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1038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 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考试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剽悍(piāo)老媪(ǎo)说客(shuì)满载而归(zài)

B.缱绻(quǎn)中听(zhōng)屋脊(jǐ)危如累卵(lěi)

C.荫蔽(yìn)摈弃(bìn)河浜(bāng)讷言敏行(nè)

D.韶光(sháo)伺机(sì)靡费(mí)椎心泣血(zhu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现在透过柳丛,已可看到那座磨坊兀立在犹如无家可归的孤儿似的旷野之中,雨常常被雪珠所替代,风再温柔也无计于事。

B.为促使救市方案极早通过表决,美国各地商会已致电所有国会议员,宣称“美国人民不会容忍那些漠不关心灾难发生的人”。

C.面对自己一句“不为国家打球”而掀起的滔天巨浪,远在美国比赛的李娜倒是很淡定,直截了当地说:

“没有事实不必解释”。

D.冰峪沟的奇峰、步云山的温泉、鬼见愁的奇石、仙人居的云雾,这一刻,水乳交溶在梦里,让驴友们心醉神迷、不知西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些瑰丽奇特的诗篇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电火行空、上天入地、宇宙航行、登临月球的憧憬,随着科学的发展,都变成了事实。

B.中菲南海对峙并非偶然事件,双方都是有备而来。

菲方动用了最大军舰,是借机向中方示威;中国海监船“及时”赶到,则表明它距离渔船也不会太远。

C.国务院派出的楼市督查组已结束督查,各地楼市成交陷入低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迟迟未现松动,新一轮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D.胜利了,总会有些不相干的人来沾光,来捞稻草,就好像失败的时候总会有人开脱责任一样,都属于官场陋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个别同学常常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随手将用过的垃圾扔在地上,给美丽的校园抹上了不和谐的色彩。

B.强化忧患意识,清醒面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非但不会影响一个社会的发展,还将催生变革的动力,帮助一个社会在解决矛盾与问题的过程中健康前行。

C.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集中产业优势,逐步在全球形成了寡头垄断者,这有关全球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不利的。

D.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香烟的危害,特别是劝阻有瘾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5.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要点。

(不超过20字)(3分)

人民网杭州2019年2月28日电,眼下,在网络图书馆看电子书、查文献资料早已不稀奇,但你是否尝试过上网络图书馆观看免费的影视节目?

现在,登陆浙江网络图书馆(

“开通影视频道,是开辟了一块公益的、纯粹的,汇聚文化、汇聚经典及地方特色的影视文化空间。

”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刘晓清说。

这是自2009年5月底浙江网络图书馆开通以来,浙江图书馆面向基层群众,推出的又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新闻要点:

6.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要求符合上下文特定的语意。

(4分)

白春礼院士把青年的英文大写“YOUTH”进行了巧妙的解释:

Y像小树,意味着青少年正处于发育发展期,需要不断茁壮成长;O;U;T像一个戴帽子直立行走的人,很多青年都获得了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但学位的获得只是一个开端,我们不能被荣誉压弯了腰,还要直立行走;H像一个单杠,希望青年在工作之余,保持良好的体魄,更好的为国家民族做贡献。

7.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

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

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

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 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害怕陌生人

40.0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分)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挂枝儿,是明清时代的流行歌曲。

它的全盛时代在明清,可它的历史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

后人考证为渔娘曲的“吴蔡讴”,大约就是吴歌的原生状态。

它虽然发源于吴地的水上人家,可从陆机的《吴趋行》和谢灵运的《会吟行》来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称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

它不仅以清丽委婉的吴音引人入胜,还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

同其他民族一祥,汉族原本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唐代的踏歌,能在长安街上连唱带跳三天不息,这在白居易的诗中有很生动的描写。

