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39831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doc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现场外电防护方案.doc

莱芜市高新区官场名阁

23#~25#住宅楼工程施工现场

外电防护方案

山东信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八日

莱芜市高新区官场名阁23#~25#住宅楼工程施工现场

外电防护方案

1、编制依据:

1.1“莱芜市高新开发区官场名阁23~25#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工程概况:

2.1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

2.1.1外电高压线相对施工现场位置及搭设前提条件

在建官场名阁23#(24#或25#)住宅楼工程,总长度24.24m,总宽度12.84m,总高度13.60m,23#、24#、25#住宅楼间距均为12m,呈南北方向排列。

外电高压线“10KV水源线官场支线”位于施工现场东侧,至自然地坪垂直距离12m,至室外地坪垂直距离15米,高压线紧邻在建23#、24#、25#住宅楼工程东山墙(其中在建23#住宅楼东山墙外边线至高压线水平距离6m;在建24#住宅楼东山墙外边线至高压线水平距离6m;在建25#住宅楼东山墙外边线至高压线水平距离4m),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工地,总长度62.52m,电压为10KV。

施工现场采用QT-40型塔吊,其旋转半径为46.8m,塔吊中心至高压线水平距离17m,在我项目部塔吊回转半径的覆盖范围之内,经甲方与相关单位协商后,实际防护长度60m。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四部分外电线路防护要求如下:

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第4.1.2规定: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10KV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6m。

第4.1.4规定:

起重机严禁穿越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10KV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沿垂直方向为3m,沿水平方向为2m。

由于施工现场塔吊的塔臂回转半径覆盖高压线,且达不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4.1.2条和第4.1.4条规定的最小距离。

为确保正常供电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编制专项防护方案。

2.1.2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议

我们考虑搭设底层12米钢管脚手架,上边绑扎楠竹立杆,楠竹立杆上在高压线防护范围布设竹片帘。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建议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楼东侧边坡空地不得作为散料和半成品周转区,这样可以人为减少安全隐患。

安全防护用架要等到塔吊停用并拆除后才能撤除。

3、施工安排

3.1工期安排

3.1.1搭设日期:

2008年03月22日至2008年03月27日

3.1.2防护日期:

2008年03月27日至2008年06月30日

3.1.3拆除时间:

2008年07月01日至2008年07月03日

3.2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

由项目部生产经理主管,项目部安全员组织架工班组搭设防护架子。

在架设防护设施时,项目部临时用电专职电工、专职安全员及架工班组长必须在现场旁站监督施工。

3.3高压线防护脚手架形式选择

根据防护架子搭设的目的及安全生产的施工要求,靠近高压线一侧的防护须采用绝缘材料并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所以外排脚手架顶端高过高压线1.5m。

架体安全网距高压线应不小于1m。

(因为槽边和高压线走向有变化,所以距离有所变动),其防护架子详见附图所示。

4、施工准备

4.1材料准备

①脚手架采用壁厚3.5mm、ø48mm的钢管,楠竹选用小头直径不小于80mm,大头直径为120mm。

腐朽、折裂、枯节的竹杆,一律禁止使用。

②材料计划表

搭设高压线防护架主要材料需用计划见下表:

主要材料计划表

材料名称

材料规格

单位

数量

钢管

ø48mm,壁厚3.5mm,长6m

82

楠竹

长6-8m

90

铁丝

8#

kg

50

竹片帘

/

m2

90

彩旗

/

21

彩色串灯

/

m

60

4.2技术准备

4.2.1了解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施工步骤。

4.2.2熟悉防护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规程。

4.2.3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4.3人员准备

4.3.1防护架施工设专业架子工长负责,对其安装、拆除、检查和围护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防护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要求。

4.3.2配备体检合格并经《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规则》考核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架子工持证上岗进行施工。

4.3.3劳动力准备:

搭设高压线防护架劳动力计划,见下列搭设外电防护架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人数

架子工

8

电工

2

4.4现场准备

①场地杂物清除干净,现场夯实平整,排水畅通,并定位放线。

②靠槽边一侧应悬挑安全网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5、施工方法

5.1搭设作业程序

场地清理→定位放线→支立杆→调直→扫地杆→搭大横杆→搭小横杆→接立杆→搭剪刀撑→用铁丝绑扎楠竹立杆→加斜撑并加固→支设戗杆→搭马梁→支设顶层横杆→挂竹片帘→挂彩旗及彩色串灯→验收

5.2一般构造

5.2.1楠竹立杆与下面钢管绑扎牢固。

5.2.2在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200mm处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5.2.3楠竹与钢管搭接接头长度为1.85m,铁丝绑扎不少于4道,间距不小于0.6m。

交叉节点处铁丝要绑十字扣。

5.2.4斜撑与水平面的交角在45°~60°之间,水平投影宽度应不小于2跨或4m和不大于6跨或8m。

斜撑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加以可靠连接。

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也在45°~60°之间,其间距不大于6m。

5.3搭设

5.3.1竹杆运到现场,应先选择分类,宜把头大粗壮者做立杆,直径均匀,杆身顺直者做横杆,稍有弯曲者做斜杆。

然后按构造要求的规定架设杆件,并力求做到横平竖直错开接头位置。

5.3.2立杆中心间距1.5m,外排立杆距外电高压线边缘水平距离1.5m~3.5m。

5.3.3封顶架子立杆应绑双扣。

立杆不得露出杆头。

由于钢管上面只有一根竹竿就能到顶,所以,楠竹必须大头在下。

5.3.4大横杆一般应绑在立杆里侧,力求做到平直,两杆接头应置于立杆处,并使小头压在大头上。

5.3.5小横杆绑在大横杆上,靠立杆的小横杆则宜绑在立杆上,小横杆伸出立杆部分不应小于300mm,小横杆的间距为1.5m。

5.3.6防护架搭设完毕,应由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工长、架子工等有关人员对防护架各部分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

6、外电防护架的验收

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按单肢杆件计算,即直接验算立杆受压时的稳定性,因为脚手架底面是危险截面,所以按底面单肢杆件计算,当荷载效应≤结构抗力时,该杆件稳定性符合要求。

相关计算公式及数据选自《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手册》。

7、注意事项:

7.1施工人员开始操作前,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措施,并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全面、认真的检查,必须消除隐患。

7.2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凡有高血压、心脏病、晕高症等不适合高处工作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层架子作业;非架子工不许从事架子作业。

7.3架子工在高处(距地2m以上)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所用的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

7.4操作时架子工应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7.5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架子的搭设工作,架设材料应随用随上,每次收工前,架上的材料应使用完毕,不要存留在作业面上。

已搭设的架子应形成稳定的结构,不稳定的应进行临时加固。

7.6架子工作业时,应精神集中,禁止打闹,不得酒后操作。

7.7气候恶劣时(五级以上大风、雨天)应停止高空作业。

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过后,施工人员要全面检查防护架的稳定情况,保证安全使用。

7.8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防护架的基本构件,以免影响架体的稳定,因作业需要不得不拆除某些杆件时,应征得施工负责人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弥补加固措施。

7.9架子拆除时应以“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为原则由上而下按层按部的拆除,平稳落地,不准随意扔下。

拆下的杆件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交材料部门验收保管。

7.10拆除防护架时,应有专人看护,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并在危险区外搭设围栏,禁止人员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