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9876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docx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docx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讲解

俄罗斯经济衰退的内在原因分析

程亦军

 

  【内容提要】 近期俄经济大幅下滑的直接原因在于国际油价暴跌和全球流动性紧缩,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其脆弱的金融体系、畸形的经济结构和不稳定的增长模式。

在抵御危机方面俄面临一系列有利和不利因素,关键取决于俄政府如何趋利避害。

当前,世界正在酝酿一场绿色能源革命,全球各大经济体均在制定新能源发展战略,改造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努力摆脱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一旦获得重大突破必将强烈震撼国际能源市场,给依靠石油支撑国民经济的国家带来巨大消极影响。

如果俄不进行积极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在下一个新型经济增长期(新能源时代)到来之时难免再次落伍。

  【关键词】 俄罗斯 金融危机 经济前景 新能源

  【作者简介】 程亦军,195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007)

  在持续9年增长之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俄罗斯经济再次陷入严重的危机状态,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实体经济损失惨重,国民经济大幅下滑。

一 俄社会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在国民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之后,俄罗斯社会开始进行反思,随着事态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相关认识还在不断深化。

许多学者和经济官员表示,不能将目前国内经济领域的所有负面现象统统归咎于国际金融危机,事实上,当前的经济衰退恰恰反映出俄罗斯经济自身的脆弱性、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和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俄罗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遭受了比许多其他国家更为惨重的损失。

  

(一)俄原有经济增长模式不稳定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纳比乌林娜指出:

“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危机表明,俄罗斯前几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结束。

”这种模式是建立在高油价和俄罗斯银行、企业依赖外国长期低息贷款的基础之上的。

过去5年,原油价格提高了2倍,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俄罗斯企业获得了大量来自西方国家的长期低息贷款。

国际金融危机摧毁了这个基础,油价下跌、长期低息贷款结束,因而俄罗斯经济开始大幅下挫。

她认为,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其经济增长应当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而上述增长模式不可取,因为它太不稳定,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此外她还指出,导致这种增长模式不稳定的因素还有经济多元化水平低、只依赖某几个经济领域的出口和本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等[1]。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是俄陷入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俄罗斯过渡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斯达拉杜博罗夫斯基认为,当前的危机比1998年金融危机的程度要严重得多。

从表面上看,此次危机是由外部输入的,是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而实际上它早已在俄罗斯内部孕育,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也必然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时期爆发危机,因为俄罗斯经济自身结构的不合理决定了必然如此。

2000~2007年,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7%。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政府本应利用良好的经济环境致力于改造苏联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摆脱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能源出口的境况,大力发展创新经济,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由于国际油价一路猛涨,俄罗斯获得了大量的超额利润,经济的顺利发展掩盖了其结构的不合理,结果国民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进一步增强。

2000~2007年,时任总统的普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税收改革、反垄断改革、电力改革、铁路改革、天然气改革以及住房改革等等,其中有些改革实施得很成功,然而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所做的工作却很少。

现在看来,这是普京执政的一大失误。

如果俄罗斯不努力改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阿根廷现象”将会在俄罗斯重演[2]。

早在20世纪上半叶,阿根廷曾因富庶和经济发展快而享誉全球,经济总量全球排名第八,人均收入居拉美之首,如今却负债千亿,全球排名落到100位之后。

  俄罗斯科学院市场问题研究所所长、院士彼得拉科夫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

他说,普京在达沃斯论坛作报告时承认,俄罗斯的原料部门发展得太快,8年前他刚执政时,俄罗斯出口的原料比现在少得多。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特别强调原料部门的发展,它已经达到了妨碍机器制造业集约化的程度,其结果是进一步加重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3]

  (三)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波格莫洛夫在《改变方针?