这种情况到宋代发生了改变。

宋时,汉唐社会张扬的时代个性逐渐消失,人们从喜好劲歌狂舞而变得只能浅吟低唱。

这种改变首先是因为理学兴起之后,崇天理、灭人欲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钳制。

与此同时,宗族规章制度的完备,对人们的行为又加强了约束。

另外,戏曲的兴起,艺术形式的更新,人们兴趣的转移,对此也不无影响。

不过,醉心歌舞的盛况虽然有所改变,但作为人们宣泄情感的音乐,其蓬勃的生命力,仍在民间积蓄、流传。

在江南一带,就孕育出许多艺术精品。

众所周知,名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就从这里发源。

享誉世界的十大金曲,有两首在中国,这就是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

这两首金曲都产生在江南,它们在江南真是家弦户诵。

吴歌大多为情歌。

万历时期的挂枝儿,百分之九十的作品是倾诉私情的,其中尤以表达女性的情爱为最,表现出女性挣脱枷锁的强烈冲动。

明朝是提倡妇女守节最严酷的时代,然而就在这禁锢最严的时期,从吴歌中迸发出女性要求自主择偶的别样声浪。

这些女性不畏众议,不为利诱,敢于走出家门,出了事自己承担。

在吴歌里,被封建礼教长期压抑的人性,终于喷薄而出,就连深锁寺院的尼姑、高龄的老妇,这些被禁锢最深的人群,都敢于冒人言之大不韪,为争取爱情亡命献身,这与正史宣扬的节烈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种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吴歌的形式传播于乡间里巷,为妇孺童叟津津乐道。

这说明民间社会并不都受统治阶级意识的控制,理学家灭人欲的思想在这里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情喻事,是明清之际的时尚,吴歌中的一些情歌亦是如此。

它们以情为由头,或抨击时政,或把官府作为嘲弄的对象。

万历王朝的首辅沈一贯曾说:

“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

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

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

”这种民间的异端言行,是对封建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的抵制和消解。

可以说,正是这一腔充满质朴人生感受的吴歌,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哺育了明清之际的异端思潮,显示了人文意识的觉醒。

(摘编自刘志琴的《吴歌与人文启蒙——重识江南小调》)

8.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歌产生的时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它流传到明清时进入全盛期,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

B.“吴蔡讴”清丽委婉,听起来引入人胜,于是,它在魏晋南北朝时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一种社交礼仪。

C.理学对人们思想的钳制和完备的宗族规章制度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汉唐张扬的时代个性在宋代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

D.产生于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不仅在当地家弦户诵,即使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源于吴地水上人家的渔娘曲“吴蔡讴”,一旦被改编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应该就不再具有原生吴歌的特点了。

B.汉族本来同其他民族一样能歌善舞,但从宋代开始,人们不能再像以前劲歌狂舞了,汉族的歌舞才能也逐渐不如其他民族了。

C.明代那些以大胆追求爱情为内容的吴歌被传播于乡间里巷并受到热烈欢迎,这说明民间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并不完全相同。

D.明清之际那些以情喻世的吴歌,作为不同于统治阶层的异端言行,对封建统治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必然会构成一些威胁。

10.联系文本,谈谈吴歌的价值和意义。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行走在乡间的音乐

安庆

最早接触和认可的艺人是那些走街串巷,身上背着二胡扛着木头箱子的盲人。

他们手里握着棍子,塔塔塔敲在乡间的土路,心很静地走,路上的尘土被长棍敲打出一星一星的泥点,风吹着,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在四邻八乡的路上,一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脸被吹成了什么样子,走累了随便找个地方歇歇。

乡间的夜晚静下来,乡村的电还是稀罕物,家家还都备着煤油灯,我听见瞎子的梆子还当当地响。

母亲说:

瞎子没有吃饱或者没有找到住的地方。

我站在门口往瞎子坐的地方瞅,听一阵阵一声声沉闷的梆子把夜敲得愈来愈深。

后来,梆子声停了,我知道他被领走了,没有棍子声,棍子的一端被领他的人牵在手里。

这是我最初对艺人的感觉和记忆。

我喜欢他们坐在树荫下拉二胡的样子。

他们的身旁有树叶、有阳光、有月色,甚至有跟着主人来听书的狗或者有被主人牵在手里的驴。

不需要搭台,不需要灯光,他们是最不奢侈的艺人,他们的心里有灯,多复杂的简谱都在心里记着。

我相信盲人眼前的世界很净,他们看到的都是纯粹的东西,路上有男人和女人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头驴或者一头猪的走过全凭他们的知觉,一片树叶、十片树叶的飘落全凭他们的知觉,一个季节走过的程度全凭他们的知觉。

我记得一个叫“萧瞎”的人,先是大家叫他小萧,后来我长大的时候他变成了老萧。

他每年都要到我们村里来几趟,差不多是按季节来的,他会说我上次来的是春天,这次来麦子已经收过了。

他会算农时,知道农忙时没有人顾上和他聊天、听他拉弦子、唱坠子、说书。

他坐在十字路口,有几个人走来,站在他身边的老霍问他:

走过来的是男还是女?

