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0287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哲学是(C)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是(B)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3.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A)

A.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C.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4.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D.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5.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A)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C)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7.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

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8.科学证明,人脑是(C)

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

9.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D)

A、否认物质的运动的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C)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1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D)

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C)

A.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

B.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

C.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

D.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

13。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14。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A)

A.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B.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实行改革开放

C.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进取

D.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有克服困难的准备

15。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D)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

16。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D)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17。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18。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因为(B)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9。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D).

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D。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20.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B)

A。

不起任何作用B。

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C。

起决定作用D。

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2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含义的是(D)

A。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

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

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D。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22.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贯彻了(A)

A。

唯物主义的一元论B。

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C.二元论D。

辩证法

23.人们常说: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C)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

24.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B)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B、事物量的变化是不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

25.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A、主本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26."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B)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27."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D)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C)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2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A)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30。

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D)

A.地理环境B.生活习惯C.伦理道德D.物质生产

31。

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形式

32。

社会意识是(A)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D.人类自我改造的过程

33.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C)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4.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C)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35。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

这种看法是(A)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决定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

36。

社会进步是指(D)

A.社会阶级的消灭B.社会经济的变化

C.社会风气的好转D.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37。

人生理想是人为自己设定并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是人所憧憬和向往的美好未好,其根基是(D)

A.个人的政治态度B.个人的主观意志

C.个人的文化素质D.现实的社会实践

38。

在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D)

A.主观意志的产物

B.不受任何限制的活动

C.对必然性的否定和超越

D.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9。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C)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40.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B)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上层建筑的性质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的正确态度的有(CDE)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肯定,积极继续

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ABCD)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D、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

E、意识活动能够改变社会运动的规律

3、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ABDE)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4、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ABCDE)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5、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CDE)

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6、下列表述中,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的有(ABCD)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D、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

E、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7、感觉和概念的区别在于(ABCE)

A.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形式

B.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感觉具有直接性,概念具有间接性

D.感觉不可靠,概念真实可靠

E.感觉具有形象性,概念具有抽象性

8、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劳动所起的作用有(ABCDE)

A.劳动创造了人脑

B.劳动创造了人手

C.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D.劳动产生了意识和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

E.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的有(ABDE)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B.人类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规律的实现

C.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E.人的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10、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因为(CDE)

A.个人为社会作贡献,能够得到社会的赞扬和好评

B.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C.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D.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E.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2.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基本形式。

3.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5.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应用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说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2.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五)答案

一、项选择题

1-5:

CBACA6-10:

CACDC11-15:

DCAAD16-20:

DABDB21-25:

DACBA26-30:

BDCAD31-35:

BACCA36-40:

DDDCB

二、多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

1.

(1)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分)

(2)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4分)

2.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分)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分)

3.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4分)

(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其内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分)

4.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3分)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与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不适合的生产关系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分)

5.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分)

(2)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的符合性,因而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都不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

(2分)

(3)实践的特点在于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能够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比较,从而判定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3分)

四、论述题

1.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5分)

 

(2)这一原理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

(2分)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分)

2.

(1)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性的,其中最高的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因为:

首先,生产力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可以用物质的手段对其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精确的测定;其次,生产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4分)

(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2分)

(3)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