全球危机的教训》一文中认为,以往俄罗斯人对经济全球化的优越性估计过高,而对其风险及威胁估计不足。

经济全球化为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商业机会,但同时也给俄罗斯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难以规避的风险。

此次震撼世界的金融信贷危机非常明显地反映到俄罗斯的经济中。

俄罗斯越来越积极地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还没来得及全面意识到不断增长的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性所带来的全部后果。

来自外部的冲击暴露且激化了俄罗斯自身的问题。

通货膨胀、卢布贬值以及本来就不够发达的国内信贷市场的萎缩等问题又引起需求下降、生产下降和就业岗位减少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分化,所有这一切首先是国内政策失误造成的后果,这些错误又被全球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4]。

  (四)动用国家储备资金救助企业的做法不明智

  彼得拉科夫院士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及其对俄罗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在治理危机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只充当救火队的角色,当然火是要扑灭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消除形成火灾的原因。

反危机措施必须具有战略性,要有长远的考虑,要确定远景经济政策。

反危机规划原则应建立在预防重复出现新危机的基础上,需要根治的是原因,而不是经济崩溃的后果。

不然,俄罗斯经济就会不断遭遇危机,陷入循环往复的“危机—治理—危机”的怪圈。

他反对向各类经济部门大量注资的做法,因为那样很有可能将使政府和银行的坏账大幅增加,最终势必演变成更加可怕的危机。

  (五)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创新经济

  俄罗斯学者普遍认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少、创新能力低是俄罗斯危机程度高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走创新经济的发展道路。

斯达拉杜博罗夫斯基指出,创新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一个国家总体创新能力的高低。

在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大致占到了企业总数的35%~40%,其中德国高达66%,东欧国家也普遍达到了20%~25%。

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对25000家境内企业的跟踪结果,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前几年只占10%,2007年降至9.7%,金融危机又使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5]。

这样低的创新经济比重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自然处于劣势。

  俄罗斯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实验室主任、院士波尔杰洛维奇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问题》中认为,“2008年的危机与1929年的危机一样,实际上都不是由金融界引起的,而是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锐减(‘创新停滞’)和基于此前长久的快速增长而产生的过分乐观的预期引起的。

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那么在新的技术观念成为下一轮振兴的基石之前,西方国家的经济可能会面临多年的停滞。

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尽快成功地建立有效的创新体系,那么它们就会很快克服经济停滞,并且有机会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6]

  (六)国家在民族经济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波格莫洛夫院士强调,前些年俄罗斯经济界在如何看待自由市场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关系上过于绝对化,过于强调市场化和自由化,反对所有监管和调控。

虽然一些经济学家对此予以批评,但在强大的自由经济思潮面前显然难以引起广泛注意。

“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着一个神话——国家应该退出经济,或者至少应该最小限度地参与经济。

需要指出的是,国家在民族经济中的作用绝不可低估,只有在国家的掌控下才能抵制持续增长的社会分化的惯性,保障人民能够公正地获得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国家要在促进创新进程中起到实质性作用,要把预算资金投入到关键性的先进技术生产中,特别是投入到可再生型的生产中,并且还要参与对它们的管理。

二 导致俄经济深度衰退的主要内因

  截至目前,俄罗斯国民经济大幅下滑已经超过三个季度。

从表面上看,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在于国际油价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导致的需求下降出现暴跌和全球流动性紧缩,而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其根本原因则在于俄罗斯脆弱的金融体系、畸形的经济结构和不稳定的增长模式。

  俄罗斯经济过去9年的连续增长是在20世纪90年代长期大幅下降之后出现的,带有很强的恢复性色彩。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增长还得益于同一时期因世界经济发展加快而引发的国际油价的长期大幅上涨,这为以能源出口为导向的俄罗斯经济创造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如果没有这个因素,最近9年的俄罗斯经济增长就无从谈起。

在这一增长过程中,来自俄罗斯经济自身的贡献率并不大。

同时,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并未带来俄罗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有效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诸如金融业和制造业)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加强。

  

(一)脆弱的金融系统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丧失了自我输血功能

  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的金融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1998年的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原本就不发达的俄罗斯金融业,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该行业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至今尚未形成功能齐全、机制完善的与国民经济相匹配的金融体系,信贷机构零星散乱,保险、信托、投资、基金、担保、租赁等行业尚未形成规模,整个金融行业远远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金融需求。

俄罗斯金融企业众多,单是商业银行就有上千家,但由于企业注册门槛(资本金要求)很低,因此规模普遍较小,全俄金融业总体实力也十分微弱,与作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的俄罗斯经济很不相称。

