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平台搭设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0948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卸料平台搭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卸料平台搭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卸料平台搭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卸料平台搭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卸料平台搭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卸料平台搭设方案.docx

《卸料平台搭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卸料平台搭设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卸料平台搭设方案.docx

卸料平台搭设方案

 

1.编制依据

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2《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1.3《建设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11/T945-2012;

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规程》DB11/383-2006;

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7西城区德胜门对景仿古建筑建设工程---结构施工图纸。

1.8西城区德胜门对景仿古建筑建设工程---建筑施工图纸。

1.9西城区德胜门对景仿古建筑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2.1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

西城区德胜门对景仿古建筑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西城区园林市政管理中心;

设计单位:

北京房地中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帕克国际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北京首华建设经营有限公司;

2.2设计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功能

展览馆

2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m2)

19200m2

占地面积(m2)

12608m2

(1)

地上面积

建筑面积(m2)

7600m2

(2)

地下面积

建筑面积(m2)

1160m2

3

建筑层数

西路院

一层

局部二层

中路院

一层

局部二层

东路远

一层

局部二层

4

建筑层高

地下二层

5.10m

地下一层

5.10m

设备层

3.45m;电缆夹层:

2.2m;

首层

3.3m,3.9;

二层

3.9m

5

建筑高度

绝对标高(m)

±0.000=47.75

室内外高差(m)

0.45m

首层檐口高度3.3m,局部二层檐口高度6.0m;

3.施工部署

由于本建设工程结构复杂及受场地限制原因,部分二次结构砌筑材料及外檐装饰施工材料无法直接运至施工楼层作业面,需要经过二次周转,所以项目部经过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在位于西路院3/G轴~5/H,2/2轴~1/4轴处;3/G轴~5/H,2/5轴~1/7轴处,搭设材料转运平台,通过转运平台将材料运至施工作业区,平台采用扣件式脚手架管搭设,搭设尺寸为长4.5米,宽4.5米的转料平台,平台与主体结构通过1.5米宽连接通道使之贯通。

转料平台共设置2处,搭设具体位置:

详见转料平台平面布置图图1~3。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项目部技术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规范做好方案交底。

4.2现场准备:

脚手板、φ48.3×3.6钢管、8号铁丝、直角扣件、对接扣件、旋转扣件、密目安全网等。

4.3材料要求:

1)钢管:

φ48.3×3.6钢管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扣件: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3)平台板:

木脚手板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2级材质标准的规定。

5.转料平台设计

5.1转料平台构造

1)转料平台成型尺寸:

为长4.5m,宽4.5m,平台表面积20.25m2,最大承载量1.5t。

2)转料平台立杆的搭设:

立杆长度分别采用3.m、4.5m、6m,直径Φ48.3×3.6扣件脚手架钢管,单钢管搭设,纵向间距1.5m,横间距为1.5m,步距1.5m,顶部与平台板相交处在钢管上再满铺脚手板,搭设总高度为5.7m。

3)转料平台水平杆及剪刀撑的搭设:

在架体外立面搭设剪刀撑,详见转料平台立面图3。

4)转料平台四面侧边设防护栏,防护栏采用φ48.3×3.6的钢管,高度1.2m。

立杆间距1.5m;水平杆3道与立杆用扣件连接。

防护栏杆刷红白相间漆以做警示标志;防护栏杆内立面满挂竹胶板或多层板,用铅丝绑扎牢固,外侧面满挂密目安全网。

5)转料平台底板采用不小于50mm厚的木脚手板,用铅丝与底部钢管绑扎牢固。

6)转料平台架体与主体结构的拉结,严禁与外脚手架连接:

转料平台架体采用φ48.3×3.6的钢管每层与结构框架柱进行刚性连接两道。

5.2限重设置

1)转料平台使用中要严格限制荷载量,为使施工人员明确这一概念,使转料平台不超重运行,转料平台内侧挂设限重牌,最大荷载量1.0t。

2)限重牌

转料平台限重1.5t,材料堆放参考以下明细:

1.50×100mm方木(4米一根)=13kg可放量为75根

2.100×100mm方木(4米一根)=25.8kg可放量为36根

3.架子钢管(2米一根)=7kg可放量为140根

4.架子钢管(4米一根)=14kg可放量为70根

5.架子钢管(3米一根)=10.5kg可放量为94根

6.袋装水泥(每袋)50kg可放置为25袋

7.加气混凝土砌块(200*300*600)=18kg可放置为54块

8.灰砂砖(每块)2.0kg可放置为500块

9.古建砖(每块)2.2kg可放置为454块

6.架体搭设和使用要求:

6.1基础要求

6.1.1架体的立杆不能直接立于地面上,立杆下应加设底座和通长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

