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92278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docx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docx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

关于中国礼文化研究的思考

 [摘要]世界文化有两大类型,即原生道路的文化单元和次生道路的文化单元。

中国文化整体上是一个礼文化模式,具有原生性、循序渐进性和包容性。

通过分析和揭示中国礼文化各个方面的特征,及其所决定的儒学(儒教)的特点和走向,可以看出东西方的差异不是简单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是有着整个体系的差别。

  [关键词]古代历史;中国礼文化;原生;儒学;宗教;疑古思潮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6)05—0005—09

  Abstract:

Therearetwotypesofworldculture,namelytheculturalelementsofthenativeroadandthesecondaryroad.TheChinesecultureasawholeisaculturalpattern,whichisprimordial,stepbystepandinclusive.Throughtheanalysisandreveal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variousaspectsinChineseritualculture,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decisionbyConfucianism,itisobviousthatthedifferencebetweenEasternandWesternworldisnotasimpledifferenthistoricalstageofdevelopment,butwiththedifferenceofthewholesystem.

  Keywords:

ancienthistory;Chineseritualculture;native;Confucianism;religion;ideologicaltrendofsuspectingtheancient

  自从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以来,已为人们普遍接受。

我又根据前人的论述,及研究心得,提出了“六经皆礼”的看法。

既然二者同在中国,它们是何关系,就必须首先说明。

笔者认为,二者在中国,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

但要提醒大家,出了中国,二者就不具有同一性。

  历史,好理解。

虽然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规律对现实和未来都有影响,但说的都是过去。

而礼则不同,所以,还要加以说明。

  按照传统的看法,礼有体、履之分。

但自西学东渐以来,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故关于什么是礼,分歧很大,这也是导致笔者不得不说明的原因。

  我认为,关于什么是礼,应该把握三重意思:

  第一,礼是习惯、习俗,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法。

如《礼记》中讲:

“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这无疑就是习惯、习俗。

故李亚农认为,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数百年的习惯”。

这与《仪礼》的内容是一致的。

  第二,礼是“一以贯之”的传统。

如孔子说: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敏以求之”。

又说:

“吾道一以贯之”。

说明,这不是孔子之“作”“一以贯之”,而是中国的传统“一以贯之”。

孔子不过是将其中的义理抽象出来,以达到维护、推动其发展而已。

李亚农把它理解为习惯、习俗,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有不足《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32页。

其正确的一面是,中国的礼都是起源于习惯、习俗。

其不正确的一面是,把礼理解得太短,只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且把“一以贯之”的东西也丢掉了。

中国的礼,何止“数百年”,说它有几千年、几万年都不为过,因为它是与生俱来的。

由于这么长,中间肯定有损益、变化。

但不管怎样变化,其中始终有“一以贯之”东西存在,这就是传统。

“一以贯之”,不过是其属性。

当然,李亚农的理解,是不包括儒学的,这也是他的不足。

所以,只有把儒学也包括进去,才是正确的,人们也才能看到“一以贯之”的东西。

故不把礼看做是“一以贯之”的传统,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第三,中国的礼是有序的历史。

虽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但不是我们所说的“有序的历史”。

我们所说的“有序的历史”,是指人类必须经过的全过程。

它没有中断,没有跳越,而是每一个阶段都经历了的循序渐进的活文化。

迄今这样的历史,只有中国有,其他国家和民族都没有。

如:

西方的活文化,止于希腊、罗马。

至于希腊之前的迈锡尼文化和克里特文化,都是以后考古才发现的。

印度的活文化,则止于吠陀时代。

吠陀之前的哈拉巴文化、墨亨左达罗文化,也是以后考古发现的。

至于中东,更是像走马灯一样的更替。

其活文化,止于《旧约》和犹太人,以及后来的阿拉伯人。

故日本学者薮内清教授指出:

“在世界上,与中国同样建立起古老文明的地域有埃及、中东、印度河流域等,然而,无论哪一种文明,都早在两千年前就灭亡了。

没有一个像中国那样,使同一民族及其文明保存至今天。

中国文明的产生,真可以说是世界的奇迹。

”[日]薮内清,梁策,赵炜宏译:

《中国科学·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正是中国这种活文化的循序渐进性和连续性,所以,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提出,世界文化可以划为两大类型,即连续型和突破型张光直:

《连续与破裂:

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载《中国青铜时代(二集)》,1990年版,第131-142页。

我则根据马克思关于农村公社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的论述,把世界文化看作两大单元——即原生道路的文化单元和次生道路的文化单元。