不仅如此,俄罗斯金融企业大多资本充足率不高,资产负债率和呆坏账比例过大,许多商业银行需要长期依靠境外机构的贷款才能生存,独立性很差。

前些年,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严重过剩,但俄罗斯并未利用这一机会充实和改造自己的金融产业,及时扩充金融企业的核心资本,以至于在国际金融风暴来临之时无法为国民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甚至连自身的生存都难以确保。

  

(二)信贷资金管理过于宽松导致国民经济在突发性灾难面前严重失血

  长期以来,俄罗斯金融管理当局对资本市场疏于管理,过于强调市场化和自由化,迷信市场那只“无形的手”所具有的神奇调节能力,对信贷资金去向基本不予限制,在金融市场防范机制尚不健全的条件下,放任其自如进出高风险的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

与我国的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商业银行始终是俄罗斯证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这就为银行资金的安全埋下极大的隐患。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俄罗斯证券市场一落千丈,各种有价证券价格大幅下跌,相当一部分银行资产也随之化为乌有,整个银行业陷入极度困境不能自拔,使本来就缺血的俄罗斯经济再次严重失血。

  (三)工商企业债台高筑,还本付息压力严重制约企业活力

  最近几年,俄罗斯国家外债规模大幅下降,由原先最高时占GDP的八成以上降至目前的不足3%。

截至2009年7月1日,国家外债总额只有391.35亿美元[7]。

但是,与此同时企业外债规模却大幅上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上半年,俄罗斯企业外债总规模超过5600亿美元,其中普通企业外债4300多亿美元,金融企业外债1300多亿美元[8]。

  由于进入市场较晚、发育不成熟,俄罗斯企业普遍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企业发展和项目开发主要依靠外部资金。

然而,如上所述,俄罗斯金融业同样发育不全,且分布极不均衡,92%的金融资源高度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前者占85%,后者占7%),其他地区的企业和居民基本享受不到现代金融服务。

即便是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绝大多数企业实际上也无缘金融服务。

由于金融资源有限,加之长年恶性通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通常高达20%~25%,远远高于国际平均利率,一般企业根本承受不了[9]。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俄罗斯企业被迫将目光投向贷款利率低、服务好的西方金融市场。

俄罗斯金融管理当局对此乐见其成,甚至加以鼓励。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全球范围流动性过剩,俄罗斯企业轻而易举地从西方财团获得大量低息长期贷款。

危机爆发之后,原来的流动性过剩陡然间转变为流动性匮乏,使得许多靠不断借新款还旧债度日的企业无法承受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无力开展正常的产销活动,众多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而停止运作。

  (四)能源工业一枝独秀迫使国民经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长久以来,俄罗斯经济的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对外贸易,其对GDP的贡献率超过其他任何一个经济领域。

在外贸结构中,能源出口占有绝对的优势。

这就决定了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外部世界,国际能源市场价格的走势实际左右着俄罗斯的经济走势。

从苏联后期至今,历届政府都强调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机电制造业,用多元化取代单一化。

然而,没有哪一届政府真正在这方面取得突破。

1999年以来,尽管俄罗斯经济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但是除了能源工业之外,其他各项产业的状况大体照旧,基本都没有得到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吻合的发展(食品加工业是个例外),经济增长依仗能源出口的状况非但没有得到改变,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

例如,2006年能源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高达67.8%,2008年又上升到73%。

在能源出口产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石油,因此,俄罗斯经济形势与国际油价息息相关,油价上涨其经济就增长,反之就下降。

石油价格几乎是俄罗斯政府编制国家预算的唯一参照物。

从某种角度可以这样认为:

俄罗斯经济就是能源经济、石油经济。

最近10年来,国际油价一路上涨,俄罗斯获得了上万亿美元的巨额收入,其经济也随之取得快速发展。

然而,俄产乌拉尔牌原油价格在2008年夏季冲破每桶140美元之后便一路下行,当年12月跌破35美元,俄罗斯经济也因此陷入低谷。

三 俄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根据俄联邦经济发展部公布的2009年上半年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报告,在经历了半年多的衰退之后,俄罗斯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年初,工业生产指标承接上年年底的颓势继续呈惯性下跌态势,1月同比下降16.9%,环比下降19.9%;2~3月,同比降幅明显收窄,分别为13.2%和13.7%,而环比则出现上升,分别达到6.4%和11.1%。

