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1143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1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传统文化知识梳理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宝库

中华传统文化范围

一、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建筑饮食等;

二、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

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大年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

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

四、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积累

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近年来,传统文化在中考题中的设置频率越来越高。

从2017年开始,浙江多个地区中考以直接设题的形式考查传统文化,2018年、2019年传统文化的考查日益突出。

预估2020年将把文化常识考查综合到。

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离不开教科书中的知识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留心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注意积累并拓展。

在考前备考时要注意分类整理,浙江省常考的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敬辞与谦辞

二、古代称谓

三、古代年龄

四、节气与月份

五、对联

六、传统节日与民俗

七、中国戏曲

八、科举制度与古代官职

九、常见古代诗歌意象

十、古代地理名词

传统文化知识梳理

一、《论语》的儒家思想: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

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智:

同"知",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

信:

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指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

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悌:

对兄长的敬爱之情。

二、古代对年龄的说法

1.襁褓:

不满周岁。

孩提:

两至三岁。

黄口:

十岁以下。

2.女子年龄:

髫(tiáo)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杜牧《赠别》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二八年纪(女子十六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另有: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桑榆暮景、人老珠黄

3.男子年龄:

始龀(chèn)(男孩八岁)、幼学(男孩十岁)、志学或者束发(男孩十五,在古代可以入大学了)、弱冠(男孩二十岁)。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4.男女通用:

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知天命、是非之年(五十岁,又叫作“艾”)、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耄耋(màodié)(八十、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

5.始龀(chèn)(男孩八岁)、龆(tiáo)年或“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

6.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

除了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弱冠、及笄、黄发等。

如下:

垂髻:

指儿童。

(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总角:

古时孩童8岁时,把头发中分,在头的两侧束成两结。

因为形状像牛角,所以叫总角(指的是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后来人们也用“总角之交”来形容幼年时代就交好的朋友。

束发:

是把男孩的总角解散,束成发髻。

这时已是成童。

男孩束发的年龄大约为十五岁,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

弱冠:

指的是古时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

因此时身体还不够强壮,故称弱冠。

及笄:

其实是女孩的束发之年,是女孩子的成年礼,大约到了十五岁,女孩子就会把头发束起来,佩戴上笄(戴发簪),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许配人家。

黄发:

是用来形容长寿的老人。

古人认为老人发白,白久则黄,因此黄发是长寿的标志。

黄发垂髫指老人与儿童。

总角:

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幼年泛称。

三、节日习俗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

其它入选的还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

除夕:

为年尾的最后一天夜晚。

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年夜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

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

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

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

剪纸(窗花)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连年有余”、“贵花祥鸟”等为主体。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压岁(压祟)钱,年夜饭后,长辈给晚辈,用压岁钱压住邪祟,让晚辈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表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节日禁忌,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

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

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

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

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除夜》(南宋)文天祥——除夕

春节:

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放鞭炮、放烟花、庙会等习俗。

春节的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大家乐,乐淘淘,大家一齐迎接新年到,新年到!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吃年糕:

年糕可以说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食品,炸年糕、炒年糕等等花样繁多。

那你知道,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吗?

有什么寓意呢?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其实还有一个传说,在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以后,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大将伍子胥预感到必有后患。

因此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在地下。

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说:

“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

”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又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的话,争相掘地三尺,果然得到糯米砖充饥。

从那以后,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每逢过年,都做年糕,渐渐地,过年吃年糕的习俗逐渐风行全国各地。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名字虽为元日,但实际指的是春节而非现在的元旦(古时的元旦即年初一)

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节、上元节或春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月十五,元宵节《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前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

——四月五日,清明节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烟火,只吃冷食。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翃

——四月四日,寒食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药王节。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佩香囊,喝雄黄酒等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他。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在端午节,人们把艾和菖蒲插悬挂或者插于门楣。

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端午节人们上山采药,街上很多人买卖药材,又叫“药王节”。

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七夕节: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写到的节日是七夕,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民间有乞巧的习俗。

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节一开始是一个拜祭七姐的节日,后来以“牛郎织女”美丽爱情民间传说为载体,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使其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

——七月七日,乞巧节(又名七夕)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又称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还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

中秋节的习俗有:

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观潮等。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中秋传说: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代月中的桂树。

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

)、玉兔捣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月十五,中秋节。

宋,苏轼,中秋节思念兄弟所作

重阳节:

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重阳节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的习俗。

农历九月是农作物丰收之时,古人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

在民俗观念中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是中国北方的节日,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

四、农时节气

1.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2.对应的24个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3.二十四节气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

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第二类是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第三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

(1)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变化和热量状况,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2)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3)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第四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清明(气候温暖,草木繁茂,天气清和明朗)。

4.农历二十四节气: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诗词

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雨水早,春分迟,惊蛰育苗正适时”,“惊蜇不过不下种”,“惊蜇点瓜,不开空花”

古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

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

”(清明)

练习:

选择正确的一项(D)