他把弦停下来,须臾间说:

三个男的两个女的。

真准,这就是靠耳朵行走靠耳朵生活的智慧。

萧瞎书说得不算好,但他拉得二胡好,清清亮亮,缠缠绵绵,惟妙惟肖。

有一曲沉郁悠扬的二胡,后来我才知道它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在一个深夜,我站在远处,忽然被这首二胡曲打动了,我听出了一种深藏于心的东西。

我问萧瞎,他说:

这也是一个盲人拉成的名曲,盲人名叫阿炳,很多年前一个流浪街头的艺人,他会拉几百首乐曲,可留下的只有几首。

就是从此我开始喜欢阿炳的,至今我常放的乐曲里肯定少不了《二泉映月》。

后来,我又喜欢上了他的《听松》《寒春风曲》;喜欢上了另外的二胡曲《良宵》《将军令》《病中吟》等,电视上如果有二胡演奏我常会痴迷地坐着不动。

   

萧瞎的故事很多。

比如说一次下大雨,道路上有很厚的积水,他不敢走,求别人拉他过去。

人说:

那你得有啥表示!

他说我一个没眼的人咋表示?

人说:

你不是会学驴叫吗?

他只得学了,仰着头,根呱根呱,根呱,他一边“叫”着,手牵在了别人的手里。

还有,他喜欢上了某村的一个寡妇,晚上住在离寡妇近的牲口屋里,用竹竿去敲寡妇的门。

寡妇在屋里纳闷,不开门。

他掏出装在布兜里的二胡,拉出叽叽叽老鼠的叫声,狗的叫声;吱呀一声,门终于开了。

后来那寡妇跟了他,走街串巷竹竿始终攥在女人的手里,他挣来的钱大都被寡妇给了她上学的儿子,那个儿子最后考上了一所大学。

孩子在学校学的竟然也是乐器,主攻的就是二胡,据说现在是一家乐团里的二胡手。

这应该是萧瞎最大的善举了。

   

后来,乡村的电逐渐正常了,各家各户基本都有了电视,乡间流浪的艺人越来越少了,街头的二胡声很难听到了。

萧瞎也不再一年四季来俺村了。

这时候萧瞎已成了一个算卦很神的人,名声传得很大。

我和一个朋友也去找他算过,他住在一个小院子里,屋子很窄,那个女人坐在他身边,帮他收钱。

他坐在小桌子边,手头搁着的不是二胡,而是一套卦签。

看不见眼珠的眼不时耸动着,额头跟着频繁地动。

他老了,满脸的沧桑,已经看不出他当年的调皮、风趣。

在他身边没有看到二胡。

一个乡间艺人的音乐流失了。

他当年怎样给我算的我已经忘了。

但他的生命是以悲剧收场的。

他依靠算卦挣了很多钱,小院里每天都站着等他晃动卦签的人,都是希图从卦签中得到求助的。

他竟然死于非命,一天夜晚两个年轻人爬进了他的院子,他很机灵,听见了,寡妇那天正好回了娘家。

他抓起床头的竹竿,但无济于事。

他藏在一个什么地方的钱被翻到了,他爬起来,被偷钱者推倒,他死在了床下……案后来破了,但一个曾经的行走的艺人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一个乡间的艺人最后毁在了钱上,一个诱惑很多人的卦仙没有算出来自己要遭的祸。

他留下了被偷的钱和一个小院,那个小院现在不知道归谁了。

想起他的结局我总会怏怏的,有时候站在暮色里支着耳朵,总觉得还会有他的梆子声悠悠地传来,失望的夜里,回味少年的岁月会忽然怅然,总觉得我的乡村失去了什么,我会又一次站在乡村的夜里,时光无声,夜色无边,不知道自己究竟想找到什么……

⑾在我心里依然保留着少年时代的二胡声。

⑿怀念的也许更是二胡声中的时光 。

 (选自《散文选刊》2019年第2期)

11.解说第

段“他们的心里有灯”和第

段“我听出了一种深藏于心的东西”两句中“灯”和“东西”所指代的内容。

(2分)

12.文章第

段写萧瞎找媳妇和孩子考上大学且主攻二胡专业这两件事的用意何在?

(4分)

13.巧用对比是本文的特色,请找出文中的一处对比并简析其作用。

(4分)

14.本文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色?

请结合文章作赏析。

(5分)

15.请结合现实,探究追忆“乡间音乐”的意义。

(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

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

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

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

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

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

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

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

湣王自矜,百姓弗堪。

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

乐毅对曰:

“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

”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

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

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

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

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

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

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

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

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

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

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

“齐城不下者两城耳。

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

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

”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

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

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留徇齐五岁徇:

巡行

B.湣王自矜,百姓弗堪。

矜:

骄横

C.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害:

嫉妒。

D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王:

称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B.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乐毅于是并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焉用亡郑以陪邻

D.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

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

可是齐湣王自高自大,百姓不能忍受。

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攻打齐国。

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服投降。

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3分)

(2)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1—22题。

(7分)

【双调】水仙子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2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结合全曲概要分析。

(3分)

22.赏析结尾句“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的妙处。

(4分)

(三)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23-24题。

(5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孟子告齐宣王曰: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篇下》)

23.相比较后世宋儒“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分)

24.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主张比起孔子来有什么发展?