这似乎预示着经济下跌已经触底。

但是进入4月降幅再次拉大,同比下降16.9%,环比也下降了8.1%。

1~4月同比下降14.9%。

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9.5%,第二季度下降幅度扩大到10.4%。

1~6月,GDP同比下降10.1%[10]。

  上述情况表明,俄罗斯经济仍然处于下降态势,并且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鉴于2008年第四季度国民经济降幅较大,在此基础上2009年第四季度国民经济的同比降幅有可能缩小。

联邦政府在2009年年初预测,全年经济将下降2.2%,而前4个月实际降幅已达9.8%,为此,5月初联邦政府对年度经济发展重新做出上中下三个预测值,分别为-4%、-6%和-8%。

同时,还调低了2010~2012年的增长指标,2010年由原先的增长3.8%下调至0.5%。

2009年6月末,鉴于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不得不将当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值再度修正为-8.5%[11]。

俄罗斯官方和经济学界及有关国际组织普遍认为,俄罗斯经济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彻底走出危机。

  

(一)俄经济复苏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从短期来看,支持俄罗斯克服危机恢复经济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俄罗斯拥有相对充裕的外汇储备和国家储备基金。

虽然受金融危机拖累上述资产较之峰值时期大幅缩水,但截至2009年8月1日,俄罗斯仍然拥有4019.7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28113.4亿卢布(885.3亿美元)的储备基金[12],对俄罗斯这样的经济规模和1.4亿人口来说还是相当宽裕的,无疑为俄罗斯抗击危机构筑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这是1998年金融危机时所无法比拟的,也是当前绝大多数陷入危机状态的国家所不具备的。

其次,俄罗斯政府具有应对1998年金融危机的实践经验。

10年前的那场危机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但同时也为俄罗斯政府积累了一些处理危机的经验,这对于当前的反危机工作极为重要。

第三,2009年二季度以来,国际能源市场明显回暖,石油价格回升,这也为俄罗斯恢复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四,近年来俄罗斯农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主要农作物连年丰收,谷物产量连创记录,不仅充分满足了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从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俄罗斯经济复苏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国际能源市场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时尚难以确定促使当前石油价格回升的根本原因究竟是各国实际需求增加还是国际金融炒家的炒作,因而未来油价走势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各种迹象综合判断,并不排除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如果这一判断成为现实,那么国际油价还将下跌,俄罗斯经济也必将因此而遭受新的打击。

其次,俄罗斯企业外债规模过于庞大,银行和企业承受着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其活力被极大抑制。

第三,俄罗斯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这也将制约其经济的复苏。

此外,俄罗斯政府的低效率和不作为也将阻碍其经济复苏。

  

(二)绿色能源革命为俄石油经济敲响警钟

  从短期看,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国际市场的石油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俄罗斯的外部环境也将因此而不断得到改善。

俄罗斯经济学界一般认为,只要国际石油价格不低于每桶41美元,俄罗斯就能承受得起,当然,理想价位是每桶70美元或者更高[13]。

从目前情况看,国际石油供需状况对俄罗斯是有利的。

不过,要想使俄罗斯经济确立稳定的增长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危机隐患,就必须从长计议,提高自我造血机能,建立安全有效的自我输血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出口的过度依赖,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创新能力,充实银行业,健全保险业,重振制造业,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寻找新的依托。

  石油的储藏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无休止地开采下去。

俄罗斯自然资源部官员曾公开表示,由于最近16年俄罗斯能源勘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型资源产地正在急剧萎缩,到2015年资源富矿将面临枯竭。

同时,资源的开采难度和开采成本也在不断上升[14]。

近年来俄罗斯石油产量连年递减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面对国际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和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世界各国尤其是能源消费大国均致力于改造本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相继制定了新能源发展战略计划,大力发展新型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及其相关产业,努力摆脱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

一场以研发新的能源品种、提高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题的绿色能源革命正在全球酝酿。