在这两大单元中,由于只有中国文化独立地构成了原生道路,所以,“六经皆史”和“六经皆礼”才有这种同一性。

但出了中国,就不具有这种性质。

  范文澜先生根据中国传统、西学和马列主义,在其《经学讲演录》中指出,所谓礼,就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总和《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300-336页。

但范老的看法,在当时的学术氛围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今天在礼学日益昌明的时代,范老这一看法,应当引起我们应有的重视。

至于礼的内容,则是历代学者研究的重头戏,笔者当然也无法回避。

这里无法详述自己的看法,仅就有关问题及心得,谈点见解。

  由于西方文化,或者说,除中国之外,历史都不是有序的,其他所有的活文化都是文字以后的产物。

所以,西方(即近现代)把有文字的历史看成金科玉律,认为只有有文字,才是文明社会,没有文字,只能是原始社会(不过这点,现代也有了突破口,因为美洲的印加文明,据考古发现,存在了一千多年,却至今没有文字,故这种文明是怎样传承下来的,在西方看来,至今还是一个谜)。

但中国文化却是个例外,这就是礼。

中国人举手投足之间,都受到礼的制约。

不但有文字的历史是礼,而且无文字的历史也是礼。

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正是中国的礼具有全覆盖性的象征。

因为没有长期的积累,只凭短期的习惯、习俗,是不会有这样庞大的系统的。

没有“一以贯之”的传统,是不会有统一的文化性质的。

至于经常中断和跳跃,更不会有文化的内在和谐和无冲突性。

正是礼的这种性质,引起了人们的极度重视。

这也是笔者感觉无法绕过的问题,故我们的视线,也不得不从“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谈起。

  关于“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郑玄和臣瓒、叶梦得、朱熹的看法邹昌林:

《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关于“曲礼三千”,二者基本相同,即人们的行为规范——“履”的内容有三千项之多。

至于“经礼三百”,二者则分歧很大。

郑玄认为,“经礼”是指《周礼》三百六十官,所谓“三百”,不过取其成数。

这是制度,是“体”。

朱熹则以孔子所说为据,认为“经礼”是指像《仪礼》那样的大礼,原有三百篇之多,只是后来丢失不全了。

且《周礼》在汉代,只称《周官》,而不称《周礼》。

故郑玄用官数代替礼数,也是错误的。

  第三种看法,却是笔者的。

笔者认为,朱熹对郑玄的批评,有其合理之处,但否定《周礼》制度与“经礼三百”的联系,是有问题的。

笔者认为,关于“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必须看到礼的三个层次,才是合理的。

这就是曲礼、经礼和常礼(即达礼)。

经礼与曲礼的区别,一个是指有成套仪式的礼,有“三百”项之多。

并根据文献考证,至今还能见到九十多项的名称。

至于曲礼,则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如怎么走路,怎么吃饭,像《礼记·曲礼》等记载,这样的没有成套的仪式的礼有很多,具有全覆性,所以号称“三千”。

曲礼、经礼,都是即实之制,人们不需要特殊去掌握其程序。

掌握其程序的人,是特殊相礼之人。

如果人人去掌握其这么多程序,岂不要皓首穷经,还怎么做事?

所以,那种认为“经礼三百”是人人需要掌握的看法是错误的。

至于《仪礼》17篇,笔者认为,原本就是如此,既没増加,也没减少。

但这17篇,是人人需要掌握的,所以称为常礼或达礼。

之所以如此,不但是这17篇包括了“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人文之大数,而且从意义上讲,包括了人生礼仪成人礼的各阶段、各层次的内容。

是经过无数代人,如周公、孔子等圣人总结制作,流传下来的。

这就是笔者关于“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基本看法。

  至于郑玄与朱熹的不同,笔者认为,不是礼数的不同,而是结构的不同。

郑玄的结构是代表了国家体系(即吉、凶、军、宾、嘉)的分类,而朱熹的结构是代表了人生体系(即“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社”)的分类。

二者从起源看,是一致的。

只是当这种礼仪模式发生动摇——即“礼坏乐崩”时,人们才更向生活和人生靠近。

而当民族矛盾冲突时,则更向民族和国家靠近。

这也是中国文化始终坚持家国为一体的真正原因。

然而不管何者,其坚持的都是中国文化。

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能始终保持原生形态,具有巨大包容性。

  春秋时代,由于“礼坏乐崩”,迫使儒家不得不将其义理抽象出来,以维护和推动中国礼文化模式的发展。

故儒家将义理提炼出来,这是中国礼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以义制仪的时代。

因此,孔子所说:

