期是神权主宰、决定王权的时期;西周时期则是神权从属于王权的时期;春秋时期,神权则基本上丧失了其应有的权威;到战国时期,神权政治继续丧失其原有的地位;秦统一后,自夏殷以来延续一千多年的神权政治体系逐渐走向崩溃,从而为伦理政治所取代。

  在先秦神权政治已经衰落的情况下,董仲舒重新借助于神学改造儒学,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命题⑦。

  其建立天人合一神学体系的目的,在于着眼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在先秦神权思想影响的余波的基础上,借助宗教化神秘之天的权威,来神化皇权、神化儒学,论证中央集权的封建大一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董仲舒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新树立天的权威,重新神化已经趋向自然意义上的天,赋予天以神秘性和宗教性,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①。

  同时将天人格化,把天看作是有意志的。

  董仲舒尽力抬高天的权威,他说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尊也。

  以最尊天之故……②把天称为百神之君,是至高无上的。

  同时,他根据《春秋公羊传》发挥说《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③人民服从皇帝,皇帝服从于天,天是最高的,具有无上的权威。

  为了抬高天的权威和地位,董仲舒甚至不惜牺牲天子的权威,提出要屈君而伸天。

  但是董仲舒神化天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现实人间的政治生活中,即要为其君权神授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三纲五常的封建等级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以天者,百神之君作为出发点,董仲舒沿着神学的道路继续前进。

  《论语》说天之历数在尔躬。

  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④即是说,君位是上天所赐予的,倘若百姓困穷,那么上天也将收回天子的禄位。

  可见,《论语》中已经有了君权神授的影子。

  董仲舒说德侔天地者,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

  ⑤天子号称是天之子,而天是最高贵的、至高无上的,君主受命于天,因此他的意志也就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⑥在天的授予下,君主具有了实际上的权力,成为人世间的最高统治者,皇权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

  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⑦由此可见,封建社会最基本的三种人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是尊卑有序的等级关系,尽管卑者直接受命于尊者,但最后还是总归于天,而天是神秘的、不可预知的,上天的权威要由其在人间的代理人——天子来体现,上天至高无上的权力也要由天子来行使,这样百姓作为上天的子民实际上就要效忠于天在人间的代理人——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

  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

  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足以化也。

  士者,事也;民者,瞑也。

  士不及化,可使守事从上而已。

  ⑧由于天子的权力是天所给予的,天子是代替上天履行职责,这样在至高无上的天的护佑下,就要求诸侯、大夫、士、民都要恪尽职守,安于本分,并以儒家提倡的孝道来效忠于天子。

  这种尊卑有序的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是上天的安排,处于等级最顶端的自然是天子,这就是董仲舒君权神授理论的实质。

  此外,董仲舒还继承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⑨的正名思想,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⑩。

  按照董仲舒的解释,阳贵阴贱,阳主阴从,因此,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也就是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

  阴是为了配合阳而存在的,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⑩。

  因此,臣、子、妻也完全是为了配合君、父、夫而存在的,君为臣之主,父为子之主,夫为妻之主。

  董仲舒以此将君臣、父子、夫妇的道德关系,界定为主人与奴隶、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这就是后来所谓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成为调整君臣、父子、夫妻关系的天道,加上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三纲五常就构成了封建社会政治秩序的基本伦理基础和道德原则,而这正是封建社会永恒不变的王道。

  董仲舒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三纲和五常都是天的意志的表现,这样三纲所规定的主从关系是绝对不可改变的,五常作为调整封建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不容更改的。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③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秩序归根到底体现了天的意志,这就确立了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秩序的合理性、绝对性、永恒性。

