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0572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单元.docx

《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单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单元.docx

三单元

第三单元

一、填空题

1、我国上古时期,氏和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姓是一种号,氏是姓的。

在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到时期,通称为姓。

2、古代婚姻是经过六道手续,称为“六礼”,这六礼分别是、、、和、、。

3、十二个月为一年,这是历;太阳一周天为一年,这是历;综合考虑二者的关系来定一年,这是历。

4、省,本来是名称。

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原来的“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

明代改为,但人们习惯上仍称。

5、秦代的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设、、,称为“三公”。

汉代三公指、、。

6、汉代选拔人材,实行制度;魏晋南北朝实行制度;开科取仕,创立科举制度,则始于,成熟于,鼎盛时期则是、两代。

二、释词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

(1)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

(2)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3)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4)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

(5)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6)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7)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8)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9)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10)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12)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3)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4)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15)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16)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

(17)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18)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19)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20)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21)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22)其为物轻微易臧,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23)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

(24)盗贼有所劝,亡选者得轻资也。

(25)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

(26)伐薪樵,治官府,给繇役。

(27)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28)尚复被水旱之灾。

(29)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30)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31)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32)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

(33)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34)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35)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36)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37)欲民务农,在于贵粟。

(38)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39)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40)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41)所谓损有余而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

(42)今令:

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

(43)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44)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亡穷。

(45)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

2、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1)向使四君却宾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3)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4)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

(5)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6)夫腹既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7)民者,在上所以牧之。

(8)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9)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10)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11)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

(12)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

三、名词解释

1、九州2、晦3、谥号4、避讳5、朏6、朔7、分野8、干支9、关东10、六部11、巡抚12、总督13、荐举制14、科举制25、九品中正制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氏”有哪些来源。

2、说出西周时期三公的两种名称及西汉初期三公的名称。

3、请说出隋唐时期的三省名称和六部名称。

4、古代主要有哪些纪年法?

5、一月之中,哪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

6、一天之内,古代用哪些名称称呼它的一些特定时段?

五、标点翻译

1、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2、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韩愈《答李翊书》)

3、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皆当也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韩非·说难》)

4、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宋史·岳飞传》)

5、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1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2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汉书·张骞传》

注:

1、译道:

翻译和向导。

2、寇:

侵扰。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族分支战国汉魏

2、纳采问名纳言纳征请期亲迎

3、阴阳阴阳

4、地理元行省承宣布政使司省

5、丞相太尉御大夫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6、察举九品中正制隋朝唐朝明清

二、释词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

(1)取:

求取,争取。

(2)产:

生,出生。

并:

兼并。

(3)治:

治理得好。

(4)包:

囊括。

制:

控制。

(5)据:

占据,拥有。

膏腴:

土地肥沃。

(6)废:

废除。

逐:

放逐。

蚕食:

像蚕吃桑叶一样地逐步兼并。

(7)致:

使……至,取得。

垂:

垂挂。

服:

佩。

(8)佳冶: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

窈窕:

形容女子体态美好。

(9)适观:

看起来舒服。

(10)让:

辞让,拒绝。

就:

成就,造就。

却:

推辞,不接纳。

(11)黔首:

指百姓。

业:

使……成就功业。

(12)藉:

借。

赍:

给人财物。

(13)树:

结下。

(14)亡:

通“无”,没有。

捐瘠:

捐,弃。

瘠,瘦。

“捐瘠”指被遗弃的和瘦得不成样子的人。

备:

防备的措施。

具:

完足,齐备。

(15)避:

让,逊于。

(16)著:

附著。

地著指定居一地,不随便迁徙。

(17)城:

城墙。

池:

护城河。

(18)甘旨:

味美,这里指美味的食物。

(19)保:

保有。

(20)薄:

轻,使动用法,使……轻。

赋:

田地税。

敛:

征收,聚集,这里指征收的物品。

(21)牧:

养,治理。

(22)把握:

同义连用,握着,拿着。

这里指握起来的手掌之中。

周:

周遍,用作动词,走遍的意思。

(23)背:

背离。

去:

离。

(24)劝:

勉励,鼓励。

(25)胜:

胜任,担负得了。

利:

用作意动,看成是有利的。

(26)治:

修治。

官府:

官家的房舍。

给:

供应,供给。

(27)吊:

吊唁。

问:

存问,慰问。

(28)被:

遭受,蒙受。

(29)当:

值,遇到。

具:

备办。

倍:

一倍,成倍,指利息是本钱的一倍。

称:

