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0121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docx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docx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纳税意识

区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

税收是兴国安邦的基石,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保障市场经济秩序规范运作的主要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纳税意识的薄弱或淡化往往会导致纳税人采取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地去逃避纳税义务。

因此公民纳税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成效,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甚至影响到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

一、当前公民普遍纳税意识的现状

公民的纳税意识通常由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刺激所决定。

客观上讲,我国公民普遍的纳税意识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仍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现实生活中偷逃税款现象还时有发生。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曾发布关于纳税意识的网上调查问卷,在参与网上问卷调查的人当中,认为目前我国纳税人纳税意识差的占37.6%,认为我国纳税人纳税意识一般的占43.9%,这占了整个调查人数的80%以上,而仅仅只有不到两成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我国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高或者较高。

上述资料可以表明,目前我国纳税人还存在着不愿意主动纳税的心理,公民纳税意识还比较薄弱,公民履行纳税义务的积极性不高。

二、公民纳税意识欠缺的原因分析

公民纳税意识欠缺的原因,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纳税主体的,又有征缴机关的;既有公民的,又有政府的,还有社会方面的。

一是“趋利避害”思想主导下的纳税人不愿缴。

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缴纳税收是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减少,这无疑与其利益最大化目标是相悖的。

同时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纳税人偷逃税带来的非物质财富损失很小。

在偷逃税“成本与收益”两者权衡下,纳税人从主观愿望上来讲倾向于少缴甚至是不缴税。

二是信息系统不发达制约下的税务机关征管难。

一方面,税务机关受征管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一个纳税人内部情况,尤其是财务方面的信息完全掌握,这就带来了征纳双方在内部信息上的不对称。

另一方面,目前税务部门信息化水平还不发达,没有与银行、财政、工商等部门做到横向联网,未能全面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准确、广泛、深入地监控纳税人的收入状况,各部门所掌握的纳税人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税源管理责任人,增加了税务机关监控和稽查的难度,从而导致偷漏税行为的产生。

三是税收宣传不深入状况下的税法知晓率低。

纳税人了解税法,懂得税法,能够确定自己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应纳什么税、如何纳税,是提高纳税意识的基础。

就目前条件下,纳税人了解学习税法的途径主要靠税务机关的税法宣传。

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税务机关仍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活动不多、宣传经费不足等实际问题。

三、我区税收宣传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通州两税部门在切实提升税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确定性和长效性上开动脑筋、狠下功夫,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通州国税着力打造多层级税收宣传咨询服务格局,包括面向全体纳税人的税法公告、面向特定纳税人的政策解读、面向重点纳税人的客户服务、面向中小纳税人的集群化宣讲、面向新开业纳税人的新办纳税人学堂。

积极利用新型媒介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税法宣传、咨询解答和提示服务,推广“易捷通”服务品牌。

针对近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态园、家庭农场等涉农产业发展情况,策划了一系列涉农宣传项目,如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办理税种登记、征收方式鉴定等一站式服务等。

通州区国税局被评为2013年度全省国税系统信息宣传先进集体。

通州地税则采取“三个结合”开展税收宣传,即大班式与小班式相结合、上门辅导和网络辅导相结合、个性化辅导与专题辅导相结合。

通州地税推出的“阳光税悦”服务品牌,先后获评全区“十佳效能服务品牌”、南通地税系统最佳创新工作品牌。

完善“纳税人学校”建设;创作的税收普法动漫作品《代价》荣获第七届全国税法宣传动漫大赛特等奖。

近三年来,有22条政务信息被中办、国办采用;3条政务信息被国务院领导批示。

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和纳税服务需求的更高目标,我区税收宣传教育仍存在着以下亟需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1.宣传规划缺乏长远。

宣传需要策划,更需要谋划;需要快捷达到短期效果,更需要循序渐进完成中长期目标。

目前我区“两税”部门能够利用好税收宣传月进行大规模宣传,却忽视长期、持久性的宣传;有年度普法宣传教育实施计划和《税收宣传工作意见》,却未能关注长远,制定长期规划。

这就导致税收政策不能深入人心,较难形成“依法纳税光荣,偷税逃税可耻”的诚信纳税氛围。

2.宣传主体较为单一。

税收工作特别是一些税收热点、难点问题一直深受社会各界关注,但是税收宣传工作长期以来基本上靠税务部门“独家经营”。

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虽然《征管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了其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支持、协调和协助等义务,但税收宣传工作仍然被其“边缘化”,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的现象仍然存在。