A.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标题源自于李清照的词,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象。

B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同时也是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

小满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C.芒种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

D.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从冬至当天开始计算,每九天为一个计数单位,“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到春分前后结束。

五、尊称、谦称、避讳

谦称自己,敬称对方,是中国古代语言文明的具体体现。

避讳:

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代替。

尊称,敬称、爱称对方

①令(敬辞,美好的):

令尊、令堂(太君)、令郎、令爱、令媛;令兄、令弟;令侄、令亲。

②贤:

用于平辈、晚辈。

如,贤弟、贤婿、贤侄

③君公、爱卿

④高邻:

古代人们对邻居的尊称。

⑤尊:

尊姓(贵姓)、尊君、尊公、尊大人、尊兄

⑥对帝王:

“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九重天”等等。

⑦对一般人,“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仁兄”等等。

先生(古代称别人先生有向别人学习的意思,达者为先,师者之意。

后延伸为对人的一种尊称)

对方岳父称“泰山、冰翁”,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少君、公子。

⑧高: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论,指对方的见解。

高就,尊称对方的工作。

古代还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古代谦称:

谦称自己

君主自称:

孤(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朕(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②一般人自称:

臣、下官、卑职、仆、鄙人、敝人、小人、愚、窃、不才、在下、鄙人等。

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③称自己的亲属朋友:

“家”字一族:

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或年长的亲属:

家父、家严;家尊、家君、家母、家慈;家兄、家姐、家叔。

“舍”字一族:

谦称自家或卑幼家属:

寒舍、(自己的家)、敝舍、舍下;舍弟、舍妹、舍侄、舍亲。

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

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

“小”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

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

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

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

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

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

谦称自己;小店:

谦称自己的商店。

、小儿

“老”字一族:

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老身:

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老年人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脸:

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眼。

老粗:

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敢”字一族。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

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

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

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

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愚兄:

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

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

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

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

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人:

谦称自己;敝姓:

谦称自己的姓;敝处:

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

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

谦称自己;鄙意:

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

谦称自己的见解

⑤其它谦称:

笨鸟先飞:

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抛砖引玉:

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等等

蓬荜(蓬荜:

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

谦称自己的家)

用语得体:

判断下面句子是否得体

A.蓬荜生辉:

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举例:

承蒙大驾光临,让寒舍蓬荜生辉,在下不胜荣幸)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D.小麟同学在班会课上发言:

“刘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A.有一篇《无酒有书贺猴年》的文章,谈的是春节拜访老作家秦瘦鸥一事。

其中作者这么写道:

秦老“得知我们初八前去,故早恭候在家”。

六、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制度正式科举考试分为:

乡试、会试、殿试。

但是,读书人必须通过童生试才能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童生试:

明清时期,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

童生需通过童生试,即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童生试每三年举行两次,只有当通过院试考核后才能取得生员(秀才)资格,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童生试又叫入学考试。

乡试:

凡是取得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可以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参加乡试。

因乡试通常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乡试考试合格即“中举”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第二至第十名,叫“亚元”,是明清时官府报喜的人对解元以下举人的一种恭维称呼。

凡乡试中举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会试:

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

是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者称为“进士”。

“进士”又分三甲。

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进士及第: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宋以后,大多数著名文人都是进士出身,如欧阳修是天圣年的进士,苏轼是嘉佑年的进士。

金榜题名(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黄色的,称之为金榜;题名。

写上名字。

指科举得中)

连中三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荣登三甲:

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中通过考试的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甲第一名叫传胪。

明清科举相仍分三甲,但第一甲仅限三人,第二甲称"赐进士出身",第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

“三甲”的人数分别是,第一甲赐进士及第,3名;第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三甲”总人数远远多于3名(以清光绪癸卯科为例,共录取进士360人。

其中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

其它与科举考试有关的词语:

名列前茅 独占鳌头、攀蟾折桂(蟾宫折桂,喻科举登第)、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考试未中,现指考试不及格。

)、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

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得意门生、小题大作

七、对联知识。

对联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成,亦称“楹联”,常称“对子”、“门联”、“门对”,通常用毛笔竖写。

因为古人书写是竖着写的,而且从右到左,所以贴挂对联时一般是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但是,如果横联(又叫“横批”)是按照我们现在的书写习惯从左到右写的。

贴挂对联就上联居左,下联居右。

对联的基本特征:

一是字数相等(上下联对应的位置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是词性相对。

三是结构相应。

四是节奏相合(节奏即停顿)。

五是平仄相协(即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我们可以依据这个特征来区分上下联)六是意义相关。

这六大特征是对对联应该遵循的原则。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规律已经不再那么严格,如第五个特征就可以忽略。

对联也因此出现了宽对和窄对两种。

例题:

李奶奶家要贴一幅春联:

人民岁月新;祖国山河壮。

但不知道哪个贴在左,哪个贴在右。

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李奶奶解决。

很显然,运用上面的第五个特征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