相当,相等,指利息与本钱相等。

(30)鬻:

卖。

(31)奇赢:

多余的。

奇,余数。

这里指囤积的大量商品。

(32)仟佰:

通“阡陌”,本指田间小路,南北走向为“阡”,东西走向为“陌”。

这里指代田亩。

(33)交通:

结交往来。

倾:

压,竞争。

(34)曳:

拖着。

(35)乖迕:

相冲突,相违背,不一致。

(36)务:

前“务”,名词,要务;后“务”,动词,致力于,努力从事于(某件事情)的意思。

(37)贵:

用作使动,使……贵重起来。

(38)道:

方法,办法。

(39)入:

纳,缴纳。

县官:

汉代对天子或朝廷的称呼。

(40)渫:

疏散,流通。

(41)损:

减少,减轻。

利:

动词,获利。

(42)复:

免除徭役。

(43)仞:

古代计量长短的单位,八尺为一仞。

汤:

滚水,开水。

带甲:

身穿甲衣的士兵。

(44)擅:

专有。

穷:

尽。

(45)乏:

穷,尽。

2、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1)向使:

假使。

是:

指示代词,这。

(2)为:

介词,帮,替。

省略宾语“百姓”。

(3)而:

连词,表示转折,但是,却。

(4)则:

连词,表示顺承,那么,就。

(5)再:

数词,两次,第二次。

(6)夫:

句首发语词,表示要发议论。

虽:

连词,即使。

安: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7)所:

辅助性代词。

以:

介词。

介词“以”与辅助性代词“所”组成介词结构,在这里表示“用来……的方法”。

(8)所:

辅助性代词。

以:

介词。

介词“以”与辅助性代词“所”组成分词结构,在这里表示“导致……的原因”。

(9)而:

连词,表示转折,但是,却。

(10)今:

时间名词,如今。

表示假设将要发生的事情,有“假如……”的意思。

(11)乃:

副词,仅仅,只是,才。

耳:

句末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有“……而已”的意味。

(12)与:

介词,介进比较的对象,有“与……相比”的意思。

三、名词解释(略)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氏”有哪些来源。

答案:

“氏”的来源比较复杂,常见的来源有以下几类。

(一)得氏于朝代名、国名。

如夏、商、周、秦、齐、楚、燕、韩、魏等。

(二)得氏于封邑名。

如颛顼帝第十三代孙名选父,为周王掌管车马,周穆王就把赵城封给他,他的后人就以“赵”为氏。

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封于武城,他的子孙便以“武”为氏。

(三)得氏于地名。

即以所居地为氏。

如北宫、南郭、西门、东门等。

(四)得氏于字。

诸侯王嫡子叫世子,其余的儿子叫公子。

公子的儿子叫公孙,公孙的儿子便以祖父的字为氏。

如鲁桓公有三个公子:

公子庆父字仲,公子牙字叔,公子友字季。

他们的后人就分别以仲孙、叔孙、季孙为氏。

(五)得氏于官职。

即以先祖官职为氏。

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

(六)得氏于职业技能。

即以先祖所从事的职业为氏。

如巫、屠、优、卜、陶等。

2、说出西周时期三公的两种名称及西汉初期三公的名称。

答案:

西周时期的三公指司徒、司马、司空。

另一种说法是太师、太傅、太保。

秦和西汉初期三公的名称为: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请说出隋唐时期的三省名称和六部名称。

答案:

隋唐时期的三省名称为: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期的六部为: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4、古代主要有哪些纪年法?

答案:

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岁星纪年法。

(二)太岁纪年法。

(三)干支纪年法。

(四)帝王纪年法。

5、一月之中,哪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

(略)

6、一天之内,古代用哪些名称称呼它的一些特定时段?

(略)

五、标点翻译

1、标点:

孟子曰: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翻译:

孟子说:

“不要怪齐王不明智。

天下即使有一种最易成长和生物。

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是决不会成活的。

我和齐王很少见面了。

我离开了他,对他够冷淡的了。

我对他那刚萌芽的仁心有什么办法帮助呢?

比如下棋,是一种微末的技艺,若不专心致志去学,就学不成功。

奕秋,是全国棋艺最高的棋师。

若让他教两人下棋,其中一个集中精力,专心听奕秋的指教;另一个表面也听他讲话,却一心以为天鹅快飞来了,盘算着如何拉弓去射。

这人虽与前者同时学习,成绩却远远赶不上。

这是因为他智力不如人吗,我说,不是这样。

2、标点: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

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道?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

况其外之文乎?