3.宣传内容偏于主观。

由于对纳税服务需求调查还不够充分,无法全面关注到纳税人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些服务措施可能会有越俎代庖之嫌。

这些是目前税收工作的瓶颈和弊端,也造成税收宣传工作偏于主观。

在实际宣传工作中,对税收支出、用途等方面的宣传内容偏少,因而税收宣传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4.宣传对象不够广泛。

多年来,税收宣传工作基本局限于税务部门职责、义务范围内的税收政策、业务需求和纳税服务等方面内容的贯彻与响应,对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宣传较频较多,而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税收宣传则相对偏少。

加之投入税收宣传活动的经费等资源不足,教育面窄量少的情况也就无法避免。

四、加强宣传,提升我区全民纳税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税务部门的税收宣传工作,肩负着全民纳税意识提高和规范税务机关行为的任务,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务部门必须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这样才能得到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各方面和广大纳税人的关心和支持。

为此,我们建议:

1.紧贴需求、抓住重点搞宣传。

一要围绕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宣传。

税务部门在宣传时要分清轻重缓急,把宣传重点和资源倾向关系到纳税人切身利益的重要税收政策的宣传上。

二要围绕纳税人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宣传。

税务部门查处的涉税大要案无疑是纳税人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要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稿件、公告栏或宣传材料的形式向社会曝光。

三要围绕纳税人关注的疑点问题进行宣传。

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涉税舆情调查,认真分析研究各种舆情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牢牢把握正确的税收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税收舆论氛围。

对纳税人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税收政策疑难问题,税务机关要及时进行税法业务培训。

我区要利用现有资源,深入推进纳税人学校建设,为纳税人提供权威、优质、实用的辅导服务。

四要突出税收法治文化建设的宣传。

要积极探索税收法治与税收文化相结合的途径,把税收法治文化引入到税收宣传的各个环节之中,让“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根植人心。

2.各方协作、形成合力搞宣传。

要按照职责划分和工作取向,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税务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制度保障”的税收宣传社会化工作格局,形成由政府、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公安、人社、城管、供电、质检等参与的紧密型协税护税社会化网络。

要让政府机关、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并加入税收宣传行列,努力将税收宣传作为一项社会化、立体式、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来推进。

一要强化税、企之间的互动。

建立税企之间有效的互动机制,使税务部门的服务更加具体实用,纳税人能够与税务部门平等交流,消除许多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要强化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动。

税务部门要联合其他职能部门、镇政府开展税收宣传活动,改变税务部门“孤军作战”的尴尬境地。

三要强化税务部门内部的联动。

要把税收宣传贯穿于税收管理、执法、服务的全过程,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3.营造环境、倡导诚信搞宣传。

一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要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监督市场主体正确履行职责。

要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将每项财政支出、用途明晰化,让纳税人缴明白税,政府花明白钱。

二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要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形成良性互动的融洽关系、文明愉快的治税环境。

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赢得纳税人的信任和尊重。

三要建立健全诚信机制。

要推行纳税人分类管理,建立纳税信用等级制度,对信用差的税源大户,进行征管前移,严格监督;对信用好的税源大户及小税源户,进行自我管理,实行征期中申报和征期后重点稽查。

建议区政府每年表彰一批诚信纳税企业。

要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树立依法诚信纳税典型,曝光涉税违法典型案件,引导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依法维权和维护税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4.追求广泛、借助外力搞宣传。

一要树立大宣传观念。

税收宣传对象的范畴是宽泛的,有现在的也有未来的、有明显的也有潜在的,要将每一个社会公民都作为税收宣传教育的对象。

二要拓宽工作视角。

要加强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纳税遵从度。

同时,税收宣传要切实进机关、进单位、进村镇、进学校、进课堂。

三要借助社会资源。

要借助第三方社会管理优势资源,多角度、分层次、立体化开展税收宣传工作,扩大宣传工作面、教育受众面,消除工作盲区盲点。

如借助公安部门外来人口管理优势,做好辖区内所有外来从业人员的税收宣教工作;借助镇村干部社会管理优势,做好当地所有工商业主的税收宣教工作;借助供电部门日常用电管理优势,做好所属用电生产经营户的税收宣教工作;借助市场管理人员区位管理优势,做好片、区内经商户的税收宣教工作;借助“协会”、“商会”行业管理优势,做好所辖成员、会员企业业主的税收宣教工作。