  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伊始便推出了新能源战略,其核心内容就在于摆脱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保障自我供给,开发电力和混合动力汽车,逐年减少石油进口,将用于购买石油的资金用于开发新能源产业,力争10年内不再从中东和委内瑞拉进口石油,确保利用新能源发电量到2012年达到总量的10%,到2025年达到总量的25%[15]。

  日本知识界提出了“太阳能经济”的概念,认为19世纪发生了以煤炭为动力的产业革命,英国由此掌握了霸权;20世纪又发生了以石油为动力的产业革命,美国由此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目前,依靠石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过时,世界即将发生一场新的动力革命,21世纪唱主角的将是太阳能经济。

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将突破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制约,同时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

这不仅仅是能源种类的转变,而且还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

谁能率先顺利地实现转型,谁就将在下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16]。

  中国政府于2009年4月重新启动了新能源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

根据初步设想,新能源规划将在节能降耗上大做文章,主打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牌,降低化石能源的应用比例,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以形成新的能源种类。

新的能源发展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将对“十一五”规划的相关内容作出较大修改,例如,在核电政策方面将原来的“积极发展”修改为“大力发展”;在水电政策方面将原来的“有序开发水电”修改为“积极推进水电开发”;在火电政策方面由原来的“重点优化发展火电”修改为“积极推进电力工业的上大压小,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在其他能源政策方面将原来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具体化为“加快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热电联产等清洁高效能源的建设”。

预计到2020年,中国风能、太阳能光伏及核电运行的总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1.5亿千瓦、2000万千瓦和8000万千瓦。

这与2007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核电两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相比,分别为原先规划的5倍、11倍和2倍[17]。

  此外,德国、法国等国都将清洁能源作为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力争大幅度提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

2009年1月,德国、西班牙和丹麦数国发起成立了国际新能源组织(IRENA),宣布将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使用新能源作为自己的宗旨,推动建立新的能源消费对象和消费结构。

  可以说,新能源时代的曙光已经出现。

美国、中国、日本、欧盟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四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和消费群体。

一旦上述经济体在新能源革命方面取得突破,必将对国际能源市场格局产生颠覆性效应,这无疑将给俄罗斯这样的依靠石油支撑国民经济的国家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俄罗斯不进行积极的、彻底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那么在下一个新型经济增长期(即所谓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后难免再次落伍。

  (责任编辑 张红侠)

  注释:

  [1]中评社电:

《俄经济部长:

俄国以前经济模式已经结束》,2008年11月19日,。

  [2]根据2009年5月27日斯达拉杜博罗夫斯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学者座谈讲话整理。

  [3]彼得拉科夫:

《世界危机的发展及其对俄罗斯的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第三届中俄社会科学论坛经济分论坛暨第九届中俄经济学家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6月。

  [4]波格莫洛夫:

《改变方针?

全球危机的教训》,同上文集。

下同。

  [5]俄罗斯过渡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斯达拉杜博罗夫斯基为作者提供。

  [6]波尔杰洛维奇: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问题》,载《第三届中俄社会科学论坛经济分论坛暨第九届中俄经济学家研讨会》论文集。

  [7]俄联邦财政部网站,http:

//www1.minfin.ru。

  [8]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博士为作者提供。

  [9]同上。

  [10]“Обитогах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развития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впервомполугодии2009года”.http:

//www.economy.gov.ru;http:

//www.gks.ru

  [11]俄联邦统计局网,http:

//www.gks.ru;俄新社电: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调整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降幅预测》,2009年6月30日,俄新社网,。

  [12]俄联邦财政部网,http:

//www1.minfin.ru/;俄联邦中央银行网,http:

//www.cbr.ru。

  [13]这里指的是俄产乌拉尔牌石油价格而非纽约、伦敦市场轻质原油期货价格。

  [14]俄新社电:

《俄自然资源部:

2015年俄罗斯资源富矿面临枯竭》,2009年4月3日,俄新社网,。

  [15]参见胡芳《奥巴马新能源战略影响深远中国应及早调整掌握主动》,2009年4月16日,中国能源网,http:

//www.chi-;凤凰财经:

《奥巴马下一步能源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