“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

”(《礼记·仲尼燕居》)实际是漏掉了“义理在礼”。

不过,这是孔子的原话,“义理在礼”,这是孔子以后的事情。

至于后人的论述,或者是尊重孔子的原话,或者还有不足之处。

因此,孔子的原话,从今天看来,应表述为“义理在礼,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

”这与《三礼》的称谓也是一致的。

  正是以上认识,所以,笔者以为,研究礼,还要有一定方法,才能少走弯路。

在这里,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才能全面把握礼的内容。

首先是对生活方式的研究。

笔者在有关文章中已指出:

“不管怎么变化,人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即男女关系),以及一切安身立命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出发点。

”邹昌林:

《试论儒学现在面临的发展阶段及其任务》,国际儒联《儒学的当代使命》,九洲出版社,第一卷,2010年版,第350页。

这也符合马克思所说的从经济基础入手的方法。

其次,才是附着于其上的人文因素,这就是文化。

再次,才是人人应该遵守的制度。

最后,才是其中的道理,即义理,然后才是其他的因素。

当然,这种马后炮,是礼学大家们不屑一顾的。

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能不知道的。

笔者虽不是纯粹研究礼出身的,但恭添礼学行列,也有责任把这点作为经验指出来。

  至于什么是礼,这是笔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笔者认为,所谓礼,就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

《左传》及中国的有关典籍指出,狄人由于不知礼或礼义,所以是禽兽。

虽然这有骂人的成分,但也说明,礼是为人的起点和终点,不知礼或礼义,就不能称其为人。

所以我说,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

因此孔子讲: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也就是说,孝,必须加上人为的东西,不然,就不能称其为人。

当然,也不能否定自然的东西,否则连生物也是。

所以我们说,礼或礼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天人合一的整体。

  礼是指人的内在的德与外在的行的统一体,所以,为礼,讲究知、行合一,是内圣外王的基础。

  由于礼是指人为因素的起点和终点,所以我们说,礼具有最大的包容性。

而这种特征,由于只有中国有,其他民族和国家都没有,所以我们说,只有中国文化具有最大的包容性。

又由于儒学与礼和中国文化的一致性,所以我们说,儒学也最具有包容性。

  一切文化的核心是其信仰部分。

所以笔者说,中国文化可以看作两个圆,外头的大圆,我们称之为“原生文化”,中间的小圆,可以称之为“原生宗教”。

正是这种关系,所以,随着文化的断裂、合成、中断,除中国外,文化和宗教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就目前保留下来的中国、印度、希腊三大体系来看,除中国外,其他两教及有关文化都走向了宗教。

故我们说,儒学(或儒教)不同于西方所说的狭义宗教概念。

  在所有这些狭义宗教观念中,印度是现存文献中见到最早的,所以还能看到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的一点端倪,因为它提出了“婆罗们至上,祭祀万能”的概念。

所谓“婆罗们”,就是祭司集团;所谓“祭祀”,就是《周礼》中的“吉”礼,它分8项内容,都是宗教观念,顶多再加上“凶”礼的部分内容,其他都丢掉了。

这种丢失,不但是其中心意思,也包括其行为部分。

至于儒学,是没有这种丢失的,因为孔子讲: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敏以求之”,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中国文化的所有部分。

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我们说儒学不是狭义的宗教。

至于其他宗教,已经看不出来同《周礼》的关系了。

正是因此,所以西方大多数学者把伦理化(即轴心期)以后的宗教,称为狭义宗教,而把原始宗教称为广义宗教。

儒学(或儒教)从宗教观念讲,则包括了四个时期的内容:

1)伦理化以后(即孔子以后)的宗教;2)伦理化以前的国家(即夏、商、西周三代)的宗教;3)早期文明社会(即五帝时代)的宗教;4)原始(即三皇时代)的宗教。

同时,它还包括这四个时期的其他习惯、习俗、传统和义理等内容。

从比较我们可以看出,2)3)两项在其他文化的活文化中,都是不存在的。

因而,不从中国出发,是看不到人类发展的全过程的。

  西方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充满了宗教观念,所以中国文化是宗教。

我们认为,这种看法错误在于,混淆了自然神和人为神的区别,也与儒学发展的现实不符。

  中国大多数学者则认为,儒学(或儒教)不是宗教,从狭义观点看,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因为西方所说的宗教,基本指的是狭义宗教。