5.关注走向、增强特色搞宣传。

税收宣传工作只有面向未来人群,才有生命力。

我区税务宣传要紧密关注未来走向,紧扣政府工作导向,增强税收宣传工作的前瞻性。

一要面向大学生村官。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基层去创业,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交流会,以此来服务和引导大学生村干部的成长成才、创新创业。

二要面向产业园区。

要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继续深入开展“税务园区行”系列走访活动,及时掌握各园区发展规划和区内企业发展状况,系统梳理各类园区适用的财税政策和地方政府支持发展的激励措施,主动提供政策确定性服务,积极助推形成一批有质量的产业支撑点和有效益的经济增量。

建立第三方信息交换机制

完善综合治税体系建设

九三学社通州区委员会

建立第三方信息交换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完善综合治税体系,是加强税源监控,夯实税源征管的基础工作,也是当前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一、我区综合治税体系的构建和初步成效

从2012年起,我区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税体系,促进了税收平稳增长。

1.建立治税中心,优质高效运转。

为进一步加强城区个体税收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化综合治税工作,我区于今年元月成立了通州城区综合治税中心。

综合治税中心由金沙镇、高新区两个政府主导,整合国税、地税部门税收征管资源,联合委托社会综合治税组织代征个体税收,引入社会化民主评税机制,加强个体税收依法征管,实现了个体税收征管效能最大化。

2.依托信息平台,加强数据利用。

在确保安全、便捷的基础上,依托覆盖政府成员单位的“金财网”,搭建了第三方治税涉税信息平台,全面实现了网络化采集,拓展了税收情报数据来源渠道。

“两税”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涉税情报管理团队,与区综合治税涉税信息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工作对接。

3.理顺工作体制,强化部门联动。

我区建立了由区财政局负责,国地税配合,各部门专人负责的信息采集机制,形成了以全区32个职能部门为载体,44名信息员为纽带的组织体系;各单位积极响应,形成了平台支撑、信息获取、评估补税、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信息交换机制;下发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建立了网上定期通报和年度效能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4.规范细节管理,注重持续改进。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不断改进信息交换与应用办法;建立涉税信息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根据税收管理需要和税源影响大小,合理确定采集频次和报送要求;建立外部涉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平台信息使用规范,确保信息传递应用安全、可靠。

第三方数据平台的运用,对税收收入的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支撑。

今年上半年,国税部门对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江苏金飞达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有关方面的税收就达4500多万元,占总纳税评估应对成效的78.3%;地税部门导入涉税情报平台22个数据项13万条数据,分析利用12个部门的第三方信息相关指标,第三方贡献税款4348万元。

二、我区综合治税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我区综合治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综合治税工作不平衡。

部分单位、同志思想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观上对搞好社会综合治税的意义和方法仍然把握不清,简单理解综合治税做的仅是形式工作,可有可无,因而在工作上主动性不强,敷衍了事;有的认为综合治税是税务部门的事情与自身本职工作关系不大,因此在联动中对综合治税工作应付了事,缺乏主动意识;通州城区的综合治税工作已走向规范化,但还有一些镇的综合治税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少数基层税务征管人员对综合治税工作依赖性过大,等等。

2.协作参与不强,综合治税氛围不浓烈。

自我区开展综合治税工作以来,区政府把这项工作摆上工作日程,但由于综合治税宣传发动上缺乏长期性,不能在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全社会尚未形成浓厚的综合治税氛围。

部分企业负责人却只顾自己利益,对综合治税不闻不问。

有的部门考虑自身的权责,拒绝向税务机关提供相关涉税信息,影响部门间配合的积极性。

如供电、供水、燃气等能源部门一直从保密的要求出发,使税务部门不能掌握充分的第三方涉税信息。

3.利用效率不高,平台交换体系不完善。

当前通过信息平台报送的数据较为零散,不够完整,各地分头采集数据也进度不一,情况各异,有的数据报送不够连贯,数据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各部门、各系统之间数据信息各自为政,衔接不够紧密,交流不够及时、顺畅,信息综合利用率低,制约了“信息管税”整体合力作用的发挥。

采集网络不够严密,信息来源渠道过于单一,除了政府组成部门以外,一些与涉税信息密切相关的社会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其他社会组织参与较少。