  最后,董仲舒还提出了著名的天谴说。

  他一方面宣扬天子受命于天,另一方面在坚持君主权威的前提下,强调君主应顺应天意,希望能对君主的权力有所制约,防止出现秦二世的暴政。

  天谴说的目的,就是企图用天的神圣权威来制约君主的权力。

  徐复观甚至认为近代对统治者权力的限制,求之于宪法;而董氏则只有求之于天,这是形成他的天的哲学的真实背景。

  ④董仲舒认为天有独立的意志,它不仅能以美祥来为帝王歌功颂德,还能以妖孽、灾害、怪异等来谴告、惊惧人事。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⑤所以董仲舒说天人之际,甚可畏也。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⑥当然,天对帝王的谴告、惊惧也体现了上天对人君的仁爱之心。

  董仲舒自己也在实际政治中对汉武帝提出过谴告——根据《汉书》记载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中废为中大夫。

  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

  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

  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

  ⑦——只不过是在皇权的威慑下,他自己以后不敢复言灾异。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尽管董仲舒一再强调天子受命于天,要屈君而伸天,实际上人间的真正统治者还是天子,上天只不过是用来迷惑人民的幌子而已。

  天是虚构出来的,是地上的统治者按照自己的面貌塑造出来的一个影子,是地上的封建统治者的化身。

  天谴说的提出,标志着董仲舒天人合一神学体系的最终完成,也标志着他为神化儒学画上了一个句号。

  董仲舒天人合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汉代儒学向神秘主义的转化,使儒学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具有了宗教性质与约束政治的权威性。

  ⑧自此,董仲舒完成了神化儒学、神化孔子的意图,接下来他就要用神学化了的儒学、神学化了的孔子来建构他的封建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董仲舒大一统的外王政治思想

  汉武帝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一个强盛时期。

  汉初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学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适应政治形势的变化,在武帝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理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①。

  汉代刘向曾评价说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②把董仲舒比喻为伊尹、吕尚、管仲、晏婴等政治家,说他有王佐之才,并不是从董仲舒的政治实践来讲——他自己也认为三公九卿之任,非臣仲舒所能及也③——而主要是从他所提出的政治思想所具有的外在事功和现实意义而言的。

  一君人者,国之本的尊君思想

  西汉初期封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经形成,在削弱地方诸侯权力的同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

  董仲舒认为,为了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不断强化君主的专制权力,树立起君主的绝对权威。

  为了强化君主的权力,董仲舒用神权论证君权,用神化了的天来为君主的权威提供依据,提出了君人者,国之本的尊君思想。

  他借天来为君主立威,德侔天地者,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④。

  天子号称是天之子,而天是最高贵的、至高无上的,君主受命于天,因此他的意志也就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⑤在天的授予下,君主具有了实际上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人世间的最高统治者,皇权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君人者,国之本也。

  夫为国,其化莫大于崇本,崇本则君化若神,不崇本则君无以兼人。

  ⑥在董仲舒看来,君主成为了国之元、国之本,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根本。

  不仅如此,董仲舒认为只有君主才能沟通天、地、人三者,才能禀受天命,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

  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是故王者唯天之施……⑦君主唯天之施,只需要对天负责就行了。

  这样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以来兴起的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歪曲改造,就被君人者,国之本的思想所取代,变成君为国本,他也得以借此来巩固君主专制独裁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二奉天而法古、新王必改制的政治主张

  奉天而法古、新王必改制,是董仲舒政治学说的具体政策之一。

  首先,董仲舒坚持奉天法古。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

  ⑧在董仲舒看来,天子是受命于天的,作为天的代言人,帝王理应奉天而为。

  同时,道之大原出于天,当然也要法天而立道⑨。

  奉天就要法古,因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所以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共是天下,古以大治,上下和睦,习俗美盛,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吏亡奸邪,民亡盗贼,囹圄空虚,德润草木,泽被四海,凤皇来集,麒麟来游,以古准今,壹何不相逮之远也!