6.1.2根据现场标高抄测,无高差,架体搭设在结构顶板上,基础平整结实。

6.2垫板安放要求

6.2.1垫板均应准确放在定位线上。

6.2.2垫板长度不少于三跨,厚度不小于50mm。

6.3立杆的搭设要求

6.3.1开始搭设立杆时,边搭边将连墙件于框架柱拉结牢固。

6.3.2转料平台架体通过连接通道与结构框架柱连接,不得与外墙防护脚手架进行连接。

6.4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搭设要求

6.4.1在封闭架体的同一步中搭设中,纵横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6.4.2剪刀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必须支承在垫板上。

6.5转料平台使用要求

6.5.1转料平台制作完成后应经技术、安全、质量、生产人员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5.2平台上放置物料时必须轻吊轻放,转料应该尽可能靠近平台中央均匀堆放。

6.5.3转料平台不得长时间存放材料,做到随码放随吊运,在码放材料时不得高于1.2m,并不得将材料码放在护栏上,短于1m的材料要装容器吊运。

6.5.4吊运物料应捆绑牢固,不得长短料混吊,待作业人员离开平台后方可起吊。

6.5.5加强对平台日常检查,使用过程中应经常对于结构柱拉结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异常松动情况,立即进行整改和完善。

7.拆除要求

7.1平台台面在拆除前应清理干净,不应有任何物料;平台下方设置足够大安全区。

拆除时,先将脚手板防护栏杆拆除后再进行架体的拆除,架子拆除程序应由上而下,按层按步拆除。

按拆架原则先拆后搭的杆子,剪刀撑、拉杆不准一次性全部拆除,要求杆拆到哪一层,剪刀撑、拉杆拆到哪一层。

7.2拆除工艺流程:

拆护栏→拆脚手板→拆小横杆→拆大横杆→拆剪刀撑→拆拉杆→拉杆传递至地面→清除扣件→按规格堆码。

8、安全管理

8.1操作人员

8.1.1架体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现行标准《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8.1.2架子工必须经过体检,凡晕高或视力不够及不适合登高作业的,不得从事脚手架作业。

8.1.3搭设架体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8.1.4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团结协作、统一指挥、不得“走过挡”和跳跃架子,严禁打闹玩笑。

8.1.5做好技术交底,明确分工。

8.2使用阶段

8.2.1转料平台不得超载,不得将其规定以外材料堆放在本转料平台上。

8.2.2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和雨天应停止转料平台作业,雨天后上架操作应有防滑措施。

8.2.3应设专人负责对架体进行经常检查和维修。

8.2.4在架体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连墙体、支撑。

8.2.5搭设架体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

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9、落地式转料平台计算书

落地式转料平台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依据2《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2m,

立杆的纵距b=1.5m,立杆的横距l=1.5m,立杆的步距h=1.50m。

脚手板自重0.30kN/m2,栏杆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载5.00kN/m2,施工活荷载0.75kN/m2。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3.6。

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W=5.08cm3;

截面惯性矩I=12.19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线荷载(kN/m):

q1=0.000+0.300×0.400=0.120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

q21=5.000×0.400=2.000kN/m

(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q22=0.750×0.400=0.300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0.300+2.000=2.30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q1=1.20×0.120=0.144kN/m

活荷载q2=1.40×0.300+1.40×2.000=3.220kN/m

最大弯矩Mmax=(0.10×0.144+0.117×3.220)×0.9002=0.391kN.m

最大支座力N=(1.1×0.144+1.2×3.22)×0.900=4.022kN

抗弯计算强度f=0.391×106/5080.0=77.00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q1=0.120kN/m

活荷载q2=0.300+2.000=2.30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120+0.990×2.300)×1000.04/(100×2.06×105×121900.0)=0.151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4.02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1.030kN.m

最大变形vmax=1.651mm

最大支座力Qmax=11.231kN

抗弯计算强度f=1.030×106/5080.0=202.70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1.23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R≤8.0kN时,可采用单扣件;8.0kN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

NG1=0.116×14.500=1.682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栏杆的自重(kN):

NG2=0.150×1.000=0.150kN

(3)脚手板自重(kN):

NG3=0.300×0.900×0.900=0.243kN

(4)堆放荷载(kN):

NG4=5.000×0.900×0.900=4.050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NG4=6.395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0.750×0.900×0.900=0.6075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0NG+1.40NQ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9.32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8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89

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5.08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l0——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

(1)或

(2)计算

l0=k1uh

(1)

l0=(h+2a)

(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3;

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00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40m;

公式

(1)的计算结果:

l0=1.163×1.700×1.80=3.559m

=3559/15.8=225.239

=0.144

=9318/(0.144×489)=132.424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公式

(2)的计算结果:

l0=1.200+2×0.400=2.000m

=2000/15.8=126.582

=0.262

=9318/(0.262×489)=72.60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0=k1k2(h+2a)(3)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27;

公式(3)的计算结果:

l0=1.163×1.027×(1.200+2×0.400)=3.105m

=3105/15.8=196.547

=0.188

=9318/(0.188×489)=101.53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