4.考核力度不大,奖惩监督机制不到位。

区政府虽制定了《考核办法》,并明确了表彰和奖励的规定,但未能有效实施。

一方面,国地税部门囿于运算管理体制及财力受限原因,未能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奖励机制。

另一方面,考核力度不大,对由于涉税信息不准确,传递不及时或受托代征部门单位对税源监控不力,不按要求代征代扣税款影响财政增长的没有动真碰硬,追究责任。

三、完善我区综合治税体系建设的建议

为加快建立第三方信息交换机制,完善我区综合治税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深化思想认识。

当前,市场经济快速运行中,出现了经营多元化、收支隐蔽化、分配多样化、偷逃税智能化的新特点,税源控管难度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税收面广量大、零星分散、易漏难管,征管力量相对不足,征管手段比较滞后,更增加了税源控管的难度。

为此,实行综合治税,借助第三方信息应用是税务机关加强税源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迫切需要行政协助的一项工作。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加快完善“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的综合治税体系,营造全社会“协税护税”的良好氛围。

2.进一步健全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综合治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综治协调是整个工程的基础,要夯实这一基础,必须完善机制,明确职责。

一要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都要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及时通报综合治税进展情况,并通过联席会议协调处理各类重大问题。

二要健全工作联动机制。

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共享,有关部门处理涉税方面事项不得隐瞒,要及时向税务部门传递,供税务部门参考。

要进一步协助税务部门抓好税收征管,通过委托代征代扣、联合办公等手段,在一些关键环节卡住口子,促进税收应收尽收。

三要建立司法保障机制。

公检法部门要为税务部门提供司法保障,要加强工作协作,对少部分抗税、偷税的企业进行严打,对部分违规避税的企业要严查。

3.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协作配合。

综合治税的顺利开展和最终取得实效,离不开各部门在工作中的摸索与创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一要加强国地税合作。

国、地税局有不同的分工,没有健全的合作制度作保证,就难免在合作中造成与对方的工作计划发生冲突,或者超越职能范围。

因此,国、地税局要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对合作中经常涉及到的税源监控、日常检查、协助征收等工作进行全面明确和细化,形成工作的合力。

二要拓宽第三方信息来源渠道。

对“第三方”的范围进行重新界定,除了政府成员单位之外,可包含其他上下游纳税人、社会中介、行业协会等,也可包括外地税务机关。

要进一步加强与这些“第三方”的沟通协作,更加广泛地收集信息,更为严密地构建情报网络。

要突出重点部门的信息收集,如,加强与建工局就建筑施工情况、财政局奖励补贴情况、发改委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工商局企业登记和股权变更信息等进行交换。

三要大力推行“综合治税中心”。

要发挥镇(区、园)的管理优势,全方位加强税源控管,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综合治税中心。

要积极探索以社区、居委会综合治税体系为依托,以实现地方税源的有效监控为核心的社区税源控管新机制,促进税收稳定增长。

4.进一步加大奖惩考核,建立长效制度。

没有一种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必然会导致综合治税工作缺乏动力。

因此必须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内部制度。

制定从涉税信息采集、加工、整理、使用、监督考核等程序文件,严格实行过程控制,按期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

二是完善外部制度。

要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

部门之间要定期召开通报会,交流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将综合治税贯穿到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长期坚持,确保社会综合治税持久运行。

三是建立考核机制。

要将各相关部门综合治税情况和情报信息动态情况进行考核,对推进综合治税有利的、提供和报送信息积极的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推进综合治税工作中工作不力、造成税收流失的,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并进行责任追究。

通过制度的完善和建立,逐步实现综合治税工作协调制度化、信息交换常态化、税源监管职能化、考核奖惩规范化,从而保障综合治税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培植税源优化结构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区工商联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国、地税部门在推进依法治税,发挥财税杠杆作用,加强税源培育,优化税源结构,切实增强地方可用财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我区税源基本概况和结构特点

2014年1—7月,全区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90.57亿元,入库税收56.22亿元,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18亿元,增长15.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4.43亿元,增长21.1%,税收占比达85.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高于原南通六县(市)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其中,国税征收20.67亿元,同比下降3.1%,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6.89%;地税征收35.55亿元,同比增长20.59%,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33亿元,同比增长24.69%;两税收入总量均位于原六县(市)首位。