⑩古今的天下同是一个,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治国之道当然就是试迹之于古,返之于天⑩。

  所以说,《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是故虽有巧手,弗修规矩,不能正方圆。

  虽有察耳,不吹六律,不能定五音。

  虽有知心,不览先王,不能平天下,然则先王之遗道,亦天下之规矩六律已。

  故圣者法天,贤者法圣,此其大数也。

  得大数而治,失大数而乱,此治乱之分也。

  所闻天下无二道,故圣人异治同理也①。

  返之于天,就要览先王,就要奉天而法古。

  其次,董仲舒改造了战国时阴阳五行家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别出心裁地提出一套三统三正的历史循环论,为封建王朝的更替提供正当的合法性。

  从战国以来就流行的五行学说中,董仲舒首先引申出三统说。

  他认为,夏为黑统,尚黑色;商为白统,尚白色;周为赤统,尚赤色。

  夏商周三代为三统,以后的历代王朝都是黑、白、赤三统的依次循环,周而复始。

  由于汉是继周而起,因此当法夏代,继黑统,颜色也尚黑。

  接着,董仲舒又提出了三正说。

  还是以夏商周三代为依据,夏以寅月农历正月为正月,商以丑月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以子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月。

  汉既然是代周而用黑统,那么自然应该以夏代的寅月农历正月为正月。

  这就是故《春秋》受命所先制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应天也②。

  因此,董仲舒认为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

  ③终于在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按照董仲舒的主张正式改正朔,易服色,用夏历。

  董仲舒提出的三统、三正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后历代新王朝建立,皇帝登基之时,都要把类似的仪式重新演示一遍,即新王必改制,作为其建立和存在的法理依据。

  有学者认为,董仲舒正是将荀子的礼治思想发挥为‘三统’、‘三正’的王权理论,同时又袭阴阳五行家的陈说,给专制皇权披上了宗教神学的外衣④。

  这正体现了董仲舒一方面继承了苟子隆礼重法的外王主张,另一方面又改造发挥了先秦神权政治的思想,试图用天人合一的理论给儒学披上宗教的外衣。

  但董仲舒的这一做法,却背离了原始儒学以唯物为本的人文精神,而对后来谶纬神学的泛起,负有不可推脱的历史责任⑤。

  虽然新王朝的统治者作为受命之君,故必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者,无他焉,不敢不顺天志而明自显也,但若夫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

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⑥。

  也就是说改制只是形式上的,是演示给老百姓看的,是为了迷惑人民的。

  今所谓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变其理,受命于天,易姓更王,非继前王而王也。

  ⑦而实际上还是要奉天法古,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其余尽循尧道,何更为哉!

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⑧。

  这就是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里的所谓道,就是封建社会的根本法则,包括封建道德、政治、教化、习俗等等。

  董仲舒把道与天结合起来,扩充为世界的根本规律,从而得出了封建统治秩序、等级制度和伦理纲常作为大道是亘古不变的结论。

  三任德不任刑、大德而小刑的外王政策

  从荀子开创的儒法合流的趋势和隆礼重法的外王政策,到董仲舒这里终于演变成现实,从此阳儒阴法、阳德阴刑的策略和王霸并用、德刑相辅的手段,成为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方式。

  例如汉宣帝就声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⑨这要归功于董仲舒提出的任德不任刑、大德而小刑等德刑兼用的政治手段。

  首先,董仲舒作为一个儒家代表人物,仍然坚持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强调礼乐教化之功。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

  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

  ①但是自秦以来法家思想的影响和作用,也影响了董仲舒,他继承了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一方面重视德政礼仪的教化作用——臣闻制度文采玄黄之饰,所以明尊卑,异贵贱,而劝有德也②;另一方面也重视法治刑罚的作用。

  礼仪制度离不开刑、法的支持——然则官室旌旗之制,有法而然者也③,所以他要将欲兴仁谊之休德,明帝王之法制,建太平之道也④。

  其次,两者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

  董仲舒把德摆在第一位,德主刑辅,大德而小刑,务德不务刑。

  ……此皆天之近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