(3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司马迁《报任安书》)

(3)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韩愈《师说》)

(5)_,,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请结合语意,以“视角与位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2019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B(A说shuō,C荫yīn,D椎chuí)

2.C(A.无济于事B.及早D.水乳交融)

3.C(“呼之欲出”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十分生动)

4.B(A“用过的”累赘C搭配不当。

“大企业……形成……垄断者”,“形成”改为“成为”。

“有关”改成“对”D不合逻辑,应该是“劝说戒烟”。

5.浙江图书馆打造免费“网络影视图书馆”(3分)

6.O像太阳,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朝气和活力(2分)

U像一个空水杯,我们要不断吸取营养,在宝贵的求学时光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填充心灵的水杯,充实自己的头脑。

(2分)

7.

(1)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2)示例:

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

8.B(在原文中,“清丽委婉的‘吴蔡讴’听起来引人入胜”并不是导致“它在魏晋南北朝时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一种社交礼仪”的条件或原因。

9.A(由原文“后人考证为渔娘曲的‘吴蔡讴’,大约就是吴歌的原生状态”可知,吴蔡讴“不再具有原生民歌的特点”的说法错误。

10.萌动着追求人生幸福的渴望;哺育了明清之际的异端思潮;显示了人文意识的觉醒。

11.“灯”,指的是纯净的心灵世界,“东西”指代的是饱受苦难却乐观积极的心态(或对艺术的执著,不屈的人生态度等等,意思对即可)。

(每点1分)

12.前者说明了萧瞎敢爱、敢于追求人生的幸福以及机智、风趣等性格。

后者说明萧瞎的艺术影响,传统文化已经得以传承,又让我们看到了乡间音乐的希望和生生不息、薪火传承。

(每点2分)

13.本文有三处对比:

将村民热衷听二胡时的满足与冷落二胡亲近电视后的茫然作比;将萧瞎早年拉二胡和后来算卦对比;将萧瞎贫穷、幸福的生活与富裕、飞来横祸对比,以此说明,人们为获得了更多的物资财富,放弃了精神,这是“舍本逐末”之举。

文章巧妙运用对比,不仅突出了事物和人物的鲜明特征,而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文章的思想倾向。

(写出对比2分;分析2分,重点见画线句。

14.平淡、朴素、口语化的语言在文中处处皆是,读来有味,(特点2分)写萧瞎“身上背着二胡扛着木头箱子”“拉出叽叽叽老鼠的叫声”,寥寥数语道出了他的身份和聪慧;写百姓“你不是会学驴叫吗”,道出了泼皮式的刁难和萧瞎生存状态的艰辛;写听曲“他们的身旁有树叶、有阳光、有月色,甚至有跟着主人来听书的狗或者有被主人牵在手里的驴”,好一幅静谧、安闲的画卷,这里没有权贵,没有歧视,没有施舍,只有对艺术和艺术家的崇敬与仰视。

(赏析3分)

15.

(1)乡间音乐曾经让我们找到了纯粹的灵魂,人们在安静、闲暇时去思索人生与世界,这正是现在浮躁的现代生活所缺少的。

(2)乡间音乐是一种精致的、纯正的、原汁原味的音乐,它的发展和传承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艺术就应该少一点“物质”,少一点功利。

(写出1点3分,2点5分,言之成理即可)

16.C(害:

祸害,此处为“以…为祸害”)

17.A.(定后标志,助词/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替,介词;C.连词,表目的;D.介词,对、向)

18.C(“故意不让……臣服”,无中生有。

19.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每错、漏、误断两处扣1分)

20.

(1)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身分,礼贤下士(谦下地对待士人),他先礼尊郭隗借以招揽天下贤士。

(共3分。

“屈”,“下士”、“礼”各1分)

(2)于是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使者去联合楚国、魏国,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处劝说秦国。

(共4分。

“约”,“连”,“别”,“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

21.诗中的孤客是一个思乡游子的形象。

(1分)他身处异乡,思亲念家;登高望乡,倍感孤独;流泪思乡,泪水涟涟;做梦归乡,百无聊赖。

(每点1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

22.①结句借物抒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