我区税源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税收总量领先,增长后劲乏力。

我区虽然税收收入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还维持在原六县(市)中的领先地位,但是增幅仅列第三,且绝对量优势微乎其微,与海门、如皋、启东差距都不足2亿元。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能够在短期内有大量税收贡献的项目不多,领先优势随时可能丧失殆尽。

2.产业结构单一,税收风险增大。

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制造业的税收贡献偏低,今年1—7月,全区工业企业入库税收占税收总额的36.34%,未能充分体现税收贡献第一主力地位。

(国税入库16.98亿元,同比下降0.71%,地税入库3.51亿元,同比增长10.24%)。

现代服务业较为薄弱,我区研发和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等与其他县(市、区)落差较大,服务业(不包括房地产业)入库税收占税收总额的18.8%。

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成为税收的重要支柱,房地产业入库税收占比达24.7%。

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态势的逐步显现,其税收贡献的不确定因素也在逐渐增加,对收入的影响增大。

3.税源大户偏少,支撑能力不强。

全区一般纳税人虽然已经达到11114户,但以中小企业为主,一般纳税人数量是启东的1.61倍。

今年1—7月税收超5000万元的企业仅4户、实现两税2.72亿元,而启东有7户,实现两税8.12亿元,其中仅大唐一户企业入库税款就超过了我区4户企业的总和。

并且我区近两年通过招商落户投产的大项目,有的还未在税收贡献上能够有所体现。

4.产业层次偏低,税源潜力不足。

高新技术企业质量不高。

2013年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共有38户,其中仅4户企业加计扣除金额超过千万;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有30户,其中18户企业减免所得税不足100万元。

说明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偏弱,使得企业能够享受的税收优惠大打折扣。

还有少数企业因研发费、产品比例、研发人员比例等达不到相关要求,未能享受税收优惠。

在一般纳税人中,民营及个体经济比重为90.34%,受制于民营资本较少,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产品研发、技术更新等方面能力偏弱,企业主要集中在家纺、纺织服装业等一些低附加值行业,如不能转型升级,不利于扩大税源。

二、影响税源的经济形势分析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

从上半年增值税相关数据可以判断,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我区经济仍呈现启稳回升趋势。

一是工业经济呈现复苏迹象。

剔除11户新建项目及免税销售后,工业销售同比增长3.45%;剔除固定资产抵扣金额后进项税金同比增长7.32%,进项增幅高于销售增幅,表明工业经济呈现复苏迹象。

二是商品流通业增速好于预期。

批零业销项税额同比增长7.09%、进项同比增长10%,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三是高新技术行业增速较快。

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销售增长较快,其中德尔福、江海集团、东源集团等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依赖产品研发和产业集聚优势,家纺产品销售保持稳定增长。

四是船舶行业钢结构订单增长。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船舶行业订单有所增长,韩通、明德手持订单好于往年。

受船舶行业影响,钢结构业务有所增长,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五是内销增速快于外销。

工业企业一般贸易、进料加工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6.8%,但销售比重从上年同期的24.24%下降至20.81%,由于甬金金属、恒科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我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内销比重也相应提升。

虽然经济启稳回升迹象已经显现,但宏观经济形势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加之企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资金压力、用工成本飙升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回升的基础仍显得较为脆弱。

体现在:

一是产能过剩局面未有改变。

我区两大支柱产业中,船舶钢结构行业订单虽然有所增长,但产能过剩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供需失衡导致产品价格仍然处于低位。

现代纺织行业,由于棉花价格的剪刀差造成棉纱进口的增长,棉纺纱加工业销售继续下滑。

二是企业获利能力持续下降。

企业盈利面连续六个季度下滑、亏损面持续上升、亏损额不断扩大,只有技术含量高、研发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利润额,才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我区经济高度依赖低附加值产业,随着人工工资的增长与同质化竞争的加剧,获利能力持续下降,纺织服装等产业正逐步丧失市场竞争优势。

三是经营风险开始呈现。

由于民营经济资本实力偏弱,信贷环境收紧,导致民间资金拆借和连带担保现象的普遍存在,产生了较高的经营风险和区域经济风险,欠税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四是房地产产业链企业受到市场影响。

受房地产市场影响,与之配套的混凝土生产企业销售下降,资金回笼困难,装饰装潢行业也深受影响,家纺中具有软装功能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