至于广义宗教,则是由于狭义宗教无法包括原始宗教的习惯、习俗和原始崇拜等内容了,所以,不得不称为广义宗教。

  至康有为,认为中国之所以没发展成西方式的现代国家,被动挨打,就在于中国没有西方式的宗教,所以提出了国教说。

  当然,也有反例,认为宗教是落后的,只有马列主义最先进,因而提出了儒教是宗教说。

  一切理论最深厚的根源在其学理之中,他们根据儒教的落后性和崇拜性,将其表述为宗教,是有问题的,有关看法,我已作了一定说明邹昌林: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研究·前言》,学习出版社,2004年。

至于这种看法认为,儒教不是西方式宗教,而是非制度化宗教,则还要作一定说明。

生活在北京的人,以至于整个中国的人都知道,只有中国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社稷坛、太庙。

而这六坛一庙,无疑是制度。

那么,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应该说,它们是从中国进入国家阶段(即夏代)就有的,怎么能说中国宗教是非制度化宗教呢?

  只有辜鸿铭(或与他一样的学者),完全站在文化比较学的角度认为,从狭义来说,儒学不是宗教;但从广义(即从社会功能)来说,儒学与佛教、基督教一样,都是宗教邹昌林:

《一个谜的揭示——儒学对于中国古代宗教理性化的作用和意义》所引,国际儒联《儒学与当代文明》第二卷762页,九洲出版社,2005年。

辜鸿铭的看法是正确的。

但辜说也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原因就在于,他不知道,中国文化属于原生文化,儒学不过是其一个发展阶段而已;而西方文化则属于次生或再生文化。

正是因此,我们说中国文化或儒学不是狭义宗教。

礼作为原生文化,当然也无法包括在狭义宗教内,只能与广义的宗教一致。

而广义的宗教、广义的文明、广义的文化和广义的历史,是一致的,因为一沾“广义”,就是包容一切的意思,这也是笔者希望大家注意范老说法的原因。

  既然儒学与礼是一码事,那么,儒学与其他各家是什么关系,就必须进一步提出来。

  笔者以为,儒家与道家在文化上是互补的。

儒家是站在人生的立场上,来批判“暴君污吏”的,因而是维护人民的生活方式,并推动其发展的。

道家也对现实采取批判态度,但却是以退为进,追求小国寡民的社会。

但小国寡民的社会,也是以礼为基础的。

因此,儒道两家在文化上是互补的。

至于法家,也是推动社会的发展的,但他们却以君主为基础。

所以,笔者以为,儒法是在政治上互补邹昌林:

《儒家春秋大一统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功能试探》,台湾《哲学与文化月刊》25卷第10期,1998。

《中国礼文化》33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至于儒家与墨家的关系,还要多说两句。

关于“墨翟”的“翟”,有的学者,如顾颉刚已指出,这就是“狄”——即狄人。

至于“墨”,至今还只有刑徒的看法,至于民族关系,现在还无人指出。

笔者认为,所谓“墨”,就是狄人的丧俗。

晋文公死,还没来得及下葬,秦国就攻打晋国,晋襄公不能穿着孝服上战场,所以以“墨衰絰”,即穿着黑色的战袍上战场。

“墨衰絰”实际是戎狄族的习俗。

晋国的戎狄族是很多的,故戎狄族的丧服也很盛行。

现在带黑箍的习惯,可能是从这时候传下来的。

因此,所谓“墨翟”,就是有着黑色丧俗的狄人。

春秋时代,正是戎狄族大量融入华夏的时期,所以墨学也成为显学。

墨学成为显学的特点是,即基本吸收了华夏思想,特别是儒家的思想。

但保留一些习俗和逻辑思维。

所以,儒家与墨家的区别,不是思想的区别,而是逻辑思维的区别——即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区别。

墨学的中绝,不是其任侠精神的中绝,而是其逻辑思维的中绝。

墨学的形式逻辑之所以中绝,是因为它无法越过《周易》的体系。

《周易》是辩证逻辑与思想为一体的东西,而不是像希腊那样的辩论方术。

故李约瑟指出,德国的古典哲学,追踪到莱布尼茨,在西方就找不到源头了,因为它的真正源头不在希腊,而在中国的宋明理学。

所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那么受欢迎,就在于辩证法回老家。

莱布尼茨是二进制的发明人,但他当时并不自信,而当他看到《周易》的六十四卦时,和他的二进制完全相合,从而产生了自信,并建立起了他的思想体系。

所以,德国的辩证思维,是来自于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