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韩愈《答李翊书》)

翻译:

六月二十六日。

韩愈敬启。

李生足下:

您的来信言辞很高雅,提问又那么谦卑、恭敬。

能像这样,谁不想把仁义之道告诉您呢?

道德的归依不远了,更何况作为道德表现形式的文章呢?

不过,我只是从远处望见孔子的门墙,而没有进入他的堂室的人,哪里知道什么是对还是不对呢?

尽管如此,不能不给您讲一讲。

您所谓“立言”的话,是对的;您所作的和所期望的,非常相似而且接近。

不过,不知道您的志向,是希望胜过别人而被别人取法呢?

还是希望达到古代立言者的高度呢?

如果希望胜过别人而被别人取法,那么本来就已经胜过别人而可以被人取法了。

如果希望达到古代立言者的高度,那么就不要希望速成,不要被势利诱多,而要保养根本而等待结出果实,增加油脂而希望放出光明。

根茂盛的,果实自然会成熟;油脂肥美如,光芒自然会明亮。

仁义之人,他的话自然气势充沛。

3、标点: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

“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大夫关其思对曰:

“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

“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皆当也,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

翻译:

从前郑武公要讨伐胡国人,因此先把女儿嫁给胡国的国君来使他高兴。

于是郑武公问群臣说:

“我准备用兵,不知可以攻打哪个国家?

”大夫关其思回答说:

“可以攻伐胡国。

”郑武公非常恼火地杀了他,说:

“胡国是我的兄弟国家,你说要攻打它,这是什么道理?

”胡君听了这件事,认为郑国亲近自己,就不再防备郑国了。

结果郑国人袭击了胡国,占领了他们的土地。

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院墙淋坏了。

他的儿子说:

“不把院墙修筑好,一定会有小偷来盗窃。

”他邻人的父亲也这样劝说他。

到了晚上果然被偷去了很多的财物。

这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那个邻人的父亲。

关其思和邻人的父亲说得都很正确,但重的被杀,轻的被人怀疑,这不是认识有困难,而是难在如何处理这些认识。

4、标点:

飞至孝:

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

“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却不受。

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

“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

“敌未灭,何以家为?

”或问:

“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宋史·岳飞传》)

译文:

岳飞很孝顺:

母亲留在黄河以北地区,派人去寻觅探访,把她迎接回来;母亲患了经久难以治疗的疾病,岳飞就亲自煎药熬汤;母亲死了,岳飞三天水米不进。

家里没有侍妾。

吴玠平常就佩服岳飞,愿意同他结好,就把出了名的美女打扮好送给他。

岳飞说:

“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吃饭,难道是大将享安乐的时候吗?

”推却而不接受。

吴玠更加敬重佩服。

岳飞青年时期酒量大,皇帝告诫他说:

“你以后到了黄河以北地区才可以饮酒。

”于是戒酒不喝。

皇帝当初要为岳飞营造宅第,岳飞推辞说:

“敌人还没有消灭,怎么能安家呢?

”有人问:

“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太平?

”岳飞说:

“文臣不贪爱钱财,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5、标点: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

骞曰:

“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

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

康居传致大月氏。

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

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

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

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

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翻译:

因居住在匈奴西部,张骞趁机带领他的部属一起向月氏逃亡。

往西跑了几十天,到了大宛。

大宛听说汉朝财物丰富,想和汉朝交往可找不到机会。

见到张骞非常高兴,问他要到哪里去。

张骞说:

“替汉朝出使月氏,而被匈奴封锁道路,不让通行,现在逃亡到贵国,希望大王能派人带路,送我们去,假如能够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后,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一定多得不可尽言。

”大宛认为可以,就送他们去,并为他们派遣了翻译和向导。

送到康居,康居用传车将他们送到大月氏。

这时,原来的大月氏王已被匈奴所杀,立了他的夫人为王。

大月氏已经使大夏臣服并统治着它。

他们那里土地肥沃,出产丰富,没有侵扰,心境悠闲安乐,又自认为距离汉朝遥远而不想亲近汉朝,全然没有向匈奴报仇的意思。

张骞从月氏到大夏,始终得不得月氏王明确的表示。

逗留一年多后,只得返程。

沿着南山,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汉朝,又被匈奴截获。

扣留一年多,碰巧单于死了,匈奴国内混乱,张骞便带着他匈奴籍的妻子以及堂邑甘父一起逃跑回到了汉朝。

朝廷授予他太中大夫官职,堂邑甘父也当上了奉使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